【第1句】:柏油燙豬頭——連根拔
【第2句】:鍋爐上燒足氣的壓力表——直線上升
【第3句】:這天,媽媽買來很多蝦,我高興地跳起來。奶奶說:“不要忙著高興,‘蝦荒蟹足’?!保ㄗⅲ何r多兆荒年,蟹多預豐收。)(江蘇·江都)
【第4句】:扁擔戳雞子兒——搗蛋
【第5句】:【 熱鍋上的螞蟻】形容心急,慌亂。清代《紅樓夢》:“那賈 瑞只盼到晚,又等他祖父安歇,方溜進榮府,往那夾道中屋 子來等著,熱鍋上螞蟻一般?!?/p>
【第6句】:【擺龍門陣】我國西南部四川省等地方言,“擺龍門陣”就是聊天或講故事的同義語。 “龍門陣”原本是古代打仗布陣的一種比較復雜的陣法。此陣模仿龍的活動方式,有龍頭、龍身、龍尾,攻其任何一個部位都有其余部分來接應,變化無窮.高深莫測。所以,“擺龍門陣”這一俗語借指故弄玄虛,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如人們平時交談,說:“你那兩下子我還不知道,收起你的‘龍門陣’吧?!焙笠隇楸扔魅藗兞奶旎蛑v故事的內容千變萬化,進而成為四川方言,指聊天講故事。
【第7句】:過河踩鋼絲——玄乎
【第8句】:【只知道鑼是一面響,不知道鼓是兩面敲】釋義:比喻辦事只顧一個方面,不顧其他方面。例句:“你只知道鑼是一面響,不知道鼓是兩面敲?!彼谓鹕郊钡谜酒饋恚庾吡藥撞剑洲D身回來弓著腰說:“戲臺是大家搭的,戲要大家來唱才唱得好,誰也不管,還不垮臺?”
【第9句】:【染坊鋪出不得白】(諺)染坊鋪:染紗染布的作坊。染坊里不會出白紗白布。指已構成的事實就難以復原。也比喻什么環境會熏陶出什么樣的人。 也作染房里不出白布。 染缸里拿不出白布來。
【第10句】:媽媽把包忘在了辦公室,讓我去給她拿回來。我說:“媽媽,你長得比我高,腿比我長,邁的步子比我大。還是您自己去拿吧。”媽媽瞅了我一眼說:“真是使喚嘴不如使喚腿。”說罷自己拿包去了。(山西·長治)
【第11句】:【出氣多,進氣少】(慣)形容人病重,快要斷氣。也比喻錢不夠花,入不敷出。
【第12句】:【空手打空拳】(慣)形容手中沒有錢財或工具。 也作“空手捏兩拳”。
【第13句】:【賊偷一更,防賊一夜】(諺)指賊人作案是在短時間內的,但提高警惕防賊卻需要長期不懈。 也作“賊偷一更,防賊一宿”。一宿:一整夜。
【第14句】:鐵罐頭撞上玻璃瓶——有口無心、空發聲
【第15句】:【唱空城計】(慣)空城計: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故事:蜀將馬謖失守街亭,魏將司馬懿率軍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戰,故意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鎮定自若地彈琴;司馬懿懷疑有詐,怕中埋伏,遂引兵退去。后用來指掩飾自己一方力量空虛以騙過對方的計策。1指用“空城計”。2指全部或大部分人不在。3形容沒有實力。 也作“演空城計”。
【第16句】:【舉白旗】在現代戰爭中,舉白旗表示投降,已是國際慣例。它源自古代戰爭。在戰爭中使用白旗始于遠古,但當時白色旗幟代表要求進行談判先休戰,而不表示投降。當交戰的一方打出白旗時,對方便知道另一方要求談判,于是下令停止一切進攻活動。持白旗的一方則派出軍使、號手、旗手和翻譯到對方指揮都會明談判條件和意圖。軍使從展示白旗始到再回到本方為止享有不可侵犯的權利。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把在戰爭中打出白旗轉認為是投降,后來打白旗就成了投降的標志,一直沿用到今天。
【第17句】:【踢皮球】(慣)比喻互相推諉,把本該由自己解決的問題推給別人。
【第18句】:【民以食為天】釋義:比喻吃飯問題很重要。例句:常言道:“民以食為天”,不讓土地生產出五谷雜糧,靠什么活著?
【第19句】:【話是開心的鑰匙】釋義:說話能打開人的心扉。例句:“人常說:話是開心的鑰匙,只要打通大家的思想,事情就會好辦得多?!?/p>
【第20句】:菜園里的羊角蔥——越老越辣
【第21句】:【黑名單】“黑名單”指反動勢力為進行政治迫害而開列的革命者和進步人士的名單;也指有關部門對不合格產品或違反規約、不守信用的企業、個人采取相關措施而開出的名單,或內部掌握或向社會公布。 “黑名單”是個外來詞,它源于世界著名的英國牛津和劍橋等大學。在中世紀時,這些學校規定對于行為不端的學生,將其名單、行為列案記錄在黑皮書上,誰的名字上了黑皮書,即使不是一輩子被人唾棄,也是從此在社會上抬不起頭來,會使人在相當時間內名譽掃地,做很多事情都會受到限制。學生們對學校的這一規定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謹慎,唯恐自己的名字上了這樣的黑皮書。沒想到本來是學校懲罰學生的做法,卻被當時一位英國商人引申到商業活動中,用黑皮書來懲戒那些時常賒賬不還、不守合同、不講信用的顧客。英國商人把這類顧客的名字開列在黑皮書上,后來又將一些破產者或即將破產的人的名字也排在黑皮書上。事情傳開以后,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先是商人們爭相仿效,繼而,各行各業都興起了黑皮書。從此以后,黑名單的做法在各行各業中使用。當然,在特務活動中使用最頻繁后果最嚴重。從而黑名單多被社會詬病。目前,中國也有了“黑名單”,主要集中在金融領域對不守信用的客戶采取相應措施。
【第22句】:再甜的甘蔗不如糖,再親的嬸子不如娘。
【第23句】:開水潑老鼠——不死也要脫層皮
【第24句】:何仙姑走娘家——云里來,霧里去
【第25句】:“做任何事都不能偷懶。”媽媽看我寫作業“偷工減料”,不客氣地對我說,“山怕無林地怕荒,人怕偷懶花怕霜。再寫一遍”。(湖南·益陽)
【第26句】:劉大媽讓兒子小衛跟王師傅學習鐵匠技術。沒干多長時間,小衛覺得太吃苦,要求改學建筑??筛芍芍⌒l又抱怨說建筑這活太臟,想改行學別的。劉大媽生氣地說:“我看你呀,就像那三條腿木板凳,放到哪里都不行。”(河南·長葛)
【第27句】:【寧扶旗桿,不扶井繩】(諺)旗桿是直的,可以扶起;井繩是軟的,不能扶直。比喻幫人要幫有自強意識的人,不幫那些不能自立的人。
【第28句】:塑料壺灌香油——保險
【第29句】:【 成不了氣候】氣、器諧音,兼指不成器,形成不了氣勢。 謂成不了大事。孫犁《風云初記》:“我看咱們少當家的成不 了氣候?!?/p>
【第30句】:【 死水怕勺舀】沒有來源,花費不起。清代《醒世姻緣傳》: “其一切打銀帶,做衣服,買禮物,做盤纏,都是丁利國這碗 死水里舀,卻也當真舀得干上來了。”
【第31句】:芥子殼——打不出油來
【第32句】:離水的胖頭魚——干張大嘴
【第33句】:【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諺)門道:事物內部的規律與訣竅。指會看的,著眼于事物的內在聯系;不會看的,只滿足于表面的熱熱鬧鬧。 也作會聽的聽門道,不會聽的湊熱鬧。 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看門道。
【第34句】:吃咸魚蘸醬——多余
【第35句】:我洗碗時,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碗,可我說啥也不承認。媽媽生氣地說:“你呀,真是背著牛頭不認賬(贓)!”(甘肅·成縣)
【第36句】:【歪嘴和尚念不出正經】(諺)比喻人由于心術不正或水平太低,會把正確的原意宣講成歪劣的。 也作歪嘴和尚念不出好經。 歪嘴和尚念歪經。
【第37句】:一口棺材睡兩人——死對頭
【第38句】:【話說過,風吹過嘴上文案,不能算數。】孔厥《苦人兒》: “媽說,‘話說過,風吹過!’大(爸)說,‘白紙黑字寫下的!”’
【第39句】:八十老公公挑擔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40句】:【雞腸兔兒膽】(慣)形容人氣量狹窄,膽子很小。
【第41句】:【冬至無霜,碓杵無糠】釋義:碓杵:搗糧用具。冬至日不見霜,來年要遭災荒。例句:冬至日無霜,主來歲荒歉。諺云:“冬至無霜,碓杵無糠?!?/p>
【第42句】:【前人栽樹,后人修剪】釋義:比喻前人開創的事業,后人要鞏固、發揚光大。例句:那年月,老一輩鬧革命啃草根、吃皮帶,還要流血犧牲;現在咱吃細米、嚼白饃,只不過多流幾身汗。這就好比“前人栽樹,后人修剪”。
【第43句】:【是這鳥,叫這聲】(諺)什么樣的鳥會叫什么樣的聲音。指鳥的種類各異,叫出的聲音也各不相同。 多比喻哪個層次上的人,會說哪個層次上的話。
【第44句】: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背(輩)
【第45句】:【 一人傳虛,十人傳實】以訛傳訛,傳的人多了,會使人信以 為真。十,也說:萬。成語:三人成虎。龔昌盛《沉浮》:“傳 說的人添枝加葉大肆渲染,簡直把王老水子描繪成劍俠一 類人物。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假的也就變成真的了?!?/p>
【第46句】:【一鎬頭刨出個金窖】(慣)比喻一下子獲得大量錢財。
【第47句】:【人怕齊心,虎怕成群】(諺)虎成了群,任何強力都無法對抗;人齊了心,任何困難都不在話下。指眾人同心合力,世上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第48句】:蟲兒鉆進核桃——混充好仁(人)
【第49句】:【 百聞不如一見】強調親身體驗。百,也說:千。海外於梨 華《三人行》:“不過我很希望你自己回去看看,百聞不如一 見,這也是我這次回去的主要原因?!?/p>
【第50句】:槐樹上要棗吃——強人所難
【第51句】:【理怕來回想】(諺)指來回多想,道理才能確立,真理才會出現。
【第52句】:【趕人不要趕上】(諺)指做事要留有余地,不可把人逼到無路可走的地步。 也作趕人不過百步。 拉弓不可拉滿,趕人不可趕上。
【第53句】:雞毛當令箭——大驚小怪;假傳將令;輕事重報;小題大做
【第54句】:吃過晚飯,媽媽看天色還早就去備課,可是沒備多久天就黑了。媽媽說:“怎么黑得這么快呀?我還沒備完一堂課呢!”爸爸說:“天黑做不久,天亮困不久?!保ê稀ぶ曛蓿?/p>
【第55句】:【狗尾巴熬西葫蘆——越吧嗒越不是滋味】(歇)吧嗒:本指品味“狗尾巴熬西葫蘆”時發出的聲音,轉指人自言自語時發出的聲音。 滋味:本指味道,轉喻某種感受。 指人越琢磨心里越感到不好受,不愉快。
【第56句】:【好漢不怕出身低】(諺)指好男兒貴在有真才實學,能自立自強,不在乎出身門第的高下貴賤。 也作好漢不怕出身賤。 英雄何論出身低。
【第57句】:吃米飯揀谷子——挑剔
【第58句】:破表——沒準兒
【第59句】:【蜂背雖花不稱虎,蝸牛有角不是?!酷屃x:比喻名實不符,徒有其名。例句:普映山只淺淺一笑,不冷不熱地說道:“過獎了,書記同志!蜂背雖花不稱虎,蝸牛有角不是牛!我這個人,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p>
【第60句】:【 吊桶落在井里】無法擺脫困境。茅盾《霜葉紅似二月 花》:“曹志誠仰臉大笑搖頭晃腦說:王伯申這回吊桶落在井 里了?!?/p>
【第61句】:【雞配雞,鳳配鳳】釋義:比喻什么樣人配什么樣人。例句:秦書田聽到這里,微微紅了臉:“上級莫要取笑我們了。雞配雞,鳳配鳳……大隊能不能給我們出張證明,放我們到公社去登記?”
【第62句】:【厚者不毀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諺)要名:博取美名。忠厚的人不會誹謗別人以求自利,仁慈的人不會危害別人以求美名。 指忠厚仁慈者絕不會做出損人利己的事。 也作“厚者不損人以自益,仁者不危軀以要名”。
【第63句】:【喝水的別忘了掏井的】(諺)喝上水的人不要忘記挖井人的恩情。 泛指人在享受生活時不能忘記開創人的功勞。 也作“吃水不忘打井人”。
【第64句】:【不知井落在吊桶里,還是吊桶落在井里】(慣)比喻爭斗雙方誰敗在誰的手里,尚難預料。
【第65句】:【新箍的馬桶三日香】開始情況較好,但不能持久。類似 的:新蓋的茅房三日香。清代《何典》:“醋八姐看見,也未免 新箍的馬桶三日香,‘弟弟寶寶’的甚是親熱?!?/p>
【第66句】:【愛戴高帽子】釋義:比喻喜愛別人奉承。例句:多九公道:“老夫聞說此處最喜奉承,北邊俗話叫作‘愛戴高帽子’;今日也戴,明日也戴,滿頭盡是高帽子,所以漸漸把頭弄長了。這是戴高帽子戴出來的。”
【第67句】:【爭氣不爭財】(諺)指做事只求爭口氣,即使在錢財上受損也愿意。
【第68句】:看到別人開飯館掙了錢,哥哥一時心血來潮也掛凼了個飯店招牌,可沒過多久就關門了。爺爺說他是“吹燈拔蠟卷氈子,關門收貨散攤子”。(河南·輝縣)
【第69句】:【 今兒脫了鞋,不知明兒穿不穿】上床睡覺,也許就起不來 了。指難保不發生意外。明代《金瓶梅》:“天有不測風云, 人有旦夕禍福。今早脫下鞋和襪,未審明朝穿不穿。誰人 保得常無事?”
【第70句】:【 閉上眼睛也能做到】極言容易做到。西戎《年輕的一輩》: “你倒愛聽閨女說,眼不好又不是繡花,這點點活兒,閉上眼 窩也能干了!”
【第71句】:【 過篩子過籮/過了粗籮過細籮】原指篩面粉。借指審查,篩 選,或經過嚴酷的考驗。徐光耀《平原烈火》:“大掃蕩的時 候,一塊過了篩子過籮,一塊吃苦共難,在生死關頭,你幫我 助,誰也沒有說過誰占了便宜,誰吃了虧?!?/p>
【第72句】:【镴槍頭戳石塊——彎回半截】(歇)鍛:錫鉛合金,俗稱焊錫或镴錫,質軟。本指槍頭戳到石頭馬上彎了,轉喻弱者遇到強者被迫退縮。
【第73句】:自行車下坡——不踩(睬)
【第74句】:【捉鱉不在水深淺】釋義:比喻做事全在機緣是否湊巧。例句:他心想:“捉鱉不在水深淺,只要碰到手跟前,專找不如一遇?!?/p>
【第75句】:飯熟揭鍋蓋——氣沖沖
【第76句】:戲臺上的夫妻——會兒的事
【第77句】:真書如立,行書如引,草書如走。
【第78句】:【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見“佛在心頭坐,酒肉穿腸過”。
【第79句】:鐵釘釘鐵板——硬對硬
【第80句】:【指親戚,靠知己,不如自己立志氣】釋義:不能依靠別人,得靠自己長志氣。例句:“你說我說的是啥話?我說的是千年老實話。貸款!咱壓根就沒貸過款。俗話說:‘指親戚,靠知己,不如自己立志氣?!鄄徽此?,它也別沾咱。”
【第81句】:【眼不見,心不煩】看不見也就算了,不操心。類似的:耳 不聽,心不煩。清代《紅樓夢》:“幾時我閉了眼,斷了這口 氣,任憑你們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 了?!?/p>
【第82句】:閻王擺手——沒救;無法
【第83句】:狗熊戴涼帽——里外不像人
【第84句】:炸藥的捻子——點就著
【第85句】:【瓦片也有翻身日】境遇總會好轉。瓦片,也說:屋瓦、鵝 卵石。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但終有一日,屋瓦也會翻 身,曾牛兩家,必為死敵?!?/p>
【第86句】:【以狼牧羊,何能久長】釋義:用豺狼放羊,如何能日久天長。比喻任用惡人,必受其禍。例句:乙辛復入為樞密使,流巖壽于烏隗路,終身拘作。巖壽雖竄逐,恒以社稷為憂。時人為之語日:“以狼牧羊,何能久長!”
【第87句】:屬王八的——縮頭縮腦
【第88句】:【山依嶺,嶺依山】釋義:比喻互相幫助,互相依靠。例句:咱們近人不說遠話,互助組里,魚幫水,水幫魚,山依嶺,嶺依山,年輕人照顧你們上歲數的老人,是應該的。
【第89句】:【富從升合起,貧從不算來】(諺)合:一升等于十合。富裕是從一升一合積攢起來的,貧窮往往是因為過日子不會精打細算。指日常生活一要積累,二要算計。
【第90句】:【炒冷飯】(慣)比喻說話或做事重復過去的一套,沒有新的內容。
【第91句】:【借死不借生】(諺)寧可將屋子借給人停喪,也不借給人生孩子。指死人出殯后屋子馬上會還,生孩子則占據屋子時曰長。
【第92句】:【 土命人心實】謂人心地誠實,不會用心眼,不會?;ㄕ小?浩然《艷陽天》:“你往后別跟五嬸逗著玩了,五嬸是土命人 心實,遇著不順眼的事兒,愛著急、上火,我要沒輕沒重地給 你一頓,多讓人瞧不起你?!?/p>
【第93句】:老鼠啃賬簿——吃老本
【第94句】:砍柴人下山——兩頭擔薪(心)
【第95句】:【不廢江河萬古流】釋義:這是杜甫《戲為六絕句》詩句。原意是借長江大河奔流不息的形勢,說明唐朝初年四位杰出作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能抹殺的?,F用來比喻革命洪流滾滾向前。例句:韋克老師在分手的時候,對我說的最后一句話就是:“不廢江河萬古流!革命就像黃河的水永遠滾滾向前,一定會得到最后勝利!”
【第96句】:【舍不得金彈子,打不下鳳凰來】(諺)鳳凰:傳說中鳥中之王。不用金彈子作代價,就打不到鳳凰鳥。 指所付的代價不大,所取得的收獲也不會大。 也作舍不得金彈子,打不住銀鳳凰。 舍不得金彈子,打不著鴛鴦鳥。
【第97句】:【糞堆上長出靈芝草】在條件差的地方,出了人才。姚雪垠 《李自成》:“咱馬家祖宗八代沒出過排場人,輪到你撈到印 把子,這叫做糞堆上生棵靈芝草,老鴰窩里出鳳凰。’
【第98句】:【名師出高徒/嚴師出高徒】名師有成就,師傅要求嚴格,能 培養出高才生。臺灣白先勇《游園驚夢》:“您是顧師傅的高 足,名師出高徒,一定是好的?!?/p>
【第99句】:【老皇歷】“老皇歷”比喻陳舊過時的規矩。那么,“皇歷”是怎么來的呢?它有個演變的過程。我國自古重視歷法。西漢以前,我國使用六種古歷法,即黃帝歷、顓頊歷、夏歷、殷歷、周歷和魯歷。傳說黃帝歷最為古老。唐朝詩人盧照鄰《中和東·歌登封章》:“炎圖喪寶,黃歷開璇?!秉S歷就是黃帝歷的簡稱,所以人們習慣稱歷書為黃歷。另外,“黃歷”也叫“皇歷”。因“皇歷”的封面多用黃色紙張,故也被稱為“黃歷”。歷朝歷代都有歷法,不過都是以黃歷為基礎。到了唐朝,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唐王下令編制了我國第一本雕版印刷的歷書《宣明歷》,并宣布今后歷書必須由皇帝親自審定,官方印刷。從此,歷書就被稱作“皇歷”了。 “皇歷”里面記載的歷法,一般是以年為限,第二年就應更新,如果拿去年的“皇歷”來查看今年的歷法,那一定是錯誤的。因此,過時的“老皇歷”是使用不得的。不能與時俱進,堅持舊觀念,拿老規矩辦事,往往容易出錯,就被人們譏笑為“老皇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