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井岡山有感500字,快快快
參觀“井岡山”有感“井岡山”在中國大地上,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是一個充滿了紅色情懷的地方。
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以后,毛澤東、朱德等同志先后率領秋收起義等部隊向井岡山進軍,在這里創造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第一次農村革命根據地。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塊紅色土地上進行了建黨、建軍、建校等一系列偉大革命實踐活動,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揭開了中國革命史的新篇章,使井岡山享有“中國革命搖籃”的盛譽。
乘上列車開始了井岡山朝圣之旅。
經過一夜的舟車勞頓,于2011年8月25日晨到達井岡山,匆匆吃過早飯,坐上汽車上井岡山。
一路上,導游滔滔不絕地講解著南昌起義的革命壯舉和毛主席在井岡山的傳奇故事。
第一個目的地--黃洋界,1928年,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二次圍剿,紅軍取得了革命史上的以少勝多的經典勝利,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入鞏固時期。
今日雖已再聽不到隆隆的炮火聲,但是當年保衛戰中的那尊神勇大炮依舊威風凜凜地矗立在懸崖邊上,還有毛主席所作的詞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個燙金大字鮮明如昨日。
下一站是大井毛澤東舊居,所見屋前毛澤東平時讀書、看報時坐過的大石頭以及屋后毛澤東常在樹下觀看紅軍練兵的兩棵常青樹。
1929年1月底,紅四軍主力三千多人向贛南進軍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留下紅五軍七百多人堅守井岡山。
后來終因敵眾我寡,井岡山失守。
2萬多敵人竄入大小五井,提出“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人要換種”的燒殺口號。
大井村的房屋幾乎全被焚毀。
井岡山人民按原貌修復大井毛澤東同志舊居時,將保存下來的殘墻鑲嵌在新墻中以作歷史的見證,并對屋后兩棵常青樹精心施肥培植,對毛澤東同志坐過的那塊石頭也加以保護,并將其命名為“讀書石”。
舊居旁約10米處一棟民房是朱德、陳毅居住地舊址。
經過一夜的休整后,第二天又陸續參觀了觀龍潭瀑布,接著我們參觀了井岡山博物館。
這里記錄著我黨當年井岡山會師之后的光輝歷程,陳列著我黨當年的一些文件及革命先烈們使用過的物品,尤其是還有當年我們初中語文課《朱德的扁擔》中的那條扁擔。
當年井岡山的革命干部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七十多年過去了,但當年的優良革命傳統、密切聯系群眾的好作風,作為我黨歷史上的一個光輝典范,不僅沒有被歲月的風塵所遮蔽,而且代代相傳,更顯得熠熠生輝。
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我們重溫了入黨誓詞。
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我們要牢記“人民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這一根本道理。
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
滌蕩心靈的井岡山之旅,不僅讓我們全體黨員領略了井岡山如詩如畫的秀麗風光,更讓我們實地了解了當年革命斗爭的艱辛,堅定了我們對黨的信念,也使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無私奉獻。
“井岡山”是珍貴的精神寶庫,也正是我們這一代人最缺少而急需補充的“營養”。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井岡山精神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中華民族精神在革命斗爭中的錘煉和升華,是毛澤東、朱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斗爭中培育的,是由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精神瑰寶,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
井岡山精神使我們對什么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苦樂觀有了新的認識,每一個人的靈魂都被井岡山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深深震撼。
井岡山之行無疑給自己上了一堂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課,井岡山精神激蕩在我們的心中,對黨的信仰更加堅定了。
這正是我們此次紅色之旅的意義所在,她留給我的是永遠的紅色記憶。
對井岡山的感悟40字
要說感觸最深的,首先便是井岡山精神,所謂井岡山精神,便是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精神。
它是老一輩革命家的真實寫照,它詮釋了紅色革命最終勝利的原因,它為我們今后的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它的精髓是實事求是,敢闖新路。
描寫井岡山的詩句
今天,我去了博物館,真是大飽眼福啊
在那里,我看得眼花繚亂,簡直到了頭暈目眩的程度。
里面陳列的動物和一些圖片幾乎都是我素不知道的。
我不由得感嘆自己眼界狹小,猶如井底之蛙呀
上一天夜里,我知道了這個消息,躺在床上輾轉難眠,盼著天快一些亮。
躺了很久我才睡著了。
早上起來,我興奮了一個上午。
中午,吃好飯,爸爸帶我騎了摩托車流星趕月似的到桐鄉去了。
路上,寒風瑟瑟,我坐在摩托車上更加覺得冷,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但是,我想到了桐鄉就可以看珍稀動物了,就覺得心里暖暖的了。
來到桐鄉,我們直奔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我看到那里好整潔,四周墻上琳瑯滿目,掛滿了許多動物圖片。
桌子上的玻璃柜里也放著許多動物,樣子稀奇古怪。
大老鼠胖得不得了,一條長長的尾巴,齜牙咧嘴地朝你看。
聽說它的體重為二十斤,真是不可思議
一只老烏龜在慢慢地移動著,不仔細看還看不出它在移動,還看不出它的與眾不同的地方來。
龜背上面長著一簇簇細毛,好像荒地上的野草。
瞧,那邊一團圓圓的是什么東西。
啊,是蛇
它蜷成一團。
我好奇地走過去看它,它卻露出了一副兇相,惡狠狠地瞪著我看。
旁邊還有許多珍稀動物,有可愛的熊貓猴、奇異的龍貓、珍稀的也門高冠龍、青翠的小青蛇、兇猛的泰國吃人鱷……據說這一些動物都是經過千百年的變化才形成現在的樣子的。
現在它們大都快要絕種了,所以,他們通過展覽喚起大家的愛護珍稀動物的心。
我們大家都來保護它們吧
學習井岡山精神,寫對井岡山精神感受論文
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XX年X月,我有幸參加了公司在市委黨校舉辦的處級后備領導干部培訓班,并于X月XX日~X月XX日到位于井岡山的江西干部學院進行學習。
現將我在井岡山學習期間的心得體會匯報如下:學習期間,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通過組建團隊、破冰、紅歌會、軍訓等活動,增進了師生之間、學員之間的團結和友愛。
江西干部學院組織我們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大井毛澤東同志舊居、荊竹山雷打石、黃洋界哨口、小井紅軍醫院、小井紅軍烈士墓、曾志同志墓等地點進行了現場教學。
在體驗式教學中,我們重走了當年朱毛紅軍挑糧小道,我們沿著當年紅軍行軍路線穿越河谷、山林、救護傷員、舉行了誓師大會等。
我們還聽了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會,追憶了前輩的人生坐標,參觀了茨坪毛澤東同志舊居,觀看了井岡山革命斗爭全景畫,接受了大型革命斗爭實景演出《井岡山》的情景教學,聽取了《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等專題講座,參與了主題為井岡山精神代代相傳的互動課堂。
通過上述學習和活動,我們踏著先輩的足跡,回顧黨的歷史,緬懷英雄烈士,切實感受到了我黨建業初期的艱難,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現在井岡山地區和整個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深刻的感受到,國家的強大、民族的富強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艱苦創業和正確領導,因此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共產主義信念。
回顧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于1927年在井岡山親手開創了中國革命第一個農村根據地,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岡山因此被載入中國革命的光輝史冊。
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
登上井岡山,心中的那種悲壯與神圣的情感油然而生,我們參觀了老一輩革命家在井岡山地區戰斗、生活過的遺址遺跡,重新回顧了那一段前赴后繼、艱苦斗爭的光榮歷程,我仿佛回到了過去那段血與火的崢嶸歲月,在參觀過程中,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把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革命道路,實現了中國革命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井岡山的斗爭,代表著中國革命的正確方向。
井岡山革命斗爭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搖籃,在井岡山紅色根據地,黨的領導在這里得到加強,中國革命從這里走向勝利。
井岡山時期是我黨我軍創業的艱難階段,條件艱苦,生活物資極為短缺,人員武器嚴重不足,加之敵人的嚴密封鎖和多次圍剿,使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處于非常困難的境地。
但是,在黨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堅定的紅軍戰士保持高度的團結與旺盛的革命斗志,團結廣大群眾,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種種困難,自力更生,百折不撓,英勇奮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紅色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中國革命新的篇章。
一九二七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后,白色恐怖籠罩全國。
毛澤東在湘贛秋收起義失利的情況下,毅然率領起義部隊向反動統治薄弱的農村進軍,把黨的工作重點由城市轉向農村,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在這里,無數革命先輩為革命勝利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不惜拋頭顱、撒熱血,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圍剿,壯大了革命隊伍。
在井岡山的偉大斗爭中, 我們黨形成了“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山精神,為中國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種,成為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在井岡山上你會明白,生與死不過是生命的不同存在方式,將自已融入到祖國和民族的偉大事業中,就會獲得永生。
井岡山精神教育和鼓舞了幾代共產黨人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祖國富強而前仆后繼,流血犧牲,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從而徹底改變了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
革命先輩們所培育的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激勵中國人民建設新中國的偉大力量,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竭動力。
在今天,我們更應弘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紅色精神和他們敢于開拓創新的勇氣。
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偉大歷史過程中,我們應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開拓進取,與時俱進,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弘揚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201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要求: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
我讀完講話全文后深受啟發和震撼,加上這次在井岡山學習,聽取了《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等專題講座,使我的思想得到了升華,心靈受到了洗禮,更加堅定不移地要求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和事業觀。
通過在井岡山的學習,使我深刻認識到,共產黨人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規律的科學,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民大眾解放與發展的科學,是關于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科學。
它為人類社會提供了最科學、最完整、最嚴謹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必須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
理想信念,是世界觀和政治信仰在奮斗目標上的具體體現。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樹立和堅持明確的理想信念。
我們黨從成立那一天起,就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指導下把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確立為自己的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確立了為之不懈奮斗的堅定信念。
在血與火的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驗面前所以能夠赴湯蹈火、視死如歸,就是因為他們有堅貞不渝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通過井岡山學習,使我更加深刻地領會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唯一宗旨”這句話的含義。
習近平同志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權力觀,概括起來是兩句話: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執政理念,是領導干部掌權用權的本質要求。
領導干部無論官當多大、權有多重,都只有為人民服務的義務。
我們共產黨人掌權用權,最重要的是要出于公心,做到公正處事、公道用人,堅持“五湖四海”,不搞親親疏疏,不拉幫結派,嚴格按照黨的用人標準和政策辦事。
黨組織把我們放在領導崗位上,給我們提供為人民服務的大舞臺,這是對我們的信任,一定要珍惜使命、不負重托,在難題面前敢于開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風險面前敢擔責任,盡心盡力干好工作。
通過井岡山學習,我體會到了革命先烈們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聽到了革命后代們不為名利所動的感人故事,使我摒棄了注重“個人名利”、“個人奮斗”等狹隘的事業觀。
重新認識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事業觀,就是為人民利益不懈奮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懈奮斗。
一切個人的追求和價值都應當體現在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之中。
習近平同志指出,領導干部樹立正確事業觀,必須樹立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不堅持科學發展,即使一時搞得轟轟烈烈,最終也干不出黨和人民需要的事業來。
對待政績,要堅持實踐觀點,把求真務實作為實現政績的基本途徑;要堅持群眾觀點,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追求政績的根本目的;要堅持歷史觀點,把科學發展作為衡量政績的主要標準,做到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兼顧。
領導干部樹立正確事業觀,很重要的是對人民群眾要充滿感情,對工作對事業要富于激情。
激情是一種可貴的工作狀態和工作品質,往往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創造潛能。
作為領導干部,我們都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滿懷激情投入工作,把干事創業作為自己的天職,努力創造出無愧于黨、無愧于國家、無愧于人民的業績。
井岡山精神作文300字
【第1句】:昔在井岡,漫步穹蒼。
千峰相連,龍蛇奔放。
翠竹松杉,煙霞恍漾。
五井茅坪,稻菽爭長。
【第2句】:昔上井岡山,革命得搖籃。
千流歸大海,奔騰卷巨瀾。
羅霄大旗舉,紅透半邊天。
路線成眾志,工農有政權。
【第3句】:五指擎天秀井岡,險峰無限過黃洋。
三灣改寫新軍制,一法分完舊地疆。
星火燎原傳赤色,工農革命聚戎裝。
如今山上風光好,綠嶺青山遍地香。
——《井岡山》
【第4句】: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
【第5句】:漫天皆白,雪里行軍情更迫。
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第6句】:料峭春寒溶,強敵跟蹤,夜行山谷月朦朧。
林密坑深驚敵膽,莫辨西東。
【第7句】:離隊數年不自知,今來小駐在志司。
欣看裝齊軍容盛,憶我曾長梭鏢師。
【第8句】: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
千里來尋故地,舊貌換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毛澤東
【第9句】:井岡學習已五天,今日離開真留戀。
一人一事情切切,一草一木意綿綿。
握著井岡人的手,由衷敬慕淚濕面。
紅色精神再弘揚,讓人懷念到永遠。
——《告別井岡山》
【第10句】:井岡山上真誘人,我已決定當紅軍。
種地挑糧放崗哨,磨刀擦槍眾志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已宵遁。
吃飯紅薯南瓜湯,生活艱苦不要緊。
人生只要主義真,愿意為黨獻終生。
——《我想當紅軍》
【第11句】:紅軍薈萃井岡山,主力形成在此間。
領導有方經百煉,人民專政靠兵權。
【第12句】:過關斬將敵膽寒,破賊圍千疊。
指顧油山在望,喜遂風云合。
【第13句】:革命雄師會井岡,集中力量更堅強:紅軍領導提高后,五破圍攻固戰場。
【第14句】:東固山勢高,峰巒如屏障。
此是東井岡,會師天下壯。
【第15句】:參天萬木,千百里,飛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來何所見,多了樓臺亭閣。
五井碑前,黃洋界上,車子飛如躍。
江山如畫,古代曾云海綠。
彈指三十八年,人間變了,似天淵翻覆。
猶記當時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獨有豪情,天際懸明月,風雷磅礴。
一聲雞唱,萬怪煙消云落。
——《念奴嬌·井岡山》
【第16句】:不拜佛來不拜仙,我來敬拜井岡山。
一代英烈灑熱血,革命成功是搖籃。
游完此山多感嘆,人的精神力無限。
只要理想信念堅,成就偉業何為難
——《登井岡山》
毛澤東的這首《水調歌頭 重上井岡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革命成功,故地重游,往日艱辛的斗爭經歷與眼前美景交織在一起,詩人得出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至理名言,體現了不畏艱難險阻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上一篇:第1240章完本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