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愿我們的慈悲心永恒地散布到每一角落,使眾生如沐浴在溫和明亮的月光下,得到真正的清涼快樂!
【第2句】:【禪心佛語】事實上,你不能依靠父母、兄弟、朋友、愛人才能活下去,即便和最深愛的人同床共枕,你們也無法做著同一個夢。每個人都孤獨地降臨于世,孤獨地離開。
【第3句】:【圣經文案】278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并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20:31)
【第4句】:凡夫就是喜歡追求神奇鬼怪,心才會亂。其實修心很簡單,只要“斷貪”——哪一個人心亂不是為了貪?
【第5句】:【禪心佛語】當責備別人的過錯時,不可過于嚴厲,要顧及對方是否能承受。當教誨別人行善時,不可期望太高,要顧及對方能否做得到。
【第6句】:【禪語人生】在貧困中,要有忠心志氣;在危難中,要有信心勇氣;在富貴中,要有善心義氣;在修持中,要有正心道氣。
【第7句】:【圣經文案】268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們也在哪里。(約14:3)
【第8句】:【佛心禪語】不論誰去追隨自己的心,追隨它所喜好的和欲望,以及其它任何一切,那個人根本還沒修行。
【第9句】:【禪心佛語】活著是一種修行,此話是《非誠勿擾2》里的一句臺詞,說出來很輕易,細想起來感覺很是深邃,有幾分人生滄桑。
【第10句】:【禪心佛語】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毋寧說是盲信——上的。但是在佛教里,重點卻在“見”、知與了解上,而不在信(相信)上。
【第11句】:【禪心佛語】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第12句】: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虛豁豁地。事來則隨時拔置,如水之定,如鑒之明,好惡妍丑到來,逃一毫不得,信知無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議。
【第13句】:【唯美雅句】淺秋,微涼。盈一抹情懷于紅塵一隅,看一朵小花在無風處暗自妖嬈。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第14句】:在路上和在路上其實很不一樣:若出于主動,路上充滿愉悅;若出于被動,路上難免郁悶。我有解悶秘訣:讓思想神游。
【第15句】:如幻亦如夢,如干闥婆城,所說生住滅,其相亦如是。(古印度)龍樹《中論》卷二,觀三相品
【第16句】:寬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第17句】:“寬容”兩個字包含著人生的大道至理。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寬容,注定不會幸福。寬容不僅是一種雅量和胸懷,更是一種處世的態度,我們在寬容的同時,也創造了生命的美麗。
【第18句】:【禪語人生】因緣里頭要是沒有果的話,它怎么會從緣出呢?我們一般人都講一切法生,一切法有。
【第19句】:【禪語人生】長江后浪推前浪。做長輩的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晚輩身上,晚輩們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可能更好。
【第20句】:【禪語人生】只有正確地認識因緣,體證般若定慧,不拘泥于世相,不執滯于人我,才能和諸佛一鼻孔出氣,游心法界,逍遙自在。
【第21句】:【走過球場,仿佛還有歡呼聲在耳邊回蕩;走過教室,仿佛還有書聲在耳邊壞繞;這就是我們的母校,充滿著美好的回憶,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第22句】:智者說:煩惱都是自找的。每個人都曾有過煩惱或正在經歷煩惱,事實上,這些煩惱都是我們自找的。
【第23句】:如果內心不夠堅強,沒有堅定的毅力,那么再小的違緣也會阻礙你,再小的困境也傷害你。所以大家要增長自己的信心,強化自己的毅力,自信起來,堅定起來。
【第24句】: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此名真現實。(民國)太虛《人生佛教》
【第2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可以失敗多次,只要他還沒有責怪旁人,仍然不是一個失敗者。
【第26句】:【禪語人生】信步流連中,見一位在枯樹下潛心打坐的佛門老者,其入迷之態止住了我的腳步。
【第27句】:【化瞋恨為愛】佛陀一再教誡我們:要好好調節自心,把瞋恨、怨嫌之心轉化為愛心、寬心,時時刻刻寬恕別人,發揮愛念。
【第28句】:【佛心禪語】不一定要愛上一個漂亮的人,但要愛上一個使你的生活變漂亮的人。
【第29句】:【經典禪語】漸漸懂得:成熟,是無言的微笑,是簡單的情懷,是清凈的心智。所謂成熟,只不過是學會了隱藏,屏蔽了傷心事,懂得什么時候痛而不言,什么時候笑而不語。
【第30句】:【佛語悟道】事理由于事物的存在而存在,意識隨著身處的環境而產生,如果能夠把事物和身處的環境都忘記,心胸就會像千山萬水一樣開闊。
【第31句】:【禪心佛語】若只是借重某一句哲理,來鞭策自己去實踐,那是不夠的。實踐,必須要匯入空性,方為究竟。
【第32句】:【禪心佛語】從家是說了再做,我卻是做了再說。人家是說了也不一定做,我卻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第33句】:禪悟人生:馬祖整日靜坐,問之,答:想成佛。懷讓拿磚在地上磨,問則答欲磨成鏡。馬祖疑之,懷讓曰:磚既不能磨成鏡,靜坐豈能成佛?
【第34句】:【禪心佛語】萬緣放下真布施,清凈無染真持戒。不生不滅真忍辱,不起一念真精進。湛寂不動真禪定,念念不住真智慧。
【第35句】:【禪心佛語】人生中永遠不要弄破四樣東西:信任、關系、諾言和心,因為當它們破了,是不會發出任何聲響,但卻異常的痛苦。
【第36句】: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第37句】:【禪心佛語】如果曾經愛過一個人,會記住他的氣息,甚至有些人我們會淡忘他的容顏,但仍然記得他的氣息,這是無法被時間代替的。
【第38句】:【圣經文案】330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的這福音的好處。(林前9:23)
【第39句】:【佛心禪語】悟與不悟,佛性就在那里,或悲或智,與你同體光明,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不來不去。
【第40句】:善知識人應該崇敬能從他那里學到正法的人,正如眾神崇敬因陀羅。《經集》第二品,第八章《船經》
【第41句】:【佛心禪語】一個人的人生就是他思維的產物,許多成功哲學都這么強調。從我自己的人生經驗出發,我把“心不喚物,物不至”
【第42句】:【禪心佛語】兩個人在一起,最有意義的事情是:為了對方變得更加優秀。
【第43句】:【佛心禪語】年齡:老年人往往更加幸福。隨著歲月的流逝,老年人逐漸學會了抓住使其幸福的事情,放棄容易產生麻煩和不幸的事情。
【第44句】:【禪語人生】修行是沒有界線的,無論行住坐臥,你都可以修行。甚至是在寺院掃地或見到一道陽光時都可以領悟到佛法;但那時你必須擁有正念。
【第45句】:【禪語人生】我們對于佛法的道理學得越深,回歸到現實生活當中,心就會變得越來越平靜,凡事我們就會越來越有智慧地去處理。
【第46句】:【禪心佛語】淡名利、淡世繪、淡榮辱、淡誘惑,雖無蝶來,清香依舊。沒有傲氣,但存傲骨。需要腳踏實地的平實,豐富而不膚淺、恬淡而不聒噪、理性而不盲從。
【第47句】:人我是非、毀謗、贊嘆,對自己而言,都要視為平常事;要以平常心來攝受一切事,不要有瞋恨計較之心。
【第48句】:若不從一念至一念,即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涅槃。《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二,解諸法品
【第49句】:【佛心禪語】做人要有同情心、諒解心、寬容心、忍耐心。有了同情心,才能利人;有了諒解心,才能容人;有了寬容心,才能愛人;有了忍耐心,才能做人。
【第50句】:【禪心佛語】佛說: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于生滅,心便能寂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樂。人因企求永遠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第51句】:【禪心佛語】前進的理由只要一個,后退的理由卻有一百個;許多人整天找一百個理由證明他不是懦夫,卻從不用一個理由證明他是勇士。
【第52句】:佛陀為人間設教說法,世間一切學問及生活都不離開因緣。但是多數人都在因緣中迷失了,沒有徹底了解,所以迷惑逐漸增長,智慧自然減少。
【第53句】:【佛心禪語】參禪者說禪高、修密者說密高、念佛者說凈高、學教者說教圓,各宗祖師立門庭,各出手眼皆方便、法無高底人有頓漸,祖師皆是菩薩現。
【第54句】:【禪心佛語】當我們對別人有更多的了解,就會有深切的諒解;當我們對別人有真摯的同情,就會有更深長的感情。
【第55句】:【禪語人生】心凈指我們每個人的心性,我們每個人的心性凈了,每個人的佛土清凈了,那么國土就能清凈了。
【第56句】:相約江南,聊春一枝梅,梅香封喉,青梅煮酒,禪意寫生。梅雨季節里,百轉愁腸,無言無聲無人訴說。執手杯尊話離殤,斜倚東窗貼花弄詩情,凝心鎖眉孤鴻添心愁。
【第57句】:只看眼前利益的人,受人性所限,只會陷入庸人自擾的無邊煩惱;唯有立足長遠的人,才能突破人性的瓶頸,活出智慧的人生。
【第58句】:【佛學人生感悟經典文案】將自己的最低需求作為貧富分界線,人就容易知足,將別人的狀況作為貧富分界線,則永不知足。
【第59句】:【佛心禪語】最難受的感覺不是成為陌生人,而是逐漸陌生的態度。你可以委屈,可以痛哭,但不要讓所有人都看到你的脆弱。
【第60句】:有句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此即是輕安,不論何時何地都能自在安然。若是與人有恩怨,必定會時時提防、怕人暗算。
【第61句】:【禪心佛語】當太陽落下,又升起來的時候,一切都變了,一不小心就在也回不去了。
【第62句】:【禪心佛語】今天含笑的花朵,明天就會枯萎,時光飛逝,人生如梭,智慧之人,怎能不懼。
【第63句】:人生如快走,你如能勻速前進,不走夫停停,就會在無意中超越很多人。
【第64句】:【禪心佛語】花開人喜山也喜,心定山定萬物定。我在最深處開花,又在最高處芬芳。
【第65句】:【禪心佛語】生活里時常會出現一些無明的不開心,其實沒什么,只要不是沒完沒了就好。
【第66句】:【讓人靜心的禪語】我們的心,是一座小城,沒有雜亂,沒有喧嚷,只有一團薄霧,一陣微風,裝著童年的純真。我們看不懂這個世界,不是因為無知,而是因為不夠單純。
【第67句】:【佛心禪語】佛陀說道:“你的父親是利根之人,只要你把我說的故事轉述給他聽,他必然能去邪向正,回迷向悟。”
【第68句】:特意放棄,緣來了還拒絕,特意不放棄,緣盡了還執著,這都是沒有放下。
【第69句】:有鑒于此,對治癡念必須時時以因緣觀,用心探究煩惱的來源。能用心推究內因外緣者,自然道理通達。
【第70句】:【禪心佛語】沒有什么人能一路單純到底,但是要記住,別忘了最初的自己。
【第71句】:【禪心佛語】生命的河流滔滔不息,在生命的長河確實有兩個岸邊,這個岸邊的名字叫做責任,那么那個岸邊就叫作義務,不管人生如何向往自由,那絕不是任性和放縱。
【第72句】:【佛心禪語】不要以為成功就是必須干成轟轟烈烈的業績。偉人有偉人的功成名就,凡人有凡人的點滴收獲。
【第73句】:【禪心佛語】事看擔當,逆境看襟懷,喜怒看涵養,行止看膽識。有點忙碌是個福,免得無聊;受點誹謗也是福,免得驕傲。交友要先淡后濃,先疏后親。
【第74句】:人身有“生老病死”,心識有“生住異滅”,宇宙有“成住壞空”。佛陀教導我們,透徹此三理四相,了解人生無常。
【第75句】:【禪心佛語】毀滅一個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第76句】:【禪心佛語】快樂是一種選擇,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和狀況中做這種選擇,因為每一項經驗都可被建構出一種正面的意義,我們可以由任何人、事、物上汲取快樂。
【第77句】:【禪心佛語】賞析:人生是一種承受,需要學會支撐。支撐事業,支撐家庭,甚至支撐起整個社會,有支撐就一定會有承受,支撐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壓力。
【第78句】:【禪心佛語】生活的活潑在于心地的運用與協調,世事百態,灑脫從容,心地悠然,看花開得欣然,賞花落而瀟然,人生在世間,喜悅,平和,開朗,和氣。
【第79句】:【禪心佛語】外在的事物影響了心,心反過來就會影響一切,所以改變風水從根本上講就是改變心,只要能夠讓心感到美好,感到喜悅,就是好風水。
【第80句】:菩薩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尚不生于貪染之心,何況從事,況于非道。《華嚴經》卷三十五,十地品
【第81句】:【禪語人生】知識屬于頭腦,知道屬于靈魂(本質)。知識總在設計,知道總在隨緣。知識有為,知道無為。知識是過去,知道是當下。知識用口,知道用心。
【第82句】:【佛心禪語】方丈什么話也沒有說,用一只手搬起一塊磚頭,說道:“這樣的事一只手也能做得到,你為何不愿去做呢?”
【第83句】:善是禪的根本,學會用微笑迎接困境,學會用寬容包容殘缺。不懂走路的技巧會摔跤。生活總是在我們最軟弱的地方給我們重擊,令我們成長。
【第84句】:【圣經文案】359并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后5:15)
【第85句】:【禪語人生】爭者是技,不爭者是藝。所謂不爭,是善于吃小虧也。工作如此,生活如此,放到家庭,也是這樣的道理。
【第86句】:【禪心佛語】忍辱修得很好的人,受到別人傷害時,他也能得到一種開心的感覺。
【第87句】:水有美德,我們做人應該向水學習,因為水具備人類值得學習的十一種特質,分別為清凈、透明、恒順、原則、謙遜、包容、調和、毅力、勇氣、利生和平等。
【第88句】:假如你真正堅持,誰也無法讓你放棄。哪怕有一點點放棄,都是你沒有真正堅持的結果。定力不夠,常常會因為外界的影響變得輕飄飄。
【第89句】:【禪心佛語】佛說:菩提本非樹,明鏡亦無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第90句】:【禪心佛語】但盡凡情,別無圣解。放下便是解脫。脫離我執及一切妄想分別堅固執著,便是涅盤。
【第91句】:【禪心佛語】能夠對別人的贊嘆,不改從容。能夠對別人的粗俗,不生厭離。能夠對別人的錯誤,不生仇恨。
【第92句】:你一念心疑,被地來礙;你一念心愛,被水來溺;你一念心瞋,被火來燒。你一念心喜,被風來飄。《鎮州臨濟慧照禪師文案》
【第93句】:【禪心佛語】但由于我們感覺它太恐怖了、太不吉利了,平時根本不想去思考這個問題。
【第94句】:傅大士曾經寫過一首顛倒的偈子:“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在佛眼里,人世間的一切都是顛倒的。
【第95句】:我創辦“慈濟功德會”、修學佛法,一生中奉行的道理無他,唯有“為佛教、為眾生”,這就是我體悟的真理,我一生都沐浴在這“為佛教、為眾生”的真理中。
【第96句】:【禪心佛語】群山成蓮藏古寺古松林立,廟宇威嚴。經聲梵唄,法水洗心。本非紅塵名利客看似無情,盛似有意。你若安好,我便不離。
【第97句】:有所求的愛,是無法永久存在的。能夠永久存在的,就是那份無形、無染而無求的愛。——證嚴法師
【第98句】:若斷愛無余,如蓮花處水,芘芻舍此彼,如蛇脫舊皮。《大毗婆沙論》卷九十五
【第99句】:【挫折與磨煉】受到挫折,也要感謝天意的磨煉,人間的是非要當做教育自我的師長。
上一篇:將夜片段(將夜精彩片段)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