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對未來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也比喻對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觀念。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向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理想信念是否堅定四個自信強不強【匯編四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篇: 理想信念是否堅定四個自信強不強
委辦、市政府辦《關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公共秩序的若干意見》下發后,我街道具體部署了“兩個維護”大討論活動。我通過學習后,結合分管工作,現將自查自糾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是加強學校、幼兒園周邊治安秩序整頓力度。由街道綜治辦牽頭,組織轄區派出所、工商、安監、衛生等相關部門在轄區范圍內開展學校、幼兒園及周邊治安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對校園周邊流動人口、暫住人口和出租房、網吧、娛樂服務場所等復雜部位的治安管理力度,消除各類治安隱患。嚴厲查處各種不法活動,堅決鏟除“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
二是加強學校、幼兒園安全防范力度。組織相關部門在對學校、幼兒園內部安全隱患進行無縫隙、拉網式排查的基礎上,由駐地派出所牽頭負責,以學校為單位,抽調民警、聯防隊員在學生上、下學時段加強巡邏,確保校園安全。
三是加強學校、幼兒園綜治工作力度。成立由學校師生組建的“護校巡邏隊”和由街道綜治辦、轄區派出所、安監辦等相關部門組成的“校園安全督導隊”兩支隊伍,對校園設施、學生行為規范、學生外出進行檢查,嚴禁將非教學使用的危險物品和管制刀具帶入學校。
四是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組織各派出所深入校園及周邊地區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活動。對可能影響學校安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報告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并通報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化解。積極協助有關部門認真解決好社會閑散青少年就學、就業等問題,從源頭上減少涉校違法犯罪活動的發生,為學生、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和良好的治安環境。
第二篇: 理想信念是否堅定四個自信強不強
按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根據學校黨委每日分享的要點,對照自身,還存在以下差距,并深刻反思落實整改措施:
一是奉獻精神不夠。黨章對黨員的義務規定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貢獻。
作為一名基層教師黨員,今后要時刻把學生的利益、學校的利益放在首位,將自身發展與學校發展、國家職業教育事業發展對標對表。
二是信仰不夠堅定。對照入黨誓詞中初心,對自己的言行自我要求不夠嚴格,特別是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今后要多向優秀先進的黨員學習,常常溫習入黨誓詞,提高自身的修養,堅定共產主義的信仰,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仰指導自己的實踐。
三是對黨的群眾路線還未真正做到學深悟透。作為一名職業教育從業者,對自身的科研工作時而存在重理論,輕調研的問題。
今后要注重實踐調研,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以知行合一的境界為目標,在實際調研中做研究,找靈感。
四是缺乏釘釘子精神。干事業好比釘釘子,對照自身,難免存在浮躁,遇到難題想一蹴而就。
今后遇到浮躁情緒時,便用釘釘子的精神敦促自己,把工作做實,勇于接受和坦然面對問題,做到一錘一錘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工作必然能取得成效。
第三篇: 理想信念是否堅定四個自信強不強
根據區委組織部《關于召開20xx年度基層黨組織組織生活會和開展民主評議黨員的通知》安排,緊緊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查找糾正“四風”突出問題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現將對照檢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
(一)在政治功能強不強方面
主要有三個問題:一是黨章意識、黨員身份意識淡化,習慣于埋頭拉車,不善于抬頭看路,在黨言黨、愛黨護黨的自覺性不高。二是組織觀念不夠強,不愿意受束縛、被約束,“自由主義”現象時有表現。三是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夠,習慣于“隨大流”“齊步走”,混跡人群,泯然眾矣,不愿往前撲、帶頭干,與“平常時候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能站出來,危急關頭能豁出來”的黨員先進性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二)在“四個意識”牢不牢方面
我能夠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些理論理解的不夠透徹,只看到事物的表象,把握不到事物的本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在“四個自信”有沒有方面
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是堅決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新要求。本人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強化意識觀念,自信道路認同,以更大的政治擔當,更強的政治自覺,全面落實各項工作任務。
(四)在工作作風實不實方面
我要踐行“兩學一做”實踐教育活動,加強自身的黨性黨紀教育,牢固樹立作風觀念和規矩意識,培養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從思想上,行為上真正轉變工作作風,不斷增強個人職責觀念與工作積極性,做到立足崗位,用心謀事,盡心干事,勇于擔當,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擔當作用。
(五)在發揮作用好不好方面
主要有三個問題:一是等靠思想嚴重,領導交辦的就做,領導沒明確交辦的就不主動去做,有“推著走、催著干”的現象。二是干事激情欠缺,內心深處有“苦干實干,做給天看;任勞任怨,永難如愿”的消極心理,在工作上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缺少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三是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夠,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職工,不能高標準、嚴要求自己,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模范性作用發揮不夠。
(六)在自我要求嚴不嚴方面
主要有三個問題:一是學習的主動性不高、系統性不強,自認為已有多年的工作經驗,且對單位的情況熟悉,能夠“以不變應萬變”,因而懶于動腦,疏于動手,用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識去武裝頭腦的積極性不高。二是自我約束不夠嚴,認為“小事無礙大節”,只要不違反黨紀國法就行,在講規矩、守紀律上做得不到位。三是執行“條例”“準則”“中央八項規定”等黨規黨紀不夠嚴格,認為只要不貪不占、不索不要就安然無事,不注意從小事做起,從細處著手。
二、產生問題的根源
?(一)堅定理想信念的自覺性不夠強。放松了對自身建設的要求,沒有持續不斷地加強政治理論、道德情操、思想文化和專業知識等修養,放松了對黨性鍛煉的要求和保持黨員先進性純潔性的追求,直接影響了自己思想的進步和工作的推進。主要是把政治學理論學習當成了“軟指標”,靜不下心,抓得不緊,以干代學,放松了對理論的再學習、對理想的再堅定。?
(二)嚴守紀律規矩的堅決性不夠強。政治敏銳和政治鑒別力不夠。在執行政治紀律、組織紀律上不夠堅定不夠到位。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不夠嚴格。有時會產生紀律松懈、觀念淡化的情況,沒有嚴格按照一名黨員領導干部的標準來規范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三)提升政治自覺的主動性不夠強。沒能把全面從嚴治動上升到關乎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高度來看待。對結合本處發展實際的工作特點、規律把握不夠、認識不到位,對黨員教育管理缺乏力度,對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還沒有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勇于擔當作為的積極性不夠強。隨著擔任黨支部書記職務的時間不斷增加和工作環境的變化,勇于擔當作為、干事創業、奮發有為的勁頭和積極性不夠強,再上新臺階的精氣神不足。
三、努力的方向和整改措施
一是加強政治學習,打好理論基礎,提升理論水平。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不斷提高理論修養和工作水平,在理論聯系實際、指導實踐上下真功夫,不斷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二是嚴守黨的規矩,筑牢廉潔自律防線,維護和諧奮進環境。始終保持清醒堅定的政治立場,模范遵守黨規黨紀,嚴格樹立規矩意識,在政治上講忠誠、在組織上講紀律、在行動上講原則。嚴格執行廉潔自律準則,遵守中央八項規定,自覺抵制“四風”問題,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
三是率先垂范,樹立黨員模范形象,錘煉扎實工作作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為黨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遵循客觀規律,增強工作實效性,真抓實干,開創工作新局面。
第四篇: 理想信念是否堅定四個自信強不強
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和靈魂體現在堅持黨的理想信念上。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終要實現共產主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有了“鈣”共產黨人才能站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所以,如何堅定理想信念,怎么堅定“四個自信”是黨員干部重要的黨性修養課題,也是老百姓需要學習的課程。
本期報告主要有三個部分:第一,堅定理想信念和“四個自信”,首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信。第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第三,堅定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自信。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如果我們不能做到以上三方面自信,無論怎么談理想信念都是空泛的,缺乏靈魂的。
一、堅定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信
馬克思主義是指導中國共產黨誕生和發展的理論武器。如果對馬克思主義不自信,在堅定理想信念和四個自信方面就會缺乏靈魂。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是中國共產黨的行動指南,也是社會主義理論的精髓。《共產黨宣言》已經問世170多年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靠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指導。
馬克思主義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是科學的。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為無產階級、為絕大多數勞動人民謀利益。習近平總書記致力倡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為人類社會謀利益。中國共產黨是站在這個立場上的,馬克思主義的所有學說同樣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所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的,也是有生命力的。我們黨之所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就是馬克思主義立場決定的。
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還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都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具體的體現,更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發展和突破。
第二,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辯證唯物主義講的是世界由什么而組成。歷史唯物主義講的是世界是怎么發展的。用這樣的理論去解釋世界、改造世界是科學的。
世界是由什么組成的?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物質之間有聯系,聯系里有規律。人類社會在規律中發展,如果違背規律就可能失敗。比如,人與自然的關系。如果人類破壞了自然,就要受到自然的懲罰。人類要在自然中探索規律、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歷史唯物主義是哲學中關于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套理論,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知道,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不斷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的,因為它可以解釋世界的由來以及如何發展的問題。
在馬克思看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由于人類不斷地發展生產力,并且通過技術創新帶來了生產關系的變化,而生產關系變化到一定程度又會帶來上層建筑的變化。所以,人類社會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現在是社會主義社會階段。
生產力是人類發展的根本,如今我們處于大數據時代、智能化時代,技術的突破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很大變化。在有些行業消失的同時,又出現了新的行業,這些新的行業帶動人類社會向新的階段發展。這是人類發展的基本規律,也是歷史唯物主義。
在生產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人類的聰明才智和技術發明帶來了社會變革,推動歷史不斷向前發展。所以,從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講,人民是創造歷史的根本動力,同時也進一步證明了,歷史不是由少數人創造的。像我們黨提出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還有“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都是馬克思主義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