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保定冉莊地道戰的感想
參觀冉莊地道戰遺址感想 《地道戰》電影我小時候就看過,而且非常喜歡看,可以說每次放演必看。
影片中的英雄深深地打動著我,鼓舞著我,為他們勇敢機智的殺敵精神所感動,所欽佩。
今天做為一名光榮的預備黨員,我隨著黨支部的領導和同事們參觀了當年只在電影里看過的地道戰,這次的參觀讓我學習了黨的歷史,重溫了黨的光榮傳統,過了一次十分有意義的組織生活。
我們先后參觀了冉莊地道戰陳列館、冉莊村公所、冉莊抗日軍事指揮所和星羅棋布的掩體工事,并在講解員的引領下,下到地道感受當年抗日軍民浴血奮戰的英勇事跡。
據陳列館講解員介紹,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冉莊民兵利用地道優勢,配合武工隊、八路軍對敵作戰157次,殲敵2100人,曾榮獲“地道戰模范村”稱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為此聶榮臻、楊成武、呂正操等老一輩共產黨給予了高度評價。
使我深刻認識到,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我們黨的事業才獲得了不斷勝利前進的基礎。
現在的冉莊,地道和與革命相關的建筑都被很好地保護著,這里的人們希望后人們能夠銘記歷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作為一名黨員,對于這點我們當然更是責無旁貸。
在今天這樣的和平年代里我們不用像前輩們那樣在前線上英勇殺敵,但作為他們的接班人我們有責任記住他們為中國所付出的一切,包括鮮血和生命,作為他們的接班人我們有義務為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冉莊地道站遺址雕塑前我們25位預備演員在黨旗和革命烈士碑前莊嚴地舉起了右手,向黨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宣誓那一刻對我而言是幸福的、是驕傲的、是自豪的,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不僅僅每一位宣誓的黨員感觸頗多,就連路旁的行人也頻頻投以羨慕的目光,在這一時刻我更加感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光榮,同時也感到我們身上的責任重大。
作為一名新黨員,要端正思想,進一步明確入黨動機,入黨是光榮的,在黨的領導下,在黨組織的大熔爐里,更好地鍛煉成長,時刻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和考驗,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潛能,奉獻自己的一切。
通過這次宣誓活動,我的心靈接受了一次洗禮,在不斷的學習中,我愈加成熟起來,更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也為我成為一名新黨員而無比光榮。
我將以新的起點,牢記入黨宣誓,為黨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理論知識,與時俱進,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為黨的事業多做貢獻。
去看博物館的心得
參觀博物館有感 篇一:參觀博物館有感 又一次參觀了歷史博物館,每一次都會有新的體會和發現,而且永遠感覺不到厭煩。
走進歷史的長河,沉浸在五千年華夏文明的輝煌之中,在賞心悅目的同時,更感嘆于漢唐時期的政治開明,文化自由,科學縝密,經濟開放,藝術燦爛,軍事強大。
根植在統治者內心的,不是玩虛假的數字游戲,搞面子工程,與民奪利,而是建設一個“外硬內軟”的國家,讓生活在這里的人感到自豪和滿足。
人民也不用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發愁,連稅負也降最低,醫療是完善的,教育是公平的。
他們絕對不會想到,幾千年以后,在這片土地上,“有尊嚴地生活”竟成為統治者賣弄的噱頭和人民的奢望。
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長安,擁有三百萬人口,城市規劃謹偌棋盤,文人墨客多入牛毛,各國商賈穿梭其間,市民百姓安居樂業。
女人們可以不用為了病態美的骨感身姿而放棄享受美食的權利,可以身著男服甚至胡服,騎馬,射箭,狩獵,蹴鞠,馬球,摔跤……或是批上羽衣彌裳翩翩起舞,放肆地炫耀出自己豐腴的身材。
女人是可以當皇帝的,只要她有能力。
兒媳婦是可以娶的,只要有真愛。
走出博物館,回到這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人民安居樂業”的和諧盛世,心中不免有些遺憾和不甘,方才想起歷史發展中出現倒退。
篇二:參觀博物館有感 就在前天冒著寒冷的天氣緩步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以飽滿的革命精神和深重的歷史情懷參觀我們增長了知識,開拓了視野,更
愛國主義教育的電影觀后感100字
自從看了電影《地道戰》以后,我的心情一直不因為英雄的形象總是浮現在我的腦。
地道戰發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故事,一次,日本鬼子要侵略冀中的人民,人民為了趕日本鬼子出中國,在每戶人家里挖了一條通道,這做了陷井,經過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冀中人民終于把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但是,高老忠為敲鐘報警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我覺得冀中人民很聰明,會用各種手段去對付他們,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冀中人發會想到挖地道,家家戶戶連在一起,逃得容易,打仗也容易。
那已成為歷史,我們現在很少存在戰爭,因為人們不想打仗,他們想有一個溫馨的家,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而我們小學生,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做出貢獻,所以全世界的人民要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愛國主義電影觀后感(500字左右)
愛國主義電影觀后感500字范文愛國主義電影觀后感500字(一)10月30日,我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ldqu;大掃蕩&rdqu;實施了三大策略:&ldqu;殺光、搶光、燒光&rdqu;。
冀中人發由于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
創建地道戰以后,敵人就往里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
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
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群來傳播消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群。
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ldqu;掃蕩&rdqu;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直在想,為什么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現在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說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們中國人并不比別人笨,為什么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為自己爭權謀利。
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間來為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希望我們小學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為國家做奉獻。
以史為鑒,珍愛和平!愛國主義電影觀后感500字(
愛國主義影片觀后感(200字-300字)
為了新中國,前進
—《董存瑞》觀后感潤新小學五年級十班 王婧譽自從看了電影《董存瑞》后,我的心久久不靜,董存瑞不怕敵人、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不屈的精神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當電影演到董存瑞手拿炸藥包,高聲的喊道:“為了新中國,前進
”時,我的眼睛濕潤了,這是一個多么偉大的壯舉呀
從此,董存瑞那英雄光輝的形象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這樣的壯士呀
他們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來換取今天的美好生活,但是,今天的人們有時怎樣做的呢
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是獨生子女,這些孩子在父母的嬌生慣養下養成了許多的不良習慣。
比如:亂花錢、缺少生活的獨立性、懶惰等等。
我想,如果那些先烈們還活在世上的活,他們一定會為我們嘆息。
所以,我們要努力的學習,以良好的社會風氣打造我們的新社會。
但是,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現在有一些人非但不悼念革命先烈,還在說動催瑞等人的故事是有人故意編造糊弄人的。
我不知道他們為什么會這樣想,他們為什么不想一想是誰打出了我們的新中國
是誰不惜自己的生命迎來了這美好的今天,這不正是那些革命烈士嗎
我真不明白他們的想法。
這也正體現出現在某些人的狂妄。
總之,董存瑞一生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國家。
他是人民的英雄
從此我們也要明白:今天祖國的繁榮昌盛是祖輩們換來的。
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刻苦學習。
將來為建設偉大祖國,保衛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軍訓心得體會 作文
軍訓心得體會范文800字 軍訓終于在我的期盼中拉開序幕,帶著幾分興奮,幾分渴望,外加幾分擔憂,終于進入這個特別的軍營。
軍訓的第一天
累
軍訓第二天,很累
軍訓第三天,特別累也特別疼。
終于體會到軍訓并不是塊好啃的骨頭。
第四天,大腿已明顯沒有前幾天那么酸脹。
是難的開始已經過了,呵呵,接下來的日子…… 日子依舊如首日般平靜無瀾,今天是軍訓的第五天了。
已經徹底習慣了教官的嚴厲,日頭的毒辣,以及淚水的泛濫…… 雖然還只經歷了五天的軍訓,但仍給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記得軍訓第一天,學長就和我們講到,他曾在軍訓時想了許多,為什么要讓一個簡單的動作反復地練習,為什么要搞軍訓等等,他說他當時利用那十幾天的時間想了很多,也想了一些深刻的東西,也許是他那些或許不經意的話讓自己有意識地想了很多東西。
我所處的一連有一百來號人,大家相處了好幾天,多少有些了解了,每當同一個動作被教官無窮地反復,每當看到身邊的他們揮汗如十,我的神經總會莫名地緊張,也許軍訓真是個訓練人的極好的途徑。
動作被反復,是因為全連做得不夠整齊,不夠力度,不夠要求。
而大強度的訓練可以極好地搞定這些問題。
同時,也反映了一個團隊的合作精神,它讓每個人明白自己并不獨立,一個動作都牽連到整個團隊的動態。
因而,它在無形中讓人緊張,讓人集中精力,讓人盡力盡善盡美地去做好,充分地培養了大家的集體主義精神。
而另一方面,我覺得軍訓也挺像一種社會生活,而咱們的連隊則是這個生活中的主體,軍訓中,獎罰分明,有其固定的生活方式與作息時間,如今的社會,競爭如此激烈,我們大學生,四年后,不是選擇繼續深造,就是涉足社會,現實殘酷,但它珍惜汗水,而軍訓中恰也有類似的情況,努力了,認真了,灑過汗水了,自然得到獎勵,而敷衍了事的,也會得到不同種的處罰,事小,但反映的東西卻不小。
我認為我們該從軍訓中體味到,堅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辛勞的汗水必將創造自己的輝煌
教官,是大家討論最多的人。
相對來講,我們連的教官挺嚴的,許多人心里明白他用心良苦,但仍嘀咕他,而關于他,我卻沒太多看法,只是見慣了他的嚴肅面孔,忽地見他邊打節拍邊哼歌的表情,我剎那間想到,原來教官的輪廓也可以如此柔和,其實他挺好的,真的
總覺得以上的文學并不是什么軍訓感言,我倒是更愿意視之為一篇日記,軍訓還有十天,只是每日想法不同,現在寫的只代表前一刻,而下秒將如何發展,如何被想,就是另一回事了。
多的以后寫吧,這是今天以及今天以前的
更多的事在等我呢
更多的想法也正在蓄勢待發吧
寫在明天以前的感言,代表思想日漸成熟,代表明天會更好
參考望采納~謝謝~
紅色故事觀后感
讀《紅色經典故事》有感 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
日本鬼子從炮樓出來不斷襲擊鄰村老百姓,進村后,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高家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敵人的炮樓底下。
某夜,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家莊,這事被老鐘叔發現了,高老鐘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
面對兇惡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鐘,就在鐘聲回蕩在高家莊的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這位忠誠的老鐘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高家莊人民被激怒了,他們望著老鐘叔的遺體,立下了錚錚誓言,他們要為老鐘叔報仇
鬼子一出炮樓就會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發現,他們連忙告訴村里的老百姓,趕快下地道,敵人進村后,什么也發現不了,可是,民兵連長高傳寶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戰斗準備,一聲令下,四面開火,敵明我暗,戰術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亂竄亂跳。
敵人在逃往炮樓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從地下向神兵一樣殺出,打得鬼子潰不成軍。
最后,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隊長。
高傳寶揪著小鬼子的衣領說:“你抬起頭來看一看,這是什么
這是人民
只有人民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 讀了這個故事,我有我有了深切的感受,我知道了以前的人民是怎樣打敗日本人的,知道了他們的辛苦。
六十幾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幾年前的崢嶸歲月里,高家莊的地道戰中的地道是奇跡,而我說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們才是奇跡
他們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戰勝了的困難,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家園和祖國
他們在抗日戰爭的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臺駘山一日游作文
現如今滑世界“天下第一碉”占地面積約20多畝,整個戰道長達300多米,有入口、出口等全方位的戰略布局。
從“天下第一碉”的最頂部暗道直接通往兵洞,從而構成四通八達的戰略防御、攻略陣地。
據考證,此處的“天下第一碉”疑似通往東山的罕山,直至牛駝寨,是歷來的兵家戰略要地。
站在“天下第一碉”之上俯瞰四方,仿若置身于指點江山的陣地,軍事地道、炮樓軍事場所、儲藏室、馬棚、監獄、單人掩體、瞭望樓、陷阱以及灶臺、馬槽出入口等等應有盡有。
不僅可以實地體驗地道戰“里三層、外三層、拐三彎、設三關、樓上樓、防御好、敵在明、我在暗、天外天”的奇觀險境,從中獲得互動體驗的樂趣,也可以從中認知和感受當年的抗戰歷史。
地雷戰讀后感500字
硝煙烽火起,日寇殘暴行,山河破碎,英雄奮起
一場轟轟烈烈的抗日戰爭,一個個神出鬼沒的地雷戰場下天羅地網,炸的敵人膽戰心驚,魂飛魄散
故事從簡單的鐵雷、石雷、絆雷,發展到復雜多變的飛行雷、馬尾雷、防潮雷、子母連環雷、慢性自然雷等等;從單一的沿路埋雷發展到村村設下“地雷宴”,門上掛雷,草堆藏雷,人人布雷,戶戶有雷,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炸得敵人風聲鶴唳,鬼哭狼嚎。
日軍禁不住哀嘆:“石頭雷大大的厲害
”印象中一個種頭發絲雷,其實來歷很簡單。
當敵人吃夠了地雷的苦頭,就專門調來了工兵,用裝了10倍放大鏡的探雷圈找絆線,如果是繩子做的拉線,很容易就被敵人發現。
于是我們就用毛發絲做拉線,敵人的放大鏡也沒有辦法;“掛雷”、“飛雷”,也都是普通拉弦地雷,不過是埋伏在高處罷了。
至于一挖就響的雷,是將一真一假兩個雷連在一起,假雷放在上面,當敵人挖雷時,牽動真雷,自然一挖就響;至于回據點再炸的雷,是因為在地雷內部安裝一個小皮筋,當敵人要搞清地雷構造時,打開雷的同時皮筋松開引爆雷管……反掃蕩、反搶糧、救勞工、除漢奸、熱血兒女無畏無懼,傳奇地雷戰大發神威。
故事中對人物的性格特點都是圍繞著勤勞、勇敢和智慧展開的。
鬼子的貪得無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轉,躲在暗地打冷槍,埋好地雷遠遠看……”是啊,當電影拉下了帷幕后,我的心卻仍然此起彼伏。
上一篇:地稅系統績效考核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