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教學的誤區及其對策的論文怎么寫
多媒體在英語教學的使用應注意的問題
【第1句】:受思想觀念、相關制度的制約傳統英語課上教師很難做到不說一句漢語地教學。
而學習英語的最佳途徑是置身于全英語的環境中。
在多媒體教室中學生可以從電腦屏幕上得到教師全英語講解相應的漢語提示。
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設想,利用Althorware、powerpoint等軟件從網上下載精彩的內容制成符合學生喜歡的課件。
如以形象生動、色彩豐富的單詞圖片擴大學生的詞匯量;以精美的flash動漫片斷訓練學生的視聽能力;讓學生欣賞學生喜愛的電影,從而提高視聽能力。
在有關教學法的指導下,充分發揮教學媒體自身的功能和特點,把設備的功能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
它展示了電教媒體與英語教學之間的內在關系以及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不斷的磨合中得以鞏固和完善,并為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
多媒體教學更有著許多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綜合學生多種感官,提高信息的獲取量,擴充課堂知識容量,提高學生口語能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
但不能僅僅把多媒體看作是學習興趣的激發者,教師忽略自己的主導地位,變成機器的演示者,避免片面追求課堂容量,要根據學生實際,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效率。
【第2句】:避免把英語課變成多媒體課件展示課恰當地運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能給英語課堂教學在效率上帶來質的飛躍。
但是,如果刻意地追求現代化,過多地使用多媒體,把語言交際課變成多媒體課件展示課,教師就成了“放映員”,學生則成為“觀眾”,就會帶來過猶不及的后果.首先,教師在課堂上還應發揮主導作用。
多媒體輔助教學雖有不少的優點,但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所具有的人性作用是計算機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
“人與人之間的自然語言是最具親和力、最靈活的語言,師生之間課堂上互動性的交流應該是最有效的教和學的途徑。
” 例如:英語課堂上開始時的“Free talk”,值日生的“Diary report”或師生的口頭交流,都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好方式,它是計算機所不可替代的。
在教學中,教師應使學生明確聽或看的目的,使他們有心理準備,調節他們的注意力,并注意及時的反饋矯正,以恰到好處地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和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另外,計算機多媒體運用的環節和選用的軟件要適時適量。
有些教師為了體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在一堂課中盡可能多地使用計算機多媒體。
甚至誤認為,多媒體用得越多,學生參與率就越高,所教授的語言材料越易于讓學生掌握,效率就越高。
比如:有些教師用英語課堂上常用的五步教學法,于是他在revision環節上用,在presentation環節上也用,在practice,drill和consolidation等環節上都在用;一會兒用PowerPoint展現這個片段,一會兒用flash來呈現那個片段,跑上跑下,不斷切換,忙得不亦樂乎。
從表面上看,學生的興趣很濃,但實際上變成了老師搞“雜耍”,學生看熱鬧。
事實上,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的無意注意過多,教學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干擾過大,學生對語言素材的獲取量相當有限,導致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上缺少語言訓練的時機,即使有所訓練,也很不足。
其實,我們教師還是應該充分利用無意注意的規律與積極因素,由引起學生無意注意到維持他們的有意注意,進而轉化為從事學習和創造活動所必需的“有意后注意”。
所以,在引入或呈現(presentation)這幾個環節我們可以多用些,在其他環節少用一些。
但是不論在哪個環節使用多媒體,教師都應抱定一個目標,那就是我們之所以要使用多媒體,是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語言點,是為了“活化教材”,創造真實的情境,使學生會用英語思考、用英語表達。
【第3句】:設備和環境因素影響教學效果由于高校大力推廣普及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室的課程安排比較密集。
不僅僅是周一到周五,甚至有些教室整個星期都有課程安排,造成多媒體教室使用率高,多媒體設備使用時間過長,還有就是使用多媒體的人過多。
而設備長時間的工作,會加速設備的老化,設備發生故障的概率增加,從而學生們不能很好的上完課,從而影響了正常的教學。
例如:投影機,按照設計投影機燈泡使用時間大約2000個小時,但是在這種長時間工作條件下,投影機燈泡使用壽命和的燈泡亮度會明顯衰減,投影機內部使用效果也會大受損傷。
要想達到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理想效果,設備的好壞以及教室的環境也至關重要。
因為多媒體設備是由計算機、投影機、音響系統和網絡系統等多種高科技設備組合起來的,而在教學中,設備處于無專業人員監控、維護狀態中。
如果使用不當或保養不到位,就會造成教學工作的中斷,減少教學時間,有時甚至會造成教學秩序的混亂,影響到整個教學效果。
多媒體在教學應用中的誤區
第一:多媒體是教學工具,不是偷懶的途徑第二:過多使用多媒體不見得教學質量更好,板書永遠有他不可替代的優勢.第三:多媒體的應用可以是所有的老師不必備課了,沒有職業道德的教師會非法利用.
生物學科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幾個誤區
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信息技術發展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不斷加快,計算機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普及和應用,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已被許多教師引入課堂教學,它通過文本、圖象、聲音、動畫等方式,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課堂教學具有了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了解和掌握多媒體是必須的。
如何在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充分認識到教學的需要,發揮計算機的作用,促進課程改革的深入,引起人們的關注。
計算機與其它媒體優化組合不夠等現象普遍存在,在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只注重課件的的形式浮華即“外在美”,而忽略課件的實質即“內在美”。
有的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只注重課件外在的漂亮、華麗,設計過于花哨,既有異彩紛呈的畫面,又有悅耳動聽的音樂。
這往往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沖淡了教學主題,干擾學生的觀察,雖然教師多次給予提問引導、提醒點撥,學生依然不能將注意力轉移到應該關注的對象上。
多媒體輔助教學課,由于過于追求視聽效果,學生更多的是充滿新鮮感、好奇感,而將學習任務拋于腦后,不利于看清問題的本質。
二、只注重演示現象和知識的傳授,而忽略揭示過程和能力的培養。
教學中是用電腦展示現象、傳授知識,還是發揮電腦的“靜”變“動”、微觀變宏觀、抽象變形象等功能來培養學生的能力是不同教學觀的體現。
很多老師只給學生演示了知識結構,習題也只有結果,而沒有整個知識形成的過程。
三、只注重電腦媒體的運用,而忽略其他媒體的運用。
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復雜的交際過程。
教師那些富有人情味的親切話語、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個簡單的動作在提高教學效果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試想,教師泛泛地表演課件使學生沒有時間和機會獨立思考,也無須主動地提出問題,最終會導致學生問題意識的喪失和情感的麻木。
故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忽視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不恰當地夸大機器的作用。
四、只注重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而忽略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
多媒體教學的特點是能夠變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形象,但如把一切抽象問題都形象化,就會導致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下降,而數學又是一門需要抽象思維能力的學科,抽象思維能力的下降不利于數學的再學習,特別不利于高等數學的學習。
五、只注重教師如何“教”,而忽略學生如何“學”。
課程改革后的現代教育模式就是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首先應該是教育思想的現代化。
用電腦輔助教學更應該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有利于揭示教學內容的實質;有利于課堂交流的高效實現;有利于學生思維和技能的訓練。
但目前使用的多媒體課件大多只是在改變教師如何“教”,而很少用電腦來幫助學生如何學的,同時也忽視課件的“交互性”,很多老師如遇到學生提到的問題和自己設計的不符就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六、只注重功能開發上的單一化,而忽略多功能的應用。
現代多媒體技術具有強大的功能。
如圖文色彩處理功能、閃爍運動功能、繪制功能、交互功能、數據分析功能、模擬工具功能、符號運算功能、觀察規律功能、快速運作功能、直觀顯示功能,等等。
從目前的數學多媒體輔助教學看,運用最多的是直觀顯示,雖像圖文色彩處理功能,閃爍運動功能、繪制功能等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也有所涉及,但如數據分析功能、符號運算功能、快速運作功能等則難尋其蹤影。
由此可見,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功能開發還不全面,尤其是綜合、和諧、交互地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強大功能以及創造積極和諧的數學學習情景,提供合作、交流、發現、實踐的學習機會,構建師生互動的學習平臺等方面仍然存在明顯的不足。
多媒體教學誤區的存在確實影響著一些課堂教學的質量,要走出誤區,必須從根本上改變觀念,真正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那么如何走出誤區呢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要使多媒體教學發揮其實效性,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
多媒體教學進入課堂,給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以多媒體技術為標志的最新教育技術又將使教學步入一個更高的境界。
但要真正促進教學現代化,更關鍵的因素是人。
因此,我們應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只是輔助教學的手段,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過程,是以教材為媒介的師生雙方的共同認知的活動,這一認識活動的主體既是教師,也是學生.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體性。
我們更要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真正樹立現代教學理念,教師要根據各個學科特點、教學內容特點,恰當地組合好各種媒體,使各種媒體功能得到互補,充分發揮各自的長處。
才能產生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要使多媒體教學發揮其實效性,教師要合理使用多媒體。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有些是通過教師的眼神、動作、語調等表現出來的,是任何機器都代替不了的。
媒體的選擇應實事求是,哪種媒體方便、直觀、有效,我們就用哪種媒體。
因此我們應該:
【第1句】:把多媒體教學應用到日常教學中 在平常的教學中,大部分老師習慣于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打天下”,認為傳統的教學來得更直接、更實用、更省時省力,平日課堂教學難以問津多媒體技術,只有在觀摩課、評優課時才忙于甚至請人代勞制作課件,這樣所謂的多媒體教學成了觀摩課、評優課的專利,成了用多媒體技術“作秀”,成了課堂教學的“花瓶”。
然而,在現代信息化和學習化社會發展中,誰能把握住多媒體技術這一“制高點”,誰就能在新世紀的教育中處于優勝地位。
故作為身處課改第一線的我們,應迅速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勇于創新,積極地接受挑戰,努力學習多媒體軟件設計和制作,把它作為我們備課、教學改革的工具,使電腦、網絡、光盤等現代媒體成為像黑板、粉筆一樣的得心應手的工具,恰如其分地應用于日常課堂教學中,真正為教學服務。
【第2句】:把多媒體展示變為情境創設 在現實教學中如何借助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
這其中“動”是關鍵,教師所創設的各種情境能否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動交流是檢驗其有效性的標準。
因此,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特征,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要素,創設學生樂于接受,富有挑戰性且貼切生活的問題情境,去引導學生對所要探討的內容產生濃厚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從而主動地學習新知識。
【第3句】:把多媒體教學中主輔不分變為優化組合為了體現現代化教學,許多教師認為多媒體用得越多,就越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就大量使用課件中已經輸入好的內容,造成課堂教學節奏進行過快,使多數學生的思維跟不上,將課堂教學演變為一種“滿堂電灌”。
的確,多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有著其他教學手段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它集文字、聲音、圖像、圖形、視野、動畫等多種傳播媒介于一體,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徑地向學生傳遞信息,但無論是多么優越的教學手段都應為教學服務,即在一堂課中,學生應永遠是主體,教師則是主導者,而多媒體只能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而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手段。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及恰當的體態動作都比屏幕更具親和力,師生間的交流比學生與屏幕間交流更為融洽、更有感染力。
三、要使多媒體輔助教學發揮其實效性,必須要重視思維過程。
思維是學習中不可或缺的,我們要幫助學生從抽象中作出適當的理解和必要的推廣。
在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時,要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有自主思維的空間,同時構建知識,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思維,而不能一味地用鼠標點擊代替學生活動,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益。
四、要使多媒體輔助教學發揮其實效性,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
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使用多媒體技術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我們要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學習的全過程。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立足點應是“輔助”,而不能是替代,許多傳統的教學方式對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仍然必不可少,恰當地使用現代多媒體輔助教學能錦上添花,合理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才能讓多媒體盡顯風采,使課堂更有效率。
音樂課多媒體教學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誤區多媒體使用方式越多越好多媒體包含的內容越多越好
目前而言多媒體教學已很普及,請列舉運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教學的意義。
第一,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易于學生掌握鞏固知識。
著名實驗心理學家特瑞赤拉做了兩個心理實驗。
其中一個是關于人們的各種感官與信息獲得的關系實驗。
實驗結果表明,人類獲得的信息80%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
【第3句】:5%來自嗅覺,
【第1句】:1%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
現代教育技術信息以視覺和聽覺的感知為主。
他的另一個實驗是記憶持久性的實驗。
實驗結果表明,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的內容的10%,自己聽到的內容的20%,自己看到的內容的30%,自己聽到和看到的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所說的內容的70%。
語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以圖文為主,并配以聲音、動畫等,它作用于學生的主要是視聽結合的信息。
因此,它很符合學生接收信息和貯存信息的規律的。
第二,媒體輔助教學在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有著其它工具不能取代的作用。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聲音和圖片信息可以創設美好的閱讀情境,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品讀以及進入審美境界。
如教讀課文《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我播放了《三國演義》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并插入了視頻,隨著音視頻的震撼學生很快進入了豪放境界。
教讀課文《阿房宮賦》時,在課件中插入《西楚霸王》之《火燒阿房宮》視頻片斷,學生欣賞后與課文形成反差強烈的對比,對主題的理解和情感目標的達成悄然形成了,從而提高了閱讀效果。
第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語文教學,能夠更好地進行大語文教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教學容量大,知識的密度高。
它可以導入大量的課外知識,使語文教學跨越課堂、跨越學科,走向知識的綜合化道路,比如教學《邊城》,除了涉及課文內容外,還引入了湘西的地理名勝及湘西的風土人情簡介,學科的綜合與知識的附加顯而易見。
現代教育技術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地走進了課堂。
誠然,現代教育技術教學以其生動、直觀、高效等特點,給新課程改革注入了生機,其對教學的輔助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隨著課改的深入,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輔助作用被過分抬高,凡公開課必言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好像不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便跟不上形勢,不少觀摩課也皆以此為首要條件,不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便沒有“檔次”,便與優獎無緣;有的以 CAI 課件代替教師課堂教學,盲目追求“現代教育技術”,沒有擺正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地位,沒有分析語文與其它學科不同的特點,在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上出現了不少誤區,再不去反思恐怕我們又要陷入另一個手制的陷阱。
使用多媒體教學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什么
通常怎么解決
先進的高科技手段的應用必將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必將產生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比擬的良好效果。
現代教學技術應用于體育教學,是體育教學改革的一個研究方向,而實現教育信息資源共享是信息技術最鮮活、最富有創造力的應用課題之一。
尤其是在新課程標準實施期間為了充分挖掘體育課程資源,通過深入研究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認為多媒體技術不單純是一種技術的改進,更多的是通過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是一種全方位的教學改革,對體育課程標準實施教學改革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當今電化教育的領先技術,已在許多方面得到了應用,它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益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軟件的應用,對于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擴知識領域,縮短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突破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現就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談談我的一些看法和實踐。
1.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我國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興趣的力量是巨大的。
作為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因素和藝術魅力,而運用多媒體軟件進行教學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以往的體育課教學由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學生已經對這種教學模式感到乏味,而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進行教學就截然不同,多媒體這一新生事物在學生的眼中是新鮮好奇的象征,在實施體育新課程教育教學過伐鼎侈肝儂菲疇十川姜程中創造性地運用電教媒體、計算機媒體技術、網絡技術,通過鮮明的二維、三維圖形模擬實際教學內容,動靜結合的畫面、逼真的色彩、美妙的音響效果能迅速傳遞信息,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聽感官,使學生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他們學習的主體作用。
例如:在教排球基礎配合時,我們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了一個排球基礎配合課件,利用聲音、圖像、動畫來表現排球基礎配合的全過程,形象而且直觀地展現了排球基礎配合的動作要點、動作方法、移動路線等,幫助學生迅速地由動作表象過渡到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使學生快速的掌握此項技術。
2.利用多媒體教學,突出教材重點難點,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準確合理的處理教材,安排教法,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其中重要一點,便是如何將教材重點、難點突破,以達到讓學生理解、掌握動作的目的。
在以往的體育課教學中,動作的重點難點都要由教師反復示范,著重指出,一堂體育課中要重復多次。
遇到復雜、迅速的動作,不利于學生觀察和仔細了解每一個動作細節。
分解教學又容易使學生產生錯誤認識,形成分解做動作的習慣,忽視了迅速連貫的特點。
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進行授課,就會避免上述存在的問題。
教學時教師的動作講解示范,直接播放給學生觀看,學會的同學可以進行練習,不會的同學可使用控制按鈕重復播放動作的講解示范,并且教學的重點難點的體現也十分明顯,用特定的聲音、圖標顯示,提醒學生注意,同時運用得意可行的教法演示,形象地解決重點難點,讓學生直觀、主動、立體、全面的掌握動作,提高教學實效。
3.運用多媒體須注意的幾個問題3.1 反對為了體現其所謂的現代化教學而盲目的在體育課中泛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應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和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合理的在體育課中運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課件不能代替教師的教學活動。
我們之所以把多媒體課件定位在輔助體育教學這個層面上,就是說多媒體課件不能替代教師的講解、示范、演示、板書、質疑、討論等教學活動,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僅僅是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一種方法手段而不是全部。
3.2 我們既要保留傳統教學中好的東西,又要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為傳統的體育教學手段加上翅膀,發展性的使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課件應與其他演示方式兼容。
運用多媒體課件是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幫助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如果采用投影、掛圖、模型等直觀教具已經能夠很好地達成教學目標,那就無需花大量的精力制作多媒體課件,忽視了這一點就容易陷入形式主義的誤區。
3.3 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的內容往往需要經常或隨時調整和修改。
一個課件不可能完美無缺,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在使用課件時留心捕捉反饋信息,及時修改補充逐步完善課件。
3.4 有效教學的理念告訴我們:判斷一個教師教學效果的優劣,并不是看這個教師有沒有教完規定的教學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看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收獲不大甚至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的或低效的教學。
這個評價標準同樣適用于對體育教學效果的檢測,因此,體育教學應該運用教育現代化的觀念、方法和手段去研究學生的實際,研究教材教法,努力提高教學效率,這是我們體育教師現在和今后為之努力的重要目標。
我們只有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正視傳統教學手段中的實用價值,才能合理、正確的使用它,而不是盲目的泛用。
體育教師是這一手段得以合理、正確運用的前提條件,這就使體育教師要更新觀念并掌握一定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課件中的開發潛力是巨大的。
將多媒體技術引進體育教學領域潛力很大,只要我們不斷探索,認真實踐,就能夠為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作出貢獻。
總之,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教學改革已經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利用多媒體計算機開發、應用軟件到教學之中,也將成為當今發展主流。
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開發必須符合當前教育改革和課程建設的需要,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重視軟件的教學設計與教學試驗,只有這樣,才能開發了高水平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實現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全面的優化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