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因工程
鳥的益處相當大,一只大山雀1天可捕食害蟲200多條;1只喜鵲1年消滅松毛蟲15000條;1對杜鵑1天可吃掉柳毒蛾幼蟲180條;1只啄木鳥1天消滅蛀干害蟲300多條;1只燕子1個夏天可吞食蚊、蠅等害蟲100多萬只;1只貓頭鷹1年可捕食老鼠1000多只,相當于保住了1000公斤糧食;1只土燕子在育雛期,每月能消滅蝗蟲16000只。
鳥兒對人類有這么多好處,難道我們不應該把它當朋友嗎
鳥語同音樂一樣作為一種信息,能調節人的神經系統的功能,使人的緊張情緒松弛,從而使人產生輕松感,有些鳥語還有防病健身作用。
因此,集中精力聽聽鳥啼就能使疲勞的大腦得以休息,并能驅散肉體的疲勞,忘掉精神上的痛苦,增加思想上的快樂,形成開朗的性格。
凝視鳥的動作,還能使人的注意力集中,使人的精神逐步條理化,不僅對預防青少年近視眼、提高視力有利,而且有助于培養青少年動中求靜的習慣,使他們干事專心,還可以直接對多種疾病的治療起輔助作用。
鳥對人的生產、生活的益處則更大。
一對啄木鳥,可以保護10多畝森林不受害蟲侵襲。
一只杜鵑,每天可消滅100多條松毛蟲。
一只燕子,在一個夏季可捕食100多萬只蒼蠅、蚊子和蚜蟲。
一只貓頭鷹一夜間可吃掉4~5只老鼠,捕鼠本領不亞于家貓,由此每年可減少糧食損失1000多千克。
喜鵲、烏鴉的食物有60%以上也是害蟲,有昆蟲學家在解剖500只飛鳥后發現,其胃中有昆蟲和蟲體碎片的占93%之多。
我國長白山的原始森林至今完好無損,沒有哪個角落被蟲子毀掉或病蟲害泛濫的情況,正是啄木鳥、茶腹〓、旋木雀、三寶鳥、北紅尾鴝、黃鵬、鶇鳥、鶯、鵑等森林衛士的功勞。
鳥類是人的伙伴,假設我們周圍沒有鳥,那么就會出現害蟲猖獗、鼠害蔓延。
生態平衡的破壞將導致農業減產、疾病傳播,直接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許多鳥還會準確地預報天氣,成為不需要報酬的小氣象站。
晴天的早晨,麻雀跳躍歡叫,預示天氣繼續晴好。
夏天日出或黃昏時,貓頭鷹叫聲低沉似泣,預示天將下雨。
斑鳩伸著脖子,發出聲音嘶啞的叫聲,預示著雨天……許多老農至今還憑著這種經驗安排農事活動,且十拿九穩。
鳥對人類的好處可大呢
鳥的羽毛顏色艷麗,體態活潑多姿,在樹林間飛舞,在高空中鳴叫,使我們周圍的環境優美多彩,生機勃勃。
鳥的大多數種類是消滅害蟲、老鼠的能手,是樹木的“醫生”,農民的“助手”。
在科學研究中,鳥還有很多用處。
如:人們根據鳥的飛行原理發明了飛機;鳥還可以為研究空氣污染等提供可貴的資料。
我們小朋友都應該保護益鳥。
除害蟲 傳播花粉 保證生態系統正常運作 腐食性的鳥類幫助清除自然垃圾 糞便肥田 海鷗、信天翁等為航船指引方向 林鳥常常見到蛇等發出警示鳴叫可以幫助獵人 從鳥鳴可以判斷天氣 為牧場的牛羊除去體表的寄生蟲 傳播種子 豐富人類的精神生活 為人類帶來感官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