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位軍人叫蘇寧的事跡
時光飛逝,轉眼間入伍已有一年。
回顧歷程,往事一幕幕,其中歡樂、悲傷、辛酸苦辣,無不見證著我的成長。
看看此刻的我,豆腐塊般的被子,健壯的身體,性格也較以前開朗了許多,人也變得更加穩重成熟。
細想來,前日子里受得那些苦和累到也值得。
以下是對自己入伍一年工作的總結和感言,敬請領導指正。
思想 當兵一年,思想上的變化很大。
記憶中,從新兵連起便經常喊這樣一句話,“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
短短20余字,一年的軍旅生涯使我有了更深的體會,當兵習武不僅僅是為了盡義務,同時也包含了一種責任和使命。
政治教育不僅僅讓我認識到了違紀犯罪的危害和應受懲罰,更多的是對人性的一種激勵,使我的思想境界不斷得以提高,培養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
作為一名黨員,我熱愛自己的黨和國家。
黨員的模范帶頭意識時刻儲存在我的腦海中,為人民服務是我軍的宗旨,獻身國防事業的歷史使命更是一副重擔壓在身上。
我是人民子弟兵的一員,我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青春增添喝彩,我要時刻牢記部隊條令條例。
作風 紀律嚴明、作風優良是我軍戰斗力的一個重要保證。
從新兵連開始,整理內務,打掃衛生,隊列訓練,專業學習,點點滴滴,時刻考驗著每個人的意志力和體力。
5000米的長跑,每天整齊的來回隊列,統一整齊化的內務擺放及整理,無形中的各種約束,考驗了“忍”,鍛煉了“勤”,激發了不服輸不輕言放棄的性格,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養成了種種良好的習慣和作風。
所有的這些,都被我稱之為財富。
當我懷著一顆積極的心態時,我會發現,部隊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一個練就鋼鐵的大熔爐。
明白了這些,在平常的訓練和工作中,我便更加認真和用心。
疊被子是注重細節的體現,跑步是鍛煉身體,增強毅力……作風在紀律的約束下,一點點成長和進步。
學習 來到基地學習的那一刻,我便對自己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要取得優異成績,我要爭當優秀學兵。
作為大學生,我不能給自己丟臉,作為部隊一員,我不能給我單位丟人。
強烈的責任意識帶給我的是一種壓力,這種壓力迫使我每天去認真地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
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常聽到這樣一句話“科技強軍”。
信息化的今天,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不斷更新,落后就要被淘汰。
新裝備的研制使用要求我們必須要提高知識水平。
所以我更加懂得珍惜這次學習機會。
只有牢牢的將知識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樣才不會在知識爆炸的洪流中失去自主。
心態 人是為了責任而活。
既然當了兵,身上便多了一份責任。
因此,做事情的時候我時常考慮到我是一個兵。
在外面,工作不如意時我可以鬧鬧情緒,或者和別人吵上一架。
但是在部隊,盡管工作和生活中也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更多的我學會了忍。
因為這是一個紀律嚴明組織。
“這是為了鍛煉自己”。
入伍到現在,說過最多的應該是這句話了。
這僅是一種安慰
一種自嘲
或許本該如此。
每次遇到困難,我便對自己說,當成一種鍛煉。
帶著這種心態,我順順利利度過了一年,而工作上也有了突出表現,這一切得益于這句“這是為了鍛煉自己”。
工作 (一)在基地學習的前段日子,我曾是班長。
盡管這是一個羞澀的回憶,但我仍要提起這件往事。
因為我覺得自己盡心盡力,而那些做錯了的也將銘記于心,時刻提醒著我。
班長一職,可以說是到基地后我的第一份工作經歷。
新兵連相信每個人都有深刻的體會。
帶兵班長的一言一行給人的影響最深。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便會想起我的新兵連的班長。
苦笑。
嚴格上他算不上是一個合格的班長。
教育片看多了,科學帶兵一直盤踞在我腦海。
苦澀的經歷使我更加想成為一名班長,因為我要當出色的班長。
很慶幸自己來的基地訓練,更加慶幸自己成為了班長。
因為第一次當班長,所以不想留下遺憾。
為了得到大家認可,完成上面交給的各項任務。
我常常將工作埋在心里,遇到一些問題便虛心向別人請教。
可是因為其他原因和戰友的不團結,最終我們班散了。
(二)來到三班,我把自己當做普通一員,我只想做好自己。
可是作為一名戰士,我忘不了集體榮譽感。
有段時間隊里強抓體能,但我班有部分人體能不達標。
為了自己也為了集體。
在宿舍,在訓練場上,我一人單挑多人。
別人做一個俯臥撐,我兩個,別人兩個人總數和我一個人比。
那段日子,我被人稱為傻子。
有時我覺得自己都堅持不住了,但是當我看到剛被帶起得訓練熱情。
我咬咬牙對自己說,這是對自己的挑戰。
榮譽。
當全班體能都達標時,我笑了,也松了一口氣。
世界是公平的。
因為那段日子的刻苦訓練,在不久我隊舉行的體能比賽中,我仰臥起坐,俯臥撐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三)在基地感觸最深的是成為板報組組長。
說實話,這是一個辛苦活,是一個重擔,因為我們爭得是榮譽,名次。
慶幸的是我們最終不負眾望,經過努力,我們板報組取得了兩次第一名,一次第二名,一次第三名的好成績。
在此我感謝我的戰友以及教導員和個骨干的指導和關心。
以下是在板報組的一些體會。
板報注重的是團隊合作。
首先要分工明確。
每次出板報前,我便會將板報組成員聚到一起,簡單交待一下板報主題及任務,接著便將人員分開行動。
一個人找圖片,一個人找素材,兩個人洗板報,而我則負責設計板式。
因為分工明確,所以我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的組織行動起來。
其次工作時,要有一定的細心和耐心。
出版報無論是畫圖還是寫字,首先便是認真,版面一定要干凈整潔。
形象代表一個人外表,板報的干凈整潔給人一種愉悅感,同時也代表著工作態度。
出版報,熬夜是難以避免的,有時時間緊任務重,往往一次性熬兩個通宵。
因此在與疲勞作戰的同時,一方面鼓勵身邊的戰友,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注意力。
在苦在累質量不能下降。
再次便是結尾的檢查。
每次出完板報,首先要做的便是整理版面,其次便是檢查錯別字。
正是因為做好了以上三步,所以我們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基地學習中工作任務列表
【第1句】:多次到柳川園,機關幫忙打掃衛生
【第2句】:參與苗子生軍校考試執勤保障任務
【第3句】:參與地方公路隊隊列培訓任務
【第4句】:參與苗子生走后衛生整理任務
【第5句】:組織隊里學習自己寫的心態決定一切的文章
【第6句】:參加讀書活動月,寫了一篇《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第7句】:在大隊組織的體能競賽中,俯臥撐、仰臥起坐在隊里排名第一第三
【第8句】:保密專題板報在基地評比中獲得一等獎
【第9句】:節能攻堅,軍營行動板報在基地評比中獲得三等獎
【第10句】:學國策,樹新風板報在基地評比中獲得一等獎
【第11句】:學習貫徹新條令板報展評榮獲二等獎 今后計劃 一年的學習和工作使我不斷成熟和進步,同時也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在余下的這段日子里,臨近畢業,我要加強本專業的學習,認真做好復習,爭取取得好成績。
同時也要加強體能訓練。
在學習的同時也要把身體素質提高上去。
走向海洋紀錄片觀后感開頭怎么寫
近期,一部海洋文化紀錄片《走向海洋》以海一樣胸襟、海一樣的視野、海一樣的激蕩,用文化的尺度、寬廣的視角,告訴世界,告訴我們,告訴子孫,中華民族曾經的海洋文明和歷史征程……在大型文化紀錄片《走向海洋》中,我們看到了鄭和船隊遺落在南中國海的瓷器碎片,看到了祖先開疆拓土打下的領海界柱,隨著情節的推進,我們有了別開生面的發現和充滿敬畏的仰望。
早于西方四百多年,1403年中國就有了“寶船”,有了干船塢,那個時候的福建泉州就有了世界上的第一大港;1405年,一支龐大的船隊出發,一共有船317條,配置了醫生317個,一萬多名士兵,這是當時世界上沒有對手的“水師”;1888年,北洋艦隊正式成軍,短短3年時間,中國海軍位居世界第七、亞洲第一…… 不能說是中國人第一個認識了海洋,但也決不能說中國人是最后一個走近海洋,更不能動輒就說中國古人沒有認識海洋,說我們的先賢只知道黃河,如果漢武帝不認識海洋,他不可能給我們創下當時西至里海、南至南海的廣大疆域。
在我們的先賢仁人、革命領袖中,許多人都把目光投向那片藍色海洋。
當然,我們決不否認,由于各種局限和自然原因,我們曾錯待海洋,為后人造成或輕或重的災難,但是后人一定要以海洋的胸懷正確評價我們的歷史,評價中華民族在走向海洋中的偉大歷史功績。
一個正確的歷史觀,一個客觀的文化視角,是我們再次走向海洋的理論錨地和思想海港。
我們從沒忘記苦難,忘記一百多年前來自海上的劫難:甲午海戰。
當一個民族面對海洋的目光,被封建帝王的貪婪私欲鎖定在昆明湖上,當朝野上下都把一個老人的大壽當成頭等大事操辦時,舊中國的大廈已在陸地下沉,那個曾經亞洲第一艦隊的沉沒也已成必然。
這個時候應當檢討的,不只是一個民族的海洋觀。
那個叫馬嘎爾尼的外交官說得好,中華帝國只是一艘破爛不堪的舊船。
我很欣賞這句話,它很形象地道出了中國在某些歷史時期的面貌。
是的,中國人民苦難最深、中華民族災難最重的一百年,正是沒有好舵手的一百年。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道路改變了,中國的航道改變了,中國改變了,國家富強,人民有尊嚴地站立在東方……這是《走向海洋》為我們描繪的萬千氣象。
在娛樂充斥我們的文化陣地,挑戰著歷史底線、道德底線,挑戰著一個民族的信仰時,我們期盼有思想、有文化、有藝術含量的作品出現。
在創作政論性紀錄片方面,軍隊文藝工作者有著很好的傳統,這是對使命的擔當。
而在海洋歷史文化這一領域,海軍文藝工作者曾創造了許多好作品。
讓人興奮的是,這次他們對海洋的認識有了新的突破。
八集電視紀錄片,他們只用了一集來講述海軍建設,我沒覺得少,反而覺得很恰當。
我特別喜歡這一集的名字,《云帆初揚》,不溫不火,不疾不徐, 這是個畫面感很強的名字:一支艦隊,帶著自信,帶著尊嚴,帶著國家使命,帶著和平的愿望去迎接東方的日出,去迎接隨時可能到來的風浪;云帆下,我們看到年輕舵手們遠望的目光,也看到水手們那剛毅的面龐。
這是在寫海軍嗎?不,是在寫軍隊。
這是在寫軍隊嗎?不,這是在寫我們的祖國——這是文化的表述,思想的表述,藝術的表述,她充滿力量。
這確實是一個不一樣的《走向海洋》。
她有《長風破浪》,正是先輩的艱苦創業與堅守,鋪就中華民族重返世界舞臺的基石;她有《走向大海》,“面朝大海,春潮激蕩”,當古老的國門再一次輕輕打開的那一刻,這個偉大的民族走向了蔚藍,整個世界正迎面走來——而我最喜歡的,還是《經略海洋》,我們將從海洋大國走向海洋強國。
不過究竟何為經略,如何經略?也許我們沒有很多經驗,但是我們有經歷,有經略土地的經歷,黑色的、黃色的、紅色的……現在,又有了蔚藍色! 相信我們一定會經略好這片海洋,因為我們有幾千年輝煌的歷史,我們有過近百年的悲愴。
中國不僅是一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陸地疆土的國家,還是擁有300萬平方公里藍色國土的海洋大國。
隨著我國海洋科技的發展,我們對遠海大洋的探索將更加積極踴躍;隨著中國海軍的發展,這支隊伍將擔起捍衛國家海洋權益、維護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
未來的世紀就是海的世紀,未來的人類就是與海和諧共生的人類——在蒼茫的大海上,將繼續留下我們的光榮與夢想!
大學軍訓每日心得體會
?紅巖感200字篇一:紅巖>讀后感200字這是一部與淚書寫成的悲壯篇章有的一讓人是那么的激動、崇敬、悲憤、感嘆
《紅巖》里面都是一些真實的人和事情,而這些人和事情同一個年代、一個時代緊緊地結合在一起。
在那毛骨悚然的人間地獄里,他們拿起筆做刀槍,刺向黑暗的社會和兇殘的敵人。
“失敗膏黃土,成功濟蒼生”,“從來壯烈不貪生,許黨為民萬事輕”,“愿以我血獻后土,換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鐵窗下的心歌無不表現了烈士們視死如歸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他們都選擇了革命的道路,這崇高的選擇促使我們去思考,人應該怎么去活著
人應該怎么去奮斗
人應該怎么去確定自己的價值取向
以及個人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應該所盡的責任和承擔的義務。
(希望幫助你)
篇二:紅巖讀后感200字今年暑假 ,我讀了《紅巖》這本書。
它寫了很多的革命英雄,我最喜歡江姐這個人。
>故事講了江姐在獄中受盡敵人的折磨。
壞蛋用夾手指,灌辣椒水,坐老虎去折磨她,叫她講出事情,但她咬緊牙關,不肯說出來。
讀完《紅巖》這本書以后,我在想是什么 讓他們不畏艱難,勇敢向前呢
是對祖國的愛 ,是為了我們下一代。
我們現在的>幸福 生活 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更加珍惜 呀
實戰化訓練對于實現強軍夢的重大意義
能戰方能止戰,實戰必先實訓。
當前,國際戰略格局深刻調整,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發展,我國安全環境嚴峻復雜,軍事斗爭準備任務更加艱巨。
深刻分析我國安全和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我軍所肩負的重大責任,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使命意識,堅持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有力推進訓練與實戰一體化,全面提高信息化條件下威懾和實戰能力,確保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才能不負重托、不辱使命。
按照軍事斗爭準備新要求推動實戰化訓練深入發展。
軍事訓練作為最直接最有效的軍事斗爭準備,要緊貼作戰需要,不斷拓展訓練領域和范圍,大力開展針對性訓練,堅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練什么。
深入研究現代戰爭制勝機理,積極創新作戰方法和訓練方式,以改革創新精神深化實戰化訓練。
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按照法治要求轉變治軍方式,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把軍事斗爭準備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著眼加快戰斗力生成破解實戰化訓練重難點問題。
堅持問題導向、問題倒逼。
要抓住難得的機會,將訓練改革納入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統籌推進,著力解決訓練領域的深層次矛盾問題,增強實戰化訓練的生機活力。
瞄準實戰化訓練中的短板弱項,著力在強化作戰指揮訓練、打牢訓練基礎、加強新領域新力量訓練、構設實戰化練兵環境條件上狠下功夫,全面提高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
奮發有為,攻堅克難,持續興起實戰化軍事訓練熱潮,不斷提高能打仗打勝仗能力,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