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是漢語詞匯,讀作bùzú,指不充足,不夠,滿足不了需要,缺少或沒有,少于,不到等。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方面不足【三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方面不足篇1
本人對照黨章、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局黨組部署要求,在思想政治、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等方面進行個人深刻剖析,分析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以及今后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現匯報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
1.重業務輕黨建:黨建工作關心不夠,過分依賴支部書記和其他支部委員,沒有做到一名支部委員的義務和責任
2.重任務輕培養:對上級交辦的任務,認為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就行,在工作中就經常自己獨立去完成,沒有提高站位,轉換角色,去思考如何提高培養中心科技工作者的業務和科研能力。
3.重工作輕服務:存在工作上能投入較多精力,但是在為民服務上投入時間較少,深入一線調查研究不夠,特別是傾聽同志們的傾述和意見的機會較少。
二、主要原因分析
1.政治理論學習做的還不夠,在思想上有所放松,在行動上沒有真正形成加強政治理論的高度自覺,有時候把政治理論學習當成“軟任務”,學習效果不佳,對黨的理論學習僅限于讀讀文件、寫寫筆記,沒有深入去研讀、去思考,沒有結合工作實際抓學習,導致學用脫節。
2.紀律和規矩觀念樹立的還不夠牢,在思想深處,認為按照上級的安排和領導的要求去干工作,就不會存在違紀違規問題。正是這種想法,讓自己在工作中,執行紀律和規矩不夠徹底、不夠嚴肅。
3.沒有始終如一地用黨員的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處理一些事情上把自己作為普通群眾,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另外,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也做的不夠好,在工作中,經常學習英雄人物、典型模范的先進事跡,但是持之以恒的對照、改進做的不夠到位。
4.在工作上,沒有樹立起“示范”“標桿”的強烈意識,沒有做到提前謀劃、主動作為,導致在工作中,存有一定程度上的滿足于現狀和“一般化”的錯誤傾向。
三、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
1.持續不斷的加強理論武裝,做到不忘初心。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始終把學習作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內容,徹底拋棄學習上存在的“實用主義”和“拿來主義”,真正把學習當成硬指標、必修課,有目標、有計劃、有重點地學習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學習“十九大”會議精神、習總系列講話精神、《黨章》《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持續不斷的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理論素質。
2.持續不斷的加強工作實踐,做到不辱使命。牢固樹立強烈的實干意識,在工作的具體實踐中不斷鍛煉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立足崗位,找到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提升工作效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方面積極學習政策法規,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強知識運用,努力把所學的知識運用的具體工作中,真正把所學到的知識和經驗轉化成發展和前進的“動力”。
3.持續不斷的加強廉潔自律,做到不破底線。牢固樹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理念,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扎緊制度和規矩的牢籠。在生活工作中,嚴格遵守黨紀黨規,堅持用制度和規矩辦事,堅持按照程序要求辦事,堅持按流程標準辦事,真正做到合規合矩。
最后,我真誠地希望各位對我提出批評意見。對大家的批評,我一定高度重視、虛心接受、認真采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方面不足篇2
按照市委關于召開20xx年度專題民主生活會的通知要求,我認真參加政府黨組集中學習,深入研讀黨章、《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規定內容,進一步夯實了理論根基、提高了政治站位。同時,采取現地調研、走訪座談、談心交心等方式,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并嚴格對照“帶頭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帶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帶頭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帶頭學習貫徹黨的__精神、帶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五個方面,深入查找差距不足、剖析問題根源、制定整改措施?,F將對照檢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在帶頭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握正確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方面。主要存在“三個差距”:一是“學”得還不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學習不夠,雖然能夠積極參加集中學習、完成規定自學內容,但更多的是以聽講座、看材料、讀報紙等代替讀原著、學經典,滿足于一般化的學習理解、快餐式的了解掌握、應景性的現學現用,對一些新觀點、新論斷理解還不夠深透、把握還不夠精準,沒有真正把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轉化為科學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也沒有真正活學活用到謀劃發展、推動工作、指導建設中去。二是“站”得還不夠高。這些年,盡管自己始終在加強學習鍛煉,著力提升科學把握形勢變化、精準識別現象本質、清醒明辨行為是非、有效抵御風險挑戰的能力,但有時還缺乏政治視野和全局眼光,思想觀念、思維層次、戰略素養的高度還不夠,如何把主要分管的經濟工作,放在國家和省、市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大局中謀劃落實,還缺少系統性、前瞻性研究思考。三是“看”得還不夠透。雖然能夠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保持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但還沒有完全做到凡事都從政治因素去分析、從政治效果去考慮,對政治規矩、政治紀律的理解不夠深刻,對網上網下的各種噪音雜音,對一些容易掩人耳目的灰色地帶、模糊空間,理直氣壯批判駁斥還不夠,往往是很反感很憂慮、有看法缺辦法。
(二)在帶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團結帶領人民群眾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方面。主要有“三個不夠”:一是抓黨建工作融合還不夠。對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和理解還需進一步提高,有時存在重經濟、輕黨建的傾向,受事務性工作影響,對黨建應付抓、被動抓的時候多,沒能將年度工作計劃、貫徹上級重大決策、階段性重大工作同黨建工作齊抓共管,造成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分離脫節。二是抓組織功能發揮還不夠。落實組織生活制度還有堅持不夠經常、形式大于內容的現象,上半年受疫情防控和工作任務的影響,該堅持的學習沒有堅持、該參加的活動沒有參加,造成黨內政治生活的質量打折扣;
發揮組織作用加強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還有欠缺,靠行政手段多、靠教育引導少,對業務素質、完成工作關注比較多,對黨性修養、道德品質等方面強調比較少,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向心力還沒有完體現出來。三是抓決策堅決貫徹還不夠。有時對中央的重大決策、上級的部署要求,站位不夠高、理解不夠透,執行起來容易出現偏差;
有時過多地考慮本地區、分管部門實際,強調客觀條件,存在一定程度的實用主義傾向。
(三)在帶頭履職盡責,擔當作為,著力破解突出矛盾和問題,防范化解風險挑戰,統籌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全力抓好脫貧攻堅等工作方面。主要存在“三個弱化”:一是勤奮進取干事業的精神有所弱化。這些年,雖然能夠盡心盡責干好本職工作,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工作銳氣、勁頭有所減弱,出現思想懶惰、精神萎靡的現象,面對一些急難任務,思想上還有畏難情緒,比如,疫情防控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貫徹“六穩”“六?!币螅谕七M一些涉及民生工作落實方面,總覺得上有書記掌舵,下有同志劃船,自己只要跟著走就行了,缺乏攻堅克難的勇氣,甘于當“二傳手”“傳話筒”,有矛盾上交的現象。二是與時俱進抓創新的意識有所弱化。思路陳舊,創新意識不高,缺乏探索精神,有時還習慣憑經驗考慮問題和辦事,習慣用一些老辦法、老套路、老思維來想問題,干工作,常規性工作多,亮點工作少、精品工作少。比如,在推進脫貧攻堅方面,對于所包保的貧困村,圍繞上項目、抓產業、搞幫扶方面想得了不少辦法,下了不少功夫,但如何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方面,抓得還不夠細致深入,創新辦法不多,個別貧困群眾出現等靠依賴心理。三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有所弱化。開展工作時沒有把維護和發展群眾利益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有時下去檢查調研,跑面比較多,沒有真正撲下身子走進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近距離聽取群眾心聲,沒有把群眾最盼、最難的問題銘記于心,想方設法進行解決,實際上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思想有所抬頭。
(四)在帶頭學習貫徹黨的__精神,對照黨中央提出的“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加強科學謀劃,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主要存在“三個不足”:一是大膽解放思想還有不足。圍繞學習貫徹__精神、推動“十四五”規劃落實,敢于解放思想、系統籌劃設計不夠,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戰略還缺乏深入透徹的研究思考,特別是對與高質量發展密切相關的產業政策、項目引進等了解還不多,抓工作缺乏前瞻性和預見,只求保險、怕擔風險的想法占上風,雖然也想推進一些創新的舉措,但大多停留在口頭上、紙面上、要求上,真正落地落底還不夠。二是創新發展理念還有不足。這些年,能夠結合工作實踐,大力培育“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并結合工作實踐融會貫通,但受學習深度、經驗閱歷等因素的影響,有時還存在封閉狹隘的問題,制定的一些工作目標和舉措,滿足于現狀,眼界不寬,境界不高,還缺乏開放意識、合作共贏意識;
一些創新理念的吸納上、兄弟單位一些先進做法的借鑒上,還缺少消化吸收、為我所用的主動性。三是攻堅克難銳氣還有不足。對于推進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面臨的科技創新投入不夠、營商環境急待改善、民營經濟活躍度不高、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不夠平衡等難點問題,雖然也結合實際工作進行了研究思考,但有時還缺少迎難而上、攻城拔寨的擔當精神,求穩有余,闖勁不足,在發展思路、發展目標、發展措施上還缺乏大的動作;
有時還存在小進則滿的情緒,滿足于已有成果,滿足于既成套路,不愿爭先創優、不愿站排頭、當第一,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
(五)在帶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旗幟鮮明批評和糾正違規違紀言行,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方面。一是嚴于律己還需更加自覺,能帶頭落實黨員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注重加強人品官德修養,但有時在學習黨紀條規、落實條令條例、規范行為養成上還不能做到高度自覺,有時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認為適當的人情往來也是可以的,降低嚴以律己的標準。二是領導作風還需持續加強,對一些日常業務性工作末端跟蹤問效抓得不緊,對基層落實情況掌握不全,有時也經常下基層檢查,雖然該轉的地方也轉到了,該提醒的問題也提醒了,但對發現的問題沒有盯著抓、逼著改。三是以身作則還需鞏固深化,有時帶頭講黨性做得還不夠,對一些問題把握處理不夠好,有時為了營造和諧團結的內部關系,尺度把握不好;
有時帶頭轉作風還不夠,特別是在貫徹落中央關于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為基層減壓減負的相關規定要求上,雖然思想上高度重視,但抓工作形式主義、“五多四過”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解決的不夠好,影響了工作落實的質量和效益。
二、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改造的自覺性不夠??傉J為自己經過組織多年的培養教育,世界觀、人生觀上沒有多大問題,只要平時工作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就行了,對于政治意識、政治境界、政治素養等根本性、方面性的問題,雖然也重視培育鍛煉,但距離高標準、嚴要求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隨著任職時間的延續、年齡的增長,在學習改造、黨性修養上缺乏知難而進、精益求精的刻苦精神,全身心地投入不夠。
(二)理論武裝的緊迫性不夠。作為黨員干部,如果不注重學習好最新理論成果,理論功底不厚實,就無法對實際工作進行正確地指導。剖析自己所存在的問題的原因,很大程度與自己學習不夠刻苦,理論素養不高有一定的關系。由于理論學習不夠刻苦,一些工作雖然抓了,但抓不到位,收不到全功全效;
由于理論學習不夠刻苦,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缺乏深層次的理性思考,對分管工作的的新特點、新規律得不到及時把握、合理利用;
由于理論學習不夠刻苦,精神境界達不到更高的水平,容易被一些消極思想左右。
(三)創新實踐的主動性不夠。就是大膽實踐、勇于探索、攻堅克難的勁頭有所欠缺,自己對此雖有認識,但實踐的勇氣不足,提高素質能力的緊迫感不強,行動還比較緩慢。特別是觀察形勢的眼界不夠寬,戰略思維能力不強,研究解決分管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力度不大;
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不夠堅決主動,存在等靠依賴思想,存在明哲保身的念頭,大膽聞、大膽試的膽氣和魄力不足。
三、下步的努力方向
(一)加強學習,提升能力。真正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第一要務、首要政治任務,深刻學習領會、扎實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精神,努力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斷提高把握工作全局的能力、決策能力、綜合協調能力和處理問題的水平,不斷增強政治思維,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勤奮敬業,扎實工作。熱愛本職崗位,一心撲在工作上,保持頭腦清醒和強烈的憂患意識,把心思和精力集中用在業務工作上。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充分發揚開拓進取的拼勁、堅持不懈的韌勁,力爭在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上有新的突破。
(三)強化責任、勇于擔當。聚焦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掌握現代經濟知識,提高抓主業的素質能力;
緊跟黨和國家改革發展的大局大勢,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問題導向,著力把棘手難題破解好,把各類風險管控??;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主動為基層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四)務實作風,做好表率。不斷加強思想道德修為,本本分分做人;
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按章依規行事。不橫豎攀比,不強調客觀,不斤斤計較,淡泊名利、淡泊得失、淡泊寵辱,從一舉一動入手,從小事小處做起,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注意自身形象。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方面不足篇3
這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重大實踐。從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機構職能體系更加健全,到黨和國家機構履職更加順暢高效,從構建起從中央到地方的運行順暢、充滿活力的工作體系,到相關各類機構改革同步推進……短短一年多時間,十九屆三中全會部署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任務總體完成,取得扎實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總結會議的重要講話中,系統總結了這一重要改革實踐的寶貴經驗,其中第一條就是“堅持黨對機構改革的全面領導”,為我們鞏固機構改革成果、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辦好改革的事情,關鍵也在黨。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過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統籌謀劃、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加大統的力度、明確改的章法、做好人的工作、執行嚴的紀律,按照改革路線圖、時間表推動各項任務落地。實踐充分證明,黨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戰略決策是完全正確的。正是因為有黨的領導,機構改革才能沿著正確方向有序推進,組織實施才能堅強有力,各方面力量才能凝聚起來形成合力。這一改革實踐,充分體現出全黨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充分反映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產生的良好政治效應,充分彰顯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作為上層建筑,需要適應社會生產力進步、經濟基礎變化而不斷完善。目前,已經完成組織架構重建、實現機構職能調整,解決了“面”上的問題,真正要發生“化學反應”,還要進一步做深做實。鞏固機構改革成果,要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統領,以推進黨和國家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為著力點,持續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國家治理水平。
加強黨對各領域各方面工作領導,需要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加強黨政機構職能統籌。黨的全面領導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要從機構設置和職能上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決策議事協調機構重點是謀大事、議大事、抓大事,黨的工作機關要帶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更好發揮職能作用,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加強黨政機構職能統籌,發揮好黨的職能部門統一歸口協調管理職能,統籌本領域重大工作,牢牢抓住事業發展的“牛鼻子”。
加強黨對改革工作的領導,是黨的全面領導的重要體現。要以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為契機,進一步健全黨領導改革工作的體制機制。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是一項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黨領導改革工作的體制機制需要彰顯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完善改革領導決策、推動落實機制,既抓住關鍵環節,又注重配套聯動,打好改革組合拳,形成整體效應。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級各地情況千差萬別。推進各項改革,既要確保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和國家制度統一、政令統一,做到全國一盤棋,也要充分發揮地方主觀能動性,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發揮好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才能形成上下一條心、合力抓改革的生動局面,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