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五谷不分,四體不勤】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第2句】:【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此語的意思是路途遙遠(yuǎn)才能知道馬的耐力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比喻一個人的道德品質(zhì),都可以通過時間和事情考驗(yàn)和證明。 此語來源于一個傳說:宋朝時,路遙為南京紳士,富甲一方,為人大度,好善樂施。馬力是開封府尹包拯麾下馬漢的侄子,當(dāng)時是窮困潦倒的書生。 馬力原本趕考順道投靠叔叔馬漢,走到南京時盤纏用盡,身患重病被困客棧。 馬力聞得路遙樂于助人遂去求助。到路府后并未說明他與馬漢的關(guān)系,路遙熱情接待,為他請醫(yī)治病,還騰出房屋讓馬力讀書。路遙賞識馬力的才學(xué),二人義結(jié)金蘭。馬力病愈后,路遙贈送二百兩紋銀助他上東京(今開封)趕考,馬力得中,從此二人也失去了聯(lián)系。 多年后路遙家中失火,家道中落無以為生,只有撇下妻子到開封投靠義弟馬力。一路行乞到達(dá)開封,誰知馬力不在家中,家人沒有接待路遙。路遙以為馬力不念舊情,一氣之下拂袖而去。馬力回家聽說后,知是當(dāng)年恩人來過,一面痛斥家人無禮,一面派家丁日久追趕路遙。日久追上路遙后說明原委,二人化解誤會。后馬力將路遙一家接到開封。于是就有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典故。
【第3句】:【閻王不在家,業(yè)鬼由他鬧】(慣)業(yè)鬼:即孽鬼,生時作惡的鬼。比喻主事的人不在,壞人乘機(jī)搗亂。
【第4句】:【烏龜爬門檻——就看此一跌】(歇)本指烏龜過門檻,爬上后跌倒翻過身才勉強(qiáng)過去;轉(zhuǎn)喻成與不成就看這一下。 也作烏龜爬門檻——看這一跌。 烏龜爬門檻——就看此一翻。翻:諧“番”。
【第5句】:【池深一丈,城高一丈;池深及泉,城高觸天】 釋義:池:指城壕。泉:地下水。城壕一丈深,城墻就有一丈高;城壕挖得見泉水,城墻就顯得碰著天。 例句:務(wù)令數(shù)年之間,池深及泉,凡遇陰雨,城內(nèi)之水盡令人海濠中,雖旱不干,方為長計(jì)。古諺云:“池深一丈,城高一丈;池深及泉,城高觸天。”
【第6句】:不挑擔(dān)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yuǎn)。
【第7句】:【周身是刀沒一把利】(慣)比喻滿腦子的主意、點(diǎn)子,卻沒有一個能頂用。也比喻所學(xué)的知識多而雜,沒有一門是精通的。
【第8句】:【當(dāng)家才知柴米貴】(諺)當(dāng)家:掌管家事。指人只有掌管了家事,才知道柴米油鹽等的價錢有多貴。 也泛指不承擔(dān)責(zé)任就不知道壓力的沉重。
【第9句】:【業(yè)罐子滿了】(慣)業(yè):同“孽”,罪孽。指作惡極多,死期已到。
【第10句】:【狗肉不上席】這是統(tǒng)行于民間的俗語,現(xiàn)在常用來形容某人素質(zhì)差難以扶持,不堪任用。也有的把拿不出手的東西用此話作比。 其實(shí),狗肉是美食,在先秦不僅可以上席,還曾把狗肉列為祭祀大禮的專用品,在周朝,那時狗肉是周天子專用食品,貴重如金,官員都沒有資格享用這種美味。 佛教傳人后,佛學(xué)典籍認(rèn)為狗是不潔動物,禁止徒眾食用,由此影響到信奉佛教的皇帝。南朝宋、梁的皇帝幾乎都是佛教的鐵桿信徒,他們曾多次頒布禁食狗肉的詔令。唐高祖李淵、女皇武則天都先后頒布《禁屠詔令》,嚴(yán)厲禁止宰殺狗羊。南宋王栐《燕翼貽謀錄》載:屠殺狗,吃狗肉都要處以斬刑。到滿族貴族入主中原以后,這類規(guī)定也沒有放松,不僅不能吃狗肉,連狗皮帽子都不能戴。在歷史上禁吃狗肉的規(guī)定延續(xù)如此之久,對于狗肉不能上桌,發(fā)揮了持久有力的巨大作用。 實(shí)際上,不是狗肉不能上席,而是不敢上席。
【第11句】:【年年防旱,夜夜防賊】(諺)農(nóng)村年年都可能發(fā)生旱災(zāi),住屋夜夜都可能發(fā)生偷盜。指人要經(jīng)常提高警惕,加強(qiáng)防范。
【第12句】:【接人要一世,怪人只一次】(諺)接濟(jì)別人要接濟(jì)一輩子,得罪人讓人見怪也就只是一次。舊指別人求助于自己時,寧可一口回絕,得罪于他,也不要答應(yīng)接濟(jì),長久惹麻煩。
【第13句】:如果一天之中沒有一笑,那么,這一天就白活了。
【第14句】:【百年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諺)修:修行。指能同舟共濟(jì)乃至做成夫妻皆因前世有緣。
【第15句】:【雞多不下蛋,人多吃閑飯】(諺)指人多反而效率差。
【第16句】:【嫁出的女兒,潑出的水】(諺)指舊時女兒一出嫁,就如同潑出去的水再也不能收回來一樣,從此不能再算是娘家的人了。 也作嫁出門的女,潑出門的水。 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 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
【第17句】:【漁人觀水勢,獵人望鳥飛】(諺)指從事哪一行業(yè),就會經(jīng)常研究本職內(nèi)的實(shí)際問題。
【第18句】:【三翻六坐九拿爬,十個月的伢兒喊爸爸】(諺)嬰兒在生下三個月后會翻身,六個月能坐起,九個月能爬行,十個月會發(fā)聲喊“爸爸”。指嬰兒出生一歲之內(nèi)的成長是有階段性的。
【第19句】:【兩個肩膀扛張嘴】(慣)形容只身一人,沒有任何財(cái)產(chǎn)。也指出門在外,什么也沒帶。 也作兩個胳臂抬個嘴。 倆肩膀扛著個嘴。 雙肩抬一張嘴巴。
【第20句】:【吃蔥吃蒜不吃姜】(慣)姜:諧“將”,用話語刺激人(使人沖動之下做出原先不愿或不敢做的事)。 指頭腦保持冷靜,無論別人怎么激將,自己也不上當(dāng)。
【第21句】:【晴天打傘——有備無患】(歇)指事先做好準(zhǔn)備以防禍患。
【第22句】:【臉朝黃土背朝天】(慣)形容農(nóng)民辛勤種地的情景。 也作面朝黃土背朝天。 脊梁朝天臉朝土。
【第23句】:寧死不背理,寧貧不墮志。
【第24句】:【呼天天不應(yīng),喚地地不靈】見“喊天天不應(yīng),呼地地?zé)o門”。
【第25句】:【吃涼不管酸】(慣)比喻對事情不操心。也比喻不管閑事。
【第26句】:【鳥靠翅膀獸靠腿,人靠智慧魚靠尾】(諺)鳥靠翅膀飛翔,獸靠四肢奔跑,人靠智慧謀生,魚靠尾巴游動。指人和動物都要憑著自身的特有條件謀求生存。
【第27句】:【八月初一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 釋義:如果八月初一下場雨,就要旱到來年五月底。 例句:雨:夏忌甲子雨。“五月連陰雨陰月旱,七月八月口乞飽反。” “八月初一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占驗(yàn)也。
【第28句】:【方木頭不滾,圓木頭不穩(wěn)】(諺)指方木頭放置時穩(wěn)實(shí),可有不便滾動的缺點(diǎn);圓木頭容易滾動,但放置起來不穩(wěn)當(dāng)。比喻世間人和事,有優(yōu)點(diǎn)就有缺點(diǎn),不會完美無缺。
【第29句】:【堵窟窿】(慣)比喻償還債務(wù)。
【第30句】:【富家山野有人瞅,貧居鬧市無人問】(諺)富貴人家即使住在深山里,也有人前去看望;貧窮人家即使住在鬧市里,也沒人問候一聲。 指人情冷暖,趨炎附勢。 也作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yuǎn)親。 窮在路邊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yuǎn)親。
【第31句】:【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釋義:同生死,共患難。 例句:朱武哭道:“小人等三個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當(dāng)初發(fā)愿道:‘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雖不及關(guān)、張、劉備的義氣,其心則同。…-.”
【第32句】:【栽刺不如栽花】(諺)栽種帶刺的植物會刺傷人,栽種開花的草不可供人欣賞。比喻傷害、得罪別人,不如施恩、結(jié)好別人。
【第33句】:【餓狗不離主】(諺)狗再餓,也不肯離開它的主人。指狗有不嫌主人貧窮的本性,只要見到狗在哪里,也就能斷定它的主人在哪里。
【第34句】:【逮著旋風(fēng)就是鬼】(慣)旋風(fēng):螺旋狀運(yùn)動的風(fēng)。比喻聽到一點(diǎn)風(fēng)聲,就信以為真。
【第35句】:【家有家法,行有行規(guī)】(諺)行:行業(yè)。指家庭有家法,行業(yè)有行規(guī)。
【第36句】:【扁擔(dān)是條龍,一生吃不窮】(諺)指扁擔(dān)是個寶,靠它能維持一生生計(jì)。
【第37句】:【家住山前識鳥音】(諺)住在山前的人家,聽?wèi)T了鳥鳴,也就能辨識鳥音。比喻久處某一環(huán)境,自然就熟悉某一環(huán)境的情況。 也作“久住山林辨鳥音”。
【第38句】:【囤底上省不如囤尖上省】 釋義:說明節(jié)儉應(yīng)從一開始做起。 例句:囤底上省不如囤尖上省。嚴(yán)班長對這兩大垛噴香的新稻草管得很緊,誰抽動一小把,他立刻能看出來。
【第39句】:【三家四靠,倒了鍋灶】(諺)三家四家要是都靠著一家來接濟(jì)養(yǎng)活,那這一家就非倒灶不可。指接濟(jì)要有限度。
【第40句】:【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 釋義:白露:節(jié)氣名,在陽歷九月七日或八日時天氣轉(zhuǎn)涼,即將秋熟。迷迷:形容大霧迷蕩。秋分:節(jié)氣名,在陽歷九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秀:谷類植物開花結(jié)實(shí)。謂白露時節(jié)霧蕩蕩,分來臨稻穗齊。 例句:八月,秋興:白露前后霧,主稻穗易實(shí)。諺云:“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
【第41句】:【瞎子看西洋景——白熬工夫】(歇)西洋景:即西洋鏡,一種民間娛樂活動的裝置,內(nèi)裝若干幅可以左右移動的西洋畫,觀眾從透鏡中觀賞。指白費(fèi)時間、精力。
【第42句】:【春光一刻值干金】 釋義:形容春天時光極寶貴。 例句:時候不早了,春光一刻值干金,別耽誤時間了,你是領(lǐng)頭的,你提個名,大家同意就行了。
【第43句】:【目邊之木,田下之心——相思】見“木邊之目,田下之心—一相思”。
【第44句】:【曾被賣糖君子哄,至今不信口甜人】(諺)指受過甜言蜜語哄騙的人,對于甜言蜜語就有一種本能的反感與警惕。
【第45句】:【冷灰里爆出火來】(慣)比喻事情已經(jīng)了斷,突然又被人提起。
【第46句】:【嚼舌頭】(慣)指傳閑話,撥弄是非。也指閑聊或互相逗著玩。 也作嚼舌根。 嚼舌頭根。
【第47句】:【拿得起,放得下】(慣)1指人有本領(lǐng)、有技能。2指人心胸開闊,不計(jì)較小事。3指處理問題果斷、靈活,有能力承擔(dān),也舍得放棄。
【第48句】:【打補(bǔ)丁】(慣)比喻彌補(bǔ)工作中的不足或疏漏之處。
【第49句】:【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此俗語比喻做事因缺少必要條件而難以做成。 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出自宋代陸游《老學(xué)奄筆記》卷三:宋朝時,尚書晏景初一次外出,回來時天色已晚,打算在一家寺院借宿。寺院和尚認(rèn)識他,不想留他住宿,于是推托說:“寺院太窮太破,沒有地方住。”晏景初不高興地說:“再窮再破,安頓一個人總不會成問題吧?”和尚反譏道:“巧婦安能做無面湯餅乎?”
【第50句】:【走殺金剛坐殺佛】(慣)殺:表示程度深。金剛:佛教稱佛的侍從力士,因手拿金剛杵得名。佛寺中塑的金剛是立像,佛是坐像。比喻苦樂不均。
【第51句】:【認(rèn)錢不認(rèn)人】(慣)指人只認(rèn)錢財(cái),沒有情意。
【第52句】:【沒有打著蛇,倒讓蛇咬了一口】(慣)比喻沒能懲罰對方,自己反倒受了傷害。
【第53句】:【吃一分虧無量福,失便宜處是便宜】 釋義:吃一點(diǎn)虧會得到無限福運(yùn),失去便宜的地方就是得到便宜的地方。 例句:當(dāng)時汪祥若肯吃虧這十兩銀子,何至斷送了萬金貨物,豈非為小失大? 所以說:吃一分虧無量福,失便宜處是便宜。
【第54句】:【吃柿子揀軟的捏】(慣)比喻專找軟弱的欺負(fù)。 也作“吃柿子揀軟的”。
【第55句】:【雞多不下蛋】 釋義:人多了,缺乏必要的組織、管理,反而干不好事情。 例句:“人多瞎搗亂,雞多不下蛋,生產(chǎn)搞不好,這回虧算吃上了。”
【第56句】:【上床蘿卜下床姜】(諺)姜:生姜。指蘿卜能幫助消化,睡覺前吃了,有利于消食;生姜能開胃暖胃,起床后吃了,有利于健胃。
【第57句】:【六月六,貓兒狗兒同洗浴】(諺)六月六:農(nóng)歷六月初六。舊時民間習(xí)俗,每逢六月六,要給貓狗洗浴,謂此時洗浴,可免生跳蚤和虱子。 也作六月六,貓狗浴。 六月六,家家貓犬水中浴。
【第58句】:【站干岸兒】(慣)比喻冷眼旁觀或站在一旁不介入。
【第59句】:【成大事者,不惜小費(fèi)】 釋義:辦大事的人,不在乎花些小錢或受些小的損失。 例句:“難得尋下這房舍兒。……常言‘成大事者不惜小費(fèi)’。”
【第60句】:【拿碌碡打月亮——不知輕重】(歇)碌碡:又叫石磙,一種用來軋谷物、平場地的圓柱形農(nóng)具,用石頭制成,很重。本指不知重量大小,轉(zhuǎn)指不知道掌握行為的分寸,亂來蠻干。
【第61句】:【城隍廟里賣假藥——哄鬼】(歇)指用編造假話或玩弄手段欺騙人。
【第62句】:【撒野火兒】(慣)指故意鬧事。
【第63句】:【菜鳥】“菜鳥”是比喻新學(xué)的一門技能,是個生手。如新手開車,車尾貼上“菜鳥上路,請多關(guān)照”。“菜鳥”是從我國臺灣的閩南方言而來的。剛學(xué)飛行的小鳥飛得跌跌撞撞,甚至?xí)舻降厣希藗兙头Q這種鳥叫菜鳥仔。 引申到人,是指對于某些事務(wù)操作不熟練,或剛剛進(jìn)入某圈子的人。 據(jù)說“菜鳥”這個詞是從我國臺灣軍隊(duì)中出現(xiàn)并流行開的。當(dāng)兵時,軍中的學(xué)長都會私底下稱自己為“老鳥”,而將新兵稱為“菜鳥”。
【第64句】:【肩膀頭兒不齊不是親戚】(諺)站在一起一高一低的不是親戚。 指貧富、社會地位相差太大的雙方,不會結(jié)成真正的親戚關(guān)系。
【第65句】:【鳥靠翅膀,人靠腳力】(諺)鳥要生存,全靠翅膀到處飛翔;人要生存,全靠自己的腳力到處活動。指人是憑著親身實(shí)踐開拓事業(yè)的。
【第66句】:【瓜皮搭李皮】(慣)比喻為了某種目的,把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人或事強(qiáng)拉在一起。 也作瓜皮搭李樹。 瓜皮搭柳樹。
【第67句】:【八哥啄柿子——揀軟的吃】(歇)八哥:一種鳥,毛黑色,頭部有羽冠,經(jīng)訓(xùn)練,能模仿人說話的某些聲音。指欺負(fù)軟弱的人,拿軟弱的開刀。
【第68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釋義:寓言故事:蚌張開蚌殼曬太陽,水鳥鷸見了用嘴啄它,蚌殼緊緊鉗住了鷸的嘴,雙方都不肯相讓,結(jié)果,兩個都被漁翁捉住了。故事載于《戰(zhàn)國策·燕策》。比喻兩方相爭,讓第三者得了好處。“漁翁”又作“漁人”。“相爭”又作“相持”。 例句:那些地方官員都知道這個“活閻王”的厲害,誰敢說個不字!他們只得忍痛割愛,白吃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啞巴虧。
【第69句】:【上眼皮只看見下眼皮】(慣)形容目光短淺,胸?zé)o大志。
【第70句】:【放下一星火,能燒萬仞山】(諺)仞:一仞為八尺。投放一點(diǎn)火星,就能燒毀萬丈山林。比喻小小的失誤,會釀成無法估量的大禍。 也作“放著一星火,能燒萬頃山”。 頃:百畝為一頃。萬頃山:形容極寬闊的山林。
【第71句】:【棋高一著,縛手縛腳】(諺)指和比自己棋藝高明的人下棋,總覺得放不開手,處處受制。也比喻在戰(zhàn)斗中遇到比自己智謀、武藝高強(qiáng)的對手,總覺得難以施展本領(lǐng)。 也作“棋高一著,束手束腳”。
【第72句】:【驕子不孝】(諺)指在驕奢的生活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子弟,不會孝敬父母。
【第73句】:【核桃里的肉——不敲不出來】(歇)比喻不施加壓力不說實(shí)話。 常含責(zé)罵意。 也作“屬核桃仁的——不敲不出來”。
【第74句】:【丟飯碗】(慣)比喻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職業(yè)。
【第75句】:【好漢不怕出身低】(諺)指好男兒貴在有真才實(shí)學(xué),能自立自強(qiáng),不在乎出身門第的高下貴賤。 也作好漢不怕出身賤。 英雄何論出身低。
【第76句】:【擰成一股繩】 釋義:比喻團(tuán)結(jié)一心。 例句:只要咱們大家擰成一股繩,按著黨的話好好干,有啥困難都能克服。
【第77句】:【人要金試,金要火試】(諺)金子是真是假,放在烈火中一試便知。 人是貪是廉,在金錢面前也一試便知。指認(rèn)清一個人的品格,最有效的辦法是用金錢去檢驗(yàn)。
【第78句】:【家私不論尊卑】 釋義:家中財(cái)產(chǎn),不論尊卑,人人有份。 例句:“自古道‘家私不論尊卑。’母親何不告官申理?原薄憑官府判斷,到無怨心。”
【第79句】:【眼睛長到頭頂上】(慣)形容人驕傲自大,目空一切。也形容人勢利。 也作眼睛長上額頭。 眼睛長到腦門子上。 眼睛長到腦瓜頂上。
【第80句】:【撈外快】(慣)指以不正當(dāng)手段獲取分外的好處。 也作“撈油水”。
【第81句】:【喝倒彩】(慣)喝:大聲喊叫。 1指對演員或運(yùn)動員在表演或比賽中出現(xiàn)的失誤,故意起哄叫“好”。 2指對別人的差錯或不足大聲諷刺挖苦。 也作“喊倒好”。
【第82句】:【鍋里多了,碗里也就多了】 釋義:比喻集體富了,個人也就多得。 例句:彎彎繞希望有個人出頭露面,能夠鉗住蕭長春,多報(bào)點(diǎn)產(chǎn)量,多分點(diǎn)麥子。不論怎么一個方法,鍋里多了,碗里也就多了——彎彎繞的要求僅僅是這個。
【第83句】:【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諺)三九:冬至節(jié)后第三個九天。三伏:夏至節(jié)后分頭伏、中伏、末伏。指一年之中,三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熱。 也作冷不過三九,熱不過三伏。 熱不過三伏,冷不過三九。
【第84句】:【能當(dāng)天上一只鳥,不做官家一房小】(諺)小:小妾,小老婆。寧愿做只小鳥,在天空自由飛翔,也不愿做官宦人家的小妾。指舊時官宦人家的小妾地位低下,往往備受凌辱。
【第85句】:【兒孫、自有兒孫福】 釋義:兒孫們的前程,由他們自己決定,長輩不必過分操心。例句:那火龍自知蘭公法大,難以抵擋,嘆日:“‘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后來子孫,福來由他去享,禍來由他去擋,我管他則甚?”
【第86句】:【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諺)折(she)本:虧本。做生意的人,手段刻薄的,賺不到錢;待人忠厚的,虧不了本。指為人忠厚最終會得到好處。
【第87句】:【矮子看戲——見人道好,他也道好】.(歇)矮子擠在人群里看戲,并未看見,只好隨人說長道短。多指自己沒有主見,附和他人意見。
【第88句】:鳥惜羽毛虎惜皮,為人處世惜臉皮.
【第89句】:【風(fēng)吹連檐瓦,雨打出頭椽】 釋義:比喻突出、冒尖的人容易受到打擊。 例句:有個中年漢子緊攥著一雙手,嘆息著說:“唉,風(fēng)吹連檐瓦,雨打出頭椽,像高二佬這樣干個里難選一個的人,死得好苦!”
【第90句】:【不以成敗論英雄】(諺)指不用結(jié)果是成功還是失敗來評定英雄。
【第91句】:【大晴天下雹子】(慣)雹子:冰雹。比喻災(zāi)禍突然降臨。
【第92句】:【干吃大魚不費(fèi)網(wǎng)】 釋義:比喻不付出代價卻得到好處。 例句:拿害孩子這件事說吧,主意是他想的,人是他殺的;咱們是干吃大魚不費(fèi)網(wǎng),連一條繩子也搭不上。
【第93句】:【一醉能消萬古愁】(諺)只要喝醉了酒,就能把心頭所有的愁煩事都消解掉。指酒有暫時排憂解愁的功能。 也作一盞能消萬種愁。 一醉解干愁。 一杯熱酒解干愁。
【第94句】:【老虎還有個打盹的時候】 釋義:比喻本事再大的人也難免有時疏忽。 例句:兒子又說:“老虎還有個打盹的時候,誰辦事還能不灑湯漏水?人家給算錯賬,你悄悄叫人家重算算也就罷了。”
【第95句】:【夜貓子進(jìn)宅——無事不來】(歇)夜貓子:即貓頭鷹,益鳥,頭部有角狀羽毛,眼睛大而圓,晝伏夜出,常在夜間發(fā)出凄厲叫聲,民間以為是一種不吉祥的鳥。指來人準(zhǔn)不會有好事,兇多吉少。 也作夜貓子進(jìn)宅——不會有好事。 夜貓子進(jìn)門——不是好兆頭。
【第96句】:馬老腿慢,人老嘴慢。
【第97句】:【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諺)前程:做官或成名的前途。指人應(yīng)該只想著為社會做有益的事,不應(yīng)去考慮個人的功名利祿。勸人一心向善。 也作“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第98句】:【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諺)姜桂:生姜和肉桂。指生姜和肉桂越老越辛辣。借指老年人閱歷廣,經(jīng)驗(yàn)豐富,待人處世越發(fā)精明老練。 也作“姜是老的辣,醋是陳的酸”。
【第99句】:【按著葫蘆摳子兒】(慣)比喻用強(qiáng)硬的手段逼供或索取財(cái)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