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若是上根眾生,忽遇善知識指示,言下領(lǐng)會,更不歷于階級地位,頓悟本性。——《大鑒下二世》
【第2句】:【佛心禪語】這位最幸福的人認(rèn)為幸福的秘密是,懂得心懷感激。那么,你心目中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第3句】:【禪心佛語】事實證明,感情經(jīng)得起風(fēng)雨,卻經(jīng)不起平淡;友情經(jīng)得起平淡,卻經(jīng)不起風(fēng)雨。
【第4句】:【禪語人生】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認(rèn)識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認(rèn)識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當(dāng)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認(rèn)了自己是佛,沒有絲毫的懷疑,你就成佛了。
【第5句】:【心靈禪語】茫茫人海,總會有那么一個人,慢慢讀懂了你,把你當(dāng)成知己,彼此理解,彼此懂得,那便是塵世最美的緣,即使千里萬里,心也緊緊貼在一起,天涯咫尺。
【第6句】:【禪心佛語】佛教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粒米大如須彌山。又說,從一滴水中可以品嘗到海的味道。中國傳統(tǒng)中,也說,一斑見豺,一葉知秋,我們要懂得從平常中看到不平凡,從小中見大。
【第7句】:禪宗一直在講不要有心念的活動而是行動,這個行動本身就是一種解脫。當(dāng)然行動也代表覺知,還有立即采取行動。
【第8句】:【禪文案】人生是一個遺憾的過程,遺憾帶給人的是對生命更多更深刻的感悟,沒有經(jīng)歷過遺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讀懂了遺憾,才算讀懂了人生,學(xué)會從遺憾中領(lǐng)略圓滿,簡單地享受生活,就會快樂許多。
【第9句】:【經(jīng)典佛語】佛陀的弟子這時才從細(xì)行分出真假佛陀,齊向佛前問禮,佛陀對他們說:“神通不如智慧,目連粗心,不如舍利佛細(xì)行。”(目連是佛弟子中神通第一,舍利佛則是智慧第一。)
【第10句】:知道節(jié)制欲望的人,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樂趣;學(xué)會不去計較的人,才能享受到左右逢源的大和諧;懂得放下自己的人,才能享受到生活的自在美。
【第11句】:為什么我們會在與橫蠻的人相處時生氣呢?因為他的嗔心喚醒了我們的嗔恨之心。當(dāng)你心中沒有這個習(xí)氣時,面對他們并非什么受不了的事;事實上,你會覺得世上沒有惡人。
【第12句】:人們總把無常當(dāng)成常,把終究會消亡的東西當(dāng)成依靠,把真正的苦當(dāng)成樂,又把真正的樂當(dāng)成苦,貪戀執(zhí)著于不可靠的身外之物,卻合棄心靈的滿足與安寧。
【第13句】:佛言:當(dāng)持五戒,自歸于三,何等為三?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視吉良日。《般舟三昧經(jīng)》
【第14句】:風(fēng)水格局之形成:人是風(fēng)水的靈魂!如果“我”小,心的空間就大,容量就大。對應(yīng)的房子里,東西也放得多,非常的擁擠,自然格局也不大!福人居福地,什么樣的人住什么樣的房。
【第15句】:【文案基地經(jīng)典禪語】看人間,寬寬的是路,窄窄的卻是心,人世間最多的遺憾是缺少那顆包容的心,人間多少錯,最錯是執(zhí)著,人生多少失誤,悲催還是耽誤,風(fēng)雨來去,花開易落,人間走過,不要錯過。
【第16句】:【禪語人生每日一禪】知退者進:能夠檢討反思,就等于有了重新開始的基礎(chǔ),這就是人的成熟的過程。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須先腳踏現(xiàn)實;如果你希望輝煌,那么你須腳不停步。
【第17句】:第三你問一問,大量的鈔票就在面前的時候,能不能真的是“見利思義”?思惟能不能拿,合不合仁義,不受人間“造孽”的錢。你能不能拒絕造孽的錢?
【第18句】:寧愿跑起來被絆倒無數(shù)次,也不要規(guī)規(guī)矩矩走一輩子;真正的規(guī)矩都是在反復(fù)的錯亂之后,平靜大都緣于喧嘩,拿起方能放下!
【第19句】:【禪語人生】一口井,望不到底,不一定因其深。如果井水混濁,淺井也望不到底。一口井,一眼見底,不一定因其淺。如果井水清澈,深井也一眼見底。
【第20句】:【破迷】迷,就是失去方向。如果能在迷惑處豁然開朗,能保持清醒的頭腦,靜心破迷而不慌亂,就是智慧。
【第21句】:【禪心佛語】為人皆應(yīng)有責(zé)任,有責(zé)任方能進入人生角色,有角色就是給人生有了定位,有定位才不會錯位。
【第22句】:但行善,莫思惡,遵紀(jì)守法愛祖國。新殃舊債擔(dān)當(dāng)著,心中無鬼不招魔。天地公道,昭彰因果,怕什么?
【第23句】:一個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錢衡量,而是看一生中.你善待過多少人,有多少人懷念你。生意人的賬簿,記錄收入與支出,兩數(shù)相減,便是盈利:人生的賬簿,記錄愛與被愛,兩數(shù)相加.就是成就。
【第24句】:恒和法師:人身難得今已得,這回相見應(yīng)相知。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回頭又別離,抬頭看人海茫茫,去不斷,來無際,人生是結(jié)緣,不是結(jié)怨。
【第25句】:【佛心禪語】把握住這個關(guān)鍵,內(nèi)心擺脫痛苦的力量會逐步增強,慢慢地,就會痛苦少了,快樂多了。
【第26句】:【禪心佛語】生活中的開心大笑,不是笑別人可笑,不是笑世界可惱,不是笑人生無聊,只是笑一笑,自己給自己的生活準(zhǔn)備一幅良藥,笑一笑,少卻生活中的許多煩惱。
【第27句】:【禪心佛語】定力是一個人意志的忍耐程度,它是和勇氣恰為互補的意志元素。一個人的定力越高,就越能從容面對種種誘惑。
【第28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做個內(nèi)心陽光的人。不憂傷,不心急。堅強、向上,靠近陽光,成為更好的自己,你不需要別人過多的稱贊,因為你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好。內(nèi)心的強大,永遠(yuǎn)勝過外表的浮華。
【第29句】:看教貴精不貴多。一部中精研妙義,徹骨徹髓,自然旁通眾典,勢如破竹。欲徹骨徹髓,必須看時即是觀心,既日觀心,功同參悟。(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二
【第30句】:【禪心佛語】就是說,比如有一顆百寶明珠,誰都覺得它是寶貝。但如果有人拿黑色珠子放到它旁邊,黑珠的一切光彩都映襯到真正的寶珠上,再看寶珠時,就發(fā)現(xiàn)它也是一顆黑珠子。
【第31句】:不結(jié)良因與善緣,苦貪名利日憂煎。豈知住世金銀寶,借汝權(quán)看數(shù)十年。(東晉)跋陀羅(《十六大阿羅漢因果見頌》)
【第32句】:【佛家禪語】僅僅滿足于做一個好人而不追求精神解脫的人生,就好比一個人只為擁有肥沃的土壤感到滿足,而不找找種子,不努力耕種,也就不會獲得果實一般,不究竟、不圓滿。04。
【第33句】:人心的散亂有兩種:一是昏沉,一是浮動。昏沉是糊里糊涂空過時日,無所事事渙散體力,懈怠、懶惰、昏睡、不肯精進。浮動是心念不定、見異思遷、搖擺不止、浮沉、動蕩、放逸、無法安靜。
【第34句】:【禪心佛語】突然明白,真正的歡喜是在純粹里。也突然明白,對于一位清醒的靈魂來講,所有的事業(yè)都是工具,完成人格、實現(xiàn)生命的超越才是終極目的。
【第35句】:【禪心佛語】生活禪就是要在生活當(dāng)中去體會禪機和妙用,要時時反求諸已,以平等心待人接物,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內(nèi)心始終保持平淡,不起分別,一切都坦然面對,如實面對,這就是禪的表現(xiàn)。
【第36句】:【禪心佛語】二是心態(tài):心態(tài)不同,人生的境遇便會天差地別。只有修煉一顆淡泊寧靜的心,人生才會風(fēng)清月明。健康需要鍛煉,心態(tài)需要修煉,命運只在自己。
【第37句】:佛陀是出世的大圣人,為眾生示現(xiàn)人間,以凡夫的形態(tài)進取圣賢的果位,出家修行而成就;并指引眾生,轉(zhuǎn)沉迷為覺悟,向光明大道邁進。
【第38句】:【禪心佛語】工作就像愛人,雖然有時跟你鬧矛盾,可是天天都要見面。興趣就像情人,雖然讓你激情燃燒,可是不能代替面包。
【第39句】:菩薩千手千眼,凡夫也千手千眼。不同的是,菩薩千眼觀察眾生受苦,而以千手救度出苦;凡夫千眼看人家的不是,千手往自心中抓進煩惱。
【第40句】:慧,不是小聰明,不是世智辯聰,它是由持戒、修定而引發(fā)的一種高于一般的抉擇力、判斷力,是一種極其敏銳、透徹的洞察力。它能使我們斷除煩惱,趨于覺悟和解脫。
【第41句】:【佛心禪語】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難過,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禍,不是苦海是什么?
【第42句】:直須心心不觸物,步步無處所,常無間斷,始得相應(yīng)。(唐)洞山良價禪師《五燈會元》卷十三
【第43句】:【禪語人生】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不能缺少和泥土的親近。自然世界給了我們生命,我們要經(jīng)常回歸到大自然的懷抱,清洗我們身上粘裹的世俗濁氣。
【第44句】:【禪心佛語】人生的選擇其實很簡單:往自己心里感到踏實的地方走不會錯。盡量不去對一些或有或無的事動心,靜下心聽自己的聲音。
【第45句】:世界是永遠(yuǎn)不會和平的,除非佛教普及,大家實踐佛教里的無我和慈悲才能使世界趨向和平,除了佛教,世界上的戰(zhàn)爭皆與宗教有連帶關(guān)系。又如中文的“我”字,形狀似兵器,能夠做到“無我”。
【第46句】:【佛心禪語】世上唯一能給我們帶來長久快樂的事,就是內(nèi)在的修行,而不是外在的物質(zhì)。無論高官厚祿,還是家財萬貫,都無法保持永恒長久的快樂。這就是我們追求精神解脫的充分理由。
【第47句】:【禪語人生】文吉見長老不能對,便以路遠(yuǎn)天寒之由,勸其不必強拜。而長老婉拒其好意:“誓愿已定,以報親恩,不問年月遠(yuǎn)近也。”文吉感動,為長老指示前路,令踏其先前足跡而行。
【第48句】:人和人之間要友好相處,與人為善,慈悲為懷互相幫助。即使處于逆境,也要開闊胸懷,任憑他人評說,走自己的路。
【第49句】:別為小小的委屈難過,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許多委屈。而一個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極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揪緊你的心靈、擾亂你的生活。
【第50句】:【禪語人生】義凈大師所記載的求法高僧大都廣聞多參,義凈大師本人也是如此。他21歲受具足戒,此后四年間精求律典,并生起西行求法的愿望。
【第51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都擁有頭腦,卻并非每一個人都能善用頭腦。只有熱愛生命,善于動腦的人,才算得上真正擁有生命。
【第52句】:【禪心佛語】對喜歡的人,再無足輕重的小事,也可以講得眉飛色舞;對不喜歡的人,在重要的事情也可以一筆帶過。所以,請珍惜總是對你廢話連篇的人吧。
【第53句】:君子如玉,他豐富,內(nèi)斂,溫情,仁愛,因而高貴。人品,是人真正的最高學(xué)歷,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礎(chǔ),是當(dāng)今社會稀缺而珍貴的品質(zhì)標(biāo)簽。
【第54句】:如果你醒著,你就當(dāng)清醒;如果你睡著,你就當(dāng)酣睡。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就不應(yīng)該再考慮其他事。
【第55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最凄絕的距離是兩個人本來距離很遠(yuǎn),互不相識,忽然有一天,他們相識,相愛,距離變得很近。然后有一天,不再相愛了,本來很近的兩個人,變得很遠(yuǎn),甚至比以前更遠(yuǎn)。
【第56句】:【禪語人生】星云大師:我覺得,人間的妙味是在人情味,能把人情味體會得精純奧妙,則與世間必能相應(yīng)。
【第57句】:【佛心禪語】嘈雜紛亂的塵世里趔趄獨行,尋找心靈中那方凈土,將俗世的欲望、喧囂浮華拋盡,天穹蒼茫,風(fēng)稀月明,獨守一懷淡泊在空靈。
【第58句】:【禪語人生】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
【第59句】:【禪心佛語】人生的幸福最終就是自己給自己的,如果你不了解自己,那么永遠(yuǎn)談不上也找不著幸福的。
【第60句】:【禪心佛語】其實人何嘗不是這樣?赤條條來到人間,又兩手空空前往后世,曾經(jīng)擁有的一切都不得不留在身后。
【第61句】:【佛心禪語】無論做什么事,即使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也要全力以赴,專心致志地去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做一件成一件。
【第62句】:如河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dāng)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法句經(jīng)》卷上,無常品
【第63句】:恒路法師:看人間,寬寬的是路,窄窄的卻是心,人世間最多的遺憾是缺少那顆包容的心,人間多少錯,最錯是執(zhí)著,人生多少失誤,悲催還是耽誤,風(fēng)雨來去,花開易落,人間走過,不要錯過。
【第64句】:【佛語悟道】如果自己受到諸多惡習(xí)的束縛,卻以為能夠解除他人類似的束縛,沒有這樣的說法。
【第65句】:【禪語人生】我的對手只有自己,要想爬得更高,只應(yīng)該自己往上走,而不應(yīng)該把別人往下壓。
【第66句】:【禪語人生】勇氣就是能夠超越憤怒、悲慘、恐懼、不平,同時內(nèi)心明確告訴自己生命是美好的,盡管多磨難,生命是有意義的。
【第67句】:【佛家禪語】清凈:水的本質(zhì)是清凈,人的本質(zhì)也是清凈的。猶如我們的清凈心,煩惱污垢的沙石本來就未曾污染過水的本身。
【第68句】:修學(xué)生活禪有四個要點:將信仰落實于生活;將修行落實于當(dāng)下;將佛法融化于世間;將個人融化于大眾。
【第69句】:【禪心佛語】生活的悲劇不在于人們受到多少苦,而在于人們錯過了什么。每一種逆境的突變,是帶著同樣或較大的有利的種子。從逆境的到來到最終擺脫逆境,中間還會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第70句】:休嫌家舍簡與陋,天涯無處似家園。修身不為名傳世,做事唯思利及人。須知葉落根未死,待看春來芽又生。虛己則附之者眾,倨傲則去之者多。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第71句】:【佛心禪語】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后悔。當(dāng)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第72句】:【佛心禪語】各自寒暄了一陣,曾會學(xué)士問道:“三年前,我親筆寫的介紹信你給弄丟了嗎?為什么不給珊禪師看呢?害得你住這樣的房子。”
【第73句】: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嗔,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牛頭山法融神師》
【第74句】:【圣經(jīng)文案】31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xiàn)今的機會幺。(斯4:14)
【第75句】:【清雅基地】【禪悟】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閑事。——倉央嘉措
【第76句】:佛是為人,魔是為己。雖事事皆為人者未必成佛,但事事皆為己者必定成魔。修行者與人為善,具備一顆佛心,誰又會不去稱贊他的善良呢?
【第77句】:【佛心禪語】※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處都是好處,這才是解脫。
【第78句】:一生要經(jīng)過很多驛站,只要心是安靜的,無論是站在紅塵外,靜賞繁華,還是正在塵世煙火中,百味嘗盡,都會多了一份淡定與從容。塵世間的一切,來了開懷擁抱,走了揮手作別。
【第79句】:【佛心禪語】不要把真正的愛和愛戀攪混了,在理想的狀況下,前者是不求回報,而且不會因狀況而改變;而后者,只會跟著各式各樣的事件和情緒而改變。
【第80句】:【佛心禪語】※我們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對,我們敢面對敢承擔(dān)的時候,才沒有畏懼,才沒有恐怖。沒有畏懼感恐怖感,沒有患得患失,才沒有煩惱和痛苦。
【第81句】: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自己努力過了,對得起那份心血,也就罷了。對生活不能太挑剔,它給了你什么,你就得接受什么,就像過日子少不了一日三餐,咸淡恰恰合適的時候是很少的。
【第82句】:【禪心佛語】生命太短,沒留時間給我們每日帶著遺憾醒來。所以去愛那些對你好的人,忘掉那些不知珍惜你的人。
【第83句】:【禪語人生】有人說“心好就好”,但是徒有好心,如果不去化為行動,就不能成就好事。
【第84句】:虛名就是有名無實,意指只要其名而不論其實。虛名不是福而是禍,歷史上,宋襄公為虛名而禍國,慈禧太后為虛名而殃國;現(xiàn)實中,一些人為虛名投機鉆營,損人利己,一些人為虛名累壞己身,執(zhí)迷不悟。
【第85句】:【佛心禪語】做人八勝:誠實者勝,勤勞者勝,謙虛者勝,仁義者勝,大公者勝,篤實者勝,忠忱者勝,信用者勝,圓融者勝。
【第86句】:【禪語人生】因為她能想象得出如果拜倫沒有停下來幫她的話,在這種地方和這個時候,什么事情都可能發(fā)生。
【第87句】:【禪心佛語】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第88句】:【佛心禪語】做人要有同情心、諒解心、寬容心、忍耐心。有了同情心,才能利人;有了諒解心,才能容人;有了寬容心,才能愛人;有了忍耐心,才能做人。
【第89句】:【禪心佛語】紀(jì)老操著一口南京下關(guān)話,陷入回憶之中:“面對這么多的難民,寂然法師沒有一句怨言,一個個地將他們收留下來,而且把寺里所有的糧食都拿出來給難民吃。
【第90句】:恒秋:人生不是和煩惱追逐,更不是和煩惱拼個你死我活,生活的質(zhì)量就在于對人的態(tài)度和對事的看法,克己是一種覺醒,諒人是一種重生。莫求事事如意,但愿心平氣和。
【第91句】:【禪心佛語】緩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禍。7任難任之事要有力而無氣;處難處之人要有知而無言。
【第92句】:所以自作自受,自信自度。遇到什么,就體驗什么,快樂就這么簡單,順其自然。在生命里,我們要學(xué)會放棄評判,讓你解脫,也讓別人解脫。
【第93句】:寧盡未來受無間苦,終不發(fā)起一念瞋心,于一蚊一蟻微細(xì)眾生起惱害想。“四十華嚴(yán)”卷十二
【第94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當(dāng)今時代最需要的不是物質(zhì)富裕,而是精神充實。因為有了愛心,才會有真正的和諧;因為有了智慧,才會有真正的文明。
【第95句】:【佛心禪語】請別小看煮蛋這件事,它也是有秘訣的,所謂的秘訣就是「循序漸進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第96句】:以本法界觀,生老病死苦,我無彼亦空,何者有生死?設(shè)知生死本,泥洹在我前,能知泥洹法,無佛亦無我。《中陰經(jīng)》卷上
【第97句】:【禪心佛語】隨說是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當(dāng)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yīng)供養(yǎng),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第98句】:人生旅途中,總有人不斷地走來,有人不斷地離去。當(dāng)新的名字變成老的名字,當(dāng)老的名字漸漸模糊,又是一個故事的開始和另一個故事的結(jié)束。
【第99句】:【佛心禪語】做人驕氣不可長,傲骨不可無,貪欲不可有,愛心不可少。只有尊重別人,才會莊嚴(yán)自己。
上一篇:《佛語四句詞》-心靈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