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凡塵世界,人生之不如意常一二,明媚之日常八九,請相信,陰晦和風雨都是暫時的,無論何時何地,明媚永遠會大于陰霾。把磨難當成一次錘煉,把挫折當成一次飛躍,笑傲人生,何嘗不是人生的最佳狀態。
【第2句】:人的心像一塊田,你撒下什么樣的種子,就會有什么樣的收獲。心胸狹窄的人凡事斤斤計較,以自我為中心,考慮問題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其實最后的苦果還是要自己嘗。
【第3句】:人活著就是一種心態,用平和的心態來看待時間,來看待身邊的人或事,善始善終,在卑微時,安貧樂道,慷慨大度;在顯赫時,不嬌不狂,瀟灑人生。
【第4句】: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廟找禪師問道。禪師問:你到這兒來是干什么的?那人說:我是來修佛的。禪師答:佛沒壞,不用修,先修自己。迷則佛即眾生,悟則眾生即佛,修佛就是修自身。佛在心里,不在座上;經在路上,不在西天。
【第5句】:唯有罪福業,若人已作者,是則己之有,彼則常持去。生死未曾舍,如影之隨形。《雜阿含經》卷四十六,第1233經
【第6句】:能解讀你內心悲喜的是懂你的人;能把心事向你傾訴的是你懂的人。人只在最信賴的人面前,才可以徹底沒有防線。若悲傷有人分擔,又何嘗不是一種慰藉;若孤單有人陪伴,又何時何處不是心安。
【第7句】:【禪心佛語】如果一個人總是把他的優越感擺在別人面前,那是一種無禮、無智、以勢壓人的愚蠢行為,最終只會遭到他人的攻擊和唾棄。
【第8句】:【禪語人生】真正看到無事了,在輪回的世界里只有念佛者是誰,它無事。之所以會有佛號一句一句地涌出來,自有念佛的業在運轉,緣起法,而念佛的人卻一事也無成,我們持咒,盡管念得清清楚楚,但是念的人卻了無痕跡。
【第9句】:依靠忍耐,許多困難都能克服,甚至許多原本已經無望的事情都可以起死回生。像擁抱幸福一樣擁抱苦難,我們的人生會更精彩!
【第10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無論我們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我們走到哪里,有5樣東西不能丟失:揚在臉上的自信、長在心底的善良、融進血里的骨氣、兩側外泄的霸氣、刻進命里的堅強。
【第11句】:【佛心禪語】百味人生,雖然我們不可能都嘗遍,但是,一定要時刻準備著,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心態,微笑生活,樂觀面對,縱然挫折來臨,我們也能輕松的撥云見日,切不可怨天尤人。
【第12句】:【禪心佛語】輕信是誤會的媒介,疑心是誤會的土壤。疙瘩總在心中,何時才有輕松快樂的心情?一旦有誤會形成,就要正確予以剖析,切莫狹隘偏見,主觀武斷。以坦誠之心求得理解,以友好之情相互溝通。最好的還是面對面的交流。
【第13句】:【禪心佛語】改過者第一要發恥心,思古之圣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于禽獸而不自知矣。
【第14句】:【禪心佛語】看得失其實也簡單:不計得失付出,順其自然得到。淡定從容面對,得失盡在福報。看淡得失你的人生一定是幸福的。
【第15句】:路入來到沙彌修行所在的寺廟見到住持,便把毒蛇咬死他弟子的事情告訴了他。住持聽后說:“人生即如住店,隨緣而來,隨緣而去,我這徒弟也是一樣。生是赤條條來,死亦赤條條去,任何人都不能違反這一規律。”
【第16句】:生命的意義,并不是去觀察命運有多少缺陷,并不像吃貨專盯著吃一樣,而是努力地去規范、協調、改善自己的心態和氛圍,把平靜當做自己生活的一個習慣。
【第17句】:【禪語人生】也許只是在一盞茶的時間,細酌慢飲,享受不為人知的詠嘆;也許在一段路途中,揣測自己的未來;也許在獨自進餐時,對自己進行小小的省視;也許什么事也想不起來,只有一片空白,安安靜靜地若有所悟。
【第18句】:一個人,不管他年齡多大、能力多強、經歷過多少事,只要是很自我,不懂得因緣成事,便可說閱歷很淺;相反,懂得因緣成事,不自我,即是閱歷深厚。
【第19句】:【經典的人生禪語】人生沒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實的美;人生沒有一帆風順,只有披荊斬棘才能路路順;人生沒有永遠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站起才是真正的成功;人生沒有永恒,只有閃光的人生才算是生命的永恒。
【第20句】:最大的浪費是大好時光正虛度,最悲催的事情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后一句為一位新近離世的朋友感慨,前一句替自己的渾渾噩噩羞愧。
【第21句】:【禪語人生】修行的重點在于追求人格道德的提升,追求精神的解脫,對物資利益不求非分的回報,虔誠地投入所信奉的教義,投入所依托的團體,投入所從事的事業,動機純正,不參雜絲毫的非分之想,做一切事不講條件,無欲無求。
【第22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錢衡量,而是一生中,善待過多少人,有多少人懷念你。生意人的賬簿,記錄收入與支出,兩數相減,便是盈利。人生的賬簿,記錄愛與被愛,兩數相加,就是成就。
【第23句】:【禪語人生】習氣那個怪物,雖然是魔鬼,會吞掉一切的羞恥心,也會做天使,把日積月累的美德善行熏陶成自然而然而令人安之若素的家常便飯。
【第24句】:【禪心佛語】沒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里面有一張去紐約的單程機票并有簡短附言,聘請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飛機來到紐約,按信中所標明的路線來到一個地方,抬頭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大酒店聳立在他的眼前。
【第25句】:【禪心佛語】或許有寺院和法師為此喊冤:門票的收取實屬受到官商鉗制而不得已而為之,參與門票分成也是為常住做實際考慮。
【第26句】:【禪心佛語】沒有比欲愛更烈的火焰,沒有比憤怒更不吉祥的骰子。被欲愛驅使的人,就如同陷阱中的兔子般,怎么跑也脫不了身。
【第27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生活里有一種態度叫看淡,并不是對命運的服從和妥協,再好的脾氣,也不是允許煩惱無理由的占領心地,讓自己陽光、堅強、快樂的活著,才是命運真正的清規戒律。
【第28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世間事,世人處;人間理,人自悟。面對傷害,微微一笑是豁達;面對辱罵,不去理會是一種超脫。忍耐不是懦弱,而是寬容;退讓不是無能,而是大度。
【第29句】:【禪心佛語】從那以后,他的生活很幸福,工作也得心應手了,所以特寄來五千元錢,一方面為了感謝師父的恩情,另一方面也請求師父為他們祈福消業。
【第30句】:【禪心佛語】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于相離相,于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第31句】:【禪心佛語】盲目的、沒有節制的自由恰恰會給我們帶來不自由,而對貪、嗔、癡的約束則體現出人類的智慧與覺性。
【第32句】:【禪心佛語】根松仁波切:貪導致貧窮,導致災難降臨,貪的人反而沒有錢。隨緣最好。其實用智慧的心去做事做人,辛勤勞動,那肯定精神和物質都是富裕的。
【第33句】:【禪語人生】問:是否誦完經后一定要回向?上人:回向就是著相,不回向也是著相。凡有所執著,都是與佛法不相應的。
【第34句】:當主敬存誠,于二六時中,不使有一念虛浮怠忽之相。及與世人酬酢,唯以忠恕為懷。則一切時,一切處,惡念自無從而起。(印光法師)
【第35句】:【禪心佛語】男人的情話都離不開山盟海誓,可是男人最擅長忘掉自己的承諾,只有被愛情沖昏了頭的女人才相信情話,可是世上有不曾被愛情沖昏了頭的女人嗎?所以,男人的情話,永遠有效。
【第36句】:事懺誦經持密咒,觀像禮拜供養力,造塔造像及布施,稱贊佛僧名號等。若能了達真空理,名為理懺滅罪根。(明)宗喀巴《顯密修行次第科頌》
【第37句】:【佛心禪語】不忘初心、不請之友、不變隨緣、不念舊惡、不忘念,是大乘佛法宏觀的綱維,更是最核心的修行要素,也是大乘佛教價值觀指導下的做人原則。牢記這五條,自然大乘在握。
【第38句】:六大無礙常瑜伽,四種曼荼各不離。三密加持速疾顯,重重帝網名即身。法然具足薩婆若,心數心王遍剎塵。各具五智無際智,圓鏡力故實覺智。(日本)空海《即身成佛義》
【第39句】:一頭白發催將去,萬兩黃金買不來。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一夜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一著靈,全盤活;一著錯,全盤輸。一柱擎天頭勢重,十年踏地腳根牢。
【第40句】: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一味癡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五
【第41句】:然而,凡夫通常都會妒賢嫉能,是故有才華之人,須時時自我警惕,盡心盡力做人處事,對外界之毀譽不為所動。
【第42句】:走過的歲月,總有圓滿,總有殘缺;人生如歌,匆匆似水流年不復。在人生的重要時段,某個環節的失誤,都是影響整個人生不盡完美的因素。這樣的插曲,往往令我們糾結致死,卻又彌補不來,只能悻悻跳過,繼續前方的路。
【第43句】:【精短禪語】太陽每天升起又落下,月亮每天落下又升起。迎來白天送走黑夜,送走黑夜迎來白天。年年如此,歲歲如此。宇宙天體運行簡單至此,生命亦應簡單如此。活得簡單點兒吧!簡單地活著,其實很簡單。
【第44句】:剛出生的小孩,是那么的純凈,那么透明,那么可愛,讓人忍不住要去愛憐。但是隨著他的長大,就變得越來越不可愛了,到后來甚至十分令人討厭,這是為什么?為何保持一份內心的潔凈是如此困難?紅塵濁世,是什么改變了我們?
【第45句】:【佛心禪語】利生:水的存在就是利益。沒有水,人與動物無法生存;沒有水,花草樹木無法生長、發芽、結果。人、動物、一切生命,大自然的一切萬物都離不開水的滋養。
【第46句】:【佛心禪語】※你越要,它離你越遠;你越不要,它離你越近;你真要的時候都不來,你真不要的時候什么都來。
【第47句】:【佛心禪語】※發現自己的錯誤,這就是開悟;改正自己的錯誤,這就是成就。發現了所有的錯誤,這就是徹悟;改正了所有的錯誤,這就是圓滿。
【第48句】:【禪心佛語】人生一場悲歡歷練,所有經歷過的因緣,都在剎那中轉換,這世間根本就沒有扎根的悲觀,所以說人生的積極才是命運真正的主宰。
【第49句】:【禪心佛語】微笑是美好的,不管是對別人還是自己;佛家說:你對生命微笑,生命就對你微笑,微笑,是自性的定力,是徹悟的澄澈之心;懷感恩之心,在浮躁中尋得寧靜,在心安處獲得幸福。
【第50句】:【禪語感悟】在佛家看來,懂得舍棄,行布施之道,才能修得福報;在現實中的人看來,懂得舍棄,才能抓住更重要的東西。
【第51句】:【心靈禪語】從人世間一路走過,迎面而來的,是一場又一場的相遇,然后是一場又一場的忘卻。總有些人,一旦相遇,便無法忘懷,總有些事,一旦發生,便會留下痕跡。相遇時請記住那些溫暖明媚的笑容,忘卻后平靜地迎接下一場。
【第52句】:【禪語人生】在佛陀時代,波斯匿王有個公主,名叫善光,長的很莊嚴漂亮,眾人愛敬。王就很傲慢的說,你能得到大眾歡喜,是我的原因。善光公主說,是我的福德因緣,不是因為父王的原因。波斯匿王問了她三次,三次都這么回答。
【第53句】:【心靈禪語】生命中許多的錯失,是因為我們不堅持、不挽留,然后就去自欺欺人的說一切都是命運。殊不知命運再好,都要經歷風雨和黑暗;就算再糟,上天也會為你預留一片陽光,只要你用心尋找,就不會永遠站在陰霾之下。
【第54句】:真正的英雄,并不是能打敗敵人的人,而是能降伏煩惱的行者。打敗敵人,只是一時的戰勝。降伏煩惱,才是永恒的勝利。打敗敵人其實會制造更多的敵人,降伏煩惱等于徹滅一切,也戰勝一切。
【第55句】:【禪心佛語】老子呢?天地之始在于“玄牝”,天地之始的玄牝之門,那是“不生不死”的“無生”境地。連老子自己也常常“游心于物之初”。
【第56句】:【禪心佛語】見一切法有,有不自有,自心計作有;見一切法無,無不自無,自心計作無;乃至一切法亦如是,并是自心計作有,自心計作無。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見己之法王,即得解脫。
【第57句】:不要把生活里的故事想象的多么復雜,生活樸素的不過就是一道平常的菜,快樂也罷,煩惱也罷,不過就是油燜茄子罷了。
【第58句】:【禪語人生】我們在上路的時候,定要帶上件法寶,而不是赤手空拳。這件法寶是健壯的身體、豐富的知識和足夠的勇氣。
【第59句】:法法圓融,心心虛寂。大包無外,文彩已彰,細入無間,眼莫能觀,所以道:萬法是心光,諸緣唯性曉;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圓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60句】:人生,是一首承載寂寞的樂章,我們赤裸裸地來,孤零零地走。學會了享受寂寞,心底的塵埃才得以凈化,靈魂的污濁才得以洗滌,良好的心態才得以造就。學會了寂寞,也就等于讀懂了人生。
【第61句】:欲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業,必須抱持:“絕對要任勞”、“絕對要忍怨”、“絕對要有愛”、“絕對心存快樂”。這是佛教精神的“絕對論”,也是與世間法“相對論”所不同之地方,更是利生事業臻至完美境界之關鍵。
【第62句】:【禪心佛語】人生啊,人生,它是人類最永恒的話題。也許,對于我這樣一個年紀的人來談人生,有人會當我是笑話,可是,我還是想談談自己的人生經過和感想。
【第63句】:【圣經文案】275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里,并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15:11)
【第64句】:恒愚法師:生命,是一場華麗的綻放!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知道時光的涵意,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珍惜;這世間愛恨離別,是非短長,是世間的常態,無常一到,一切都是塵埃,你若不珍惜,就變成了永久的遺憾。
【第65句】:【禪語人生】我們要知道培福修慧,要知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知道每天都生活在天龍八部、護法神王的護持和監督之下,要精進修行,要時時心存敬畏與感恩。
【第66句】:【禪心佛語】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上云卷云舒;做個好人,身正心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
【第67句】:【禪心佛語】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無論大乘佛教還是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
【第68句】:【禪心佛語】時間是治療心靈創傷的大師,但絕不是解決問題的高手。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第69句】:如果一個人能夠放棄“我執”,那么他的心境就會柔和清凈,萬事萬物在他的眼里也會是美好的、令人愉悅的,這樣的人才能懷抱幸福,笑對人生。
【第70句】:人生其實并不復雜,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若因瑣事之爭、微利之誘、果腹之欲,就無端丟棄快樂心情、平和心境、健康心態,終究得不償失。
【第71句】:【禪心佛語】當我們坐在移動的船上看船,并感覺不出船的移動,但假如我們看船外之物,例如眺望遠岸,便立刻能感覺出來,人生也有與此相同的情形。
【第72句】:【禪心佛語】讓念佛法門傳遍天下,讓在生死苦海中掙扎沉淪的眾生都可以往生。因為往生確實是很容易的事情,是萬修萬人去的。你只要具足信愿持名,不談任何條件,無條件的救度,徹底的慈悲,至極的威力。
【第73句】:【禪心佛語】佛陀曾授記說:“佛教將會在內部的爭執中滅亡”。所以,如果我們不謹慎的話,有可能就會成為讓佛教滅亡的罪魁禍首。
【第74句】:希望是生命不竭的原因,無論在什么境況中,我們都要有繼續前行的信心和勇氣,生命的動力在于我們滿懷希望,不懈追求。有希望才有對未來的展望,每日滿懷希望、腳踏實地的人,生活給予他的絕不可能是絕望。
【第75句】:【禪語人生】這年,這月,這時光,依舊沉靜的日子,不知疲倦的追尋著,因為知道,再美的遠方,總有期待;再遠的路途,總有歸程;再高的心,總有驛站。
【第76句】:其實,每個人的命運都是公平的,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就像佛說的:“別人能夠幫得了你一時,但幫不了你一世,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能真正幫得了你一世,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第77句】:【禪心佛語】即便我們在同樣的環境,但不同的心境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所以我們要懂得再美好的食物也是要能消化才利于身體,多美麗的外境如果擾亂著你的內心,那這貪戀的美麗就是自己的枷鎖。
【第78句】:恒唯法師:如果誤解命運是一場折磨,那么可以理解,你已經掉進了煩惱的沼澤,仔細觀察生活,生活里處處都是友好,幸福本來就晝夜不舍,是自己的苦惱把自己活成了一場披頭散發。
【第79句】:善知識,對別人的不當之處,當面直言相勸,背后卻替他講好話。例如有些優秀領導者,當面對下屬嚴格要求,有錯誤就及時指出來,背后卻稱道下屬的優點,當下屬工作失誤時,積極維護下屬,替下屬擔責任。
【第80句】:【禪心佛語】健康的人生是一個有欲望、有意識的情性生活。人不但生活在物質世界里,也同時要生活在有情的生命現象——愛及意識。
【第81句】:【禪心佛語】堅定的意志最重要,有了它,外在的束縛就不會放在心上,掛念和憂慮就不會占據內心,自然會在宇宙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所在。
【第82句】:【佛語悟道】不要像小孩那樣,將楊樹黃葉當作銅錢,因此停止了啼哭;也不要像那個乘船人,為了找到失落在海里的劍,卻在船上刻上記號。
【第83句】:總之,大家應該時時折服我慢心,對人心存敬重與信任。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尊重師長、友愛兄弟姊妹;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對朋友溫和禮讓。
【第84句】:【佛道禪語】愛情總是很短,你愛的人不一定愛你,愛你的人你又不一定愛他,等到真心相愛,卻早晚又要分離。所以我們總是在相思岸邊久久徘徊,苦苦尋找失落的愛,當愛已成為往事,驚回首才發現,愛情其實只是一個傳說。
【第85句】:【禪心佛語】欺騙絕不是件好事,如果你聰明到將自己也騙了,那又如何呢?你只不過成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犧牲者罷了。
【第86句】:【心靈禪語】我們可以轉身,但是不必回頭,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有了美貌卻得不到幸福,有了金錢卻失去了親情,實現了夢想卻失去了健康。所以,人生里有得必有失,不能求全責備,月圓月缺都是生命最美的畫卷。
【第87句】:【安分守己】佛陀常教導我們:要安分守己,守住清凈無為的心,讓心時時寂靜。靜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過著和樂的日子。
【第88句】:受人供養,甚重不易,令人不得至無為之處。所以然者,利養之報,斷人人皮,以斷皮,便斷肉,以斷肉,便斷骨,以斷骨,便徹髓。《增一阿含經》卷五佛言
【第89句】:【禪語人生】至于有沒有成就者,佛陀在《無量壽經》中說,末法時代有62萬億的恒河沙菩薩來人間示現,誰都沒用辦法調查,漢傳佛教有沒有成就者。
【第90句】:【心靈禪文案】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守成一段傳奇,不是所有的坦誠都能換回等同的默契。種一束心香,在風里,只因,你是我今生最美的回憶。淺相遇,薄相知,淡相忘,只問淺笑安然,不問花開幾許。
【第91句】:【佛禪文案】我們讀懂了時光,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原來,千般跋涉,只需暮然回首。萬種找尋,只需臨淵止步。終會發現,自己的心才是靈魂的居所。識得進退,懂得回歸,終能尋到生命最初的簡單,獲得真正的平靜與安寧。
【第92句】:【佛心禪語】當有人誹謗你的時候,你不應該感到沮喪,因為喜歡你的人,仍然贊美你;當有人贊美你的時候,你不應該感到驕傲,因為不喜歡你的人,仍然誹謗你。
【第93句】:若能觀怨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知是人名為習慈。若彼怨家,設遇痛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須,當知是人能善修慈。《優婆塞戒經》卷七,禪波羅蜜品
【第94句】:【佛心禪語中的人生智慧】朋友,是這么一批人:是你快樂時,容易忘掉的人;是你痛苦時,第一個想去找的人;是給你幫助,不用你說“謝謝”的人;是驚擾之后,不用心懷愧疚的人;是對你從不苛求的人。
【第95句】:在佛的眼中,世間的一切事、物、人都在不斷變幻,沒有一刻停留。萬物有生有滅,沒有瞬間停留,這也正是佛教中所說的“無常”。
【第96句】:【禪心佛語】內心正直非常重要,我們把別人的功德看成過失,把自己的過失看成功德,大多是內心不正直所引起的,這對自己的修行與思維會產生極大的障礙,故保持內心正直實在很重要。
【第97句】:愛人與被愛都是幸福的。但是這分愛必須“清凈無雜染”——付出者無所求,接受者不貪婪;施與受者都無煩惱,彼此皆自在。
【第98句】:【禪心佛語】既然每個人都有改善生存條件的權利和需求,那就必須相互尊重。為了自己的生命需求,就不顧他人的生命需求,而將其物質財富據為已有,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第99句】:當一切變成黑暗時,后面的來路,與前面的去路,都看不見,如同前世與來生,都摸不著。我們要做的是什么?唯有看腳下,看今生!
上一篇:佛心禪語文案超精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