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桑樹上脫枝柳樹上報】(慣)比喻把罪名加到不相干的人身上。
【第2句】:【兩手攥空拳】(慣)指手里什么都沒有。 也作“兩手握空拳”。
【第3句】:【膽小發不了大財】(諺)指膽小的人瞻前顧后,畏首畏尾,不敢冒岡險,因而難以發大財。
【第4句】:【滅門刺史,破家縣令】
【第5句】:【不怕外來盜,就怕地面賊】(諺)外來盜:從外地竄來的盜賊。地面賊:熟悉情況的本地盜賊。指本地盜賊熟悉情況,容易作案。
【第6句】:【太剛則折】(諺)折:折斷。物體過于剛硬,就容易折斷。比喻人在為人處世上過于剛烈,就容易受挫折。
【第7句】:【東說向東,西說向西】 釋義:比喻沒有主見。 例句:那國王著實昏亂,東說向東,西說向西,真個收了關文,道:“國師,你怎么與他賭?”
【第8句】:【糟糠之妻不下堂,貧賤之交不可忘】見“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第9句】:【懷里沒揣金剛鉆,不敢攬那破瓷碗】見“沒有金剛鉆,不敢攬瓷器”。
【第10句】:【要取驪龍項下珠,先須打點降龍手】
【第11句】:【老的別惹,小的別逗】
【第12句】:【強迫不成買賣,強求不成夫妻】
【第13句】:【鳳凰鴉鵲不同群】(諺)鳳凰鳥絕不會和鴉鵲同棲一處。比喻志趣潔雅的高士絕不會和品行卑劣的小人混在一處。
【第14句】:【只有千日做賊,那有千日防賊】(諺)指人的防患意識往往難以長久。
【第15句】:【當著矮人,別說短話】
【第16句】:【出乎其類,拔乎其萃】
【第17句】:【官無中人,不如歸田】
【第18句】:【明人不待細講】(諺)明人:悟性很高的人。對明人講話,點到為止,不必啰嗦重復。 也作明人不必細說。 明人不消細說。 明白人不用多費話。
【第19句】:【打獵的不說魚網,賣騾馬的不說豬羊】
【第20句】:【見過鬼怕黑】(諺)傳說鬼是在黑暗中活動的,見過鬼的人怕黑暗。 比喻遭受過驚嚇或蒙受過打擊的人,遇到相類似的境況就不免心驚膽戰。
【第21句】:【金玉有余,買鎮宅書】
【第22句】:【單面鼓一面鑼】 釋義:比喻獨自發號施令。 例句:你徐某得意,一人號令大家聽令。喜歡單面鼓一面鑼。
【第23句】:【法無三日嚴,草是年年長】
【第24句】:【入火海,上刀山】見“上刀山,下火海”。
【第25句】:【人往高處走,鳥往亮處飛】
【第26句】:【牛套馬,累死倆】
【第27句】:【金女銀男,不如生鐵老伴】
【第28句】:【翻臉不認人】(慣)形容態度突然改變,不講一點兒情義或情面。 也作“翻臉不認親”。
【第29句】:【好馬比君子】(諺)比:比得上。 指好的馬性情溫馴,通人性。
【第30句】:【秋后的蚊子,飛不了幾天】 釋義:比喻離末日不遠。 例句:曾家的靠山倒了,剩下這幾股土匪,像秋后的蚊子,飛不了幾天啦!
【第31句】:【家私不論尊卑】 釋義:家中財產,不論尊卑,人人有份。 例句:“自古道‘家私不論尊卑。’母親何不告官申理?原薄憑官府判斷,到無怨心。”
【第32句】:【砍倒樹摸雀崽兒——照穩當里辦】(歇)雀崽兒:剛出生的麻雀。 指辦事求穩。
【第33句】:【瓜桃梨棗,見面就擾】
【第34句】:【盜不過五女門】(諺)盜賊不進生有五個女兒的人家。指女兒多的人家必定貧困,盜賊也就不會光顧。
【第35句】:【一個時節一個令】(諺)指一年四季隨著氣候的變化,節令也各自不同。也比喻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政治氣候,必須分別看待。
【第36句】:【老虎拉車——亂套】(歇)套:牲口拉車時,拴牲口的兩根皮制或麻制的繩。本指用套胡亂地拴住老虎,轉喻亂了次序或秩序。
【第37句】:【貪天之功,據為己有】
【第38句】:【拳來拳打,刀來刀當】(慣)當:抵擋,阻擋。比喻以對方的手段來對付對方。
【第39句】:【六國販駱駝】 釋義:比喻到處鉆營取利。 例句:“這個娼婦,專管是個‘六國販駱駝’的,聽了這話,他有個不奉承去的!”
【第40句】:【雖有神藥,不如少年;雖有珠玉,不如金錢】
【第41句】:【千年的房舍換百主,一番拆洗一番新】
【第42句】:【打皮科兒】(慣)指開玩笑,逗笑。
【第43句】:【一法通,百法通】
【第44句】:【小兒欲得安,無過饑與寒】
【第45句】:【家丑家丑,家家都有】
【第46句】:【弟兄協力,土塊變金】
【第47句】:【脅肢骨里敲髓】(慣)脅肢骨:肋骨。從人的肋骨里敲出骨髓。比喻殘酷地榨取錢財。
【第48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第49句】:【滴水成河,積米成籮】
【第50句】:【浪子回頭金不換】見“敗子回頭金不換”。
【第51句】:【遇著善人便燒香,遇著惡人便使槍】(諺)指對人要愛憎分明,善惡分清,不能是非混淆,敵友不辨。
【第52句】:【觸霉頭】(慣)指倒霉,遇上令人不快的事。
【第53句】:【金盆雖破值錢寶,分量不曾減分毫】
【第54句】:【圍棋盤里下象棋——不對路數】(歇)路數:本指路子、下棋的步子,轉指著數、武術的動作。指動作不合要求或規定。
【第55句】:【事到萬難須放膽】(諺)萬難:極度的艱難窘困。指事情到了萬般無奈時,就要放大膽量去做,不可瞻前顧后,畏首畏尾。
【第56句】:【有柴一灶,有米一鍋】(慣)有了柴米一次用光吃光。比喻過日子不知計劃和節省。
【第57句】:【妻是枕邊人,十事商量九事成】
【第58句】:【把弦上得緊緊的】(慣)比喻做事情抓得很緊,毫不松懈。
【第59句】:【公雞鉆籬笆,進不去又退不回】 釋義:比喻進退兩難。 例句:一時間,他真有點像“公雞鉆籬笆,進不去又退不回。”
【第60句】:【口服千句,不如心應一聲】(諺)口服:口頭上表示信服。指口服遠比不上心服。
【第61句】:【太陽從西邊出來】見“日頭打西出來”。
【第62句】:【馬老卸鞍,虎老歸山】
【第63句】:【人怕輸理,狗怕夾尾】
【第64句】:【以貌取人,失之千里】
【第65句】:【冬瓜推在葫蘆賬上】(慣)本指在賬目上搞鬼做手腳。比喻把應當承擔的責任或承受的損失等推到別人身上。
【第66句】:【撂挑子】(慣)比喻事情做到一半不干,或扔下所擔負的工作不管。
【第67句】:【正理一條,蠻行千樣】
【第68句】:【會吃千頓香,亂吃一頓傷】
【第69句】:【拍馬挨了踢,上勁崩了弦】
【第70句】:【實話好說,謊話難編】
【第71句】:【水火無情,刀槍無義】
【第72句】:【囫圇吞個棗——不知酸淡】(歇)囫圇:完整的。本指品嘗不出味道,轉喻不知道實情。
【第73句】:【好看千里客,萬里去傳名】
【第74句】:【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第75句】:【外頭閃電里頭空】(慣)外表光鮮華麗,內里卻空虛窘迫。比喻沒落的富貴之家徒有其表,實際上已經財力空虛。
【第76句】:【相思樹,連理枝】
【第77句】:【行得端,走得正】
【第78句】:【百口傳說一句話,芝麻粒兒磨盤大】(諺)一句話經由眾口傳說,就會把原本是芝麻般的小事,說成磨盤一樣大。指話越傳越走樣,以至于完全失實。
【第79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第80句】:【遺子黃金,不如一經】(諺)遺:留給。經:經書。給子孫后代遺留黃金,不如教他們學好一部經書。 指留給子孫的,金錢不如知識。
【第81句】:【天下衙門朝南開,有理沒錢進不來】
【第82句】:【活不見人,死不見尸】
【第83句】:【熬過冬,就是夏】
【第84句】:【受熬煎】(慣)指倍受折磨。 也作“受煎熬”。
【第85句】:【賊去了關門】(慣)去:離開,離去。財物被賊偷走后才關門。比喻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也作賊走了才關門。 賊走了才拴門。
【第86句】:【天君泰然,百體從令】
【第87句】:【脫了褲子放屁——費兩道手】(歇)指多此一舉或自找麻煩。常含責罵意。 也作脫褲子放屁——多費一道手續。 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第88句】:【白露日個來,來一路苦一路】
【第89句】:【衙門的錢,下水的船】
【第90句】:【頭是頭,腳是腳】(慣)1形容人相貌端正俊美,無可挑剔。2形容人說話有條有理,頭頭是道。
【第91句】:【打倒了虎豹,還有豺狼】
【第92句】:【佛多不靈,眼大無神】
【第93句】:【一輩子不剃頭,也不過是個連毛僧】
【第94句】:【愛在心里,狠在面皮】(諺)長輩對子孫只可心里慈愛,管教起來要嚴格。
【第95句】:【君子動口,小人動手】
【第96句】:【官場如戲場】(諺)官場的事,就如同演戲一樣。舊指官場榮辱不定,恩怨無常,一切都像是暫時的表演。
【第97句】:【路路通】(慣)哪一條路都暢通。 比喻什么事情都能辦成。
【第98句】:【近視眼看匾】(慣)近視眼看不清匾上的字。比喻看不清、抓不準問題的實質。
【第99句】:【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
上一篇:諺語俗語文案很經典很走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