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有秤無砣——難定星(心)
【第2句】:家雀進籠子一有翅難飛
【第3句】:【黃貍黑貍,得鼠者雄】(諺)貍:貍貓。不論是黃色的貓還是黑色的貓,哪個能捉住老鼠,哪個就是好貓。比喻用人只求有實際的辦事能力,其他可以不論。 也作黑貓白貓,抓住耗子的就是好貓。 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第4句】:口袋空空的窮漢——個子兒也沒有
【第5句】:鋸子鋸掉爛木頭——摧枯拉朽
【第6句】:【 有話說話,有理講理】好好講理,不要爭吵。浩然《艷陽 天》:“不要急,不要喊,咱們有話說話,有理講理。”
【第7句】:【打蛇先打頭】釋義:比喻打擊敵人或壞人要擊中要害。例句:“打蛇先打頭。”這是一句俗話。跟敵人斗爭,要打就打在敵人的太陽穴上,陶家媽媽上午還說了的。
【第8句】:【用時不當】當時不用該用時沒有,有了又不一定用得上。 言外之意:還是有準備的好。成語:備而不用。孫犁《風云 初記》:“用時不當,當時不用,多學一樁本領,又不擔什么沉 重。”
【第9句】:【砍一枝,損百枝】借指傷害一人,影響同類人。海外張愛 玲《連環套》:“再則我們修道院里也不止我一個人,砍一枝, 損百枝,上頭怪罪下來,我還想活著么?”
【第10句】:【春算命,夏郎中,秋道士,冬裁縫】(諺)郎中:醫生。春天是一年之始,算命的人多;夏天氣候炎熱易生病,醫生走紅;秋天收獲季節,道士化緣方便;冬天寒冷要添衣服,裁縫生意忙。
【第11句】: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覺要像彎月亮。
【第12句】:【人靠運氣馬靠膘】(諺)運氣:好的機遇。膘:肥肉。指人靠的是機遇,沒有好的機遇就難以成事;馬靠的是膘實,沒膘的馬就沒實力。 也作“人走時,馬走膘”。
【第13句】:【冷水泡茶——無味】(歇)本指冷水泡不開茶葉,喝起來沒有滋味;轉以形容話語或文章等很平淡,沒有意味。 也作“冷水泡茶——沒味兒”。
【第14句】:【物聚于所好】(諺)好:愛好,偏愛。東西往往聚集在對它有喜好的人那里。比喻人們總會聚合到所偏愛的東西那里。
【第15句】:【草深蟲子密,林大鳥兒多】釋義:比喻人多,情況復雜,什么樣的人都有。例句:范克明似有同感,說:“草深蟲子密,林大鳥兒多,什么樣的全都有哇。”
【第16句】:天安門升旗——太陽出來了
【第17句】:【疤瘌眼兒照鏡子——自找難看】(歇)疤瘌眼兒:指眼皮上有疤的人。指人自找難堪,或自討沒趣。
【第18句】:【搟面杖吹火——節節不通風】(歇)比喻處處、事事碰壁,行不通。
【第19句】:【只有不快的斧,沒有劈不開的柴】釋義:只有沒本領的人,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例句:“難是難,可世上只有不快的斧,沒有劈不開的柴。”
【第20句】:【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諺)博士:古時指茶坊、酒坊的侍應,此處指從中介紹的角色。花、色:喻女性、女色。舊指男女同桌品茶飲酒,往往容易撮合成色情的勾當。 也作“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 風流:此指男女間的色情。
【第21句】:【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實】(諺)實:實情,這里指隱私。打人不要打膝蓋骨,打壞了人就無法站立;說人不要揭隱私,揭開了人就無法做人。指揭人隱私是極不道德的。
【第22句】:【橫草不拈,豎草不動】釋義:拈(nian):揀起。形容人懶怕動。例句:馮金保又說大姐成日橫草不拈,豎草不動,偷米換燒餅吃。
【第23句】:【芝麻開花節節高】芝麻開花,由下而上。借指逐步發展 提高。成語:蒸蒸日上。《北京日報》( 1986,3,4):“多年生 活踏步的狀況,六五期間基本扭轉,我國人民生活如芝麻開 花,節節高。”
【第24句】:【能把木頭人說活,能把晴天說下雨來】(慣)形容人特別能說會道。
【第25句】:【沒吃鮮魚口不腥,沒做壞事心不驚】(諺)不吃魚,嘴上就不會沾上腥味;不做虧心事,自然就不會心驚肉跳。指人不做虧心事,就會心安理得。 也作“不吃魚,口不腥”。
【第26句】:【穿小鞋】釋義:比喻暗中玩弄手段,使人受到刁難、打擊報復,又無法說出口。例句:“咱們倆一齊心,處處找她的毛病,老給她小鞋穿,她就不敢再美了!”、
【第27句】:【圣誕老人】圣誕節期間,在英、美等國,不少大百貨商店、超市專門派人裝扮成圣誕老人,向顧客,尤其是孩子們分發糖果和禮品,這一風俗現在已傳到中國,商店或超市也有了圣誕老人的形象。那么,圣誕老人是怎么回事呢?相傳,圣誕老人是羅馬帝國東部小亞細亞每拉城(今土耳其境內)的主教圣尼古拉的化身。圣尼古拉主教生前樂善好施,曾暗地里贈送金子給一個農夫的三個待嫁的女兒做嫁妝,將其中一袋金子從煙囪口扔進去,恰好掉在壁爐上的一只長筒襪子中。于是,現在每逢圣誕夜,必有不少天真的孩子把襪子口朝上小心翼翼地吊在壁爐旁,期待圣誕老人送來禮品。圣誕老人的形象非常可愛。他是個留著銀白胡須、和藹可親的老人。頭戴紅色尖帽,身穿白皮袖邊,白皮領子的大紅袍,腰間扎一條寬布帶。傳說圣誕老人住在北極。在圣誕夜,圣誕老人架著八只鹿拉著滿載禮品的雪橇,從北方雪原來到各家,由屋頂的煙囪下來,經過壁爐到房間內,把糖果、玩具等禮品裝進孩子們早已吊在壁爐旁或床頭上的襪子里。所以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第28句】:【山杏核——苦仁兒】(歇)山杏核里的仁味苦。仁:諧“人”。指窮苦人或苦命人。 也作“杏核子——仁兒苦”。
【第29句】:【桑條從小拗,大來拗不直】(諺)桑樹的枝條要想培直,必須在它嫩小的時候;長成粗枝便無法拗動。 比喻教育后代必須從幼小時抓起,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30句】:【死人臭一里,活人臭千里】(諺)尸體發臭,只能臭一里遠;名聲臭了,卻能傳到千里之外。指人要是名聲敗壞,就不可收拾。
【第31句】:【刮起四兩肉,剝了一張皮】(慣)刮完了只有四兩肉,剝下來只有一張皮。形容入非常貧窮。
【第32句】:狗戴禮帽——不像人
【第33句】:車后拴小牛——帶犢(歹毒)
【第34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慣)六路:指上、下、左、右、前、后。八方: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眼界開闊,聽覺靈敏。形容人機警靈敏,信息靈通,遇事能迅速作出反應。
【第35句】:草原里的狍子——三五成群
【第36句】:【向火坑里推】見“往火坑里推”。
【第37句】:小窟窿——掏不出大螃蟹
【第38句】:【 一個不下馬,一個不摘鞍】互相僵持,持續。清代《小五 義》:“毛二素日間就不得人,也對著周瑞往日就強梁,周瑞 又搭著也是氣惱之間,有句俗言:一個不摘鞍,一個不下 馬。”
【第39句】:【大六月里曬日頭——念他啥晴】(歇)晴:諧“情”。指不念他什么情分。
【第40句】:【驢糞球兒——面前光】(歇)驢糞球兒:驢子的糞便,呈球形,里面是食物經消化后排泄的渣滓,而外表很光滑。形容表里不一,外表好看而實際不行或很壞。常含責罵意。 也作驢糞球兒——外面光。 驢糞蛋子——外面光。 驢糞蛋——皮兒光。
【第41句】:能吃能睡,長命百歲。
【第42句】:【當差不自由,自由不當差】(諺)差(chai):差役。指當差役的,受上司或主人的指使與管束,身不由己,不得自由;要想自由,只有不當差。 也作“當差不自在,自在不當差”。
【第43句】:【攀得高,跌得重】見“爬得高,跌得腫”。
【第44句】:李大爺去年種藥材賠了八百元。今年改種西瓜,不想一場大雨,碗大的西瓜都保不住了。李大爺嘆息道:“人不走運,鹽罐里生蛆,放個屁也會砸爛腳后跟。”(河南·南召)
【第45句】:【前有車,后有轍】(諺)前邊有車行過,后邊就有車轍。比喻前人取得了經驗教訓,后人就有了可以遵循的榜樣。 也作“前邊有車,后邊有轍”。
【第46句】:算盤子進位——以一當十
【第47句】:【有錢四十稱年老,無錢六十逞英豪】(諺)有錢人,四十歲就稱老太爺;沒錢人,六十歲還要賣力充好漢。舊指財富人家中年就稱老人了,窮人家年過花甲還得苦干。
【第48句】:我單元測試得了100分,有點兒驕傲,老師教育我說:“趕路最怕腳懶,學習最怕自滿。”(江蘇·新沂)
【第49句】:小華的媽媽總愛指責別人,說這個人如何如何不好,那個人怎么怎么不行。小華爸爸聽不下去了:“誰的腳丫子能沒一點臭味?你自己就那么四面凈,八面光?”(吉林·農安)
【第50句】:【有勤無儉,好比有針無線】(諺)有勤無儉,就不會有積蓄,就像有針無線,白扎針費工夫一樣。指勤與儉必須并重。
【第51句】:篩子里的米粒——無孔不入
【第52句】:【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諺)指商店資格老,規模大,就往往會慢待顧客;顧客財大氣粗,又往往會刁難商店。 也作“客大壓店,店大壓客”。
【第53句】:【自己腳桿瘸,怪路不平】(慣)比喻自己有缺點錯誤,卻責怪別人不對。
【第54句】:【單相思】(慣)本指男女間只有一方對另一方愛慕。比喻辦事情只從單方面的主觀愿望出發,不顧客現實際。
【第55句】:【典當】“典當”亦稱當鋪或稱質庫,是專門收取抵押品以獲利潤的行業。典當源于我國南朝寺院的僧庫。典當何以和寺院有關?大概是南朝歷代帝王大都信佛,給寺院的賞賜甚高,寺院經濟發達,僧侶地主成為社會最富有的階層之一。寺院所有的財富除他們揮霍外,便用于放債生息。加上寺院建筑規模巨大,往往成為南北商人貿易場所。商人一時資金周轉不靈,可將貨物抵押給寺院,向寺院借高利貸,久而久之,寺院“僧庫輒作質取利”,典當由此產生。
【第56句】:【人行有腳印,鳥過有落毛】(諺)人走過總會留下腳印,鳥飛過總會落下羽毛。指人只要有行動,即使再隱秘,也必定會留下蛛絲馬跡。
【第57句】:【光屁股打狼——膽大不害臊】(歇)指人膽子是不小,就是丟人現眼,出了丑。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光腚子攆狼——膽大不怕丟人”。腚子:方言,屁股。
【第58句】:叔父說我哥辦事是“嘴上沒毛,做事不牢,東一拖子西一耙子,上一斧子下一榔頭,像桿沒星的秤”。(河南·郟縣)
【第59句】:【武大郎開店——比我高的別進店】(歇)《水滸傳》描寫武大郎身材矮小。指人妒賢嫉能,不能容納比自己強的人。
【第60句】:春天的氣候——天三變
【第61句】:【窮家愛雞,富家愛狗】(諺)窮人家愛養雞,因為雞能下蛋,蛋可換來油鹽醬醋等生活必須品;富人家愛養狗,因為狗能看門,起到防偷防盜的功用。指舊時人們養雞養狗,各有所圖。
【第62句】:【貓奸狗忠】(諺)貓是誰家有吃就往誰家跑,狗無論主人多么窮苦,絕不離開。指貓性奸猾,狗性忠誠。 也作“狗是忠臣,貓是奸臣”。
【第63句】:【圍棋】“圍棋”是個很了不起的發明,時至今日,在世界范圍內的棋類,還沒有一種能超越圍棋的深奧。黑白兩色棋子代表兩支人馬,一個畫上縱橫十九道線的棋盤做鏖戰戰場,以攻為守,以守為攻,佯攻真占,似退實圍,誘敵深入,獨膽攻堅,異軍突起,奧妙無窮……圍棋的變么幻莫測全集中在五個字上:包圍反包圍。親自下圍棋,有統領千軍萬馬之感覺;觀看圍棋,那時隱時現令人拍案叫絕的戰局,令人對棋高一招的智者肅然起敬。圍棋出現可追溯到堯、舜時代,據說是堯或舜當中的一位發明的。這個說法見于多種古籍記載,當然,若準確說出圍棋問世年代,已不大可能。而今見到的文獻資料,秦漢時期的有“堯造圍棋,丹朱善棋”說.后來的《博物志》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或日: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子。”大意都是說或堯或舜發明的圍棋,兩說的共同點都是以圍棋教育啟發兒子,堯的兒子叫丹朱,舜的兒子叫商均。下圍棋對鍛煉人的腦力、思維、判斷、膽略、忍耐力、統籌才能和應付復雜情勢能力十分有益。
【第64句】:哥哥要外出打工,臨行前,爹媽再三叮囑他:“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出門三里就是個離鄉人了,誰也不知道你是個青杏還是毛桃,自己要多長些心眼兒,格外小心啊!”(河南·太康)
【第65句】:【因禍得福,只在人為】(諺)本來是災禍臨頭,卻轉而獲得好運,這只靠著人為的努力。指人經過主觀努力,可以變被動力主動,變不利為有利。
【第66句】:【驢跟馬跑折了腿】謂比不上,勉強追趕沒有益處。海外 張愛玲《茉莉香片》:“你那個英文——算了吧!蹺腳驢子跟 馬跑,跑折了腿,也是空的!”
【第67句】:紅鼻綠眼鬼——不安好心
【第68句】:榮榮放學回家吃午飯,見媽媽做的又是不愛吃的面條,哭鬧著不肯吃。奶奶勸道:“有飯莫嫌淡,有驢莫嫌慢。你就將就將就吧!”(河南·林州)
【第69句】:我有個表妹,吃飯很慢。我媽媽說她:“你每頓飯總是從開花吃到敗園。”(江蘇·沭陽)
【第70句】:【幼而學,壯而行】(諺)少年時學習知識,壯年時躬行實踐。指少年學習,是為壯年社會實踐打基礎的。
【第71句】:【殺人空落兩手血】害人沒有得到好處。劉云若《紅杏出 墻記》:“不過紅冰又想出一個主意,以為殺人莫枉落兩手 血,這樣把他害了落不著什么好處。”
【第72句】:頭發絲遮眼睛——辦不到;沒法辦
【第73句】:牛皮燈籠抹黑漆——照里不照外
【第74句】:八仙吹喇叭——神氣十足
【第75句】:菜園里的羊角蔥——越老越辣
【第76句】:一天,老師讓做報紙上的作業題,由于我的報紙忘到家里了,就找出差生陳壘的報紙做。有位同學說:“陳壘啊陳壘,你可真是買了爆竹給別人放。”(浙江·寧波)
【第77句】:【脊梁骨里冒涼氣】(慣)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渾身發冷。 也作脊梁溝里冒冷汗。 脊梁骨冒涼氣。
【第78句】:隔山射虎——全憑硬弓(功)
【第79句】:【交椅】現在所說的“交椅”,是人們對權力的另外一種描述,“坐上第一把交椅”是指成了某地、某組織、某單位的“第一把手”。那么,“交椅”源自何處?傳說“交椅”與唐玄宗李隆基有關。這位李三郎風流成性,喜好旅游,經常游山玩水。可是,出遠門不能坐龍椅,那些太監設計出輕巧方便且能折疊的椅子,不用就疊上,用時再打開,而且還能靈活轉動一周。玄宗坐上一試,果然舒服,比龍椅還要受用。因為這種椅子可以折疊,椅腿交在起,玄宗皇帝傳旨,將此皇家專利產品命名為“交椅”。不過,“交椅”在史料中確有記載。宋代高承在《事務紀原》中引《風俗通》的話說:“漢靈帝好胡服,景師作胡床,此蓋其始也,今交椅是也。” 這段話明確指出,在漢代稱胡床,在宋代稱交椅,胡床即交椅。北方的“胡床”比較實用,樣子猶如矮凳,坐上去很舒服,胡床雙足交叉,可以折疊,好像現在的馬扎。到隨朝,因忌諱“胡”字,原先的“胡床”改名為“交床”。約在唐以后,人們在“交椅”上添加后背和扶手,制作出了原始的椅子。“交床”隨即榮升為“交椅”。到了南宋時期,正式有了“交椅”之名。當時的“交椅”有直背與圈背兩類,坐上去都很舒服。宋江在梁山好漢中坐第一把交椅,別忘了,那小說是明朝人寫的,不過,文藝作品也不能脫離當時的生活環境。
【第80句】:【 別人碗里粥稠/別人碗里肉肥】嫉妒或羨慕別人。成語:饞 涎欲滴。賈平凹《廢都》:“我讓你嫁給那個殘疾你去不去? 你不要看著別人的米湯碗里結一張皮兒就嫉妒飯稠!”
【第81句】:【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釋義:滾三滾:煮開鍋三次。形容狗肉香,好吃。也比喻經不起物質誘惑。例句:只要是南國狗肉館子開張的時候,……就禁不住招朋引友,進去大吃一場。有道是:“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典棉被,吃狗肉。”這班窮哥兒總有這個豪興。
【第82句】:【不蒸包子蒸(爭)口氣】(慣)蒸口氣:諧“爭口氣”。爭氣:要強,
【第83句】:【懶驢上磨——不趕不會上道】(歇)上磨:指拉磨。道:磨道。比喻沒人督促或施加某種壓力,就不會去干某事。常含譏諷意味。
【第84句】:【小孩嘴里掏實話】見“孩子嘴里討實話”。
【第85句】:老灶爺翻筋斗——砸了鍋
【第86句】:【今天天氣哈哈哈】指見面無話可說,或不談正題,支吾敷衍。 傳記圖書:“逢到這時,他只好答非所問,今天天氣哈哈哈。”
【第87句】:【鐵路上的警察,管不了這一段】鐵路上的警察,各管一段。 借指管不著,管不了。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這魚, 不是你們家的吧?鐵路警察,你管不著這段兒。”
【第88句】:瓜地里的草人——樣子貨
【第89句】:吃了一肚子賬本——心中有數;肚里有數
【第90句】:鉆進風箱里的老鼠——受不完的氣
【第91句】:【老鼠舐貓鼻梁子】(慣)比喻做十分冒險的事情。 也作“老鼠啃貓鼻子”。
【第92句】:【的確涼】“的確涼”又叫滌綸,是一種常見的合成纖維。的確涼這么通俗好聽的名字,卻是翻譯過來的,有趣的是,它不是按照普通話的音來翻譯,而是按照廣東方言來音譯的。原來,美國叫滌綸為“達克綸”,在香港市場上出現以后,人們按廣東話把它音譯為“的確涼”。由于“的確涼”這個名字通俗、好記,便在內地普遍沿用開了。說來也湊巧,“的確涼”好似意譯。不論從字面上,還是從肉眼直觀上,都有特別涼快的感覺。因為的確涼做的夏裝,白如雪片,薄如蟬翼,所以深受人們的青睞。其實,它并不比其他的夏季衣料涼快。的確涼的特點是彈性好,穿起來挺括,洗后不走樣,結實耐穿。不過,它吸水性差,不吸汗,通氣性不好。
【第93句】:【又想吃大餅,又不愿累牙】(慣)比喻既想得好處,又不愿出力。
【第94句】:賈寶玉出家——看破紅塵
【第95句】:【洪洞縣里沒好人】這句俗語是句氣話,意思是對某個地方的一些人有不滿,埋怨到整個地方,說這一個地方沒有好人,便用“洪洞縣里沒好人”來指代。實在是冤枉了洪洞縣。 “洪洞縣里沒好人”源自京劇《玉堂春》。此劇唱腔動聽優美,普及率很廣,上歲數的人幾乎入人都能哼上幾句,要不然也不會形成俗語。劇情是聰明美貌的少女蘇三,因家貧被賣到妓院,她反抗迫害婦女的娼妓制度,追求自己所愛,執著地愛上了青年王金龍。老鴇看王金龍把銀子花光用完,連打帶罵把他趕出妓院。蘇三偷偷將自己的私房錢送給王金龍,發誓若非金龍日后來娶,她永世也不會嫁人。老鴇見蘇三如此固執,沒法做妓院的搖錢樹了,正好有個山西洪洞縣的闊佬富豪沈燕林看上了蘇三,兩下一拍即合,老鴇將蘇三賣給了這姓沈的惡人為妾。蘇三不從,大吵大鬧,把沈妻也煩死了。沈妻伙同私通的奸夫,下毒藥要害死蘇三,沒想到沈燕林誤吃了毒食猝死。奸夫淫婦一不做二不休,惡人先告狀買通官府,誣陷蘇三害死了沈某人。在起解前往省城太原的途中,蘇三見老解差崇公道是個好人,遂認崇公道為干爹。蘇三邊走邊唱,向干爹訴說自己遭遇的不幸,對加害于她的縣官、妓院老鴇、姓沈土財主、淫婦沈妻及其奸夫等痛加斥責,越說越氣,因為這些人都是當地的,最后說道:洪洞縣里沒好人!她也沒想到,編劇也沒想到,這句話竟成了一句使用率非常高的俗語。只是冤枉了洪洞縣的好人。
【第96句】:老母豬啃豬圈——嘴巴癢
【第97句】:【能狼難敵眾犬】(諺)再兇猛的狼也對付不了眾多的狗。比喻武藝再高強的人,也難勝過眾多的敵手。 也作能狼敵不過眾犬。 能狼不敵眾犬,好漢架不住人多。
【第98句】:我雖然總愛花零錢。可有時一天只花一角錢。媽媽說:“一角錢?燕子銜泥壘大窩。”(山東·昌樂)
【第99句】:【花枝葉下猶藏刺,人心難保不懷毒】釋義:比喻人心險惡,難以猜測。“難”又作“怎”。例句:這個郎君也早合當倒運,就吐實話泄機與他,到吃婆娘哄賺了。正是:花枝葉下猶藏刺,人心難保不懷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