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總工和項目經理的區別,權利哪個大哪個小
項目經理是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也是項目的第一責任人;總工主要負責技術層面。
兩者都屬于決策層,但項目經理在項目上級別更大
環評就業
這個看情況了,主要看你的工資待遇以及評定的是職稱還是行政級別了,還有就是是否是地方政府部門下屬單位招聘上來的了。
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國家機關中除了工勤人員以外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身分都屬于公務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黨政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檢察院和法院。
事業人員——是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事業單位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
主要有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
能有副科級編制和待遇的,就是符合了公務員編制的特點了,自然可以轉入公務員編制的,一般來講,公務員編制晉升走級別,晉升途徑一般是從科級、初級、局級到部級。
比如第一年是科員,可能是最低一級的,幾年以后當了科長,就是科級。
再幾年以后當了處長,就是處級……當上了局長就是局級。
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進行考核選拔,不簽勞動合同。
而事業編制走的是職稱,晉升途徑一般是由初級工、中級工到高級工,崗位一般分為管理崗和技術崗,需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簡單地說,公務員都擁有干部身份,而事業人員名義上是國家干部,實際還是工人身份;公務員工作更加穩定,而在事業單位工作則與在企業工作一樣,承擔著一定風險。
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發放,并根據國家財政狀況進行調資,公務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
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不受國家約定,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有關的社會保障規定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
應該說:同崗位同資歷情況下公務員編制比事業編制收入要高一些。
現在的政府機關有部分人是公務員編制,部分人是事業編制。
公務員編制是要中央編制委審批才有的,一般單位名額都是固定的,除了每年報計劃,公開招考公務員以外,不能隨意增加。
但是由于政府機關的業務量增加,又沒有公務員編制,于是就招聘事業編制人員,在國家人事部不備案,不掛名,工資由單位自己或者地方財政供養。
政府機關所屬的事業單位,只有領導(副處以上或者少量正科)是公務員編制,其他人都是事業編制或者是合同工。
李一男什么時候離開華為公司
他在哪一年又回到華為
他任什么職位
從1995年李一男主管研發到2000年李一男離開的5年間,正是華為發展最輝煌的時候,而直到1999年,李一男在華為中央研究部都是一人獨大。
華為中央研究部高手如云,年輕氣盛,即便不是高手,也都是高學歷。
作為研究部總裁,你沒有幾下子能把人服住
李一男當政5年,研發部人莫不對他交口稱贊,服服帖帖。
他離開華為創業后,上百的在華為是骨干以及擔任重要職務的兄弟們先后聚在他的大旗下。
截至現在,華為常務副總裁級別的人走過3個,高級副總裁走的更多,唯獨,只有,僅僅只有李一男離開公司后,華為專門在《管理優化》報上登載了李一男的長篇辭職聲明,大致意思是說他辭職不是因為華為虧待了他,只是想嘗嘗創業的滋味,感謝華為云云。
你也看得出來,實際上這不僅是李一男的聲明,還是任正非的聲明,華為的聲明。
主要意圖就是怕引起員工的震動,穩定軍心。
李一男在華為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 聰明絕頂的李一男 我沒有見識過李一男的技術能力,但我曾經聽無線研究部的總工唐東風滿懷敬重地評價過李一男的聰明。
有一次唐要向客戶搞一個技術匯報,邀請李一男出席。
由于李一男太忙,事先沒有就技術進行溝通,在去會議室的樓梯上,李一男說:你給我把主要的東西講講吧。
就是從1樓到2樓的距離,李一男到會場上竟然能滔滔不絕地把精華闡述得非常透徹,連唐本人都難以置信李一男領悟、掌握得如此之快。
這是一項新技術,而且可以看出他事先不知這項技術的細節,因為他說的很多語言是唐的介紹,但如此專業的技術,在如此短的時間里全部掌握,理解絲毫沒有偏差,而且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
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 自然領袖的李一男 他在華為的權威我是領教過的。
1998年李一男除了負責研發外,還在市場部兼任產品行銷部總裁,我那時在市場干部部負責測算市場部的獎金,市場部兩個最主要的部門是產品行銷部和國內營銷部,華為歷來認為客戶經理(國內營銷部)要比產品經理(產品行銷部)重要,因此在我的測算中,客戶經理的平均獎金是7萬,產品經理的平均獎是6萬,我把測算結果匯報到公司資深副總裁、干部部部長楊漢超那里,楊總沉思了一陣說:本來倒沒什么問題,但現在李一男到了產品部,他那個部門少1萬恐怕通不過吧。
就市場部而言,最大的官不是李一男,應是市場部總裁,因為市場部在公司的地位,市場部總裁、下屬幾大部門的頭都是公司副總裁,當時在市場部任職的6位公司副總裁在華為都是叱咤風云的人物,都是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年富力強一族,都是名牌大學畢業的本科、碩士、博士,都掌握著核心部門的大權。
論資歷,誰都比李一男老,3位是1990年就進入華為公司的元老,最晚的兩位是1993年進入公司,但人家好歹都是博士啊
論年齡,都普遍比李一男大5歲以上,只有胡厚昆比李一男大2歲,可胡是1990年進的華為。
另外,李一男長期在中研部,到市場部來只能算是個新丁,而其他6位中的4位都是市場部元老級的人物,小米加步槍從市場上一步步做起來的。
還記得我前文中說的制訂“狼狽組織計劃”的徐直軍嗎
他也是7大副總之一。
就是這樣6位讓華為人敬畏的副總裁(我相信不少人連他們的面都沒見過,畢竟公司太大了),在市場部常委的會議上,只要李一男說話,6位副總裁基本鴉雀無聲,認真聽講,沒有他的意見,這結論是沒法輕易下的。
華為沒有政治級別,華為內部也沒有誰有什么背景,同志們都是精英中的精品。
如果你能力一般,僅憑職位高一點是不可能獲得大家尊重的。
就是在政府機關、國有企業,就算官比別人大,也不代表別人就一定要尊敬你。
再說,除了孫亞芳外,華為的副總裁之間沒有行政上的隸屬關系。
可以說,李一男的權威一方面來自于他的職位和權力,更主要還是他的自然領袖風范。
你要知道,在年齡上他還只是個毛頭小伙,而且單薄文弱的……他在腰上掛個手機我都替他累
朋友,25歲時我們在干什么
我們還在整天地想著買富康還是買夏利,是買商品房還是去搖經濟適用房的號子,整天還在想著怎么樣才能逗“朱科長”開心,工資怎么樣才能漲到4500元吧
李一男在25歲時已是10個億產值的華為公司副總裁,30歲時他已協助把華為帶過了200億的大關,他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華為的發展方向:程控交換機、幾十個G的波分傳輸、代表未來的數據通信、通信技術的皇冠GSM、CDMA、數千人的招聘計劃、盛大的市場策劃、全球性的市場擴張戰略的拍板,李一男都是核心決策層中的一員,甚至很多時候就是直接來自于他的決策。
人家可是1995年的25歲啊。
我不太想得明白,如果華為公司是家上市公司,如果華為公司拋棄低調的輿論主張,如果華為是家生產日用品需在大眾媒體上進行廣告轟炸的公司,
【第1句】:70米不到的身高,110斤不足的體重,是風就敢把他吹倒,年薪數百萬卻買了輛捷達車的25歲華為公司常務副總裁李一男,在妙筆生花的記者那里將會生成怎樣的文字
武漢長江大橋的總工程師是誰?
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任武漢長江大橋技術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他又接受修建我國第一座跨越長江的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的任務。
1955年9月,大橋正式開工,到1957年9月25日建成,比原計劃提前一年零三個月。
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舉行落成典禮。
武漢長江大橋是鐵路公路兩用的雙層鋼桁梁橋。
上層為公路橋,寬
【第22句】:5米,其中車行道寬18米;下層為鐵路橋,寬18米。
正橋長11
【第55句】:5米,連同兩端公路引橋,總長16
【第70句】:4米。
大橋將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銜接起來,成為我國貫穿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并把武漢三鎮聯成一體,確保了我國南北地區鐵路和公路網聯成一體。
副主任科員相當于事業編什么級別
副主任科員相當于事的助理級職稱。
行政系統職級與事業單位職稱對照:員----員級副科級----助理級職稱正科級----中級職稱副處級----副高級職稱正處級----正高級職稱副主任科員是中國公務員職務的一種,屬于綜合管理類非領導職務序列,級別相當于領導職務的副科長(副鄉長、副鎮長)。
提升主任科員,需要任副科級職務三年以上。
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非領導職務分為: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