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萬萬歲】在古代,天子或皇帝稱為“萬歲”,諸侯或親王稱為千歲,“萬萬歲”稱誰呢?太上皇?顯然不是。“萬萬歲”不過是對皇上的阿諛奉承之詞。那么,它是怎么來的呢? “萬萬歲”一詞,出現于唐朝。相傳武則天稱帝后,特別喜歡別人吹捧她,借以抬高自己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鑾殿召集翰林院眾學士,出題答對。她脫口出了上題:“玉女河邊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眾學士搜腸刮肚,對答了幾十句,武則天都不滿意,甚覺掃興。這時一位慣于拍馬屁的學士看出她的心思,忙吟答道:“金鑾殿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則天聽了十分滿意,推為杰作。從此,“萬萬歲”一詞就流傳于朝野,歷朝歷代如此。
【第2句】:【顧頭不顧尾】(慣)比喻只考慮眼前,不作長遠打算。也比喻做事情不能善始善終,或不能通盤安排。 也作顧前不顧后。 顧腦袋不顧屁股。
【第3句】:【虎落平川被犬欺】釋義:借指失去有利條件,有本領的人也無法發揮作用。例句:馬名騅山窮水盡,長嘆一聲,說:“想不到虎落平川被犬欺,你們打算把我怎么發落?”
【第4句】:【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釋義:比喻不受任何限制,到處都可以施展自己的本領,發揮自己的才能。 “憑”又作“從”。“天高”又作“天空”、“天寬”。例句:石華忽然覺得心胸異常開闊。他暗暗地在心里說:“海闊憑魚躍,天高任烏飛。請黨放心,我決不會辜負您的希望!”
【第5句】:屬蝙蝠的——夜里歡
【第6句】:有一次,我考試只得了六十多分,連著幾天都無精打采的,奶奶說:“不怕百戰失利,就怕灰心喪氣。快振作起精神來!”(廣東·龍門)
【第7句】:宋太祖陳橋兵變——取而代之
【第8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公婆爭論,媳婦不好表態。謂 各持己見,是非難以判斷。浩然《艷陽天》:“眼下是公說公 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時候,一下子就斷出個你清我白,又能 讓他們服氣,那是不容易的。”
【第9句】:【手長衣袖短】(慣)衣服袖子遮不住手臂。形容生活貧困。也指能力達不到。 也作“手長衫袖短”。
【第10句】:媽媽見我剛吃完飯就上廁所,便說:“真是窮鬼不拿財,吃完屎就來。”(安徽·旌德)
【第11句】:【一步一個腳印兒】做事踏實。或說:一步兩腳窩。成語: 腳踏實地。老舍《正紅旗下》:“只有堂堂正正,一步一個腳 印的婦人才能負此重任。”
【第12句】:【開弓沒有回頭箭】釋義:比喻事情無法挽回,無法改變。例句:“一句話,開弓沒有回頭箭,下午我們還得趕火車哩!這個地方我們是住夠了!”
【第13句】:壁角里使?頭——挖墻腳(角)
【第14句】:【打著[某人]的旗號】借用堂皇的名義。明代《金瓶梅》: “又一件,應二哥,銀子便與他,只不叫他打著我的旗兒,在 外邊東誆西騙。”
【第15句】:【好狗不擋道】釋義:罵人不要擋住道路。妨礙通行。“不擋道”又作“不擋路”。例句:那個不知好歹的年輕纖夫,是個生楞兒,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說:“好狗不擋道!”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
【第16句】:逮魚的不帶網——全憑手摸
【第17句】:榮榮放學回家吃午飯,見媽媽做的又是不愛吃的面條,哭鬧著不肯吃。奶奶勸道:“有飯莫嫌淡,有驢莫嫌慢。你就將就將就吧!”(河南·林州)
【第18句】:猴子撈月亮——白歡喜一場;撈不到;
【第19句】:【將是將才,帥是帥才】人的才能各有不同。將才是實干 家,帥才是戰略家。張潔《沉重的翅膀》:“按選勞模的標準, 選車間主任是不夠的,有人能當個頂好的勞模,可不一定能 當個好干部。將是將才,帥是帥才,對不對?”
【第20句】:好經念給聾子聽——白費唾沫
【第21句】:【牙齒上刮下來的】(慣)比喻舍不得吃用省下來的。
【第22句】:【蜂蜜嘴,蝎子心】釋義:比喻嘴甜會說,心腸狠毒。例句:別他媽的滿口仁義道德地糊弄人了,你們這一套我全明白了。誰不知你是蜂蜜嘴,蝎子心,耍那些花腔干什么?
【第23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釋義:比喻利用或依靠近便有利條件。例句:張二哥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山區竹木多嘛,不利用農閑時間搞點副業,一人只有幾分田,咋能養活得了呢?”
【第24句】:【老鼠吃貓飯】(慣)比喻弱者侵占了強者的利益。
【第25句】:弟弟常說大話,媽媽說:“你這個孩子真不自量,黃鱔哪能扯得跟蛇一樣長呢?”(廣西·崇左)
【第26句】:【女子無夫身無主】見“男子無妻財無主,婦女無夫身落空”。
【第27句】:鄰居大嫂和二嫂因一些小事鬧矛盾。過了幾天,爺爺從外地回來,勸她們說:“以前的事,來個‘長草短草,一把剜倒’,誰也不要斤斤計較了。”(重慶·奉節)
【第28句】:舉重場上比高低——斤斤計較
【第29句】:我雖然總愛花零錢。可有時一天只花一角錢。媽媽說:“一角錢?燕子銜泥壘大窩。”(山東·昌樂)
【第30句】:媽媽給我一塊錢買火柴,回家后,媽媽問剩下的錢呢?我說:“買糖了。”媽媽說:“真是猴子嘴里倒不出棗。”(山東·昌樂)
【第31句】:【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慣)形容雖然相距很近,互相卻并不往來。 也作雞鳴犬吠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第32句】:【英雄何論出身低】見“好漢不怕出身低”。
【第33句】:【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慣)指重新遭受苦難。
【第34句】:【肚痛埋怨灶司】(慣)灶司:灶王爺。比喻自己沒本領做事情,卻埋怨他人。
【第35句】:【馬瘦毛長,人拙理短】(諺)馬瘦了,毛就顯得長;人笨拙,有理講不出或做事不圓到,就顯得理虧。指笨拙的人不是理短,而是嘴笨或處事不當。
【第36句】:【七塊頭,八疙瘩】(慣)形容衣服破爛,到處都是補丁摞補丁。
【第37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釋義:佛:佛教修行圓滿的人。放下手里的屠刀,馬上就能成佛。原為佛教語,勸人改惡從善,后用來比喻壞人停止作惡,也會變成好人。例句:佛家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你好好改造,政府會對你進行寬大處理的。
【第38句】:老母豬尿窩——自作自受
【第39句】:外國人合影留念——全是洋相
【第40句】:曹操殺華佗——以怨報德
【第41句】:【腿肚子貼灶王爺——人走家搬】(歇)灶王爺:迷信稱掌握一家禍福的神,供奉在鍋灶邊,這里指灶神的畫像,指代“家”。指單身一人,沒有家室拖累。
【第42句】:天氣陰沉沉的,爸爸要去縣城。我說:“爸爸,今天天氣不好,你不要去了。”爸爸說:“不行!與人家約好的時間,就是下黑雪我也得去!”(河北·滄州)
【第43句】:【老鴉嫌豬黑】釋義:比喻只知嫌惡別人的缺點毛病,不知自己的缺點毛病也和別人一樣。例句:俗語道:“……老鴉嫌豬黑,烏龜笑鱉跛。”
【第44句】:【敲門磚】“敲門磚”比喻以不正當方法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那么,“敲門磚”是怎么來的呢?它源自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一天張公子去拜訪李公子,他在李公子的庭院外拍了好一陣門也無人應聲。原來李公子讀書太專心了,沒聽到張公子叫門。張公子因拍了半天也不見李公子來開門,心中十分不快,轉身正要回府,卻一眼看見了墻角的幾塊磚頭。于是靈機一動,抄起一塊對著門猛敲起來。這回李公子可聽見敲門聲了,心里一驚,以為出什么大事了,他急忙起身去開門,只見張公子倚在門邊。李公子奇怪地問:“出什么事了?”張公子平靜地說:“沒出什么事,我閑著無事,特意來拜訪你。”李公子又問:“你剛才用何物敲門?聲音如此之大。”張公子回答說:“沒什么特別的,不過是一塊‘敲門磚’。”李公子大惑不解:“張公子訪友還要專門帶上敲門磚?”張公子瞥了一眼墻角,笑道:“敲門磚隨處可撿,也可隨手可扔,很是方便。”這時,李公子才恍然大悟。后來,人們就把借以謀取名利的手段比喻為“敲門磚”。屬貶義。
【第45句】:【驢屎蛋子也冒一陣熱】指一時表現還不錯。電視劇:“咱 們做人啦,腳正不怕鞋歪,你太不像話了,那驢屎蛋子也冒 一陣熱,你這是唱的那出戲?”
【第46句】:玻璃碴子掉在油缸里——又奸(尖)又猾(滑)
【第47句】:【黃道吉日】“黃道吉日”一詞,《現代漢語詞典》作了這樣的解釋:“迷信的人認為宜于辦事的好日子。其實,“黃道”原是個科學術語,是天文學上對太陽直射地球而在地球上形成的軌跡的特稱,它對天體氣候的變化,人體感官的功能都有一定影響。充分利用這些因素,對航天、航海、軍事、農業等方面都有顯著作用。所謂“吉日”,是根據黃道上六大星辰的運行來確定的。這六大星辰是:青龍、明堂、金匱,天德、玉堂和司命。此六大星辰,得之為吉,不得為次,悖之為兇。星相學家就是根據這些星辰的運行,來推算天氣、潮汐、地質及其對人體生理、心理影響,并以此來判定吉兇的。天體運行,本循自然規律。但經星相學家以此判定吉兇,人為制造了神秘面紗,變成了迷信。帶黃道吉日的舊黃歷,處處暗藏吉兇,步步設防,使人們無所適從。實踐證明,按黃道吉日行事,吉兇不定。如1941年12月8日,是個罕見的“黃道吉日”,是經過日本星相家精心選擇的,而這一天,處在西半球的美國日歷卻是12月7日,此乃兇煞之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美國損失慘重。而1986年9月20日漢城亞運會就沒有那么靈驗,開幕式那天,是根據多年氣象資料選定的“黃道吉日”,可漢城開幕式會場大雨如注,影響了人們的情緒,晦氣籠罩著漢城。這個黃道吉日沒有選好。那么,是不是黃道吉日一點作用也沒有呢?那倒不是。生活中人們習慣辦事選擇黃道吉日,如喜慶之日、結婚聘女、修房蓋屋等,選個黃道吉日,人們此舉為圖個吉利,心理得到寬慰,心情舒暢,有利于喜事辦好,進展順利。
【第48句】:【歪嘴和尚念不好經】謂有缺點,有毛病,做不好事情。韓 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歪嘴和尚還能念出好經?銅鎖 這回,又上了他的當了。”
【第49句】:【門不當,戶不對,日久天長必成災】(諺)結親的雙方,如果社會地位、經濟狀況、文化層次等不相當,勉強結合,久后必生變故。指男女婚配要注意門當戶對。
【第50句】:大貍貓伸懶腰——唬(虎)起來了
【第51句】:【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秋雨預示著氣溫下降。 清代《三俠五義》:“利害!真是一場秋雨一場寒,這可怎么 好呢?”
【第52句】:病重不吃藥——等死
【第53句】:【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徐庶,三國時謀士,曹操把他騙到 曹營,他決計不發表意見。事出《三國演義》。借指不說話。 老舍《駱駝祥子》:“他必審問我,我給他個‘徐庶入曹營,一 語不發’。”
【第54句】:【讓禮一寸,得禮一尺】(諺)對別人有一寸的禮讓,就會得到別人十倍的回報。指待人處事,你能尊重人,人自然會尊重你,而且是更加尊重。
【第55句】:招親招了豬八戒——自找難看
【第56句】:【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在我國又稱“小寫數字”,比起中國的大寫數字簡省、方便得多。它現在是世界通用的數字,發明者可謂對世界科學進步貢獻大焉。阿拉伯數字并非起源于阿拉伯國家,它的發源地在印度。印度在自然科學方面,最杰出的貢獻就是發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計數法,創造了包括“。” 在內的10個數字符號。那么,為什么叫阿拉伯數字呢?是因為這種數字符號和計數法產生后,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了西方,被命名為“阿拉伯數字”。
【第57句】:【家住山前識鳥音】(諺)住在山前的人家,聽慣了鳥鳴,也就能辨識鳥音。比喻久處某一環境,自然就熟悉某一環境的情況。 也作“久住山林辨鳥音”。
【第58句】:【里程碑】“里程碑”本是設于道路旁邊用以記載里數的標志,引申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可以作為階段性標志的大事件。里程碑源于我國古代。早在漢代以前,我國就已用土堆標記里程。故當日寸的里程碑稱為堠,亦稱里堆。東漢時是路側一里置一堠,唐代又改為五里一堠,十里雙堠。宋代以后,各地逐漸興起以石塊做里程碑,再以后又興起用條石,故而里程碑名副其實。現在用混凝土預制塊,刻上公里數,國道附加路線編號,如“107”國道,做里程標記。
【第59句】:【趁熱打鐵,趁早治病】見“打鐵要趁熱,治病要趁早”。
【第60句】:小東是個有名的小調皮,不管他爸爸怎么說他,就是不改。這次他爸爸又說他了:“我看你是‘霜打油菜莢,打死也不發’啊!”(安徽·廬江)
【第61句】:木鉆鉆鋼板——紋絲不動
【第62句】:字要簡潔方為妙。
【第63句】:爸爸是局長,叔叔又有錢,我經常向別人夸耀。可媽媽卻說:“有人不仗人勢,有錢不恃錢勢。你要好好學習,將來靠自己的本領做事。”(河北·易縣)
【第64句】:我的學習成績總是上上下下,有人嚴格管我的時候就上去了,一放松又下來了。媽媽生氣地說:“你真是核桃變的,要敲打著。”(四川·康定)
【第65句】:烏龜進灶門——爬灰
【第66句】:【親的掰不開,疏的貼不上】(諺)掰(bal):用手分開。關系親密的,掰也掰不開;關系疏遠的,靠也靠不攏。指人際關系的親與疏是自然形成的,勉強不得。 也作“親的疏不開,疏的親不攏”。
【第67句】:【又想吃大餅,又不愿累牙】(慣)比喻既想得好處,又不愿出力。
【第68句】:【井里淹死人——沒處推】(歇)本指沒有物體移動的空間,轉指無法推托,必須承擔。
【第69句】:【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見“八兩換半斤,人心換人心”。
【第70句】:在我們樓下的小賣部門口,一位叔叔一手拿著十元錢,一手拿著幾片餅干,在逗一位小男孩。小男孩毫不猶豫地把手伸向了餅干。叔叔說:“這就叫寧要草料,不要黃金。”(山東·汶上)
【第71句】:【結婚】“結婚”的由來,大致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民俗說。早在原始社會,人類沒有固定的婚姻,每當黃昏,便自由結合擇偶而居,這種婚俗,至今還有保留,如云南省的摩梭人現在還實行走婚。所以,漢民族把最早的“黃昏夫妻”稱之為“結昏”。隨著一夫一妻制的實行,語言學家便把曾經標志混亂婚姻的“結昏”改為“結婚”。“婚”字的衍變,是混亂婚姻向文明婚姻過渡的見證。另一種說法是陰陽說。《禮記·昏義》孔穎達疏說:“娶妻之禮,以昏為期,因名焉。必以昏者,取其陰來陽往之義。”這就是說,把婚禮安排在昏時進行,是取其陰來陽往的意思。“陰來陽往”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白天即將過去,夜晚即將來臨,陰陽交替之時,即是黃昏。另一層意思是,新郎在白天去親迎新娘,新娘在臨近夜晚時來到夫家。這種自然的陰陽和人事的陰陽相結合,正好體現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在古人看來,一切人事都要合乎天意,婚禮這一重要禮儀更不能例外。以人的陰來陽往和天的陰來陽往相配合,這種婚禮就合乎天意,婚姻就會獲得美滿幸福,同時也會給通婚的兩個家族帶來福澤。所以婚禮必須在昏時舉行。這是“結婚”一詞的原意,現在結婚儀式不據泥于黃昏,“吉時”在中午居多。
【第72句】:【運用之妙,在于一心】釋義:對陣勢運用得是否靈活巧妙,完全在于指揮者根據實際情況,審時度勢,隨機應變。“在于”又作“存乎”。例句:湯鎮臺道:“且不要管他。‘運用之妙,在于一心’,苗子們今日過年,正好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第73句】:【變色龍】“變色龍”比喻善變、隨時偽裝自己、逢迎投機、見風使舵的人。“變色龍”實有其物,是蜥蜴類爬行小動物,軀干稍扁,皮面粗糙,四肢略長,行動緩慢,舌頭長而靈活,常伏在暗處以舌捕食其他昆蟲。它的皮下有多種色素塊,能隨時根據不同光線或環境,改變表皮顏色以保護自身安全。用“變色龍”這個比喻,源于俄國文學巨匠契訶夫。他創作的小說《變色龍》中,描寫了一位態度變來變去的警官——奧楚蔑洛夫的故事。警官奧楚蔑洛夫例行巡查時,碰到被狗咬傷手指的首飾匠,警官大罵那只野狗,還決定要追查狗的主人,嚴懲不管教惡狗的家伙!有人說此狗像將軍家的,警官立時變了臉,把被咬者罵了一頓。另一警察說將軍家沒有這種狗,警官又改了口氣,再次痛罵惡狗。將軍的廚師看了狗時說,這是將軍哥哥家的狗,變色龍警官又改變了顏面……警官逢迎拍馬的本性,使他表演了瞬間多次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滑稽變色丑劇,寓意深刻,
【第74句】:【褲襠里放屁——兩岔】(歇)褲襠:兩條褲腿相連之處。指兩個人走岔了或兩人想在兩處。 也作“褲兜子里放屁——兩岔”。
【第75句】:【打了盆說盆,打了碗說碗】(諺)打:打破。指發生了什么問題,就只討論與解決什么問題,不必拉扯別的事。 也作打了盆說盆,打了罐說罐。 打鍋說鍋,打碗論碗。
【第76句】:【 喝涼水塞牙縫】謂倒霉透頂。或說:吃豆腐塞牙縫。徐 光耀《平原烈火》:“唉,人窮了喝水也塞牙,恰好趕上糟不死 聘妹子,正搜尋嫁妝料子哩,準是看上了他的布鮮亮,一下 子連包袱背上了崗樓。”
【第77句】:【戴帽子的猢猻——倒像人】(歇)指還像個人樣。含譏諷意味。
【第78句】:我都十三歲了,可什么活都不會干,連扛會兒鋤頭也要喘氣。爸爸數叨我說:“一把鋤頭當座山,像你這樣,只有刮地皮了。”(四川·渠縣)
【第79句】:【不齒于人類的狗屎堆】狗屎堆,借指惡人、社會渣滓,被社 會所唾棄。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干這個不管是否會給 他人造成影響,都是不齒于人類狗屎堆的事,要干實在不易 哩。”
【第80句】:【尖擔擔柴——兩頭脫】(歇)尖擔:兩頭尖的扁擔。尖擔兩頭沒有鉤槽,掛在兩頭的東西容易脫落。 指兩頭都落空。
【第81句】:【殺頭生意有人做,虧本生意無人做】(諺)冒著生命風險去做買賣的,有的是人;賠上血本去做買賣的,誰也不干。指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無利可圖的生意沒人做。
【第82句】:【小錯護短,大錯不遠】(諺)護短:對缺點或過失加以袒護。指護短的行為只能助長錯誤的發展。
【第83句】:【富易交,貴易妻】見“貴易交,富易妻”。
【第84句】:蚊子趴到玻璃上——插不上嘴
【第85句】:【好花插在牛屎上】見“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第86句】:鄰居家的婆媳吵架,只是因為媳婦的一句話。奶奶勸架時說:“誰家的嘴皮不磨牙,說錯了就改,何必吵架呢?”(湖北·鐘祥)
【第87句】:【插杠子】(慣)比喻局外人插進來干擾。 也作插一杠子。 橫插一杠子。
【第88句】:【老板】“老板”在新中國成立前是私營企業主的代稱,“大老板”就是資本家了。新中國成立后,通過“三大改告”,實現了公有制,自然也就失去了老板存在的土壤。改革開放以后,私營經濟又有了大發展,出現了“老板”遍地都是的現象,具有億萬資產大買賣的富豪稱“老板”,小吃店的店主、擺地攤的攤主也稱老板,反正見怪不怪,人們也都習慣了。那么,“老板”是怎么來的呢? “老板”一詞的來源,有多種說法,這里只選擇一種,“老板”源于“拍板”。“老板”最早是用于稱戲班班主的。如梅蘭芳在舊時稱梅老板。清代張濤《津門雜記》云:“優伶美其名‘相公’,即‘像姑’之訛音,言其男而像女也。向居候家后,其寓所日‘下處’,主人日‘老板’;多半亦梨園子弟出身,積有資金,遂畜雛伶,自立堂門。”這里再明白不過地說明,戲班班主稱為“老板”,他們多是梨園子弟出身。戲班班主被稱為“老板”,是從唱曲中的“拍板”來的。要節奏鮮明,就得有指揮棒,指揮戲曲演唱的指揮棒,就是“拍板”,即打拍子的長條板子。明代曲論家王驥德在《曲律》中所說的“蓋凡句有長短,字有多寡,調有緊慢,一視板以為節制。”明代魏良輔的《曲律》中曾說:“惟腔與板兩工者,乃為上乘。”這就是說,演唱者要唱得腔純板正,才算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老板”之“板”是源于“拍板”之“板”的端倪來。正因為曲壇領袖或戲班班主多是“腔純板正”的梨園杰出人物,正因為他們老于板眼純正而歌,所以把他們稱為“老板”是再形象不過了。
【第89句】:【劊子手念經假】裝慈悲。姚雪垠《李自成》:“他家傭戶過 著牛馬不如的日子,被他家莊頭豪奴催租逼債,常常賣兒賣 女,可是他佯裝不知,又是放賑救災,又是修蓋書院講學,這 不是劊子手披著袈裟念經?”
【第90句】:【紅牛黑牛,能曳犁的都是好牛】釋義:比喻不看外表或形式,而從實際效果判斷好壞。例句:有時候,他將不這樣直說,他只含蓄地說:“紅牛黑牛,能曳犁的,都是好牛。”莊稼人一聽,都能明白他的意思啦。
【第91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慣)指雖然沒有成績,卻也付出了辛苦,多少做了些工作。 也作“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
【第92句】:【近家無瘦地,遙田不富人】(諺)瘦地:貧瘠的土地。遙田:離家遠的田地。指離家近的土地管理方便,故而肥沃;離家遠的土地難以管理,故而薄收。
【第93句】:【一年二年,與佛齊肩;三年四年,佛在一邊】(諺)敬佛的人,開始對佛尊敬,一兩年后把佛看得和自己并肩高,三四年后就把佛拋到一邊了。指人的立志很難持久,時間越長越懈怠。
【第94句】:【官場如戲場】(諺)官場的事,就如同演戲一樣。舊指官場榮辱不定,恩怨無常,一切都像是暫時的表演。
【第95句】:【官土打官墻】(慣)比喻用公眾的錢辦公眾的事。
【第96句】:【熟讀王叔和,不如臨癥多】釋義:王叔和:晉朝的醫學家,著有《脈經》、《脈訣》。讀醫書,不如多在治病的實踐中學習醫術。例句:“熟讀王叔和,不如臨癥多。”不瞞太爺說,晚生在江湖上胡鬧,不曾讀過什么醫書,卻是看的癥不少,近來蒙少爺的教訓,才曉得書是該念的。
【第97句】:山羊愛石山,綿羊愛草山——各有所好
【第98句】:【亂彈琴】釋義:彈琴不按節拍。比喻亂來一氣。例句:你這個警衛員真是亂彈琴,連首長也看不住。要是旅首長碰到特務出了差錯,保衛科會砍你的頭!
【第99句】:斑鳩下蛋———對
上一篇:歇后語文案好現實的一句經典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