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靠著大樹有柴燒】釋義:倚仗某種勢力就能得到某種利益。例句:俗話說:“靠著大樹有柴燒”。韓德勤就是靠著顧祝同這棵大樹,在國民黨內(nèi)做了個師長。
【第2句】:【錢財入手非容易,失處方知得處難】(諺)錢財掙到手并不容易,人往往是在沒有了錢財?shù)臅r候才知道掙錢之難。指人要珍惜錢財,養(yǎng)成節(jié)儉的習慣。
【第3句】:【現(xiàn)官不如現(xiàn)管】(諺)現(xiàn)官:現(xiàn)任的官員。現(xiàn)管:直接管轄自己的頂頭上司。指不怕現(xiàn)任官員職位多高,就怕直接管轄自己的頂頭上司。
【第4句】:【百能百巧百受窮】(諺)在技藝上樣樣能樣樣巧的工匠,沒有不受窮困的。指技藝貴在精一,不在多能。
【第5句】:【鴨子死了嘴還硬】嘴硬,兼指嘴上不認輸。成語:強詞奪 理。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鴨子死了嘴也硬。妹妹,不 管什么事,你若不占上風,你是不肯甘休的。”
【第6句】:【低棋也有神仙著】(諺)著(zha。):下棋時走的一步棋。指低水平的棋手,偶爾也會走出一步極其高明的棋著。比喻平庸或愚笨的人,偶爾出言謀事也會有過人處。 也作“低棋陣里有高著”。
【第7句】:冰雹砸荷葉——打發(fā)碎;落花留(流)水
【第8句】:【打腫臉充胖子】要面子,硬充好漢。類似的:鼓著腮幫去 充胖。巴金《談(秋)》:“他寧肯有病裝健康人,打腫臉充胖 子,不讓任何一個人知道真實情況。” 當面鼓,背后鑼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耍兩面派。類似 的:人前一面鼓,人后一面鑼。汪幸福《浪跡臺灣島》:“商人 那種人前一面鼓,人后一面鑼的本領(lǐng),自然運用得嫻熟自 如。”
【第9句】:鄰居們都來幫我家收麥,媽媽感激地說:“人心齊,泰山移;靠集體,是力無比呀!多虧了大伙。”二嬸笑著說:“一塊磚頭難砌墻,一根椽子難蓋房;一家有困難,百家來幫忙。還客氣啥?”(河北·石家莊)
【第10句】:【白天游門走四方,黑夜點燈補褲襠】(慣)指白天到處閑逛,夜里卻忙著干活。
【第11句】:東街二奶奶得了個孫子,嬌得不行。我奶奶說:“人家是頭頂著怕摔了,嘴噙著怕化了,要月亮不給星星。”媽媽說:“難怪呀,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嘛!”(北京·昌平)
【第12句】:【水過地皮濕】釋義:比喻搞得不深不透,走過場。也指從中撈取好處。例句:再說,咱這游擊運動,應該是從零星的行動,到大規(guī)模的軍事運動,再全面地起義(yipinjuzi.com)。不能一下子轟起來,一下子又散了,水過地皮濕。
【第13句】:【近水解近渴】釋義:比喻應付眼前急需,現(xiàn)得利。例句:馬之悅聽了這話,馬上把心放下了:他最怕馬同峰回來跟蕭長春擰成一股勁兒,又拍著腿說:“好,好,這才是近水解近渴嘛!”
【第14句】:【家庭合不合,看看兒媳和公婆】(諺)一個家庭是否和睦,只要看看兒媳婦和公婆的關(guān)系如何即可。 指家庭和諧不和諧,媳婦和公婆的相處是關(guān)鍵。
【第15句】:【百樣米養(yǎng)百樣人】(諺)指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與志趣。
【第16句】:飲食貴有節(jié),運動貴有恒。
【第17句】:【在江邊上賣水】(慣)比喻向行家或有本事的人挑戰(zhàn)。
【第18句】:【 平地栽跟頭】在順利情況下遇到挫折。《在和平的日子 里》:“在殘酷的戰(zhàn)爭中都沒有后退的人,如今可就過不下去 了!俗話說,‘平地栽跟頭’,一點都不假啊!”
【第19句】:楚河漢界———清二楚
【第20句】:【沒見過大陣仗】(慣)陣仗:陣勢,軍隊打仗的場面。比喻閱歷少,沒見過大世面。 也作沒經(jīng)過大陣勢。 沒見過大世面。 沒見過世面。
【第21句】:吃餃子不吃餡——調(diào)(挑)皮
【第22句】:【屬蛐蛐兒的——土里生土里長】(歇)土:本指泥土,轉(zhuǎn)指本地。指人生在當?shù)赜衷诋數(shù)亻L大。
【第23句】:【魚離水,草離根】(慣)比喻失去了根本,離開了適合自己生存的環(huán)境。
【第24句】:野鴿子起飛——下落不明
【第25句】:濕身滾進石灰堆——難得脫身
【第26句】:【拿著雞毛當令箭】釋義:比喻把別人隨便講的話當作命令一樣來對待,或把小事當成大事。例句:“俺就得問,這是俺們民兵的責任!”“哼!別拿著雞毛當令箭,你爹見著俺還得讓三分。”
【第27句】:【嘴上天官賜福,肚子里男盜女娼】(慣)天官:道教所信奉的三神之一;三神也稱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傳說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天官賜福于人。指嘴上說得冠冕堂皇,思想行為卻卑鄙無恥。
【第28句】:【花圈】當有人去世時,吊喪的人一般送個大花圈表示哀悼。在我國古代,喪葬儀式以搭靈堂為主,四周飾以白布,并扎紙人、紙馬來燒,另外還要打幡,撒紙錢等,并沒有送花圈的習俗。那么,花圈是怎么來的呢?花圈的發(fā)源地據(jù)說是在希臘,最初并不是為喪禮專用的。古希臘把花圈稱為“斯吉芳諾思”,是裝飾神像的圣物。按照基督教的傳說,一個人臨死時帶上花圈,安琪兒(即天使)就會把他的靈魂帶到天堂。在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法律——《十二銅表法》中《神圣法》中第七條說:“假如有人或者親身,或者由于自己的馬或奴隸在競賽中獲勝而得到花圈,那么在他死時,無論在他家里或在戰(zhàn)場,都不禁止把花圈置于死者身上。同樣,也允許他的親屬帶花圈參加葬禮。” 原來,花圈是在競賽中獲得的獎賞物,由于生前本人或者馬、奴隸獲得了這樣的獎賞,死者有資格把花圈帶到天堂。現(xiàn)在人們?yōu)樗勒咚突ㄈΓ匀粚儆诮o死者贈送的“葬禮”之類。這種習俗已被東、西方共同接受了。
【第29句】:【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諺)人無論到了哪里,都要盡量留下自己的好名聲,就像大雁經(jīng)過哪里,都要留下叫聲一樣。指人活一世,應留下好名聲。 也作“人過留名傳后世,雁過留聲待來春”。
【第30句】:【黃花魚——溜邊兒】見“屬黃花魚的——溜邊”。
【第31句】:【冰糖葫蘆】“冰糖葫蘆”酸甜可口,大人孩子都愛吃。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南宋紹熙年間,光宗皇帝的愛妃黃貴妃患病,不思飲食,日漸憔悴,太醫(yī)也束手無策。皇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張榜招醫(yī)。很快就有一江湖郎中應招進宮。診視之后說,只要用山楂球與紅糖一起煎熬,每次飯前吃五到十枚,半月后即可痊愈。黃貴妃如法服用之后,果然恢復食欲。后來,這種酸脆香甜的山楂傳人民間,便成了今天流行的冰糖葫蘆。
【第32句】:【人不親藝親,藝不親刀把子親】(諺)藝:專指習武行。刀把子:習武人手握的刀柄。指人和人即使不熟,但只要同是習武的,便會使人親熱起來。也泛指只要是同行,就有同情心。 也作人不親藝親,藝不親刀柄親。 人不親藝親,藝不親祖師爺親。祖師爺:創(chuàng)建武藝行的鼻祖。
【第33句】:【 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被眾多的人反對,即難以生活下去。 相關(guān)的:千口唾沫淹死人。李準《黃河東流去》:“古人說過 ‘千人所指,無疾而亡’,別看眼淚是一泡水,流得多了,也能 淹死他們這群龜孫。”
【第34句】:【上了賊船,走到江心】謂誤入歧途,難以改正和挽回影響。 浩然《艷陽天》:“別哭啦,哭也沒有用;這一回,我算上了賊 船,走到江心了!”
【第35句】:【裝龍似龍,裝虎似虎】(慣)指善于模仿或表演,裝扮什么像什么。
【第36句】:流水遇到阻力——泛起浪花
【第37句】:【千里相送,歸于一別】(諺)送客到千里遠,最終也還是要分手的。 指送行只表情意,不必遠送。勸止送行者的常語。 也作千里送君,終須一別。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第38句】:【彈不到一根弦上】(慣)彈:諧“談”。弦:琴弦。指意見不一致,說不到一塊兒。
【第39句】:野馬上籠頭——服服帖帖
【第40句】:【請將不如激將】(諺)激:用刺激性的或反面的話鼓動。請將軍出馬交戰(zhàn),不如鼓動他,激他出馬。 泛指正面懇請人做某事,不如采用反激的辦法更有效。 也作“勸將不如激將”。
【第41句】:吃飯時,媽媽見我總是狼吞虎咽的,就教育我說:“吃得快,咽得慌,傷了口胃傷了腸。”(江蘇·新沂)
【第42句】:【人生唯有別離苦】(諺)指人生在世,最令人痛苦的是生離死別。 也作人生最苦是離別。 人間最苦處,死別共生離。 人生最苦難堪事,莫過死別與生離。
【第43句】:大軸子裹小軸子——畫里有畫(話里有話)
【第44句】:【急驚風撞了個慢郎中】(慣)急驚風:中醫(yī)指小兒因高燒引起的驚厥、抽搐。比喻事情緊急,卻碰上了慢性子或漠然視之的人。 也作急驚風遇著個慢郎中。 急驚風偏碰著慢郎中。
【第45句】:驢騎后,馬騎前,騾子騎在正中間。
【第46句】:【春光一刻值干金】釋義:形容春天時光極寶貴。例句:時候不早了,春光一刻值干金,別耽誤時間了,你是領(lǐng)頭的,你提個名,大家同意就行了。
【第47句】:扁擔靠在電桿上——矮了半截;矮了一大截
【第48句】:【蜞螞兒跳水——噗嗵】見“蛤蟆跳井——撲通”。
【第49句】:肚里藏鐮刀——割心腸
【第50句】:望鄉(xiāng)臺上彈琵琶——死快活
【第51句】:背水作戰(zhàn)——斷了后路;不留后路
【第52句】:【彎鐮刀碰個葫蘆菜】(慣)比喻兩個有缺點的人在一起,正好相配。
【第53句】:鄰居有個小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貪吃,而且自己的東西從不給別人吃。他爺爺說他“你吃別人的東西吃出汗來,別人吃你的東西急出汗來”。(江蘇·常州)
【第54句】:【傀儡會跳動,自有提線人】(諺)傀儡:木偶戲里的木頭人。 指傀儡在幕前舞動,是幕后有人提著線在操縱。比喻出面搗亂的人,受幕后主謀指使。
【第55句】:【揭底就怕老鄉(xiāng)親】釋義:就怕知道底細的老鄉(xiāng)親揭老底兒。例句:“你說你沒有現(xiàn)大洋?有句俗話:‘揭底就怕老鄉(xiāng)親。’茅公島的人,哪一個不知道你仇國礎(chǔ)向來不存鈔票,專存現(xiàn)大洋和金條?”
【第56句】:家雀子過海——沒有落腳點
【第57句】:【水潑不進,針插不進】封鎖嚴密。張賢亮《河的子孫》:“老 實說,魏家橋大隊是他水潑不進,針插不透的獨立王國。” 私憑文書官憑印公私往來交涉需有憑證。李英儒《野 火春風斗古城》:“冰天雪地,爬溝過界,我舍生忘死地趕到 這兒,還會有差錯兒!罷呀!私憑文書官憑印,你往外瞧著 點,我掏給你點東西看。”
【第58句】:【君子報仇,直待三年;小人報仇,只在眼前】(諺)指君子報仇要深思熟慮等待時機,小人報仇往往會操之過急。
【第59句】:【柳樹開花沒結(jié)果】柳絮沒有果實。借指事情沒有結(jié)果, 沒有好收場。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他說命太苦,頭 一回說親說了個你,鬧了一回子,誰知道柳樹上開花:沒結(jié) 果。”
【第60句】:【 花枝葉下猶藏刺】暗中傷人。明代《金瓶梅》:“這個郎君 也早合當?shù)惯\,就吐實話泄機與他,倒吃婆娘哄賺了。正 是:花枝葉下猶藏型 ,人心難保不懷毒。”
【第61句】:【白豆腐也能說出血來】善于說話,或善于詭辯。成語:伶 牙俐齒。語文圖書:“有的人拙嘴笨舌,有理說不清;有的人 能說會道,白豆腐也能說出血來。”
【第62句】:【得屋子想炕,有了炕想老婆】(諺)炕:北方農(nóng)村土坯砌的睡覺用的臺子,冬天可供取暖。有了屋子想要炕,有了炕又想有個坐在炕上的媳婦。指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 也作得了屋子想炕。 得了鍋臺想上炕。
【第63句】:洗淋水澡——首當其沖
【第64句】:【挑大梁】(慣)挑:本指用竹竿等的一頭支起,比喻承擔。指擔負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也作“挑正梁”。
【第65句】:【女大不中留】(諺)指女兒長大了就應該出嫁,不可久留娘家。 也作女大不中留,留下結(jié)冤仇。 女大留不得,留下惹是非。
【第66句】:猴兒照鏡子一里外不是人
【第67句】:【恩將恩報,仇將仇報】(諺)人有恩惠于我,我定當用恩惠去報答他。指有恩報恩,有仇報仇,這才是恩怨分明的大丈夫作風。
【第68句】:錯把駝峰當腫背——大驚小怪
【第69句】:彩電演節(jié)目——有聲有色
【第70句】:一棵大樹枯了心—外強中干
【第71句】:【認錢不認親】(慣)指為了錢財連親情都不要了。
【第72句】:【四季豆油鹽不進】油鹽,有言,諧音。意即不聽話,頑固。 成語:充耳不聞。文稿:“這幫四季豆油鹽不進的家伙,我看 干脆,崩了算啦。”
【第73句】:牛吃破草帽——滿肚子的壞圈圈
【第74句】:【媳婦堂前拜,公婆背利債】(諺)指舊時窮人家要靠借債來娶媳婦。
【第75句】:【 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過分,反而害了自己。成語:弄巧 成拙。王蒙《失態(tài)的季節(jié)》:“我們當時就議論,錢文前途是 遠大的,只是方向的問題,方向?qū)α耍斎挥斆饔昧耍?向不對,那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第76句】:【二者必居其一】此語的意思是只能在兩樣事物中選擇一種。此語典出《孟子·公孫丑下》:“前日之不受是,則今日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則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這段話說的是戰(zhàn)國時,有一次孟子去齊國,齊王贈金一百,他不受。到了宋國,宋君贈金七十,他接受了。又到薛國,薛君贈金五十,他也接受了。孟子的學生陳臻對這個問題很迷惑,問他說:“假如你不接受齊王之贈是對的,那后來接受兩國之贈就不對了;如果說接受宋君、薛君之贈是對的,那么,不接受齊王之贈就是錯了。一個人前后的行為應當一致,您只能在這二者中選擇一種,怎么前后矛盾呢?” 孟子解釋說:“你說的非常有道理,但不了解其中真正的原因。在宋國和薛國,我們游說的時間長,去的地方多,處處需要錢,我當然要接受。而齊王給我們的贈金,我沒有用處,沒有用處而又要別人的贈金,那不是向別人借錢嗎?天下哪有君子向別人借錢的呢?”陳臻聽了,覺得老師說得很有道理。
【第77句】:【老鼠尾巴熬湯,油水不大】釋義:比喻沒有多少好處可圖。例句:如今新社會,有錢人家過日子,是寸步難行。今后的生意,恐怕也是老鼠尾巴熬湯,油水不大,沒有什么大事頭了。
【第78句】:【愁一愁,白了頭;笑一笑,十年少】(諺)指頭發(fā)早白,是由愁郁引起的;歡笑能使人變得年輕。
【第79句】:【強扭的瓜不甜】(諺)比喻用高壓手段強迫人去做事情,不會有美滿的效果。多用在男女婚姻上。 也作強扭的瓜兒不香甜,強迫的婚事不和美。 強擰的瓜不甜,強拔的苗不長。
【第80句】:【水深見長人】(諺)長(chang)人:身材高大的人。比喻在關(guān)鍵時刻才能顯現(xiàn)出英雄本色。
【第81句】:【好合不如好散】不能在一起共事或生活,也不必成為仇 人。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不要講了!咱們上場來都是 朋友,好合不如好散!”
【第82句】:貓兒洞口等老鼠——目不轉(zhuǎn)睛
【第83句】:野狗跑進狼窩里——沒好事
【第84句】:【踢破了門檻】(慣)形容上門的人很多或某人來的次數(shù)很多。
【第85句】:【蜜糖罐里打熬不出硬骨頭】釋義:比喻在富裕的生活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不出意志堅強的人。例包:我對閨女說,不是你爹無情,這人一生一世,不鍛就煉不出心來,不闖就造不出真正的人來,男的女的都不例外,蜜糖罐里打熬不出硬骨頭,所以我對丫頭說,你爹就算能找到門路,我也不去找,不把你摔打成了不算數(shù)!
【第86句】:【九牛去得一毛】(慣)形容損失非常少或所占比例極小。 也作“九牛身上拔一根毛”。
【第87句】:【難家不會,會家不難】(諺)同一件事,讓外行去做,就很犯難;讓內(nèi)行去做,就得心應手。指做事的難易不是絕對的,關(guān)鍵在于懂行。 也作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難了不會,會了不難。 會家不難,難家不會。
【第88句】:小軍的鉛筆斷了,順手拿起水果刀去削,結(jié)果弄得一團糟。媽媽走上前說:“鐮刀不能砍大樹,斧頭不能割青草,什么事都要做得有規(guī)矩。”(湖南·長沙)
【第89句】:【好兄弟高打墻,親戚朋友遠離鄉(xiāng)】(諺)兄弟之間關(guān)系再好,分居后也應筑起高墻,節(jié)制往來;親戚朋友相處再好,也應離得遠些,不多接觸。指和人相處關(guān)系宜淡,過熱難得長久。
【第90句】:【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謂出現(xiàn)妖孽是反常的現(xiàn)象,是國家 垂危的征兆。清代《水滸后傳》:“種種怪異,不可殫述。總 之,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眼見得天下大亂了。”
【第91句】:【拉饑荒】(慣)比喻欠債。 也作“拉虧空”。
【第92句】:書桌上的筆筒——粗中有細
【第93句】:【雞多不下蛋】釋義:人多了,缺乏必要的組織、管理,反而干不好事情。例句:“人多瞎搗亂,雞多不下蛋,生產(chǎn)搞不好,這回虧算吃上了。”
【第94句】:【廳上一呼,階下百諾】見“堂上一呼,階下百諾”。
【第95句】:【吐口唾沫是個釘兒】(慣)比喻守信用,說話算數(shù)。也形容人霸道,說出話來別人必須照辦。 也作吐口唾沫都是釘。 吐唾沫落地是釘。 一口唾沫一個釘。
【第96句】:我瞪著眼跟爸爸頂嘴,爸爸說:“跟你媽一樣,越來越‘麻辣燙’了。”(河南·新鄉(xiāng))
【第97句】:【靠邊站】(慣)1比喻失去職務或權(quán)力。2比喻受冷落。3比喻沒有機會參與。 也作“靠邊風涼”。
【第98句】:【打核桃捎帶了棗】(慣)比喻打擊某個人,也連帶傷害了另一個人。
【第99句】:【老虎嘴里掏食】釋義:比喻不看對象,自找倒霉。例句:“為了一只鴿子,我敢從老虎嘴里掏食兒去?我不敢闖這個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