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家禪語】孝敬父母,不僅物質奉養,還要服從、尊重,才是既“孝”且“順”。
【第2句】:【禪語人生】心若無塵,人的氣質和品位便得以提升,生命便蘊涵著高貴。
【第3句】:【禪語人生】要對一個人做出判斷,至少要設身處地,深入了解關于他的感情、不幸和思想的秘密。
【第4句】:【禪心佛語】平常和寂靜安祥是一樣的,佛陀教導說沒有比寂靜安祥更高的喜樂。
【第5句】:蘊體無常,因果展轉,生起不絕,而言斷滅,不應道理。(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七
【第6句】:【禪心佛語】如果任何人能提升心靈質地到人類的層次,就可以認識鬼而不怕他們,而如果有人還會怕鬼,那這個人就只是個凡夫。
【第7句】:【佛心禪語】自性就是放下、放下、放下、、舍掉、舍掉、舍掉、舍掉一切的內在的執著,達到絕對的心理狀態。
【第8句】:【禪心佛語】每一逆境都是考驗,每一善行都是創造。惟有愛惜力量,養深積厚,才能蓄勢待發,實現理想;惟有愛惜眾緣,尊重包容,才能群策群力,共成美事。
【第9句】:只需拈花一笑,萬千心事盡在其中。往事的腳步輕了,悄悄地走過歲月。一笑于休閑處,坐看時光著地成灰。生活仍是一片寧靜。禪在心中,悟自心生。
【第10句】:這是一句佛語,每個人的心是一塊田,種善因,故得善果;種惡因,故得惡果。
【第11句】:人生就如一面鏡子,要求鏡中人笑,須自己先笑;要求鏡中人可愛,自己應先表現得可愛;希望受人敬重,須先敬重他人。
【第12句】:一句善意的話語可以給別人帶來莫大的鼓舞,點燃他人的自信,這便是善語的力量。
【第13句】:【禪心佛語】同輪十二因緣的感果次第,應為:六因六果――即無明、行、識、愛、取、有六因。
【第14句】:【禪語感悟】雁王與蘇摩以他們的慈悲和知恩感恩的心,感動了獵人,啟發了獵人的善根,不但將寶物布施給貧人,并且從此不再打獵。
【第15句】:【禪心佛語】面諛之詞,有識者,未必悅心。背后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
【第16句】:【禪心佛語】三六、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第17句】:【禪心佛語】你接受比抱怨還要好,對于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接受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第18句】:【禪心佛語】但生活,不只是為了“活”,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生活中的小情趣,才讓我們活得更充實、更精致、更高雅、更有尊嚴。
【第19句】:【佛心禪語】如果我不為自己,那么,誰會為我·但如果我只為自己,那么,我生存有什么意義呢?
【第20句】:【禪心佛語】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圓滿不在于表相的改變,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變。
【第21句】:佛說:弟子侍奉老師,應該做好五件事:一要加倍尊重,二要心懷感恩,三要聽從教誨,四要思念不厭,五要在人前贊嘆稱譽。
【第22句】:【禪語人生】心要跟小孩一樣,很單純、很簡單,才能很快進步。要簡單,但不要簡陋。
【第23句】:【佛心禪語】閉上眼睛,清理你的心,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用心甘情愿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第24句】:【偏執】南朝梁·慧皎《高僧傳》卷三:“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偏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俗語中多指偏僻固執某一方而不通達他方。也指片面而又固執。如巴金《談
【第25句】:【禪心佛語】壞的生活不在于別人的罪惡,而在于我們的心情變得惡劣。
【第26句】:【禪語人生】心之佛非世人眼之佛,禪道玄機非文可立,但悟其心。求禪心非故弄玄虛,其真理莫過于自然歸一。佛本無相,實乃心也;求佛見本心,尋回自我,如此而已。
【第27句】:【禪心佛語】人必須要知足,一切都要看緣分,緣有來去,只能隨緣,不能攀緣。
【第28句】:人心換人心,真心見真情。人心可貴,在于真誠;真情可待,在于寬容。人生如茶,歲月似酒,喝的人不同,便會生出不同味道。
【第29句】:【禪心佛語】哪怕再渺小,也要勇敢面對這個世界,讓所有人為自己歡呼。
【第30句】:【禪語人生】我們怎樣做才叫“腳踏實地”?佛曰:只要你的腳還在地面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輕;只要你還生活在地球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大。
【第31句】:【禪心佛語】忍讓,不是要事事都聽別人的,而是斬斷自己內心的煩惱,不把心力放在糾結,郁悶,憤怒上,才能坦然而堅定地做該做的事情。
【第32句】:只有兩種病:一是騎驢覓驢,二是騎卻驢了不肯下。。若不騎,十方世界廊落地,此兩病一時去,心下無事,名為道人。一《舒州龍門佛眼和尚小參文案》
【第33句】:【身心自在】待人處事誠正信實,問心無愧,就可以皆大歡喜,身心自在。
【第34句】:【禪心佛語】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后悔藥。意志決定你的成功,進取決定你的未來。
【第35句】:父母精血結合,而成四大假合的肉身,會生會死、有時限;有病有老、污穢不凈。
【第36句】:土豆可以煮、燒、蒸、炒、炸,可以切絲、切條、切塊、和泥;吃法盡管不一樣,吃的都是土豆。祖師一味的教法,“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不論怎樣聞信稱念,都必得往生。
【第37句】:如果我們以佛法的精神,以大慈悲的無量心去寬容,各自交換立場為對方設想;如此調和的作用就生效了,這不是更美好的人生嗎?
【第38句】:【禪心佛語】成功需要成本,時間也是一種成本,對時間的珍惜就是對成本的節約。
【第39句】:笑是一種表情,皺眉也是一種表情;呵斥是出聲,說話也是出聲。但是笑比皺眉好看,說話比呵斥自然。
【第40句】:愛是什么:百分之百的忠誠,百分之百的容忍有些人的婚姻生活之所以人人欽羨,是因為他們懂得彼此容忍和契合的重要性。
【第41句】:修禪:教人做明白人,做覺悟人;教人做最尊貴,最有智慧的人;教人做最快樂的人,最幸福的人!一切隨緣心方安,處處是禪體安然;明心之時即順達,安心之時即幸福。
【第42句】:【禪語人生】要得臨命終時,不顛錯,要從如今做事處莫教顛錯,如今做事處顛錯,欲臨命終時不顛錯,無有是處。
【第43句】:嗔恨別人,氣壞自己;貪戀別人,憂惱自己;抱怨別人,糟蹋自己;嫉妒別人,作踐自己;障礙別人,陷害自己;羨慕別人,浪費自己。
【第44句】:很多禪修之人,修行了幾十年,仍無法達到自悟的程度,這是因為他們受到俗世的羈絆,心生浮躁之氣,缺少清凈、純潔的安詳。
【第45句】:【佛心禪語】最有效的資本是我們的信譽,它24小時不停為我們工作。
【第46句】:去習性,化稟性,養天性!止宿命,消陰命,增長天命!修人心,養道心,達圣心!正行為,凈化心靈,回歸天性!——達此境界,可成圣人!
【第47句】:若人壽百歲,邪偽無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學正智。若人壽百歲,不知大道義,不如生一日,學惟佛法要。《法句經》卷上,述千品
【第48句】:要離苦,就必須遠離不道德的行為;要得樂,就必須時刻抱住良心不放。——凈慧
【第49句】:【佛心禪語】別黏著任何事物。洞悉它、超越它,那是你必然要去做的。
【第50句】:【禪心佛語】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第51句】:【禪心佛語】聰明的人較重視自己的過錯,愚笨的人卻為小小優點而沾沾自喜。
【第52句】:【禪心佛語】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第53句】:【佛心禪語】做好人,靠的是一顆善良的心。做老好人,靠的是一張善變的臉。
【第54句】: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法華經》卷一,方便品
【第55句】:制心一處,事無不辦佛言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是故心分兩路,事不歸一。情專志篤,三昧速成。
【第56句】:佛祖說:欲望微小的人,內心坦然,沒有什么擔心和害怕的事,遇到事情總可從容應對,沒有什么缺憾。
【第57句】:【禪語人生】只為攀緣妄念煩惱諸見,黑云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般法自然顯現。故知自心,本來清凈。
【第58句】:【禪心佛語】雞足山是迦葉尊者的道場,尊者并未入滅,而是在久遠定中以無言之言宣說著佛法密意。
【第59句】:禪悟人生:一僧得意的對獨園和尚說:心、佛、眾生皆空,無悟、無施、無受。獨園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獨園:一切皆空,哪來如此大火?
【第60句】:【禪心佛語】明知心不平安是苦事,就趕快離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來安心吧。
【第61句】:【禪心佛語】寬恕,是可以解決萬世仇恨的。如能包容、慈悲,將愛心升華、擴大,才能抒解心中的不平。
【第62句】:【佛語悟道】只有在心里時刻告誡自己要以慈悲為懷,才能培養出“利他”的高尚情懷。
【第63句】:【禪心佛語】那些我抗拒不了的無法改變的,卻又讓我潰不成軍的東西就是命運。
【第64句】:以家庭和睦讓不安定的心安定,以良好的人際關系讓安定的心穩同,以善待一切生命讓穩同的心發揮功用。
【第65句】:寬容是一種處世哲學,寬容也是人的一種較高的思想境界。學會寬容別人,也就懂得了寬容自己。
【第66句】:【禪心佛語】從生到死有多遠?呼吸之間;從迷到悟有多遠?一念之間;從愛到恨有多遠?無常之間。
【第67句】:【佛心禪語】請別小看煮蛋這件事,它也是有秘訣的,所謂的秘訣就是「循序漸進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第68句】:【佛心禪語】布施不一定用錢財,真正的幫助人,真心的贊美人,誠摯的鼓勵人,溫暖的安慰人,一份努力,都是一份善緣。一個笑容,一句好話啊,都是人生的大布施。
【第69句】:【禪語人生】小樹需要水份才能生長,等它扎根之后,生命才會堅強。人也一樣,需要清凈的環境來強壯內心的善根和正念之根。
【第70句】:【禪語人生】有太多的人在追求光明時義無反顧地把自己推進了黑暗的深淵。
【第71句】:世界上的事情本來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別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們要離相而證性,這樣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第72句】:【禪語人生】我們都知道貪是不好的習慣,可是有時候我們又會走入另一個極端--慳,也就是小氣、舍不得和吝嗇,有人以為這是節省,其實慳和節省是兩回事。
【第73句】:我們怎樣才能使自己生活幸福呢?一是靠勤,二是靠儉。勤是開源,儉是節流。
【第74句】:人們往往就是太執著,而有分別心。是你、是我,劃分得清清楚楚,以致對自己所愛的拼命去爭、去求、去嫉妒,因為心胸狹窄,所以處處都是障礙。
【第75句】:【禪心佛語】十地經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黑云之所覆,如瓶內燈光,不能照輝。
【第76句】:【禪語人生】原本漂亮的女人人生就是如此,哪怕老實呆著也會變成壞女人。
【第77句】:【佛心禪語】在某個清晨或黃昏,打開日記,發現所有的誤會,傷痛早已隨深秋的落葉消失在舊日的風中,唯有那盈盈的微笑篆刻在歲月的年輪上。
【第78句】:剎利王子年少雖小而不可輕,龍子年少幼小而不可輕,小火雖微而不可輕,比丘幼小而不可輕。《雜阿含經》卷四十六,第1226經
【第79句】:【禪心佛語】人有東西南北的畛隔,佛性沒有東西南北的分限;因緣和合,人人都能成佛。
【第80句】:智慧與煩惱如天平——煩惱多一點,智慧就少一點;煩惱少一點,就增一分智慧。
【第81句】:【禪語人生】友情和愛情碰見,愛情問友情:世上有我了,為什么還要有你的存在?友情笑著說:愛情只會讓人們流淚,而友情就是幫人們擦干眼淚的。
【第82句】:【禪語人生】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第83句】:若欲報佛恩,一念在禪定,勝活三千界,滿中一切人。《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第84句】:【佛心禪語】不管你經歷多痛的事情,到最后都會漸漸遺忘。因為,沒有什么能敵得過時光。
【第85句】:【時間累積功德】學佛一定要從最基本、自己做得到的功夫做起,不要錯過時機。德是由時間累積而成,「路」愈早走愈早到達,「德」愈早修愈早完成。
【第86句】:勿輕言“挫折感、無力感”。縱然困難如石,也要鉆過去;更何況有時所謂的困難,可能只是如紙之薄。
【第87句】:【禪語人生】我不是為了錢,我是因為生活。我不是要上床,我是因為愛你。
【第88句】:【佛心禪語】東陽鞠了一躬,返回寢室后,專心致志地用心參究這個公案。一陣輕妙的音樂從窗口飄入。“啊,有了,”他叫道,“我會了。”
【第89句】:【禪語人生】一個不關心別人,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的生活必遭受重大的阻礙、困難,同時會替別人帶來極大的損害、困擾,所有人類的失敗,都是由于這些人而才發生的。
【第90句】:【禪心佛語】恩,怕先益后損。威,怕先松后緊。先益后損,則恩反為仇,前功盡棄。先松后緊,則管束不下,反招怨怒。善用威者,不輕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第91句】:【佛心禪語】不依靠任何人而獨立生存的人是沒有的,包括佛在內,因為沒有了眾生就沒有了佛。
【第92句】:修行最緊要的目的,是要養成適應生命被動性的功夫——在生死面前歡喜地接受,在痛苦面前歡喜地接受,在一切打擊面前歡喜地接受,在一切挫折面前歡喜地接受。
【第93句】:滾滾紅塵大千世界,讓我們心動的誘惑委實太多太多,雖然無法解脫,但還是讓自己的心淡泊一些。把幸福和快樂看得淡些,追得緩些,它們反而會自動來到你的身邊。
【第94句】:若執本清凈本解脫,自是佛自是禪道解者,即屬自然外道;若執因緣修成證得者,即屬因緣外道。(唐)百丈懷海禪師《百丈懷海禪師文案》
【第95句】:【禪心佛語】除了科學和宗教,在東西方哲學中,也有對前后世的闡述,大家可以看看哲學家們對這個問題是怎么講的。
【第96句】:災難從何而來?是來自我們人類,是我們自己破壞了宇宙天人合一的自然規律。
【第97句】:【禪心佛語】佛祖妙道,唯在各人根本上,實不出本凈妙明,無為無事心矣。
【第98句】:我的眼睛對風沙特別敏感,如果這個世界到處充滿沙塵,我活著肯定毫無快樂而言。
【第99句】:【古風基地】以紅塵為道場,以世味為菩提,生一爐緣分的火,煮一壺云水禪心,茶香縈繞的相遇,熏染了無數重逢。
上一篇:中國民間諺語大全-諺語大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