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靠著大樹有柴燒】釋義:倚仗某種勢力就能得到某種利益。例句:俗話說:“靠著大樹有柴燒”。韓德勤就是靠著顧祝同這棵大樹,在國民黨內做了個師長。
【第2句】:【有的說,沒的道】(慣)有根據的說,沒有根據的也出去說。指人不負責任,喜歡亂說。
【第3句】:六月天下大雨——干載難逢;稀罕
【第4句】:【衣莫若新,人莫若故】(諺)衣服要新的,朋友要舊的。指衣服總是新的好,友情總是舊的好。 也作衣不厭新,人不厭故。 衣是新的好,人是舊的好。 衣裳是新的好,人總是舊的好。
【第5句】:【 紅口白牙跑舌頭】謂好好的人卻昧良心胡說八道。或 說:滿嘴跑舌頭/舌頭跑出了牙關。成語:信口雌黃、信口開 河。劉紹棠《蒲柳人家》:“什么鐵嘴?你紅口白牙跑舌頭, 馬勺兒上的蒼蠅混飯吃。”
【第6句】:我和堂哥打鬧,不小心被打著了眼睛。爺爺在一旁說:“人狂有禍,天狂有雨。”(廣西·鹿寨)
【第7句】:井里吹喇叭——低聲下氣
【第8句】:缸里點燈——照里不照外
【第9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慣)1形容人處世圓滑。2形容人能隨機應變。 也作見什么人說什么話。 見一種人說一種話。
【第10句】:【得罪燒茶的喝涼茶,得罪伙夫吃剩飯】(諺)惹惱了燒茶的,就得喝冷茶;惹惱了做飯的,就得吃剩飯。 指要想在某方面辦成事,就萬不可搞壞這方面的人事關系。
【第11句】:【強扭的瓜不甜】(諺)比喻用高壓手段強迫人去做事情,不會有美滿的效果。多用在男女婚姻上。 也作強扭的瓜兒不香甜,強迫的婚事不和美。 強擰的瓜不甜,強拔的苗不長。
【第12句】:【三魂少了二魂,七魄只有一魄】(慣)形容受到驚嚇,魂不附體的樣子。 也作三魂去了兩魄。 三魂少去二魂。
【第13句】:飛機上的婚禮——空喜
【第14句】:背靠背睡覺——體貼人
【第15句】:【山高遮不住太陽,水大漫不過船去】釋義:比喻高的上頭還有高的;也比喻邪不侵正,真理不可戰勝。例句:老劉婆:“小蘭!山高遮不住太陽,水大漫不過船去,胳膊還能扭過大腿啦:不是二嬸排擠你,你真做得太過分了。”
【第16句】:看到好吃懶做的小叔,爺爺的氣就不打一處來:“你呀,天不會下黃金雨,地不會結金蘋果,吹牛打不了糧食,說謊填不飽肚子,再不好好干可咋辦啊?”(浙江·溫州)
【第17句】:【 吃了槍藥/吃火藥長大的】眼里冒火,動怒吵架。李英儒 《野火春風斗古城》:“你這個小娘們,吃了槍藥啦!干么話 板這么硬!”
【第18句】:【糟房的姑娘——酒手】(歇)糟房:糟坊,釀酒的作坊。酒:諧“久”。指老手、行家。
【第19句】:吃了麻繩子——盡說長話
【第20句】:【蜂蜜嘴,蝎子心】釋義:比喻嘴甜會說,心腸狠毒。例句:別他媽的滿口仁義道德地糊弄人了,你們這一套我全明白了。誰不知你是蜂蜜嘴,蝎子心,耍那些花腔干什么?
【第21句】:【山高皇帝遠,各人顧眼前】釋義:比喻各人顧自己,誰也管不了。例句:爸爸,話說多了一包水,又不是賣打藥。管她地委的中央的,山高皇帝遠,各人顧眼前,砍!
【第22句】:【學好千日不足,學歹一日有余】(諺)人要學好,長期努力還嫌不夠;要學壞,用不了一天就會壞到底。指人學壞容易學好難,要時刻嚴防自己滑向邪路。
【第23句】:【 自家有病】自家知了解自己的弱點。魯迅《墳》:“但我以 為自家有病自家知,旁人大概是不很能夠明白底細的。”
【第24句】:老鼠吃高梁——順稈兒往上爬
【第25句】:【烏龜撞石板——硬碰硬】(歇)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指以強硬的態度對待強硬的態度,針鋒相對。也指兩強相遇,互不相讓。 也作“烏龜碰石板——硬碰硬”。
【第26句】:星期天的上午,爸爸去樓下打籃球,我也連忙跟著去。下午,爸爸在電視機前看足球賽,我又在旁邊喊“加油”。媽媽看了笑著說:“大的做什么,小的跟著學什么;真是甘蔗荸薺——師傅徒弟。”(浙江·嵊州)
【第27句】:【劉備關公,各有秉性】釋義:劉備、關公:《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劉備是蜀漢政權的建立者,性情溫和大度;關公即關羽,劉備的結義兄弟,蜀漢大將,性格剛強,有膽力。比喻人的性情各不相同。例句:唁,劉備關公,各有秉性,對待不同脾氣的人,說話的方式就得靈活點兒哪。
【第28句】:鄰居家的婆媳吵架,只是因為媳婦的一句話。奶奶勸架時說:“誰家的嘴皮不磨牙,說錯了就改,何必吵架呢?”(湖北·鐘祥)
【第29句】:【麻將】打麻將牌是我國一種群眾性的娛樂活動。“麻將”,也稱之為“麻雀”或“雀牌”,它究竟起源于何時,據專家考證,麻將的雛形應該是明代盛行的馬吊牌,最先流行于江浙一帶。吳地方言,馬吊發言近似為馬鳥,雀又為鳥,所以演變為麻雀、麻將。關于麻將是怎么來的,有多種不同的說法,這里只介紹一種主流說法。麻將既然又名麻雀,當然與麻雀有關。一種說法認為麻將是由看守糧倉的小吏發明的,糧倉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防止雀患,捕雀就成為經常的事務。倉官為鼓勵兵丁捕雀,就下發竹制籌牌記數酬勞,籌牌上刻有字,類似有價證券或獎券,可以用來作賭注定輸贏。后來,籌牌慢慢演變為游戲工具,并固定成型,稱作麻將牌,即今天的麻將。麻將的玩法、術語等仍包含捕捉麻雀的成分,例如“筒、索、萬”。 “筒”的圖案是打鳥用的火槍的象形符號,幾筒表示幾具火槍;“索”即束,是用繩捆綁起來的鳥雀,“一索”圖案是一只鳥,“二索”以上圖案像竹節,用來表示鳥雀的腳,官吏驗收時以鳥足數量計酬;“萬”即賞錢。此外,風向影響準度,打槍時需考慮風向,所以設“東南西北”風。“中”即打中,受傷鳥出血涂上紅色表示擊中。“白”即白板,放空槍未擊中。“發”,即得賞錢發財。“碰”即“砰”,鳥槍聲。成牌之“和”應為“鶻”,類似老鷹的一種猛禽,有了它就不愁抓不到麻雀,故贏牌日“鶻(和)”。還有麻將中的“吃”、“杠”等術語無一不與捕捉麻雀有關。麻將雖好玩,但不要成癮,更不要賭錢,一旦沾賭,貽害無窮。
【第30句】:屬蝙蝠的——夜里歡
【第31句】:小船載太陽——渡(度)日而已
【第32句】:星期天,我跟爸爸去菜場買肉,爸爸一連看了幾個肉攤都沒有買。我問爸爸為什么,爸爸說:“貨比三家不吃虧嘛!”(安徽·宣城)
【第33句】:【無林無木,山區不富】(諺)山區如果沒有樹林,就不會富足。指發展林業,是山民致富之道。
【第34句】:六月里戴手套——保手(守)
【第35句】:【酸奶】“酸奶”是一種營養豐富、易于消化的飲料,它源于保加利亞,成于西班牙商人。很久以前,以游牧為主的色雷斯人常常背著灌滿羊奶的皮囊隨畜群在大草原上游蕩。由于氣溫、體溫的作用及其他原因,皮囊中的奶常變餿而呈渣狀,少量這樣的奶倒人煮過的奶中,煮過的奶很快變酸。這即是最早的酸奶。 20世紀初,俄國科學家伊·緬奇尼科夫在研究人類長壽問題時,發現保加利亞人百歲老人竟占到千分之四,而這些高齡人都愛喝酸奶。他斷定喝酸奶是使人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緬奇尼科夫經過研究發現,酸奶中有一種能有效消滅大腸內腐敗細菌的桿菌,他將其命名為“保加利亞乳酸桿菌”。這一研究成果使西班牙商人伊薩克·卡拉索受到啟發,他開始生產酸奶。最初他把酸奶當做藥品在藥房銷售,但生意并不理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他在美國建立了一家酸奶廠,并大作廣告,不久便使酸奶風靡世界。
【第36句】:【量體裁衣,看菜吃飯】見“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第37句】:【鋼梁磨繡針,功到自然成】見“拼得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第38句】:爸爸準備去鋤花生地,媽媽說:“天不下雨,地里沒草,苗都快旱死了,不要鋤了。”爸爸接過話頭說:“鋤頭有墑,杈頭有風,還是鋤鋤好。”(河南·商丘)
【第39句】:【一法通,百法通】(諺)指精通了某一方面的方法、技巧,其他相關方面的技術也就融會貫通了。
【第40句】:小老鼠戴眼鏡——沒有鼻梁骨
【第41句】:大木匠鋸板——推來推去
【第42句】:姥姥和媽媽在說下了崗又不去找工作的小舅。姥姥嘆了一口氣說:“唉!你呀,真是爛泥糊不上墻喲!”(廣西·柳州)
【第43句】:【樹大分權,人大分家】釋義:樹長大了就會分開丫權,人長大了就得另立門戶。例句:樹大分權,人大分家,親兄嫡弟,也不能—生一世都在一口鍋里吃茶飯。
【第44句】:捏著鼻子唱戲——悶腔
【第45句】:【根不動,梢不搖】(慣)形容主意已定,毫不動搖。
【第46句】:【老鼠掉到風箱里受夾板氣】氣,兼指氣流、氣惱,指受雙 重的指責。老鼠,也說:耗子。申躍中《掛紅燈》:“可人家還 是說我膽小怕事,不像個造反派的樣子 。我是老鼠掉到 風箱里,兩頭受氣”
【第47句】:【猢猻入布袋】(慣)猢猻:猴子。 比喻行動不自由,受約束。
【第48句】:【五谷不分,四體不勤】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第49句】:【拈不得輕,負不得重】(慣)拈:用手指夾取東西。輕的拈不起,重的背不動。比喻人什么本事也沒有。
【第50句】:十字路口行走——四通八達
【第51句】:【拿狗屎往人臉上抹】(慣)比喻給人栽贓,壞人名聲。
【第52句】:【哪個人前不說人】謂議論人是普遍情況,不必介意。或 說:誰人背后沒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茹志鵑《她從那條 路上來》:“你肚里有小毛毛,不好哭的,想開一點,哪一個沒 有過錯。古話說:誰人背后無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不要 在意。”
【第53句】:【保飯碗】(慣)指保住職業,使生活有基本保障。
【第54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諺)指只要有青山在,自然就有樹木,有樹木就不愁沒有柴火。比喻只要保住基本力量,就不愁得不到發展。 也作留得青山在,何愁沒柴燒。 只要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第55句】:【把吐出來的苦水再喝進去】(慣)比喻重新受苦受難。
【第56句】:【挖墻腳】(慣)墻腳:墻根。比喻拆集體或他人的臺,使其利益受損或事情不能順利進行。
【第57句】:【猛虎不吃回頭食】見“老虎不吃回頭食”。
【第58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個俗語現代漢語中的意思是用來勸誡犯錯誤或犯罪的人,要改過自新,棄惡從善。它源自佛教,出自宋代僧人普濟著作《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立地”是唐宋時期的口語,不是立在那里,原地不動的意思,而是立刻、當下的意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原意是如能放下一切惡業,立刻修得正果。最初,在《景德傳燈錄》中有“拋下操刀,便證阿羅漢果。”到了《續傳燈錄》和《五燈會元》中,便改成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后來變成了一句勸人改惡從善的俗諺。北涼譯出的《涅槃經·梵行品》中有一個故事說波羅僚國有個屠夫叫廣額,每日都殺無數羊。后來他見到了舍利佛,受八戒,最終成為北方天王毗沙門之子。這個故事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最初典故。
【第59句】:【紙糊的燈籠——一戳就破】(歇)用紙糊成的燈籠經不起一戳。 形容人或某種勢力十分虛弱,不堪一擊。 也作“紙扎的燈籠——一戳就破”。
【第60句】:鐵打的鎖鏈——環扣一環
【第61句】:【 巧者多勞拙者閑能】干的人做得多,辛苦;笨拙者做不 了,反而清閑。成語:能者多勞。明代《西游記》:“那呆子 笑我哩!正是巧者多勞拙者閑,老孫這般舞弄,他倒自 在。”
【第62句】:八月里的核桃——擠滿了仁(人)
【第63句】:【身不動膀不搖】(慣)1形容什么活兒也不干。2形容面對大事非常鎮靜、從容。
【第64句】:【面條上的蔥花,擺樣子】指裝門面,不起作用。《北京日 報》(1985,1,17):“有位青年經理在一次座談會上抱怨說, 現在有些部門和單位,把年輕干部當作面條上的蔥花一一 擺樣子,名義上進了班子,實際上卻在坐冷板凳。”
【第65句】:【口服千句,不如心應一聲】(諺)口服:口頭上表示信服。指口服遠比不上心服。
【第66句】:【發橫財】(慣)橫(heng)財:指意外得來的錢財。指一下子得到了許多錢財(多指不義之財)。
【第67句】:【在小算盤上打】見“打小算盤”。
【第68句】:樹上擱油瓶——好險;冒險;危險
【第69句】: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第70句】:【狗咬刺猬,無處下口】釋義:比喻事情難辦,無處下手。“無處下口”又作“無從下口”、“沒處下牙”、“下不得口”等。例句:他只笑笑,啥也沒說,這就叫“狗咬刺猬。無處下口了”。
【第71句】:表妹愛挑食,姥姥批評她:“你呀,想吃桃,嫌有毛;想吃杏,嫌杏酸;想吃魚,魚有刺;想吃瓜,瓜有籽;想吃紅薯,又嫌面。世上沒有你能吃的了。”(河北·邢臺)
【第72句】:【酒怕牛肉飯怕魚】(諺)指最好的下酒菜是牛肉,最好的就飯菜是魚肉。
【第73句】:【敗子回頭金不換】(諺)敗子:敗家子。指敗家子浪蕩成性,要改邪歸正,實屬難能可貴,那是用金錢買不來的。 也作“浪子回頭金不換”。
【第74句】:【吃了河豚,百樣無昧】(諺)河豚(tun):鮑的一種,肉味鮮美。指河豚肉最鮮美。比喻得到過最好的,其他的就往往不能使之滿意稱心了。
【第75句】:【露水見不得太陽】釋義:比喻存在不會長久。例句:“嗨,小鬼子是露水見不得太陽,就要完蛋了!”
【第76句】:【大海哭孩臉,一天變三變】(諺)哭孩臉:動不動就哭的小孩的臉。 指大海的水面變化莫測,一會兒風平浪靜,一會兒風浪掀天。 也作“大海孩兒面,一朝變三變”。
【第77句】:我總喜歡在老師要檢查的時候才寫日記,爸爸說我是寒號鳥,冷了才知道搭窩。(湖南·武岡)
【第78句】:鼻尖上落馬蜂——明擺的威脅
【第79句】:【氣人有,笑人無】指一種社會心態:嫉妒好的,嘲笑差的。 氣,也說:妒、恨。類似的:畏己貧,憂人富。清代《醒世姻緣 傳》:“一個間壁緊鄰留守后衛當軍的劉振白,從來妒人有笑 人無。街坊鄰人沒有一個應上他的心的。”
【第80句】:兩個縣長摔跤——官倒
【第81句】:【見橐駝謂馬腫背】(慣)橐(tu。)駝:駱駝。看見駱駝以為是馬背腫了。比喻對不知道的事物憑主觀想象得出結論。
【第82句】:【穿小鞋】釋義:比喻暗中玩弄手段,使人受到刁難、打擊報復,又無法說出口。例句:“咱們倆一齊心,處處找她的毛病,老給她小鞋穿,她就不敢再美了!”、
【第83句】:【雞多不下蛋,人多吃閑飯】(諺)指人多反而效率差。
【第84句】:【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諺)陂:地面不平坦。沒有平地,就不存在陡坡;沒有前往,就不存在回返。 指事物總是對立而又統一的。也指有所施就必有所報。
【第85句】:【卸包袱】(慣)比喻解除思想或經濟上的負擔。
【第86句】:【砍倒大樹有柴燒】謂做事要看準大目標,收效大。砍,也 說:扳。申躍中《掛紅燈》:“嘿嘿,砍倒大樹有柴燒,正面敵 人最要緊。”
【第87句】:表姐為了考入理想的大學,終日埋頭苦讀,可一次測驗的失敗讓她失去了信心。舅媽心疼地說:“眼前苦,往后甜,凡事都要往前看。既然努力了,就會有收獲的。”(廣東·龍門)
【第88句】:【肩膀頭兒不齊不是親戚】(諺)站在一起一高一低的不是親戚。 指貧富、社會地位相差太大的雙方,不會結成真正的親戚關系。
【第89句】:錯把駝峰當腫背——大驚小怪
【第90句】:四肢開刀——無關大體
【第91句】:【哄堂大笑】“哄堂大笑”源自唐代。據唐代趙磷《因話錄》所載,唐代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其中由臺院一位御史專管雜事,稱作“雜端”。凡是公堂食飯,大家都不準談笑,猶如僧人齋飯一樣,是為有修養。但有時雜端實在憋不住而大笑,這在當時稱之為“烘(哄)堂”。由此可見,此記載“烘(哄)堂”只限于官吏食飯的公堂。到了宋代,烘(哄)堂的場合擴大。歐陽修《歸田錄》卷一載:“馮陽、和相同在中書,一日,和問馮:‘公靴新買,其直幾何?’馮舉左足示和日:‘九百’。和性偏急,遽回顧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詬責久之,馮徐舉其右足日:‘此亦九百’。于是烘(哄)堂大笑。”自此,凡人多的地方有人發端引起眾人大笑,皆可日哄堂大笑。
【第92句】:【官不修衙,客不修店】(諺)衙:公府衙門。當官一任三年,任滿隨即調離,故不修衙門;旅客隨住隨走,任憑旅店破舊,也絕不維修。 指臨時應付的差事,不會作長遠打算。
【第93句】:【尖擔擔柴——兩頭脫】(歇)尖擔:兩頭尖的扁擔。尖擔兩頭沒有鉤槽,掛在兩頭的東西容易脫落。 指兩頭都落空。
【第94句】:【逼著姑娘上轎】(慣)比喻硬逼別人做不愿做的事。
【第95句】:吃豹子膽長大的——兇惡極了
【第96句】:【同病相憐,同憂相救】(諺)患同樣疾病的,互相之間最能體貼;有同樣愁煩的,互相之間自會救助。 指有同一不幸命運的人之間,最容易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鳴。 也作“同疾相憐,同憂相救”。
【第97句】:【 踩著別人肩膀往上爬】為了追求個人名利地位,犧牲別 人。張潔《沉重的翅膀》:“他從來把話說在明處,不背后整 人,不編排事情算計人,不背地里打人的小報告,踩著別人 脊背往上爬,也不給人小鞋穿。”
【第98句】:老婆婆穿針——離得遠
【第99句】:【趕狗入窮巷】窮巷,死巷,走不出去。謂逼入絕境,會拼 死抗爭。香港梁鳳儀《千堆雪》:“不是不驚惶的,趕狗入窮 巷的后果堪虞,那頭若是無家可歸的瘋狗,更難以估計他反 噬的兇狠程度。”
上一篇:歇后語文案句句寫進心坎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