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黃牛的肚子——草包
【第2句】:看人上菜碟——勢利眼
【第3句】:烏龜進灶門——爬灰
【第4句】:西施戴花——美上加美
【第5句】:【土塊擦屁股——迷了門】(歇)門:本指肛門,轉指門路。形容人迷迷糊糊,不知所措。
【第6句】:口袋里盛娃娃——裝人
【第7句】:拔不倒子坐車——充人
【第8句】:【水銀瀉地——無孔不入】(歇)水銀:銀白色液態金屬,比重大,瀉地呈圓珠狀滾動,遇有空隙便滾入其中。形容會鉆營。也指能利用一切機會。也作“水銀滲地——無孔不入”。
【第9句】:【老太婆擤鼻涕——把里攥】(歇)攥:握。本指成把攥在手里,轉喻事情很有把握。
【第10句】:牛郎織女哭梁祝——同病相憐
【第11句】:雷婆找龍王談心——天涯海角覓知音
【第12句】:白布蓋墨印——黑白分明
【第13句】:【蛇入竹簡——曲性猶在】(歇)曲性:彎曲的本性。本指蛇爬行時總是身體彎曲前進,轉指人的壞本性還在,改變不了。
【第14句】:麥粒掉到太平洋——滄海一粟
【第15句】:風濕病碰上梅雨天——就要發作
【第16句】:酒糟鼻子不喝酒——枉擔其名
【第17句】:大炮打群狼——轟而散
【第18句】:對著鏡子談心——左右無人
【第19句】:【花木瓜——外看好】(歇)花木瓜:即木瓜,果實成熟時呈橘黃色,味道很澀,不供食用。宋代以宣城花木瓜最有名,相傳宣城人刻花紙粘于木瓜上,成熟后以果面花紋供玩賞。本指花木瓜外表好看而無實際用處,轉指人徒有其表。常含譏諷意味。
【第20句】:大炮打群狼——哄(轟)而散
【第21句】:太陽底下豎竹子竿——立竿見影
【第22句】:肚子里長筍——胸有成竹
【第23句】:拉纖的喊號子———股勁
【第24句】:掃帚作揖——拜把子
【第25句】:上山穿高跟鞋——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第26句】:老母豬進玉米地——尋著棒子吃;自找挨打
【第27句】:向日葵開花——到頂啦
【第28句】:寒號鳥搬家寒號鳥曬太陽——得過且過
【第29句】:蒼蠅飛進牛眼里——找淚(累)吃
【第30句】:【霸王的弓——越拉越硬】(歇)霸王:指楚霸王項羽。傳說楚霸王項羽身材高大,力能舉鼎,用的弓又重又硬。比喻人的態度越來越強橫。
【第31句】:蓋上篩子蒸飯——出氣不在一處
【第32句】:三張紙畫個鼻子——面子大
【第33句】:狗尾巴放三年——變不了水貂皮
【第34句】:【關公舞大刀——拿得起,放得下】(歇)本指關公武藝高強,轉以形容人技藝好,干活麻利。
【第35句】:背著人作揖——各盡其心
【第36句】:說書人的功夫——耍嘴皮子
【第37句】:半天云里開宴會——空席(襲)
【第38句】:初三的月亮——缺得太多;缺口大
【第39句】:紅鼻綠眼鬼——不安好心
【第40句】:玻璃窗里看戲———眼看透;一眼看穿
【第41句】:爬高樓摘月亮——空想
【第42句】:航空兵演習——乘機
【第43句】:【和尚誤了做,老婆誤了娶——兩下里耽擱】(歇)兩下里:兩邊,兩頭,兩方面。指兩頭都耽擱,或兩方面都落空。
【第44句】:等公雞下蛋——沒指望
【第45句】:石灰漿寫文章——盡是白字
【第46句】:【賤陀螺——不打不轉】(歇)陀螺:海螺形玩具,木制,玩時用繩子或布條纏繞后用力抽開,使直立旋轉,越抽打轉得越快。本指陀螺不抽打就不轉,轉喻不施加壓力或不來硬的就不聽從。
【第47句】:【老太婆縫補丁——紉針】(歇)紉:引線穿過針鼻兒,諧“認”。針:諧“真”。指做事嚴肅對待,毫不馬虎。
【第48句】:【隔著門縫兒瞧人——把人看扁啦】見“從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第49句】:電視里演的節目——天南地北都看到
【第50句】:藤蘿爬上葡萄架——糾纏不清
【第51句】:【花圈】當有人去世時,吊喪的人一般送個大花圈表示哀悼。在我國古代,喪葬儀式以搭靈堂為主,四周飾以白布,并扎紙人、紙馬來燒,另外還要打幡,撒紙錢等,并沒有送花圈的習俗。那么,花圈是怎么來的呢?花圈的發源地據說是在希臘,最初并不是為喪禮專用的。古希臘把花圈稱為“斯吉芳諾思”,是裝飾神像的圣物。按照基督教的傳說,一個人臨死時帶上花圈,安琪兒(即天使)就會把他的靈魂帶到天堂。在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法律——《十二銅表法》中《神圣法》中第七條說:“假如有人或者親身,或者由于自己的馬或奴隸在競賽中獲勝而得到花圈,那么在他死時,無論在他家里或在戰場,都不禁止把花圈置于死者身上。同樣,也允許他的親屬帶花圈參加葬禮。”原來,花圈是在競賽中獲得的獎賞物,由于生前本人或者馬、奴隸獲得了這樣的獎賞,死者有資格把花圈帶到天堂。現在人們為死者送花圈,仍然屬于給死者贈送的“葬禮”之類。這種習俗已被東、西方共同接受了。
【第52句】:砍木吃橘子——不顧根本
【第53句】:火燒嶺上找螺頭——難尋
【第54句】:黃雀碰到百靈鳥——雀碰雀(巧碰巧)
【第55句】:毛驢啃石磨——嘴硬
【第56句】:【千里長棚——沒個不散的筵席】(歇)長棚:舊時送人上路時為設宴餞行而搭建的棚子;富貴人家辦婚喪等事,也常搭設很長的棚子,宴請賓客。本指筵席總有完了的時候;轉喻人有聚就有散,不可能永遠聚在一起。也作千里長篷——也沒個不散的筵席。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
【第57句】:半夜洗衣月下曬——明是陽來暗是陰
【第58句】:【見提著影戲人子上場——好歹別戳破這層紙兒】(歇)影戲人子:皮影戲中用皮或紙剪成的人物,也叫影戲人兒。指明擺著的這么回事兒,就是不去說破它罷了。
【第59句】:耕地里背口袋——有種
【第60句】:眉毛上放炮仗——火(禍)在眼前
【第61句】:【對著鏡子作揖】恭維自己。或說:對著穿衣鏡作揖.自己恭維自己。類似的:鞭炮店失火,恭維自己。成語:自我吹噓。《小說月報》(1980,4):“大家對韓老頭的印象不錯:佩服他有一手捕蛇、醫蛇傷的高藝絕招,尊敬他慷慨助人的善良心地,偏愛他特別有趣的對著鏡子作揖——自己恭維自己的精神嗜好。”
【第62句】:【屬牛皮紙糊的鼓面子——經不住敲打】見“水豆腐——不經打”。
【第63句】:半天里的灰塵——在飛哩
【第64句】:【羊皮膏藥——不靈】(歇)舊時民間認為狗皮膏藥療效好,羊皮膏藥不管用。指不靈驗,不起作用。
【第65句】:吹喇叭打鼓——各有各的調門
【第66句】:田里的菩薩魚(小雜魚)——沒見過大江河
【第67句】:吹火筒打鳥——不是槍(腔)
【第68句】:【賈家的姑娘嫁賈家——賈門賈氏】(歇)賈:諧“假”。氏:諧“事”。形容十分虛假。也作“姓賈的姑娘配姓賈的小子——賈門賈氏”。
【第69句】:天狗吃日頭——吃了就吐;無從下口;
【第70句】:導彈打色機——同歸于盡
【第71句】:上墳燒紙錢——自家人哄自家人
【第72句】:我出出進進總不愛關門。媽媽數落我:“你啊,真是屬耗子的——拖著尾巴走路!”(黑龍江·寶清)
【第73句】:公雞下蛋馬長角——幻想
【第74句】:穿新鞋走老路——因循守舊
【第75句】:東家瓜,西家棗——沒話尋話
【第76句】:【鍘刀剃禿頭——硬拿著腦袋瓜子玩】(歇)形容太危險,拿生命開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盤。
【第77句】:大伙兒同唱一個調——異口同聲
【第78句】:【半空中放炮仗——響得高】(歇)響:諧“想”。譏人的想法脫離實際。
【第79句】:二月的春雷——響(想)天下
【第80句】:老牛掉進深泥潭——不能自拔
【第81句】:吃了蒙汗藥——動彈不得
【第82句】:【雞屎拌面——假鹵】(歇)鹵:用肉類、雞蛋、木耳等做湯加淀粉而成的濃汁,用來拌面條等食物,諧“魯”。指假裝愚鈍或糊涂。
【第83句】:樹蔭遮景致——不快意
【第84句】:二人對過獨木橋——難
【第85句】:潘金蓮偷漢子——本性難改
【第86句】:絲綢上繡臘梅——錦上添花
【第87句】:三九天開桃花——稀奇古怪
【第88句】: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就怕風大栽了跟頭
【第89句】:【墻上掛竹簾——沒門兒】(歇)門:本指門戶.轉指門路、辦法。指事情根本辦不到或行不通。也作“墻上掛簾——沒門”。
【第90句】:高山流水——少知音
【第91句】:石匠打鐵——不會看火(貨)色
【第92句】:鬧鐘報時辰——自雞得意
【第93句】:到了懸崖不勒馬——死路一條
【第94句】:【褲兜子里的跳蚤,亂咬】釋義:比喻不顧事實,毫無根據地隨便供認別人干了壞事或說了壞話。例句:高百尺反駁說:“得!工農干部就這樣——褲兜子里的跳蚤,亂皎……像你們知識分子,一套一套的?”
【第95句】:【腳底板抹香油——溜了】(歇)本指腳底擦了油很滑溜,轉指人悄悄地溜走了。也作腳底擦油——溜了。腳底下擦油——滑溜。腳底抹油——開溜。
【第96句】:井底出太陽——深晴(情)
【第97句】:八卦陣里騎馬——不好找出路
【第98句】:水上的鴛鴦———刻也不離開;形影
【第99句】:【秋蟬落地——啞了】見“落地的秋蟬——啞了”。
上一篇:抖音短視頻火爆的歇后語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