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看著同班同學都穿得非常漂亮,我也纏著讓媽媽給我買漂亮的衣服。媽媽則說:“人美不在穿,馬俊不在鞍。”(湖北·丹江口)
【第2句】:【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慣)指沒犯大錯誤,但小錯常犯。
【第3句】:【生米成了熟飯】(慣)比喻已成事實或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也作生米已煮成了熟飯。 生米做成了熟飯。 生米燜熟了飯。
【第4句】:鄰居爺兒倆為了點小事在吵架,奶奶聽見了勸道:“親人親,親情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你倆都相互讓著點兒!”(河南·衛輝)
【第5句】:【千日吃了千升米】(慣)比喻住的日子已多,花銷很大。
【第6句】:【抱金娃娃】(慣)比喻得到極大的收獲。
【第7句】:【兔子多咱也駕不了轅】釋義:多咱:什么時候。轅:伸出車前駕牲口的兩根直木。兔子永遠也不能駕轅拉車。比喻能力差或本質不好的人擔不得重任。例句:我說,不行,改不了的,你們要不信,走著瞧吧,老言古語沒錯提:“兔子多咱也駕不了轅。”
【第8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釋義:年輕時不努力上進,到了年老時悲傷后悔也來不及了。例句:“你要趁著年青多學,多學點知識,爭取在事業上有點成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時寸候不努力,將來后悔就晚了。”
【第9句】:【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此語的意思是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耐力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比喻一個人的道德品質,都可以通過時間和事情考驗和證明。此語來源于一個傳說:宋朝時,路遙為南京紳士,富甲一方,為人大度,好善樂施。馬力是開封府尹包拯麾下馬漢的侄子,當時是窮困潦倒的書生。馬力原本趕考順道投靠叔叔馬漢,走到南京時盤纏用盡,身患重病被困客棧。馬力聞得路遙樂于助人遂去求助。到路府后并未說明他與馬漢的關系,路遙熱情接待,為他請醫治病,還騰出房屋讓馬力讀書。路遙賞識馬力的才學,二人義結金蘭。馬力病愈后,路遙贈送二百兩紋銀助他上東京(今開封)趕考,馬力得中,從此二人也失去了聯系。多年后路遙家中失火,家道中落無以為生,只有撇下妻子到開封投靠義弟馬力。一路行乞到達開封,誰知馬力不在家中,家人沒有接待路遙。路遙以為馬力不念舊情,一氣之下拂袖而去。馬力回家聽說后,知是當年恩人來過,一面痛斥家人無禮,一面派家丁日久追趕路遙。日久追上路遙后說明原委,二人化解誤會。后馬力將路遙一家接到開封。于是就有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典故。
【第10句】:弟弟原來很調皮,常惹老師生氣,可他改正后,老師還愛用老眼光看他。弟弟很生氣,媽媽鼓勵弟弟說:“孩子,樹要鋸開看,人要行動看。你要用實際行動來贏得老師的信任。”(廣東·龍門)
【第11句】:【另打鑼鼓重開張】見“重打鼓,另開張”。
【第12句】:【多一事不如省一事】(諺)舊指凡事以少管為好,沾手就不免要惹麻煩。 也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沒一事”。
【第13句】:愛好跳傘——喜從天降
【第14句】:【長蟲鉆竹簡——死不轉彎】(歇)本指蛇鉆進竹筒后身體不能轉彎,轉以形容人固執,死不改變主意。
【第15句】:【淺水里養鱉——早就看透是什么貨】(歇)貨:本指物品、東西,轉指人(罵人的話)。指早就清楚某人不是什么好人。
【第16句】:【小舢板去撞大船】釋義:小舢板:用槳劃的小船。比喻以弱試強。例句:他們要同陳魷刺作對,也不想一想,小舢板好去撞大船?
【第17句】:電視里演的節目——天南地北都看到
【第18句】:【俏眉眼做給瞎子看】表示友好,對方不領情。《姑蘇煙水 集》:“就像幾十年前的那位上海名家在小鎮上‘漂脫’一樣, 饒你頭等技藝,也只是‘俏眉眼做給瞎子看’。”
【第19句】:春節期間,爸爸媽媽再三叮囑我不要亂吃東西,防止鬧肚子。爸爸說:“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浙江·嘉興)
【第20句】:【好男子不吃八年閑飯】釋義:男孩子七八歲就能干活,不再吃閑飯。例句:當地人常說:“好男子不吃八年閑飯”。劉志丹六歲上就由爺爺帶著,邊念書邊干活。
【第21句】:【橫草不拈,豎草不動】(慣)拈:取,拿。形容非常懶惰,什么也不干。也形容嬌生慣養,什么也干不了。 也作橫草不拈,豎草不抬。 橫草不動,豎草不拿。
【第22句】:香,要親還是閨女娘,一點兒也不假呀!”(山西·太原)
【第23句】:【一分錢掰成兩半花】(慣)形容過日子非常節儉。
【第24句】:【貓不跟狗斗,窮不跟富斗】釋義:舊謂窮人不和富人作對,以免吃虧。參見“貧不與富敵,賤不與貴爭”、“窮不與富斗,富不與官斗”。例句:他覺得,自古道:“貓不跟狗斗,窮不跟富斗。”這是老人們興下哩。
【第25句】:彩電演節目——有聲有色
【第26句】:羅漢的肚子——假大空
【第27句】:八卦陣里騎馬——不好找出路
【第28句】:【放著鵝毛不知輕,頂著磨子不知重】(慣)比喻人不知輕重,不識好歹。 也作“頂著鵝毛不知輕,壓著磨盤不知重”。
【第29句】:【開元通寶——外圓內方】(歇)開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其間鑄的銅幣(通寶),圓形中間有方形孔。形容人表面圓融,實際上很有準則或個性極強。
【第30句】:【口如扃,言有恒;口如注,言無據】(諺)扁(ji。ng):門閂,門環。 注:注子,酒壺。指嘴巴像有門閂一樣把得很嚴的人,說話很守信用;嘴巴像倒水一樣毫無約束的人,說話沒有根據。
【第31句】:【上不傳父母,下不傳妻子】釋義:保密,連自家人都不能知道。例句:“你小聲些!這事兒可得保守秘密;上不傳父母,下不傳妻子,誰也不能給知道。”
【第32句】:【生在福中不知福】見“人在福中不知福”。
【第33句】:【桃花運】常形容某男子很受女人喜歡或情事順暢謂之走“桃花運”。那么,為什么把男女情事與桃花連在一起?古人在贊美或祝賀某人婚姻時,常用“既和周公之禮,又符桃天之詩”這樣的文案,其出處是《詩經》,在《詩經·周南·桃天》中有這樣的描寫:“桃之天天,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首詩描寫了一個姑娘出嫁的情景,對她進行全面贊美,在桃花盛開的日子,有個女子的容貌像桃花一樣艷麗,她能生兒育女,可以使新郎家的子孫像桃樹果實一樣繁茂累累,她嫁給這個新郎,非常適合做他的妻子。詩中借用桃花的嬌美和艷麗,形象而又貼切地贊美了這個美貌多情的女子。從此,桃花就和女人結下不解之緣,如唐詩“人面桃花相映紅”。現在有時甚至把緋聞和“桃色”聯系起來,叫“桃色”新聞。弄清挑花與女人的緣分,這“桃花運”又從何說起呢?原來,“桃花運”一詞是傳統的算命術語,源于中國傳統命理學中重要的支派“紫微斗數”,“桃花運”就是出于命理學中所謂的“運程”。人生的“運程”,又叫“大運”,每十年便行一個干支;人生的歲數運程(流年)。這兩個結合起來便叫“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運氣好壞。命理中的“桃花運”是根據“生辰八字”中的五行所處“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的位置而言。如果大運和流年行運到“沐浴”階段就是“行桃花運”。算命術認為遇到“子午卯、酉”就是“桃花人命”,也就是交了“桃花運”。 “桃花運”帶有迷信色彩,不可信以為真。當然,得遇“窈窕淑女”,還是“君子好逑”,不要放過機會。
【第34句】:【木匠斧子——一面砍】(歇)本指木匠的斧子只有一面開刃,不能兩面砍;轉喻看問題片面,只說一面之理。也比喻處理矛盾糾紛不公正,偏袒一方。 也作“木匠的斧子——一邊砍”。
【第35句】:【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慣)形容人安分守己。
【第36句】:【家鄉的山坡不嫌陡】(諺)故鄉的山坡再陡也不會嫌棄。指人對故鄉的眷戀,不會因條件差而改變。
【第37句】:每逢媽媽讓我寫作業時,我就說:“明天寫吧,明天寫吧!”一天,媽媽又聽我這樣說時便說:“不惜寸陰在今日,必留遺憾在明天啊!一定要珍惜時間啊!”(河南·內黃)
【第38句】:【賣螃蟹的搭戲臺——架子大】見“搭起戲臺賣螃蟹——買賣不大,架子倒不小”。
【第39句】:【扯下水】見“拉下水”。
【第40句】:火箭加油——快上加快;飛快
【第41句】:【要知山下路,須問去來人】(諺)要知山下路的難易走向,還得問問過往的行人。比喻要了解真實情況,還應向實踐著的人請教。
【第42句】:池中撈藕——拖泥帶水
【第43句】:【靠著大樹有柴燒】指所處條件優越。或說:依著大樹不 缺柴。靠,也說:挨。梁斌《播火記》:“我也姓馮,靠著大河 有水吃,靠著大樹有柴燒,馮家大院里有個財主,我吃了什 么虧了?”
【第44句】:【猴子撈月亮】“猴子撈月亮”是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形容愚者盲目相隨從而受苦受累,比喻竹籃打水一場空,白忙乎一陣子。它源自佛教。據《摩訶僧祗律》卷七第十一載,過去世時,有五百獼猴,閑游于林中,發現樹下有井,井中有月影出現。這時獼猴頭領看見月影,便告訴諸位伙伴說:“月今日死,落在井中,當共出之,莫令世間長夜昏冥。”于是,諸猴共同商議:“云何能出?”這時獼猴頭領說:“我知出法,我捉樹枝,汝捉我尾,輾轉相連,乃可出之。”于是,諸獼猴便按照頭領的辦法,輾轉相捉,快到水面時,因為獼猴加在一起分量太重,樹弱枝折,所有獼猴皆墜入井水中……由此可見,“猴子撈月亮”乃佛教經典譬喻,后來廣為流傳,成為民間寓言故事。
【第45句】:【發國難財】(慣)指趁國家陷入危難而大發其財。
【第46句】:【惡有惡報】(諺)指作惡的終究會有壞的報應。原為佛家勸誡世人改惡從善的禪語,后傳為警世語。 也作惡有惡報,善有善報。 惡善到頭總有報。
【第47句】:一天我起得很早,到學校時卻遲到了。媽媽說我是“起了個五更,趕了個晚集”。(山東·東平)
【第48句】:【把貓說成虎】(慣)比喻夸大事實。
【第49句】:【家有多嘴公,十個倉廒九個空】(諺)多嘴公:光吃飯不做事或光說空話不務實事的人。倉廒:儲藏糧食的倉庫。指家里有了多嘴公,家道肯定要敗落。
【第50句】:火箭上天——不翼而飛
【第51句】:【閻王爺貼告示——鬼話連篇】(歇)鬼話:本指鬼說的話,轉指不真實或沒道理的話。指說的全是謊話,胡說八道。含責罵意。 也作閻王出告示——鬼話連篇。 閻羅王出告示——凈是鬼話。
【第52句】:【會家不難,難家不會】見“難家不會,會家不難”。
【第53句】:【滿肚子墨汁】(慣)形容人書讀得多,非常有學問。
【第54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見“疑則勿任,任則勿疑”。
【第55句】:【窮漢妻,半張犁】(諺)窮漢的妻子,干起活來要頂半張牛拉的犁。 指舊時窮人的妻子要干很重的勞力活,生活負擔十分大。
【第56句】:【病鬼碰著閻羅王】(慣)閻羅王:佛教稱掌管地獄的神,也稱閻羅、閻王、閻王爺。指必死無疑,沒有生的希望。
【第57句】:【指親戚,靠知己,不如自己立志氣】釋義:不能依靠別人,得靠自己長志氣。例句:“你說我說的是啥話?我說的是千年老實話。貸款!咱壓根就沒貸過款。俗話說:‘指親戚,靠知己,不如自己立志氣。’咱不沾它,它也別沾咱。”
【第58句】:火雞[吐綬雞]躲獵人——藏頭露尾
【第59句】:【守夜雁后有群雁】(諺)守夜雁:大雁夜間群棲一處,有一只雁擔任警戒任務。有守夜雁的地方,必定有群雁在。比喻有放哨的人,就必定有受保護的人群。
【第60句】:【光砍樹,不造林】釋義:比喻只耗費,不建立基業。例句:第二件,飆字軍需要有個家,戰士們說得對,不能“光捉魚,不建船”,不能“光砍樹,不造林”。
【第61句】:一桿沒星的秤——掂不出輕重
【第62句】:【公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歇)冠:前一個“冠”字指雞冠,后一個“冠”字指帽子,都諧“官”。指官職得到提升,含諧謔意味。
【第63句】:鸚鵡學舌——人云亦云
【第64句】:【家窮有口鍋,人窮不離窩】(諺)家里窮到只有一口做飯的鍋,也還是不肯離開自己的家。指人總是留戀故土,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肯遠走他鄉。
【第65句】:【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趕著行在賣酒醋】(諺)招安:勸招農民武裝向統治階級投降。 行在:專指封建帝王行幸所至的地方。舊指做官、發財都有捷徑可走。
【第66句】:出勁長勁,歇著沒勁。
【第67句】:撐著陽傘戴涼帽——多此一舉
【第68句】:【 一個女兒吃兩家茶】謂輕易許諾兩家,互相矛盾,或腳踩 兩只船。或說:一個姑娘許兩個婆家。清代《孽海花》:“幸 虧英相羅士勃雷婉言謝絕,否則一個女兒受了兩家茶,不但 破壞垂成的和局,而且喪失大信。”
【第69句】:媽媽讓我跟她一起去拔瓜地里的雜草,我嫌天熱不想去。媽媽說:“走吧,苦干才能美吃。”(陜西·武功)
【第70句】:【入地無門,升天無路】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第71句】:【燒高香】(慣)1指求神佛保佑。 2指心存感激之情。3指送禮。
【第72句】:【出岔子】(慣)指出了差錯或事故。
【第73句】:【為他人作嫁衣裳】(慣)原指窮人家女兒沒錢置辦嫁妝,卻年年為有錢人家的女兒縫制嫁衣。比喻為別人辛苦忙碌。 也作“為他人作嫁衣”。
【第74句】:【不知道哪頭炕熱】北方農村居民睡炕,冬季炕要加熱。 謂對他好,對他親熱,他不知道。又指不知好壞。成語:不 識好歹。孫犁《風云初記》:“吃的拿的都是從我們這里出, 你那上級,連四兩煙葉兒,我看也沒給你稱過。怎么你這么 向他們,到底是哪頭炕熱呀?”
【第75句】:【船到江心補漏遲】(諺)漏船行到江心才去修補,已經無濟于事。借指凡事必須預先防范,已經造成的錯誤臨時補救便來不及。 也作船到江心補漏遲,懸崖勒馬才收騎。 臨崖立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馬到崖頭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第76句】:何家姑娘嫁鄭家——鄭何氏(正合適)
【第77句】:【春夢雖好一場空】(諺)春夢雖然美好,但總不是真實的。泛指一切脫離實際的美好希望與企盼,并不能實現,仍是空的。
【第78句】:【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釋義:誰敢干誰就得利。多指壞人得便宜,好人吃虧。例句:懶蟲說:“你用不著害怕。這年頭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第79句】:【拉墊背的】(慣)1比喻找人頂替自己的錯誤或拉人一起去干壞事。 2指自己不行了,也不讓別人好過。
【第80句】:【年老莫娶年少妻】(諺)老年男子不要娶年輕女郎。指男女婚配,貴在年齡相當。
【第81句】:【七字兩點——斗出彎來了】(歇)“七”字左上角加兩點,就成了“斗”字下面加個彎鉤。斗:諧“抖”。指人因境遇好轉而得意洋洋起來。含譏諷意味。
【第82句】:導游領路——引人入勝
【第83句】:【上了山尖想上天】(慣)形容十分貪心,得寸進尺。
【第84句】:屁股上吊響鈴——響當當的人
【第85句】: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第86句】:火車廂里賽歌——高歌猛進
【第87句】:茶杯里的胖大海——自大;自我膨脹
【第88句】:吃了胡椒啃甘蔗——嘴甜心辣
【第89句】:【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謂容易走漏消息,要防止。類 似的:墻有眼睛壁有耳/墻有縫,壁有眼。明代《水滸》:“休 得再提。常言道: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只可你知我 知。”
【第90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釋義:比喻好景不長。常用來說明某些事物雖然暫時還繁榮、興旺、強大,但很快就要衰弱沒落下去。例句:電影《藍色的海灣》中一位老工程師感慨地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第91句】:【牽到市上丟了驢】謂事情將要辦成時起了變化,計劃落 空。李準《大河奔流》:“小建掙著喊:‘我不會!我不會!’李 麥在他圓頭上拍了一巴掌,笑著罵著說:‘牽到市上沒驢了, 爬開吧!”’
【第92句】:【大樹底下無豐草】草長趕不上樹長。謂環境不利,無法 競爭。類似的:茂林之下無豐草。政論圖書:“不是不進則 退,而是慢進則退。人家長得比你快得多,大樹底下無豐 草,大塊之間無美苗。”
【第93句】:師范畢業后劉暢和吳寶分到了同一單位。吳寶在單位安心工作,劉暢要辭職下海。劉暢媽心急如焚,百般阻撓。吳寶媽勸道:“鷹飛高空雞守籠,兩者理想各不同,你由他去吧!”(湖北·荊沙)
【第94句】:菖蒲花兒——難見面
【第95句】:【打打鬧鬧,白頭到老】(諺)指夫妻之間發生沖突爭吵,是正常現象。 也作“吵吵鬧鬧到白頭”。
【第96句】:卡殼的卡賓槍——打不響
【第97句】:【壞人不臭,好人不香】好壞不分。或說:香的不香,臭的不 臭。張賢亮《土牢情話》:“在他手下都一律按政策規定享受 同樣的經濟待遇;只要是公民,都有公民權。這樣,搞得‘壞 人不臭,好人不香’,后一種人怨氣沖天。”
【第98句】:【丈夫】“丈夫”指女子的配偶。最初,“丈夫”是用來稱成年男子的。《谷梁傳·文公二十年》日:“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說文》在“夫”下釋“丈夫”,謂“周朝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日丈夫。”古時稱男性為“丈夫”,有時還有氣度不凡的意思,猶言“大丈夫”。如“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至于“丈夫”轉義成為女子配偶之稱,則源于我國一些部落的搶婚陋習。在這些部落里,女子選擇夫婿,以一定的高度為主要條件,一般以身高一丈(那時一丈相當于今天七尺)為標準。有了這個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強人的搶婚。據此,女子稱其所嫁男子為“丈夫”。隨著時代的變遷,部落融合,“丈夫”這一稱謂相沿至今,而“搶婚”則變成了有的少數民族的嬉鬧婚俗。
【第99句】:電燈照墻角——名(明)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