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病好打太醫(yī)】釋義:太醫(yī):皇家的醫(yī)生,也用于對一般醫(yī)生的尊稱。比喻自己的目的一達(dá)到,就丟掉或打擊幫助自己的人。例句:“而今過上好世道就不能過河丟拐棍,病好打太醫(yī),你說,政府哪件事偏待過你?”
【第2句】:【鬼話】“鬼話”,指的是騙人的謊話?!肮碓挕币辉~,源自一百多年前的穗、港、澳一帶,與今日詞義不同。那時的“鬼話”曾指鬼佬之話——英語。約一百六十年前,廣州出版過英語學(xué)習(xí)讀本,封面大字標(biāo)明書名是《鬼話》。如當(dāng)時已有今義,斷然不會將英語學(xué)習(xí)讀本命名為《鬼話》。那樣,誰還敢學(xué)習(xí)英語呀!這本早年英語課本《鬼話》很有趣,是中文英語書。如在“球”后面用漢語注音為“波”,所以后來粵語干脆不說“球”了,改用“鬼話”之“波”了?!豆碓挕窌押币?,美國有本《廣州番鬼錄》對此有較多介紹。何以稱英語為“鬼話”呢?許多文獻(xiàn)記載,“鬼”多指“遠(yuǎn)國蠻夷”或“異族外國”之人。如朱熹集注:“鬼方,遠(yuǎn)夷之國也?!薄肮碓挕憋@然來自古代中國對外國的稱謂,無貶義。鬼話轉(zhuǎn)義為今義,顯然是中文特點一詞多義之故,國人又極善于聯(lián)想,“鬼”在古代許多小說中是壞東西,能妖言惑眾,借《鬼話》為“鬼話”。
【第3句】:【三斤鴨子兩斤嘴】(慣)三斤重的鴨子有兩斤重的嘴。形容極會說話。
【第4句】:【跑了一條大魚,撈了一網(wǎng)蝦】比喻收獲不大,沒有達(dá)到預(yù) 期目的。周立波《暴風(fēng)驟雨》:“‘跑了?’好些人同聲驚問。 ‘這才是跑了一條大魚,撈了一網(wǎng)蝦?!ㄓ老舱f。”
【第5句】:【水過地皮濕】(慣)1形容事情只是走個形式和過場,不能根本解決問題。2指從所經(jīng)手的事情中撈到了好處。 也作“雨過地皮濕”。
【第6句】:【 有天沒日頭】沒日頭,看不出時間,也陷于黑暗。指失去 準(zhǔn)則,越出常規(guī)。明代《初刻拍案驚奇》:“說話的,若如此, 真是有天沒日頭的事了??垂?,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p>
【第7句】:【裝龍似龍,裝虎似虎】裝什么人像什么人,或干什么像什 么。張賢亮《河的子孫》:“你呀,裝龍是龍,裝虎是虎,裝個 獅子能舞,嘴皮子就是活,要不怎么能當(dāng)干部呢?”
【第8句】:【摸不準(zhǔn)脈窩】(慣)比喻找不到問題的癥結(jié)。
【第9句】:【點起一盞燈,亮了一屋人】(諺)在黑夜里點起一盞燈來,就能使?jié)M屋子的人都見到光亮。比喻一人傳播真理,能使眾人心明眼亮。
【第10句】:【 遇到攔路虎】遇到巨大的障礙。馬烽《飼養(yǎng)員趙大叔》: “遇到攔路虎就去問別人,學(xué)到一點好的辦法,馬上就試 驗?!?/p>
【第11句】:【七十三、八十四】民間有所謂“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說法?!捌呤?、八十四”對上歲數(shù)的人是一個忌諱的歲份。其實,“七十三、八十四”這兩個年歲并不神秘,也不可怕,它只不過是我國歷史上兩個圣人歸天的虛齡罷了。一個是春秋時期的圣人孔丘,一個是故國時代的亞圣孟軻。正巧孔子年僅七十三虛歲時命歸于天,孟子活到八十四虛歲。因為孔孟都被尊為“圣人”,誰也不敢活過圣人,所以,他們歸天的年齡也就成了不吉之年了。實際上,在我們周圍的老年人中,死在七十三或八十四歲的,其實完全是一種巧合,如果比其他年齡段稍多一點的話,也是因為心理壓力過重導(dǎo)致的,并非迷信所致。
【第12句】:【 老天爺有眼】老天爺有眼看得清楚,謂人世間的善惡會 有報應(yīng)。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老天爺若有眼,他應(yīng)當(dāng) 保佑這一對好孩子,讓他們完成婚配才是。”
【第13句】:【拍賣】“拍賣”是一種特殊的買賣形式,一般以比較貴重、價高的物品為拍品,先定一底價,然后競價,最高者成交。 “拍賣”是古羅馬人首創(chuàng)的一種買賣方式,用以出售在戰(zhàn)爭年代俘獲的戰(zhàn)利品。具體的做法是:在拍賣的場地上插一柄長矛作為標(biāo)志,有意者就會圍過來進(jìn)行交易。因此,拍賣也有“矛下之交”的說法。后來,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拍賣成為貿(mào)易過程中的一種買賣方式。
【第14句】:【操心不怕白了頭】操心過分,沒有必要操心。浩然《艷陽 天》:“你別勞心費力了,也不怕多長幾根白頭發(fā)!”
【第15句】:【賣關(guān)子】“賣關(guān)子”比喻說話做事在緊要的時候故弄玄虛,使對方著急,引而不發(fā)。說書藝人最講究“賣關(guān)子”,每次總在說到重要關(guān)節(jié)的地方停下來,來個“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給聽眾制造懸念,吊足聽眾胃口,借以吸引聽眾接著下次再聽。那么,“關(guān)子”是什么呢?它來自哪里?宋代時,關(guān)子通常指會計、貿(mào)易、稅收、開墾土地的憑證,或者空白執(zhí)照。如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一載:“宣和間,親王公主及他近屬戚里入宮,輒得金帶關(guān)子。得者旋填名賣之,價五百千。雖卒伍屠酤,自一命以上皆可得?!睋?jù)此可知,還種關(guān)子作為提取金帶的憑證,到北宋末年已成為可以買賣轉(zhuǎn)讓的票據(jù)了。到了南宋,政府印制的一種紙幣就叫“關(guān)子”。根據(jù)《宋史》記載:南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婺州出于籌措軍費的目的而印造了一種“關(guān)子”。商人用現(xiàn)錢在婺州換取關(guān)子,然后到設(shè)在臨安的榷貨務(wù)兌換銅錢或者鹽引(取鹽憑證)、茶引(取茶憑證)等,可見這種關(guān)子有交易憑證的職能。今天我們所說的關(guān)子,已經(jīng)離它的本義相去甚遠(yuǎn)了,但仍然保留了“有賣點”這個相似之處。
【第16句】:【拔出膿來,才是好膏藥】(諺)膏藥:一種膠狀的外用中藥。指能把膿血從患處吸出的膏藥才算好膏藥。比喻能解決最棘手的問題的,才是好辦法。
【第17句】:【水銀瀉地——無孔不入】(歇)水銀:銀白色液態(tài)金屬,比重大,瀉地呈圓珠狀滾動,遇有空隙便滾入其中。形容會鉆營。也指能利用一切機會。 也作“水銀滲地——無孔不入”。
【第18句】:【留后手】(慣)指為避免以后發(fā)生困難而采取留有余地的措施。
【第19句】:老鼠尾巴——大不了
【第20句】:閉口葫蘆——肚里空
【第21句】:我纏著媽媽買橘子吃,媽媽很不高興地說:“今天要吃這樣,明天要吃那樣,你真是一個小饞貓?!睜敔斣谝慌圆逶捳f:“這就叫‘生根的要肥,長口的要吃’?!保ê稀ゃ浣?/p>
【第22句】:【賣鹽的做雕鑾匠——咸人兒】(歇)雕鑾匠:為門窗雕花或雕刻圖畫的藝人。成:諧“閑”。指閑著不做事或無事可做的人。
【第23句】:【青山不老,綠水長存】(諺)指青山綠水永葆常態(tài)。常借指友誼定長存,后會必有期。 也作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青山不倒,綠水長流。
【第24句】:【大鍋飯,小鍋菜】(諺)指做飯要用大鍋,飯不會夾生;炒菜或燜菜要用小鍋,菜出爐快,又能保持鮮嫩不走味。
【第25句】:【人與人不同,花有十樣紅】人各有各的性格特點。文學(xué)圖 書:“有人統(tǒng)計過,《紅樓夢》里寫了有名有姓的有四百多個。 俗話說:人與人不同,花有十樣紅。這些人物各有各的性 格?!?/p>
【第26句】:【不看僧面看佛面】釋義:僧:和尚。佛:佛教徒信仰的對象,一般指釋迦牟尼。即使不看和尚的面子,也要看佛的面子。意謂要講情面。例句:聽說那五落魄,云奶奶跟哥哥商量,要把他接來同住。她說:“不看僧面看佛面。不能讓街坊鄰居指咱脊梁骨,說咱不仗義?!?/p>
【第27句】:鐘鼓樓上開案桌——架子不小
【第28句】:【眼睛一睜,忙到熄燈】終日忙碌?!段膮R報》( 1987,5,29): “我們現(xiàn)在有不少廠長、經(jīng)理都是眼睛一睜,忙到熄燈。這 樣一來,用什么時間思考呢?”
【第29句】:【連理枝】“連理枝”比喻恩愛夫妻。白居易曾在《長恨歌》中寫道:“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睘槭裁从写苏f法呢?相傳古代一君王荒淫殘暴,他看上了隨從韓憑的妻子,硬將其霸占囚禁在宮中。韓憑不堪受辱,自殺身亡。韓憑妻子得知后悲痛不已,決心隨夫君而去。她借同君王登臺游玩之機,從高臺上跳了下去,以身殉夫。韓憑的妻子死前曾留下遺書,要求將自己與韓憑合葬。但君王心有不甘,故意將二人分開葬兩處,隔路相埋,讓他們“生不能同室,死不能同穴”。可是,過了不久,埋葬韓憑夫婦的兩座墳竟然各長出了棵梓樹,并且兩樹的枝干交錯在一起,一對鴛鴦還在樹枝上交頸悲鳴,聲音感人。于是,人們將這兩棵根枝交錯相生的樹,稱為“連理枝”,并以此歌頌韓憑夫婦生死不渝的愛情。 “連理枝”體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愿望的寄托,又稱之為“相思樹”,用它來比喻恩愛夫妻再恰當(dāng)不過了。
【第30句】:獅子大張口——胃口不小
【第31句】:【老牛不喝水,不能強捺頭】釋義:比喻強迫命令不行,辦不成事。例句: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老牛不喝水,不能強捺頭。順乎自然,因勢利導(dǎo),就是紡紗和很多事物的竅門呢!
【第32句】:【老鴉嫌豬黑】釋義:比喻只知嫌惡別人的缺點毛病,不知自己的缺點毛病也和別人一樣。例句:俗語道:“……老鴉嫌豬黑,烏龜笑鱉跛。”
【第33句】:【懶花貓吃死耗子】指做省力的事,不思進(jìn)取。莫應(yīng)豐《將 軍吟》:“但范子愚認(rèn)為那是懶花貓吃死耗子,沒有搞頭。”
【第34句】:谷糠蒸窩頭——捏不攏;難捏合
【第35句】:黑板上的粉筆字——抹就掉
【第36句】:大吊車吊小平板——穩(wěn)拿
【第37句】:【年年有儲存,荒年不慌人】(諺)指年年都儲備糧食,縱然遇到災(zāi)荒年景,心也不慌。也指平時在錢財上有積存,遇到困難時就不會受制。
【第38句】:上數(shù)學(xué)課的時候,老師叫一位同學(xué)背前一天學(xué)過的數(shù)學(xué)概念,那位同學(xué)說沒記住。老師聽了生氣地說:“你呀!什么都沒記(系)住,就腰里系著個褲腰帶。”(寧夏·隆德)
【第39句】:【拿豆包不當(dāng)干糧】(慣)豆包:包有豆餡兒的包子。比喻小看了有本事的人。
【第40句】:爸爸總是愛批評我飯前不洗手,而他自己也有這個毛病。媽媽說:“我看你是烏鴉落在豬身上,不知道自己也黑?!保ê幽稀ふ枺?/p>
【第41句】:【十耕蘿卜九耕麻】(諺)指農(nóng)歷十月宜耕蘿卜地,九月宜耕麻地。
【第42句】:器樂合奏——大吹大擂
【第43句】:【五服】“五服”是說古時候喪服按跟死者關(guān)系的親疏分為五種,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自身五代。后來用出沒出五服表示家族關(guān)系的遠(yuǎn)近。習(xí)慣上出了五服就不再穿孝衣。那么,“五服”一詞是怎么來的呢?五服,原是指古代喪服的五個等級,它是按照生者和死者之間親屬關(guān)系的遠(yuǎn)近而制定的。喪服分五等,重輕有差,越親近者喪服越重,是為“重孝”。一等是斬衰。為期三年之服。這種喪服用最粗的生麻制成,衣旁和下邊不縫。斬就是斬布制成喪服,不縫輯。兒子、未嫁女為父母,嫡孫為祖父母,妻為夫,都用一等喪服。二等是齊衰。這種喪服用熟麻布制成,縫邊整齊。細(xì)分起來,齊衰又有杖期、不杖期、五月、三月之別。孫為祖父母服喪為期年,曾孫為曾祖父母服喪為五月,玄孫為高祖父母服喪為三月。三等為大功。這種喪服用粗熟麻布制成,較齊衰所用精細(xì)。服喪九月。如妻為夫之祖父母。四等是小功。這種喪服用熟麻布制成,較大功服更為精細(xì)。服喪五月。如為伯叔祖父母,為在室祖姑等,均服小功。五等是緦麻。這種喪服用細(xì)麻布(緦)制成。服喪三月。如夫為妻的父母,妻為夫的曾祖、高祖父母等,均服緦麻。現(xiàn)在喪服沒有這么復(fù)雜,且各地戴孝風(fēng)俗不同。尤其是城市和官辦的追悼會,改為一律戴黑紗。后來,喪服又用來直接表示親屬關(guān)系的遠(yuǎn)近。“五服”遂由指喪服向指親屬關(guān)系轉(zhuǎn)化?!拔宸敝畠?nèi)者為親屬,五服之外者就不是親屬了,即所謂“六世親屬竭矣”(《禮記·大傳》),出了五服,不再穿孝。
【第44句】:暖水瓶的塞子——堵氣(賭氣)
【第45句】:【瞎指揮】(慣)指不顧實際情況地發(fā)號施令。
【第46句】:【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第47句】:【茅石板上打滾——尋的往屎坑里跳】(歇)茅石板:搭在茅坑上的供腳踏的石板。屎:諧“死”。指自己往死路上走。
【第48句】:【不圖今年竹,但圖來年筍】短期不能收效,以后會有希望。 《北京短篇小說選》:“我們的書記倒沉得住氣,說:不圖今年 竹,但圖來年筍吧!”
【第49句】:我和媽媽一起去看電影,走到半路上,媽媽忽然想起忘帶電影票了,我說爸爸會帶來的。媽媽說:“編個草鞋戳了腳,他那個馬大哈要再忘了怎么辦?還是回去拿吧!”(江蘇·射陽)
【第50句】:【開快車】(慣)比喻加快速度。
【第51句】:【放著河水不洗船】有條件不加利用,或不去做省心的事。 張孟良《兒女風(fēng)塵記》:“我為什么放著河水不洗船?把書狀 送給劉推事,叫他先做個準(zhǔn)備,對我倒有好處。”
【第52句】:【只知有己,不知有人】(慣)l形容人驕傲自大,目中無人。2指人自私,光為自己著想,不顧別人。
【第53句】:學(xué)校成立了“微機興趣小組”,我怕自己笨,不敢報名參加。爸爸知道了,鼓勵我說:“刀鈍石上磨,人笨努力學(xué)。只要你認(rèn)真下苦功學(xué),還有什么學(xué)不會的呢?”(江西·贛州)
【第54句】:【大人不記小人過】指身份高的人肚量要大。相關(guān)的:大 人不和小人爭。老舍《四世同堂》:“她居然停止了挑戰(zhàn),她 的理由是:大人不和小人爭!她是所長,也就是大人!”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平息糾紛,或調(diào)和矛盾,和稀泥。成 語:息事寧人。老舍《四世同堂》:“他很會說話,遇到住戶們 打架拌嘴,他能一面挖苦,一面恫嚇,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 無。”
【第55句】:【水過鴨背不透毛】謂不深入,不徹底。《北京日報》(1987, 7,10):“簡單生硬的說教,好比廣東人說的‘水過鴨背不透 毛’,不能深入到人們的頭腦里去。”
【第56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慣)任何時候都不改變自己的姓名;表示自己光明磊落,無所畏懼,對事情敢于負(fù)責(zé)任。 也作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行不更名,住不改姓。 行不改姓,坐不改名。
【第57句】:【不是強龍不過江】(諺)比喻沒有高強的本領(lǐng),就不敢承擔(dān)重任。
【第58句】:【心欲專,鑿石穿】(諺)欲:要。 只要心意專一,不難把大石鑿?fù)浮?指心專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第59句】:【七錢銀子二分銅的銀元——假也假不了多少】(歇)銀元:也作銀圓,舊時使用的銀質(zhì)硬幣,價值相當(dāng)于七錢二分白銀。一個銀元摻進(jìn)了二分銅,所占的比重很小。 指即使有假也假不到哪里去。
【第60句】:【拉到老虎當(dāng)馬騎】(慣)比喻把危險的事情看得過于簡單了。
【第61句】:樹倒猢猻散——跑的跑,溜的溜,徹底垮臺
【第62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遇到困難,得到公眾的幫助。類似 的:一人有難,萬人出力。姚雪垠《李自成》:“看看,你老大 公子一人有難,萬人出力。謝天謝地,你出獄了,我的這出 戲也唱完了?!?/p>
【第63句】:野馬脫韁——橫沖直撞;沒法收回
【第64句】:【 放個屁也是香的】盲從,認(rèn)為說的什么話都好,什么話都 對。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無論什么,都說是外國 人好,甚至于外國人放個屁也是香的?!?糞桶也有兩個耳朵人比糞桶強,應(yīng)該能夠聽到。韓志君 等《古船·女人和網(wǎng)》:“糞桶也有倆耳朵!我問你話,你聽見 沒有??!”
【第65句】:【千里為官只為財】(諺)離家千里去做官,只不過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錢財。指舊時離鄉(xiāng)背井去做官的人,總脫不了發(fā)財求利的目的。 也作“千里求官只要財”。
【第66句】:【炒下豆子自己吃,打破砂鍋讓人賠】(慣)比喻有了好處,自己獨占;出了差錯,要別人承擔(dān)。
【第67句】:爸爸檢查弟弟的家庭作業(yè)時,看著弟弟寫的字皺著眉頭說:“經(jīng)你這小手寫出的方塊字,可真是老雕會家雀——大的大來小的??!”(河北·豐寧)
【第68句】:【打核桃捎帶了棗】(慣)比喻打擊某個人,也連帶傷害了另一個人。
【第69句】:飛機上扭秧歌——載歌載舞
【第70句】:【冷手撾不著熱饅頭】(諺)撾(zhua):抓。饅頭:饃饃。指冰冷的手難抓熱饃饃。比喻時機不到辦不好事,或方法不對頭難辦成事。 也作冷手難抓熱饅頭。 冷手抓不住熱饃饃。
【第71句】:【王八吃西瓜——滾的滾爬的爬】(歇)滾:本指西瓜滾動,轉(zhuǎn)指人翻滾。爬:本指王八爬行,轉(zhuǎn)指人亂爬。形容狼狽敗退,抱頭鼠竄的樣子。 也作“王八啃西瓜——連滾帶爬”。
【第72句】:【船家不打過河錢】(諺)船家:擺渡渡客的船主。船主不在船靠到對岸后才收船錢。指渡客在船開動時就必須把擺渡錢交上。
【第73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釋義:七級浮屠:七層塔。救人性命,功德無量,比造七層塔禮佛還要好。浮屠:又作“浮圖”。例句:慧澄道:“夫人勿怪。這官人為夫人幾死,貧姑慈悲為本,設(shè)法夫人救他一命,勝造七級浮圖。”
【第74句】:【吃了螢火蟲——肚子里明】(歇)螢火蟲:昆蟲,腹部末端有發(fā)光器,能發(fā)帶綠色的光。本指心里明亮,轉(zhuǎn)指心里明白。
【第75句】:【救人須救徹】(諺)救助人,必須做到完全徹底地使之渡過難關(guān)。 指救助人要負(fù)責(zé)到底,不能單憑一時的激情。 也作“救人救到底”。
【第76句】:哥哥下地干活,中午沒回來吃飯,媽媽說:“少不了他的,中午不動鍋,晚上一樣多。晚上一頓就補起來了?!保ê幽稀ど糖穑?/p>
【第77句】:【八字沒一撒】“八字沒一撇”比喻事情還沒有眉目,還差得遠(yuǎn)哩!那么,它是怎么來的呢?它源自南宋理學(xué)家朱熹的一段話。南宋大儒朱熹,一生著述很多,是理學(xué)之集大成者,后人輯有《朱子大全》一書。在他寫的《與劉子澄書》一文中說:“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自不領(lǐng)會,卻向外狂走耳”。這段話的意思是通向圣賢的大門早已打開了,可人們并不理會,不但不進(jìn)門yipinjuzi.com,反而朝外走。 “八字”形似兩扇門,朱熹在這里以“八”喻門,無疑是很形象的。八字沒一撇,即沒有門?,F(xiàn)在我們常說的“沒門兒”(意思是不可能),若追根考源,大概也源于此?!鞍俗譀]一撇”原指沒門兒,現(xiàn)在演變成沒辦法、沒眉目、沒頭緒、不沾邊的同義語了。
【第78句】:【面和心不和】(慣)指表面和善,內(nèi)心卻并不和善。也指表面上彼此和睦相處,內(nèi)心卻不滿對方。
【第79句】:【不知道哪塊云彩有雨】釋義:比喻情況不好判斷。例句:“我警告你,小王,你有時太快嘴利舌,你知道會闖出多大禍!我看你還是不了解咱們的處境。我們誰都得應(yīng)付,誰都得伺候,你知道哪爐香燒不到就出事呀!你不知道哪塊云彩有雨??!唉唉……”
【第80句】:【長江后浪催前浪】喻事物不斷向前發(fā)展,也指催趕。馬 南邡《燕山夜話》:“許多年輕的人所創(chuàng)造的巨大成績,只能 證明一條基本規(guī)律,這就是新生的力量總是不斷在生長,總 是不可戰(zhàn)勝的。這真好像長江后浪催前浪,一輩新人換舊 人?!?/p>
【第81句】:【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釋義:雖不是親身經(jīng)歷,但也知道一些。例句:誰都是在行的?孩子們這么大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
【第82句】:紅娘拿到鶯鶯的信——心領(lǐng)神會
【第83句】:【舌頭不聽使喚】說話結(jié)結(jié)巴巴,或說不出話來。老舍《鼓 書藝人》:“他想說點什么,可是舌頭不聽使喚,說不出話 來?!?/p>
【第84句】:【閨女】“閨女”指未婚女子,也指女兒。其來源與古代女子居住的地方有關(guān)。未婚女兒的住處稱作“閨閣”。原來,古代住宅,在大門與堂室之間,還有一個小門,叫做“閨”,相當(dāng)于后來的二門?!豆騻鳌沸陮憰x靈公派人刺殺趙盾的情況:“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殺之。勇士人其大門,則無人門焉者(門:守大門);人其閨,則無人閨焉者;上其堂,則無人焉;俯而闚其戶,(盾)方食魚飧?!边@段描述準(zhǔn)確地勾勒出了勇士經(jīng)過的路線:大門——閨——堂。閨門以內(nèi)即主人起居之處,因此,后來稱內(nèi)宅為閨。枚乘《七發(fā)》日:“今夫貴人之子,必官居而閨處。”后來才引申為女子的住處。明代湯顯祖《牡丹亭·閨塾》:“……閨門內(nèi)許多風(fēng)雅?!薄端问贰ね慷擞哑迋鳌啡眨骸拔崧勜懪怀鲩|閣?!?古人沒有滿足于將女人的居室稱為閨閣、閨房,而進(jìn)一步將不少有美女人的稱謂與閨掛上了鉤:稱女兒為閨女,稱富貴人家的女兒為閨秀,婦女品德高尚的叫閨范,京劇中演少女的演員叫“閨門旦”等。女兒出嫁叫“出閣”,不出閨閣的女子(未婚女子)當(dāng)然就叫“閨女”。
【第85句】:【麻稈打狼,兩頭害怕】謂對立雙方均有顧慮。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我挨了幾下子打沒有什么,咱們是麻稈 打狼,兩頭害怕,他們打了我,沒有占住理。”
【第86句】:【千里相送,歸于一別】(諺)送客到千里遠(yuǎn),最終也還是要分手的。 指送行只表情意,不必遠(yuǎn)送。勸止送行者的常語。 也作千里送君,終須一別。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第87句】:【另起爐灶】(慣)另外再壘砌爐灶。1比喻重新開始。2指分家另過。3比喻另搞一套。 也作另立爐灶。 另立灶火門。
【第88句】:【攤底牌】(慣)底牌:撲克牌游戲中最后亮出的牌。比喻說出內(nèi)情,亮明底細(xì)。
【第89句】:【無錢吃酒,妒人面赤】(諺)自己沒錢買不起酒喝,卻嫉妒別人臉面發(fā)紅。借指人自身無能.卻往往對別人多疑善妒。
【第90句】:【扎魚不扎母子魚,打獵不打失群雁】(諺)母子魚:將近產(chǎn)子的魚。 失群雁:離群的孤雁。指捕魚打獵也應(yīng)有憐憫之心。
【第91句】:我家勞力少,年年農(nóng)忙時都落后。又要收麥了,媽媽很著急。爸爸安慰她說:“八十歲的老太太也不能給狼追上啊,人家過年,咱也不會停在年前頭。”(江蘇·贛榆)
【第92句】:下午放學(xué)回家,我給鴨子喂了許多東西。等一會兒,媽媽從地里回來了,鴨子嘎嘎地跟在媽媽后面叫著,媽媽又給鴨子倒了不少麥子。我忙說:“剛才已經(jīng)喂了。”媽媽說:“撐不死的鴨子,餓不死的雞子?!保ê幽稀ば乱埃?/p>
【第93句】:【吃紂王俸祿,不肯說紂王無道】釋義:紂王:商朝末代君主,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俸祿:薪水,工資。比喻袒護(hù)自己的主人、靠山。例句:許多人只是因為吃紂王俸祿,不肯說紂王無道,將百姓造反看成罪不容誅,而誰逼百姓造反倒不問了。
【第94句】:【強盜遇著賊爺爺】(慣)指雙方是一丘之貉。
【第95句】:【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世心】(諺)酒是白色的,喝多了卻使人面紅;金子是黃色的,卻能誘發(fā)世人貪取的黑心。指對金錢的貪婪能使人喪失天良。 也作“吃酒紅人面,財帛動人心”。
【第96句】:【照方吃炒肉】(慣)比喻按慣例行事。
【第97句】:【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諺)家雀:麻雀。比喻生活能力再差的人,也總會設(shè)法活下去。 也作老天爺餓不死沒眼的家雀。 老天爺餓不死瞎眼雀。
【第98句】:【二姑娘頑老雕——架不住】(歇)頑:通“玩”。架:招架,支持。 指吃不住,吃不消。
【第99句】:火箭上天——不翼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