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并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愿望和設想。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創新意識不強方面存在的問題【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篇1】創新意識不強方面存在的問題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我按照中省和委黨組的要求,認真參加委教育實踐辦和支部組織的各類學習活動,把自己擺進去,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對照檢查、自己反省、群眾反映、同志批評等多種方式方法,查找出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為切實達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標,現將個人整改方案匯報如下:
一、關于理論功底不高存在問題的整改方案
存在問題:一是學習的自覺性不高。存在以干代學的現象,特別是當工作與學習發生矛盾時,往往認為學習是“軟指標”,可以往后推一推,從而導致學習的自覺性不高,而且學習的系統性不強,學習效果不佳。二是學習制度堅持的不好??陀^上強調工作忙、壓力大和事務性工作較多,缺乏持之以恒自覺學習政治理論的精神。三是學用結合的關系沒有處理好。在理論體系把握上和“融匯貫通”地運用理論學習成果去指導實際工作上不適應,忽視了理論對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導致理論學習與實際工作脫節,對待理論學習,只滿足于片面地引用個別原理,而不能有效地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
整改措施:一是不斷加強理論學習,通過學習中省和委黨組的各類方針政策,提高理論認識水平。要堅持不懈地學,原原本本地學,聯系實際學,帶著問題學,學深學透。同時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帶著問題向書本、向專家、向同志多學多問。二是建立良好的學習制度。
持之以恒的自覺學習各類理論精神,要力爭做到“五個有”,即有相對固定的時間、有學習計劃、有學習記錄、有學習筆記、有學習成果。三是處理好學用結合的關系。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找好工作著力點,力爭做到想干、會干、干好。
二、關于工作作風不實、求真務實的精神不夠存在問題的整改方案
存在問題:一是接到工作任務,有時首先想到的是怎樣盡快完成,而不是怎樣做到最好,特別是任務多、壓力大的時候更是如此,有時存在著應付以求過關的想法,影響了工作效果,沒有時刻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二是欠缺創新意識,沒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局限于上級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時產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動而無行動的狀態。三是對有關的政策法規研究不夠,工作方法較簡單,同志間的思想交流不多,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不夠,對基層的工作指導和督促還不夠深入,致使工作效果不夠理想。
整改措施:一是要進一步務實創新,增強工作實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實現學習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機制的創新,最終達到工作成效的不斷提高。二是要不斷總結和完善工作經驗,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舉措,開創工作新局面。始終圍繞我省農村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和中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委黨組的各項決策和部署,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盡職盡責做好各項工作。三是要努力做到善于克
服消極思維、模糊認識所造成的各種束縛,破除急躁情緒,迎難而上,積極工作。四是要善于從政治、全局的高度認識事物,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腳踏實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
三、關于群眾意識不強、為民服務的宗旨不夠存在問題的整改方案
存在問題:一是雖然也經常下基層調研,但主動性不強、不夠深入,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未能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沒有關心群眾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缺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二是在工作上對基層情況的了解不夠全面系統,聯系群眾不廣泛,直接聽取基層群眾意見不及時不全面,對基層群眾生活情況了解不全面。
整改措施:一是要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增強宗旨意識,深入實際,聯系群眾,傾聽群眾意見,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忙群眾之所需,同群眾建立起水乳交融的關系。二是加強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思想上、行動上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在工作上加強群眾觀念,認識群眾的首創精。
四、關于勤政廉政不深,廉潔自律的力度不夠存在問題的整改方案
存在問題:樹立勤政廉政的宗旨意識還不夠牢固,在堅持學習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和自覺用黨的紀律約束自己方面還不夠深入。
整改措施:要保持思想道德的純潔性,正確對待權力、金錢、名利,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不奢侈浪費,不追求享受;要進一步保持清正廉潔,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抗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勵,做到在奢靡之風、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面前一塵不染,一身正氣。
【篇2】創新意識不強方面存在的問題
創新知識和技能在整個創新實踐活動中固然非常重要,但若沒有創新意識激勵,就很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培養造就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首先要培養和強化他們的創新意識,把開發創新意識作為培養起點。可是,無論縱向看還是橫向比,當客觀審視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時,不免讓人憂慮。
其一,過度的依賴性。從學習到生活,從求職到征婚,事無巨細,處處依賴父母,依仗關系,并出現了為數不小的“啃老族”。依附和惰性心理,在如今的大學畢業生中,表現得日見嚴重而且普遍。無疑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共同為這種心理提供了生存土壤。誠然,依賴性有時會讓人快捷地獲得安全感,起到幫助人逐漸走向成熟的作用,但更多的卻是使人喪失駕馭自我和處理各種生活境遇的能力,致使生存能力、抗挫折能力低下,乃至造成人格缺陷,成為個體獨立發展的重大障礙。
其二,過多的模仿性。填鴨式的灌輸,苦力式的學習,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自由空間。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從無目的到有目的,養成了嚴重的模仿習慣。盡管模仿普遍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人們彼此影響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模仿一旦成為人們主要的行為方式,創新意識必將受到壓抑和遏制,創新潛能會逐漸退化,非理性模仿行為若恣意盛行泛濫,自主創新必然步履艱難。
對于以上兩種普遍存在的與創新意識相悖的現象,傳統教育模式難辭其咎。有西方學者指出中國人擅模仿緣于教育,并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上世紀30年代,一位叫約克的法國傳教士在我國南方辦了所教會學校,有位教師的老母孤身一人在北平,約克因事要派信使去北平,順便提醒教師給母親送封家書。這位教師聽罷,立刻對一位學生說:“吾欲呈信函于家慈,敢請君代修一書?!奔s克在旁問:“他是您親屬嗎?他見過您母親?”教師均否,約克大惑不解:“那怎么能代您寫家書呢?”教師也很驚訝:“吾授彼生文章己年余,理應掌握相當的書式和熟語。代寫子呈于母之信函,應不在話下?!闭勗掗g,
學生擬畢,教師簽字送上。而如今,人們用“復制、粘貼”的方式,對待作業、論文、報告甚至考試者比比皆是,可見沿襲成風已成積弊。這種沿襲和傳承,恰恰是教育的悲哀,是對創新意識培養的漠視。
鑒于我國教育模式形成有著復雜深刻的社會歷史文化原因,每項改革都不會一蹴而就。面對創新意識的培養,首先,應抓好幾個在素質教育中突出創新教育特色的教育教學實驗基地,總結推廣成功范例;同時,檢索我國有關創新的教育論述,汲取發達國家的先進教育理念,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盡快形成較完整科學的創新教育理論體系;再則,從廣義上講,每個人幾乎都有教育和被教育的背景,所以,教育改革應多元化、社會化,讓更多的人參與,集思廣益,以便在教育體制和理念的改革中切中肯綮。
創新并非必須天才,也不是少數人的專利,一個創新型的國家,既需要更多像王選先生這樣創新型的科學大家,也需要具有創新意識的平民大眾。如何既培養高端創新型人才,又把創新意識普及于民眾,讓創新成為人們的一種“快樂的生活”(羅素語),面對社會的這一期盼,我們的教育亟待作認真深刻地思考。
【篇3】創新意識不強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個人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個人存在懶惰思想,心浮氣躁,不善開動腦筋,貫徹上級精神照抄照搬,不會舉一反三;
2、工作思路不對,缺乏創新意識;
3、走動式管理存在走馬觀花,水過地皮濕,未能做到舉一反三的解決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4、工作形式化,如為了應付一些檢查,如:安全標準化、無泄漏工廠、清潔文明工廠等,只是為了應付而準備一些資料,處理一些現場問題,未能真正的將工作常態化、持久化,未能真正的將其作為促進工作的一種方法。
二、改進措施:
1、從思想上清除懶的根源,強化自己的責任意識、強化“無功便是過,不進就是退,平庸即是錯”的責任意識,每天深入現場不少于4小時,每月堅持業務知識學習不少于3000字;
2、通過理論學習,不斷開拓工作思路,敢于打破舊模式,改變一些習以為常的東西,不僅自己要做,且要帶動車間的每個人不斷創新,善于開動腦筋,把五小活動落到實處;
3、堅持走動式管理,每天檢查發現問題不少于4條,并督促落實解決,對未及時整改的問題及責任人堅決進行考核;
4、做好三基工作,切實把安全標準化、無泄漏工廠、清潔文明工廠等實施方案落實并應用到工作中。
【篇4】創新意識不強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存在以下問題
1、欠缺對學習認識的高度。由于平時較多的工作加以延誤,產生了“學不學不是很重要,做到工作才重要”的以干代學的思想,沒有把學習擺到重要的位置,缺乏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
2、欠缺學習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平時的學習中,只注重看些時世新聞之類書籍,對政治理論方面的知識涉獵較少;只注重基本的材料整理方面的知識,對有一定深度的業務知識涉獵較少。學習的知識缺乏理論上的深度和廣度,對思想和靈魂的觸動不夠,學習停留在表面上。
3、做為一名基層領導,對于自己分管的工作,沒有開創進取的精神,總是用老眼光分析問題,沒有開拓創新意識,安于現狀,不思變革,只注重局部利益而忽視全局利益。
4、創新意識不夠強。看待具體工作習慣使用書本,不善于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有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傾向,做事縮手縮腳,敢試敢闖、求新求變的意識不夠強。
5、工作方法不夠活。自己認準的事理,就抓住不放,甚至自以為是,不善于吸取他人意見,個人隨機應變的能力比較差,在處理問題上特別是緊急突發事件的問題上優柔寡斷不夠不夠靈活,方法不夠多。
6、作風上缺乏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勇氣,在工作中聽不進不同的批評和意見,自認為自己什么都對,對什么都懂,其實都是一知半解,沒有竭力維護好群眾的正當利益。自我要求不夠嚴,嚴以待人,寬以待己。
二、今后的整改的措施
結合自己的工作崗位,明確個人奮斗目標,針對個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努力進一步提高覺悟,增強黨性,解放思想,爭創實績。
1.強化政治理論學習。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學習主線,通過學習使自己在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上有較大的改變,使之更能適應當前工作的需要。在身體力行上不斷有新進步,在推動工作上不斷有新進展。政治理論學習要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形式多樣、注重實效。定期與同事學習討論敞開思想,聯系工作,結合存在的問題,積極開展嚴肅的、真誠的、實事求是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使自己能夠適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2、是全面學習業務知識。扎實地學習分管部門專業理論知識,并向有經驗的前輩們學習,翻閱雜志,學習關于農業方面的先進經驗。同時,多下基層深入段斗實際調查,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工作中的內在規律,自覺按規律辦事,把農業工作搞好。同時,認真學習多方面業務知識,積極配合其他同志,搞好業務工作,努力學習各類相關的業務知識,學用結合,不斷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3、是學習和自覺遵守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經常地學習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和黨紀、政紀、法規知識,不斷增強紀律觀念和責任意識,自覺做到警鐘長鳴,嚴格做到遵章守紀。同時,團結同志,和大家搞好關系,增強本單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4、是定期開展自我批評,深入進行自糾自查,階段性地對自己的學習、工作和思想進行總結,主要是查找問題和不足,理清整改思路,邊查邊糾,自責不自寬,嚴格要求自己,做到防微杜漸。
5、是結合當前的工作,抓好自己主管的農業工作,開拓思路,大膽進取,深入農戶,田間地頭,掌握第一手資料,同時,認真做好防汛工作,努力把分管的各項工作搞好。
我將以這次作風整頓為契機,嚴格按照黨組織的要求,認真做好自糾自查工作,找出自己在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自覺學習專業知識,嚴格整改,格守本分,潔身自愛,嚴于自律,管住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腿,不該吃的不吃,不該去的地方不去,潔身自好,干好自己該干的事。從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提高依法辦事水平,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各項水平有一個大的提高,為能盡快的適應各項其他工作而不斷提高進步。
上一篇:關于青春的演講稿【十三篇】
下一篇:團結奮斗精神的心得和感悟錦集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