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人帶,我把母親從老家搬來。從此,我不僅不用擔心上班會遲到,還天天能吃上早飯。
早晨鬧鈴還沒響,就聽到母親的咳嗽聲,我起床洗涮后坐到飯桌前時,飯菜不熱不涼正好吃,除了包子煎雞蛋等主食,還有一樣樣母親親手腌制的小菜。母親的到來,讓我重新感受到童年的幸福。
母親對寶寶照顧得更是無微不致。啥時給寶寶喂飯喂水,啥時讓寶寶撒尿,母親都了如指掌。可是,我漸漸發現,母親總是按照自己的老習慣帶孩子,從來不講科學,而且,母親倔得很,任憑我說破嘴皮子,她卻一如既往地堅持著自己的做法,還振振有詞地說,論文化她趕不上我,可是帶孩子,她的經驗可比我多多了。
最讓我不能忍受的是,每次給寶寶喂米糊,母親總是往里面一勺一勺地放糖,一邊嘮著,寶寶真是有福氣,你媽媽像你這么大時,連個糖粒都撈不著呢。我對她說,小孩子吃多了糖不好,母親不但不聽,還說那都是買不起糖的人瞎說的。一天,我實在看不下去了,搶過母親手里的碗,把粥倒掉后重新給寶寶盛了一碗,并對母親說,以后我來喂他。
過了幾天,母親說,她想回老家看看。我送母親去車站,上車時,母親站在車門口,回頭望著我,欲言又止。她坐到坐位上后,又從窗子里探出頭來對我說:“要是忙不過來,就給我打電話。”
母親走后,我的生活又重新陷入焦頭爛額。一天,寶寶發高燒,我給單位請假,領導不但不同意,還要扣我獎金。帶寶寶從醫院回來,看見鄰居孫姨,我抹著淚說,要是我媽在就好了。孫姨說,其實你母親是被你逼走的。
孫姨接著說,你整天叨嘮她不會帶孩子,她心里已經不是滋味,后來你又不讓她喂孩子,她心里就更難受了,這里畢竟不是她的家。
孫姨的話仿佛一枚枚尖針扎在我心上,是啊,小時候,我常常嫌母親做的飯不好吃,買的衣服不好看,無論我怎么鬧,她都不放到心上,甚至還拿我的無理取鬧當樂子說給街坊鄰居聽。可是,如今母親老了,而且以“外人”的身份住在女兒家,她那顆心自然也變得格外敏感起來,生怕給女兒添麻煩,惹女兒不待見。
把寶寶哄睡后,我走到客廳想給母親打個電話,剛拿起手機,鈴聲就響了。母親在電話里說:“妮,我想通了,你說得對,俺那喂孩子的老一套都過時了,明天一早我就搭車過去,往后,你說咋喂俺就咋喂,行不?”
電話那頭,母親不停地“喂”著。我捂緊話筒,淚水滂沱而出。
在和兒女的較量中,父母永遠是輸家。
上一篇:娘,兩年后兒子帶你去北京旅游
下一篇:傻婆婆,那些有你相伴的日子好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