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親節(jié),中午打了一個電話給父親,問一下家里還好嗎?父母身體怎么怎么樣!答案是,千篇一律的,家里沒什么事,我和你媽身體都挺好!我知道,他是不想我擔心!
也許父親都不知道今天是父親節(jié),他只是一個質(zhì)樸、善良的農(nóng)民,默默無聞,普通、平凡。但是他在我的心目卻是高山,巍峨高聳,是大河,軟綿悠長------
父親自小孤苦,在他不懂事的年紀,爺爺就去世了(聽奶奶說,爺爺有些不務正業(yè),尤其喜歡賭博,且賭技高超,是附近聞名的本土賭神,可惜英年早逝)。父親、伯父和奶奶相依為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父親只小學畢業(yè)就輟學了,隨后拜村上的一個木匠為師,學習木工。有句老話“徒弟,徒弟,三年奴隸”,父親給他師父,打了三年零工,才算出師了。那時,伯父已經(jīng)當兵去了,父親瘦弱的肩膀就開始撐起家庭的重擔。
父親心地善良、心靈手巧,有木工技術做根基,再加上愛琢磨擺弄,很多東西在他手下都能修理收拾,鏘剪子、磨菜刀、修鎖配鑰匙、修單車、砌墻,都沒有問題,所以,我記得小時候,街坊四鄰經(jīng)常找到父親幫忙,而父親只要有人求到他,沒有不幫忙。記得小時候,最多幫卻是幫人做棺材,死者為大,村上有老人猝然去世,他們家人便急匆匆的找到了父親,不管天氣有多冷(老人冬天去世居多),不管有什么忌諱,都會前去幫忙,辛苦一兩天,逝者入土為安了,而父親得到的回報也不過是一兩包煙。然而父親卻從無怨言。樂于助人,不求回報,是我在父親身上學到的優(yōu)秀品質(zhì)。
父親堅強、剛毅。在1975年夏天(那時還沒有我呢),我們村邊河水泛濫,全村的房子都被大水沖倒了,全村的人都被安置在臨時的小窩棚里。那時也沒有人做木工了,父親就改行做了魚販。晚上在漁民那里收魚,白天踩著單車,負著一百多斤的魚,去到市區(qū)去叫賣,晚上再收魚,第二天,在去市區(qū)。夜以繼日,不眠不休,終于一年多的時間,賺了1千多塊錢,蓋起了三間大瓦房(那時的錢可比現(xiàn)在含金量高),我家才能喬遷新居。
父親質(zhì)樸節(jié)儉,我記得小時候,他就那一身藍卡其布的中山裝,多年不舍得在添一件?,F(xiàn)在生活提高了,水果蔬菜很是豐富,村上隔天就有集會,可以購買新鮮蔬菜,但是蔬菜的漲價幅度和父親心理價位,落差太大了,父親還是過著蘿卜咸菜的清苦日子。
父親的愛,是春天里的一縷陽光,和煦地照耀在我的身上;是夏日里的一絲涼風,吹散了我心中的煩熱;是秋日里的一串串碩果,指引著我走向成功;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溫暖著我那顆冰冷的心。父親的愛,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