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讀后感500字 讀后感1000字篇一
孟子的文章讀完很有酣暢淋漓之感,行文以喻譬理,大量運用排比,氣勢恢宏,說理性強。孟子文章主要還是以仁政思想為主,但孟子本人人格平等意識很強,他喜歡以五百年應期的圣人自居,也喜歡為先時代的圣人先賢辯護,為舜辯護的篇章最多。
中國人生活中的行為準則,追根溯源就是先秦時期的諸子思想。華夏子孫吃思想老本,一吃就是兩千年,鮮有能跳出此框架者。
孟子的思想不是無根之水,也是有來源的,主要來自上古和孔子之說。“仁者無敵”“民心所向”“不虞之譽,求全之毀”這些日常俗語皆出自孟子,感覺孟子比孔子更灑脫,更性情一點,他不僅喜愛辯論,還擅長辯論。“性善論”是孟子的“仁政”學說的基石,他一生和孔子一樣,奔波游說君王施行仁政,未得償所愿,晚年著書。
他的學說認為人心本善,是環境的影響使人逐漸喪失本性,所以十分強調心性的涵養。
讀后感500字 讀后感1000字篇二
今天上午的語文課,是學習第11課《成長》。
《成長》是一篇如何教育孩子健康成長的故事,它通過小約翰送報紙掙錢,表現了小約翰自食其力,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也表現了小約翰的父母為了培養小約翰的生存能力的良苦用心和不溺愛孩子的教育方式。
小約翰的故事,我感同身受。我父母對我關心備至、寵愛有加,在學習上有求必應,但在生活的小事對我要求十分嚴格。比如在零花錢的問題上,他們從不隨意給予
今年暑假,我十分想去參加《瀟湘晨報》“小報童”勤工儉學賣報活動。因為參加了石鼓區少兒藝術培訓中心的學習,所以不能如愿以償。以后有機會再去參加吧。
《成長》的故事啟示我: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勞動的成果才是最甜蜜的,才會最珍惜。
讀后感500字 讀后感1000字篇三
這些天,我閱讀了沈石溪的《雪豹悲歌》。這本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浮現。
書中寫了一只不到半歲的雪豹,名字叫雪妖。在搬家的途中,雪妖不幸掉入獵人的陷阱,母親趕緊想方設法地救她,正在這危急的時刻,忽然來了一群野狗,母親為了減少損失,只好棄她而去。小雪妖后來被獵人抱回了家,一歲半時交給作者來把她放生。
書中還寫了接下來作者教她怎樣捕獵以及雪妖母女重逢以后的故事。因為母親需要照顧另外三只幼豹,就減少了陪伴雪妖的時間。漸漸地,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雪妖起了嫉妒心,一氣之下咬死了三只幼豹,而母豹也因此不再理她。最后,雪妖的下場是被一群豺群吃掉了。
其實,社會上的一些像雪妖這樣貪婪、自私的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他們為了個人的利益,在金錢、權利的誘惑下,許許多多的人竟忘記做人最起碼的道德和尊嚴。人不該有嫉妒之心,如果人的嫉妒心越來越強烈,并總是用在不正之處,那就會毀了你的一生。
讓我們把握好嫉妒心的尺寸,讓它變成進取心,成為你不斷前進的動力,陪伴你更好地走在成長道路上!
讀后感500字 讀后感1000字篇四
在汪曾祺的這幾篇文中從字里行間都透出了汪曾祺對故鄉的懷念和喜愛。在我的生活里,好像并沒有這么多的習俗。童年生活也是在家人打造好的規規格格中長大的,在一個混合多民族的城市里長大的。
真羨慕一大群孩子在一起玩,羨慕他們即使在離家很遠的地方,也有值得自己懷念和細心品味回味的東西。
汪曾祺的文中總給別人舒適、親切、淳樸、自然的感覺,不僅使經歷過這些事的人深受同感,還是沒經歷過如此多習俗的我有有一種親近的感覺,她的語言非常自然,就如大人輕輕的給小孩講著睡前故事。有一點好奇,有一點興奮,有一點輕松。
回想著讀過的每一句話,雖不是最華麗的語言,不是字字推敲寫出來的語言,但這種貓不可言的東西卻讓我樂在其中。
總值汪曾祺的文章然我讀來非常喜歡。
讀后感500字 讀后感1000字篇五
今天我閱讀了一本叫《激情演講》的書,它的里面講了一個人是如何走向成功的,這本書很吸引我,它里面舉了很多好例子,讓人心態平衡,走向成功。
它說成功者敢于想,失敗者不敢,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就需要想,需要欲望,需要樹立一個宏愿:“我要成功!”這是邁向成功的起點。
凡事都要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試圖去追求美好的成功。真正的成功者必須要抱有“我要成功,我一定要成功”的欲望,要有“我一定要”的決心,這是生命的內在動力,也是邁向成功的原動力。它還為這句話舉了一個例子:1942年,一個14歲的少年默默地記住了父親臨終時的囑托,在幼小的心靈里激發起“立志發達,建立一番事業”的欲望,帶著一定要“不報父恩,誓不罷休”的決心,迎接著一浪又一浪的挑戰,攀過一個又一個高峰,成為實業界的巨子。這就是香港的李嘉誠。
心態決定一切,要想成功心態就一定要好。
這本書里講的每一個故事都激發了我的心靈,讓我也想 試圖去邁向成功,讓自己有“我一定要成功”的欲望,敢于成功。
讀后感500字 讀后感1000字篇六
這些天里,我讀了一本故事書,名叫《暮色》。
故事主要講一個叫埃蒂斯的紅豺群犧牲苦豺捕食野豬的故事。
紅豺群里面的豺王叫索坨,它非常勇敢也非常地智慧,推翻了原來老豺王的統治,但它也非常孝敬母親霞吐,它是豺群里最老的一只豺。
豺的家族都有這樣一條規矩,如果捕獸時遇到困難,需要有“苦豺”(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敢死隊),必須要用最老的一只豺做苦豺來引誘獵物犧牲自己。
有一次,紅豺群要捉一頭藏在洞穴里的大野豬,需要有一只苦豺去把野豬給引出來。那個時候,索坨的母親是最老的,可是索坨不忍心讓自己的母親去送死,但是豺群里其它的豺才不管呢,只要是最老的,就算你是豺王,也要當苦豺。
霞吐被選做了苦豺,它是非常不愿意的,索坨作為豺王,它也不愿意自己的母親做苦豺。為了整個團隊,它寧愿犧牲自己。就在索坨要進入野豬的洞穴引野豬出來時,霞吐一下子撞開了它,進入了野豬洞穴,犧牲了自己,換來了它的兒子,索坨豺王的王位和整個埃蒂斯紅豺群的生命。
我被霞吐勇敢的母愛感動了,很久不能平靜。
上一篇:2023年幼兒園通知書家長留言 幼兒園通知書家長意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