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女人小氣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沒人去笑話一個喜歡精打細算、斤斤計較的女人。但是,假如這些事情換到一個男人頭上,只會叫人覺得他細碎,渺小,缺乏男人漢氣概。
我的丈夫就是這樣的人,這是我結婚幾年來的定論。婚前我就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他基本由著我的性子來。偶爾面露不悅,被我一個白眼嚇了回去。但是結婚以后,他的這些惡習逐漸顯山露水。比如,很少帶我出去吃飯;遇到結婚紀念日啊,生日啊,也沒有什么禮物送來,改為由他親自下廚做幾道菜應付;他的親戚會木工,家具能不買的不買,美其名曰“節省空間”;平日穿的衣服,不求時尚,只要實用……
這些事情可以忍受,不送禮物不吃好飯不買時尚衣服,畢竟是私人的事情。但有些事情在我看來是難以忍受的。比如親戚來借錢,比如回娘家買禮物等。我倆的親戚大都在鄉下,偶爾有上門借錢的,他總要先問清情況之后再做斟酌。老家的人開口借錢,在我看來本應是表現自己、慷慨解囊的時刻,好歹咱們也算城里人,要的不就是個面子嘛,可是,他卻那樣不爽快,讓我心里窩了一肚子火。
還有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回娘家買禮物。因為工作關系,我大約每個月才能回家一次,離家時間長了,對父母的掛念就多,尤其是隨了年齡的增長,對于父母恩情的領悟更深刻,因此每次回家恨不得將所有的愛都換成大包小包的禮物孝敬他們。況且,在農村,許多家庭都有攀比的心理,誰家的閨女回來拿了什么四鄰八舍都要議論一番,從小到大我一直是乖乖女,自然不肯在這樣的事情上落后。然而,丈夫不支持我這樣做,有次竟然當面委婉地提醒,說要量力而行,不能與別人攀比云云。
如此一來二去,我的心情壞到了極點,懊惱自己遇人不淑。我決心跟他冷戰,于是整天陰沉了臉,再不搭理他。在此期間,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我對他的看法。那年秋天,父親因病入院,家里正好青黃不接,丈夫知道后,二話沒說,立馬將家里僅有的3000塊錢拿來交上,后來又去單位借了2000塊錢送去,父親的病得以及時治療。
父親痊愈以后,我曾好奇地問他,為什么突然大方起來。他笑嘻嘻地說:“該小氣時小氣,該大方時大方。別人借錢要斟酌,是告訴他不能凡事都依賴別人;老人對我們恩情如山,無論如何也要盡孝。”
至此,我才恍然明白,他其實是個善良體貼的人。回想他的所作所為,之前的“小氣”應該是節約。節省一些不必要的開支把錢花在刀刃上,也有道理。對自己節約,不等于對別人吝嗇。有時兩人上街,假如只能買一杯冷飲,他總要讓給我;遇到換季的漂亮衣服,他自己不舍得,卻讓我穿得漂漂亮亮。一日三餐的精細籌劃,無非是為了減少浪費,經濟實惠。去娘家買禮物,只是為了表達一份孝敬,實用經濟的禮物老人更喜歡。
仔細琢磨,家庭生活無非由這樣的雞零狗碎組成。既然他有勤儉持家的習慣,我索性將財政大權交給他,自己做甩手掌柜。并且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我逐漸學會了掂量著花錢,學會了籌劃著過日子。雖然我們都是普通工薪階層,但由于丈夫的精打細算,幾年下來,我們不但可以從容應付了幾次老人和孩子的意外事故,而且還買上了一套120平米的樓房。很得同齡人的羨慕,其實這里大多要歸功于丈夫的“小氣”。
小氣丈夫,讓我明白了婚姻生活的平淡是真,懂得了細水長流的日子才能地久天長。轟轟烈烈的愛情固然誘人,然而平凡如你我,能夠遇到這樣一個心地善良、善于打理生活、體貼關心自己的男人,也算一種別樣的幸福吧。想起有句俗話叫“家有丑妻是個寶”,現在看來,家有小氣丈夫豈不也是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