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14歲那年,父親的生命終于耗盡,臨終時一句:再癲再傻也是你的親娘!讓這個貧弱的少年從此背負著鄭重的承諾,帶著既癲又傻的母親,他踏上艱難的求學之路,并一直對外保守著秘密。
父親病逝留下瘋癲母親
2002年4月的一天下午,陶星放學后回到家,發現母親王良佳躺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渾身抽搐。他嚇得大聲地叫喚,一邊用力去拉母親的手,可是他的力氣太小,怎么也拖不動媽媽。父親陶榮初回家后趕忙將妻子送到附近的醫院,經診斷母親患的是一種罕見的異型羊癲瘋。一般的羊癲瘋患者,醒來后即恢復記憶,而王良佳從此喪失了記憶力,如同一個弱智的兒童。這種病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對病人進行24小時監護,在病情發作時及時讓她服藥,以緩解病情,否則隨時會因腦出血而死亡。
忠厚的陶榮初對妻子沒有嫌棄,白天去食堂做飯時,把她帶在身邊照看著,晚上讓她睡在自己旁邊,生怕出現半點閃失。剛開始失去記憶的王良佳,卻把陶榮初當成陌生人,時間一長,對陶榮初又十分依賴,一會看不到他就哇哇大叫。為了掙錢給妻子治病和供一雙兒女讀書,陶榮初每天除做好全校六百五十多名師生的飯菜,還在學校附近的新開塘租了5畝水田耕作。兩年下來,剛過40歲的陶榮初就白了頭、駝了背。
陶星和姐姐心疼父親,他們不但發奮學習,還爭相照顧母親,搶著洗衣做飯,盡量減輕父親的負擔。看著這一雙懂事的兒女,陶榮初內心是溫暖、欣慰的。
可是禍不單行。兩年后的一天,陶榮初正在食堂忙碌時,突然感到胃部疼痛,大汗淋漓,最后竟大口大口地吐血,昏倒在灶臺邊。陶榮初去醫院看病后被確診為胃癌晚期,最多只能撐三四個月了。當他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后,這個很少流淚的漢子哭著說:“我走了,我那糊涂的病妻怎么辦?還有我那一雙兒女,他們都還在念書啊。”病房里的其他人聽了都落下了同情的眼淚。
當時,陶平在讀高三,還有兩個月就要參加高考了,陶星在讀初二。考慮到兩個孩子的前程,陶榮初說什么也不肯住院治療,只買了點止痛藥,就回到了家里。他壓抑著最大的痛苦,暗中與病魔抗爭著,希望老天能夠讓他多活些日子,至少讓他看到女兒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
兩個月后,陶平參加了高考,達到了本科錄取線,而陶星參加了湖南省中小學電腦制作大賽,獲得了二等獎。那一段時間,兩人在家里整天樂呵呵的,并不知道他們的父親生命已將要耗盡。一天,當姐弟倆從縣城回到家時,發現母親圍著床邊跑來跑去,嘴里不停地亂叫,而父親在床上拼命地掙扎,鮮血大口大口地涌出,姐弟倆嚇呆了,趕緊推父親去醫院。
經過搶救,陶榮初暫時脫離了危險。直到這時,陶星和姐姐才知道父親得了癌癥,所剩的日子只能按天計算。聽了醫生的話,姐弟倆不禁失聲痛哭。
幾天后,陶榮初在一次昏迷中醒來后,感到自己快不行了,無力地拉著陶星的手,斷斷續續地說:“陶星,爸爸要走了,可我舍不得你和你姐姐啊,更放心不下你們的傻媽媽!我一走,你姐姐肯定上不成大學了,希望只能寄托在你身上了。姐姐總是要嫁人的,你將來要是考上了大學,娶了媳婦,千萬別嫌棄你媽,她再聾再啞再癲再傻,也是你的親娘。她活著,你要讓她有口飯吃,死了,你就把她跟我埋在一起。你年紀雖然還小,但你是個男人,爸爸這些話也算是對你的臨終交待,你千萬別讓爸爸失望啊”陶星雖然年紀小,但也明白這些話的分量,嗚咽著回答:“爸,您的病會好的,您不會死的”陶榮初咽下最后一口氣走了。陶平和陶星哭得異常傷心,王良佳見丈夫“沒了”,也跟著一雙兒女嚎啕大哭。
帶瘋癲的母親去上學
父親去世后,家里已欠債二萬多元,姐姐陶平決定不再上大學,找同學和親友借了一千元,去外地學習電腦編程技術。為讓姐姐能安心在市里學習電腦技術,陶星接過了照顧母親的重任。
陶星還有幾個月就要初中畢業了。每天,他天不亮就起床,做好早飯后,服侍母親穿衣洗臉吃飯,然后匆匆忙忙地跑去上學,放學后也是一路小跑回家。白天,母親喜歡到處亂跑,卻從不知道回來,因此陶星放學后常常要先去找她。一天下午放學后,母親又不見了,陶星找了一個多小時,天快黑的時候,才在父親的墳地里找到她。
晚上,陶星經常要在安頓好母親入睡后,才能打開課本。母親偏又愛在夜深人靜時發病,陶星一直跟她同睡一張床,每當她發病抽搐,他就從睡夢中驚醒,然后趕緊起床給母親喂藥。在課堂上,陶星時常會走神,擔心母親發病摔傷。一天下午,正在上課的他突然被鄰居喊回家,說他母親又發病了。等陶星趕回家,看到母親摔倒在樓梯間里昏迷不醒,頭皮磕破了,血流了一地,嚇得他背著母親沒命地往醫院跑。可是,他還是個15歲的少年,路上幾次跌倒,他用自己柔軟的身體,擋著母親不摔在地下,自己卻摔得鼻青臉腫。
母親病情穩定時,會用她的下巴靠著陶星的頭,以示對兒子的依賴,這也是陶星感到最安慰和幸福的時刻。但在她神志不清、意識模糊時,就會暴躁地哇哇大叫,抓住陶星一頓亂打。每當這時,陶星就拼命地抱住母親,任由她打。一天中午,母親突然再次暴躁起來,她抓起砧板上的菜刀向正在擇菜的陶星砍去。刀砍在陶星的右手手臂上,鮮血噴涌而出,痛得他臉色慘白。陶星捂著傷口,哭著說:“媽媽,你干嗎要砍我?我是你的兒子啊!是不是我對你不好?那我去跟爸爸賠罪吧!”母親一聽陶星說到“爸爸”,馬上就扔掉刀子,望著他流血的傷口,還伸出一只手替他擦著眼淚,嘴里發出“呵!呵!”的聲音,接著就又把頭靠在陶星的懷里。以后母親再打他時,陶星就喊“爸爸”,這一招似乎很湊效,母親馬上安靜下來不再打他,自己像一灘泥一樣躺倒在地上。
在盡心盡力地照顧母親的同時,陶星卻沒有拉下功課。2005年,他考上了岳陽縣第三中學。三中地處岳陽縣新墻鎮,離老家新開鎮比較遠,這讓陶星感到很為難。自己離家到三中求學,把母親一個人丟在家里,他怎么能放心呢?他左思右想,并征得姐姐的同意之后,決定帶著母親去上高中!
9月,陶星帶著從親戚家借來的一千九百元,來到中學報到。在交了一學期的學費后,他花六十元錢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簡陋的民房。母親似乎對這個陌生的地方充滿好奇,手使勁地拍著床鋪,沖陶星哇哇地叫著。陶星幫母親洗好腳,把她安置到床上,明知她聽不見,還是大著聲說:“媽,以后我們就住在這兒了。您別嫌這兒簡陋,也不要像在老家那樣到處亂跑,好嗎?”母親似懂非懂地笑著。陶星仍和母親睡一張床,為不讓她動,晚上把她的腳抱在懷里。
陶星每天匆匆地奔走在學校和住處之間。剛來到這里時,因人生地不熟,陶星擔心母親郁悶,又跑得沒有蹤影,就利用放學后的時間攙扶著母親逐個拜訪鄰居,并委托他們在自己上課時,幫忙照看母親。每到一家,陶星總是給這家的大人們鞠躬:“我母親是聾啞人,精神不正常,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你們別嫌棄我母親,要是她做了什么不好的事,請你們告訴我,我來給你們賠禮道歉!”陶星的孝心和他知情知禮的舉動讓鄰居們感動,他們給母子倆送來了煤球、蔬菜,還隔三差五地送點肉、魚給他們母子改善生活。
在這間民房住了將近一個月之后,房主因家里有事,不能再出租房子了,陶星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房子。正當他感到絕望時,鄰居們向陶星伸出援助之手,他們騰出了一間屋子,給陶星母子倆免費居住,這讓絕望的陶星感到溫暖。
由于聾啞智障,母親每次從外面回來,身上總是臟兮兮的,一些不懂事的孩子也拿她嬉笑,并往她身上丟臟東西。陶星默默地把母親領回來,不厭其煩地為她換衣服、洗澡。后來,陶星主動和那些頑皮的孩子交“朋友”,孩子們看到他給癲傻的母親喂飯、梳頭,絲毫也不嫌棄,在不知不覺之中也仿照他的樣子,對他的母親變得友善起來。而這個鎮上不熟悉他們母子的人,一開始對陶星還帶著異樣的眼光,對他母親側目而視,后來了解到他對瘋癲母親的孝心之后,都開始尊重起他們來,主動把他們邀請到家里,還留他們吃飯。
孝子感恩洞庭湖,照料媽媽天經地義
為了省出錢來給母親買藥,陶星把每個月的生活費控制在一百五十元以內,做了好吃的全留給母親,而自己頓頓都是辣椒醬和蘿卜、白菜,母親不知道讓著他,吃飯也不知道飽,所以每餐他只能定量煮,剛好每人兩碗。長期的營養不良,使陶星身體瘦得就像根竹竿。
暑假中,陶星打聽到土壁虎對母親的病有鎮靜作用,他到附近山上捉了上百條土壁虎,為母親熬藥。一次,陶星被一條五步蛇咬傷,幸虧一位好心的蛇醫救了他,不然他性命都會丟在山上。母親對此全然不知,還摸著他右手臂的傷口“呵呵”地笑,陶星雖然不想讓母親感知他的痛苦,但他寧愿母親癱瘓在床,但能說話能表達,這樣他至少能夠感到語言上的溫暖,能夠感受到母親那顆牽掛和痛惜的心。
轉眼到了2006年9月,陶星已經上高二了,姐姐陶平還在參加電腦培訓,他僅有東挪西借的一千多元錢。陶星十分發愁,這點錢交學費都不夠,而母親還要買藥,還有生活費。無奈之下,他只好到班主任家里,說自己家庭困難,請求能夠緩交一下學費,但他并沒有說出自己帶著母親上學的事。老師十分同情陶星,幫他向學校提交了緩交學費的申請,陶星才得以按期入學。
幾個月后,陶星實在拿不出錢來給母親買藥,而一旦藥停下來,母親的病就會隨時發作。焦急之中,他晚上在安頓好母親入睡后,悄悄地跑到馬路上和街頭巷尾撿拾廢紙箱、飲料瓶,賣錢攢起來為母親買藥。
陶星不怕母親鬧,就怕母親要做飯。那天,母親突然哇哇地嚷著要做飯,陶星不讓,她就大發脾氣,又抓又打,并將陶星推倒在地,陶星好不容易才讓母親安靜下來。第二天中午,陶星放學回來,一進門就聞到一股濃濃的焦糊味,只見母親呆呆地坐在冰冷的地板上,見到陶星就捂著臉,似乎很恐懼的樣子。陶星趕忙扶起母親,然后跑到廚房一看,只見飯鍋燒破了,里面盡是發黑的大米,顯然是做飯時沒有放水。看著那只燒破的鍋,陶星心頭一酸,眼淚掉了下來。回頭看到母親委屈害怕的神情,他又趕緊擦擦眼淚,笑著對母親說:“媽,我知道你體諒我,想幫我的忙,但你不會煮飯,看你把鍋燒壞了,我們拿什么東西煮飯?”母親聽不見陶星說什么,但顯然不像原先那么恐懼了,還拿著那只燒破的飯鍋使勁地瞅。
盡管陶星悉心照料母親,可母親依然時常走失。一天,下著大雨,陶星放學回家,沒有見到母親,問左鄰右舍,都說沒有看見母親的蹤影。陶星急得滿街尋找,可還是沒有找到母親。母親跑到哪兒去了呢?雖然打著傘,可因為雨下得大,他身上還是被淋濕了,母親在這么大的雨中跑出去,要是出了意外,他可怎么辦啊?陶星急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就在他不知道怎么辦時,有人跑來告訴他,說在10公里外的地方看到有一個中年婦女在亂跑。陶星來不及多想,騎上自行車就跑,等趕到榮家灣時,他都快虛脫了。在公路旁的一灘水邊,他找到了倒在地上的母親。只見她渾身濕透,蜷縮著身子,身體不停地抽搐,氣若游絲。陶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脫下外衣緊緊地包住母親,然后將她扶上自行車,硬是在雨中一步步地把她推了回去。
今年2月,陶平從電腦培訓班畢業,她對陶星說:“現在該輪到我照顧媽媽了,你好好去上學吧。”可是陶星說什么也不答應,他說:“姐姐,我已經習慣了,哪一天真要是離開媽媽,我可能反而會覺得空落落的。而且媽媽也已經習慣了我的照顧,只要我抱著她,她的脾氣就溫和很多。”陶平聽了弟弟的話,不禁淚如泉涌。
姐姐離開后沒多少日子,母親又一次走失了。那天,當陶星再次費盡千辛萬苦把母親找回來時,恰巧被下班回家的校團委書記廖老師看見了。當她得知陶星帶著病傻的母親艱難求學的秘密后,廖老師雙眼潮濕:“孩子,你受累了。你干嗎不告訴老師呢?”第二天,廖老師把陶星的情況向學校做了反映,立即引起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校領導、班主任帶著禮品到陶星家去探望,他們都被眼前的情景感動。
校領導經開會研究,決定免除陶星所欠交的全部學雜費,并在學校廣泛宣傳他的事跡。陶星帶著瘋癲的母親上學的事在校園公開后,師生們的反響特別強烈,他們在對陶星表示欽佩的同時,紛紛向他捐款。面對同學們的滾燙真情,陶星推辭不受,他知道同學們大多家里貧困,還說:“兒不嫌母丑。有媽媽在,我才能安心讀書,況且兒子照顧母親,是天經地義的呀!”
很快這個故事又從校園傳了出去,并隨即在岳陽市引起了強烈震撼,廣大市民被陶星的孝心深深地感動,紛紛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緩解了母子倆暫時的經濟困難。
有一天,陶星在廚房里炒菜,母親突然從后面摟住他的腰,把臉貼在他的肩上笑。陶星回過身來,只見母親手里拿著一只蘋果,向他“哇啦哇啦”地叫著、比劃著,好像在說:這只蘋果是好心人送給她的,但她舍不得吃,要留給他吃。陶星放下鍋鏟,輕輕地擁抱著媽媽:“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吃吧,你吃了,我比什么都高興。”母親似乎聽懂了他的話,把臉頰貼在他的臉上,然后自己咬一口蘋果,又把蘋果遞到陶星嘴邊,非讓他也咬上一口。陶星眼含著淚光笑了,從沒有像此刻笑得這么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