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上完語文課走出教室,感覺后面拖了一條尾巴,猛地回頭,發現童高被一幫男生簇擁著跟在后面。見我回頭,童高立刻高舉起什么東西:“老師,中秋節快樂!”
等他們走近了我才注意到,童高托著的是一個月餅,蘇式的,餅皮脫落在手心里,不時有人踮起腳飛快地伸出手指捏一丁點兒碎屑,連同手指一起放進嘴里。
“老師,給您吃。”童高把月餅遞過來。
“老師,這個月餅童高舔過。”一旁的曹一時咬著手指說,“您不能吃。”
我很想笑。
“他胡說!”童高漲紅了臉。
我騰出一只手摸摸童高的腦袋:“謝謝,你還是自己吃吧。”
童高一本正經地說:“老師放心,這個月餅絕對衛生,我保證沒有舔過!”
我不喜歡吃月餅,更羞于吃學生的月餅。于是我再次推辭:“你們大家分著吃,老師吃過了。”
男生們高興得跳起來,一哄而上搶月餅。童高翹起嘴巴悶悶不樂,把月餅藏到口袋里,說誰也不準吃。
下午放學的時候,童高的同桌跑過來告訴我,童高在座位上自己跟自己生氣,不肯出來排隊。
自己跟自己生氣?我懷著好奇心走進教室,來到童高身邊。他把書包撂在地板上,坐在椅子上低垂著頭,一言不發。
“你怎么啦?”我拍拍他的肩膀,“發生什么事了嗎?”
童高抬起臉:“老師,今天是中秋節。”
“是啊,那你還不趕快排隊回家和家人一起過節?媽媽在校門外等你呢。”我笑呵呵地把他從座位上拉起來,幫他把書包背上。
童高一邊走出教室一邊回頭看我,好像舍不得和我分開。
我目送他走過長廊,看見他對我做了一個拍口袋的動作。
第二天上午,在童高的作業本上,我看見這樣一句話:“老師,你不相信我嗎?那個月餅我真的沒舔過,真的。”
我恍然大悟,原來他一直惦記著我沒吃他的月餅。他不愿意回家,還朝我拍口袋,都是因為這個。
感動之余,我把童高找來,溫和地對他說:“老師相信你沒有舔過月餅。”
“那你為什么不吃?”他望著我,眼神干凈透明。
“我從來沒有懷疑過你的月餅不干凈。”我俯身說,“我只是不好意思吃。你想啊,老師吃學生的東西,怎么好意思?”
童高淺淺地笑了,從口袋里掏出月餅,捧到我眼前:“老師,現在沒別人,你吃吧。”
我愕然。還是那塊月餅,只不過因為又掉了一層餅皮而越發單薄了。他居然藏了一天。
在他期待的目光里,我雙手接過月餅,并且把它放在嘴邊,輕輕咬下一口,“嗯,真甜!”
童高咧開嘴笑了,露出一對可愛的酒窩。
那一刻,從他率真的笑容里,我感受到了他的內心因受到信任和尊重所產生的滿足感和幸福感。這一切不過是因為我接受了他的月餅。原來,接受也是一種給予。
上一篇:蜘蛛織網
下一篇:捷徑是在開始的時候繞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