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南方科技大學2014年新生開學典禮。首先我代表學校熱烈歡迎今年的608位新同學們,祝賀你們以優秀的成績跨進了南方科技大學的校門。
南方科技大學的一切進展和成果都與學生們的參與分不開。在此我向你們和前三屆的同學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選擇加入我們這支教育改革的隊伍!
同學們,老師們,南方科技大學教改的核心是探索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2005年,錢學森對溫家寶總理說:“這么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他又發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的人才?”。“錢學森之問”指出了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大問題:國家和學生都為教育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到頭來卻發現學生沒學到多少真本事,創新能力不足!
什么是一個人的創新能力呢?認真研究人類社會中最有創新能力的人群,我們可以發現,創新型人才有一些共同點:他們擁有極強的自學能力,不局限于標準學校教育;他們博聞強識,不只專注一個領域;他們在面對懷疑和反對時,通常堅持己見;他們能產生很多點子,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敏銳地判斷出哪些點子值得深思下去,并付諸行動。
我國目前的教育體系存在的問題是:應試教育和以課堂講課為主的灌輸式教育,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學能力;過早分專業,而且課程設置和教學大綱標準化,使學生的知識面狹窄,知識結構趨同,不能適應學科交叉的問題;缺乏實踐,使學生難以把思想付諸行動。
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針對這些問題,南方科技大學實行了一系列的教改措施:在招生方法上,我們采用“6+3+1模式”(即高考成績占60%,自主招生能力測試成績占30%,平時成績占10%的綜合評價模式),其中自主招生能力測試考察學生的想象力洞察力記憶力和注意力,以挑選出創新素質好的學生;在學制上,學生入學頭兩年不分專業,上統一的基礎課,后兩年自選專業,以增強學生適應交叉學科的能力;在教學內容上,我們強化本科實驗課,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教學方法上,讓本科生參加教師的科研工作,通過研究來學習,使學生不僅獲得多學科的知識,而且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相信,南方科技大學這樣培養的學生一定會與其他學校的學生不同,一定會有更強的創新能力!
同學們,老師們,要成為一個錢老所說的大師級的創新人才,還需要有更深層次的追求。帕斯卡爾說過一段話,思想使人偉大。人生就像蘆葦一樣,很脆弱,但人是有思想的蘆葦。這就是說,做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至少一個人的一生中要體會一下做人的這種偉大。五年的時間很短,我們的教改剛剛起步,困難和不足還很多,學校的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50年前,我在日記本上抄錄了一首詩,激勵自己,現在把它轉送給年輕的朋友們:
不能只用看望的眼光
等待未來,
我們對于美妙的未來不能
只付之于幻想。
未來就在我們身上,
我們自己就是未來的種子。
要用無窮的智慧和創造使它發芽,
讓它迅速生長吧!
勤奮學習吧!
永遠相信未來吧!
未來總是用微笑歡迎我們的。
本文為朱清時卸任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