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識5個月“閃婚”,平淡攜手走過47年。黃玉蘭心里最遺憾的是,老伴周玉堂沒能帶她出過湖北省,去得最遠的地方是湖北宜昌。不過,黃玉蘭說,老伴就是她的全部世界,只要能和老伴說說話,她就心滿意足了。
1973年,23歲的黃玉蘭認識了大她13歲的周玉堂,周玉堂高大帥氣,因為忙于事業,婚姻方面沒怎么上心,一來二去成了超大齡青年。認識黃玉蘭后,周玉堂細心地呵護著這個小妹妹,他的體貼、周到、成熟征服了黃玉蘭。不到半年,兩個人便結了婚,用現在的話說,他們玩了把“閃婚”。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轉眼,周玉堂和黃玉蘭恩愛和諧地度過了近半個世紀的光陰,兒女們也長大成人,分家另居。退休后,周玉堂和黃玉蘭更是形影不離,他們琴瑟相和,享受著晚年的美好時光。
殊料,天意弄人,2019年6月的一天,周玉堂突然發現自己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覺,最終被確診為脊髓前動脈閉塞綜合征,屬于罕見疾病且無法治愈。自從患病后,由于癱瘓在床、長期發燒,周玉堂感到絕望,情緒一度跌落到谷底。黃玉蘭寸步不離地照顧著老伴,寬慰他,給他讀報,盡力緩解他的焦躁情緒。
周玉堂這種病需要專業護理,兒女們征得父母同意后,將周玉堂送到武漢鋼鐵廠第二醫院安寧療護中心,希望他能得到最完善的照料。入住養老院后,雖然護理更專業了,但周玉堂情緒卻很差。臥病在床后,因長期不活動,他胃口越來越差,人很快瘦了下來。黃玉蘭心疼得掉了不少眼淚,經過考慮,她決定每天給老伴送飯,借送飯的機會陪他聊聊天,她不能看著老伴就此垮下去。
黃玉蘭送飯的想法遭到了兒女們的反對,孩子們的擔心來自兩方面:一是他們家住在漢口吉慶街附近,家和養老院距離太遠,母親年齡大了,路上出點意外怎么辦?二來母親一輩子被父親寵著,在家很少做飯,即使做出來也不一定好吃,那不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嗎?
每次看到老伴拎著飯盒走進來,周玉堂眼睛里便會閃出欣喜的光芒。離中午還早,黃玉蘭便陪著老伴講講家里的事情、路上的見聞,周玉堂聽得饒有興味兒。到了中午,黃玉蘭便給老伴喂飯,奇怪的是,對于黃玉蘭做的并不算太可口的飯,一直胃口不佳的周玉堂好像吃到大餐一樣,這口沒吃完,就等著下一口了。黃玉蘭嗔怪地說:“慢慢吃,不急不急,想吃什么?我明天再做!”
每次吃完老伴的飯,周玉堂會點評幾句,說這個菜稍咸了些,那個菜得多燉會兒,加些蒜瓣更入味。說完這些,周玉堂再定下第二天要吃的菜。黃玉蘭年紀大了,怕記不住,就拿個小本本記下來。
午后兩點,周玉堂該午休了,黃玉蘭告別老伴踏上回家的路,又是一番舟車勞頓。回到家后,她先到菜場買菜,準備第二天的飯。為了提高烹飪水平,她還讓孩子在網上給她抄好做菜的流程,然后照著去做。清炒白菜、鍋巴肉絲、菜苔肉等家常飯黃玉蘭居然做得像模像樣了,女兒笑稱,母親做的飯里有愛情的味道,所以,父親最愛吃。
就這樣,黃玉蘭日復一日地奔走在給老伴送餐的路上,每天往返路程超過60公里。她對老伴始終如一的呵護和關愛感動了療護中心的醫生和護士。大家把老兩口的愛情故事發到朋友圈里,感嘆爺爺奶奶這才叫真愛!
2020年元旦前,連送將近半年愛情飯的黃玉蘭累病了,病愈后,她做出一個決定:住進療護中心陪老伴,她離不開老伴,老伴也離不開她。疫情期間,孩子們無法探望,老兩口相依相偎,彼此鼓勵。吃過飯后,一起曬太陽、看電視、聊天,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