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盛夏的一天,一艘世界上最豪華的游艇“克里克蒂娜”駛進了沙特阿拉伯的吉達港。這是希臘船王奧納西斯以他心愛的女兒的名字命名的游艇,游艇上乘坐的正是奧納西斯和他的妻子。他們到這片炎熱干燥的土地來,是因為看上了中東富饒的石油。
中東的石油產量幾乎占到世界產油量的70%,其中沙特阿拉伯又占了極大的比重。可是這里的石油開采權牢牢控制在美國的阿美石油公司手里,阿美公司只要付出一定的開采費用,就可在中東各地開采石油。然后由他們的船隊將石油運往世界各地傾銷,牟取巨額利潤,這一切都是用嚴格的協議規定下來的,使他人無法沾邊。然而,船王奧納西斯詳細研究了這些協議后發現,雖然阿美公司擁有石油開采權,但并沒規定石油一定要用美國的輪船運輸,這就使他有了可乘之機。
他將妻子留在游艇上,徑自來到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向老國王游說:“你們通過石油的開采已贏得了極大的財富,為何不通過運輸石油,再取得多一倍的財富呢?”老國王被說得動了心。
奧納西斯又風塵仆仆深入到沙特阿拉伯的內地,向一些具有反美情緒的酋長們游說:“如果你們有自己組織的船隊。就可以擺脫完全受美國控制的局面,而且能獲取更大的盈利。”
酋長們的反美情緒被煽動得更趨高漲了。
他又回到首都向王儲阿卜杜勒·阿齊茲勸告:“一旦貴國由殿下掌權,難道你不想做一番有利于國家有利于人民的事嗎?組織自己的船隊,正是符合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的。”
血氣方剛的王儲正想搞一個大動作來獲取臣下和民眾的信任,積極性自然比老成持重的國王來得高。
消息一傳出,引起了西方石油界的猛烈反擊。
雖然后來此協定被取消了,然而,這正好反映了奧納西斯在中東奪油戰中所采取的“釜底抽薪”的奪油計謀是很巧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