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初三是我們全家萬分悲痛的日子,含辛茹苦地撫育和培養我們五個子女幾十年的父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父親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培養,從思想品德到文化知識再到處世做人,總是事無巨細,嚴格要求我們,從未放松和懈怠。他在我們五個子女身上花費了無數的精力,把我們的成長和進步看作他最大的成就和光榮,相反,把自己的榮辱得失看得很淡。
作為他唯一的兒子,四歲學畫畫,六歲學拉琴,我成長的每一個腳印后,都深深印著一行父親的足跡,那是他在我背后滿懷期待的攙扶。年少時,我被周圍的大人稱為神童或天才,實際上,這完全是父親精心栽培的結果,我取得的點滴成績,都應該歸功于父親。
當我們一天天茁壯成長起來,父母卻一天天地蒼老了。父親對我們五個子女從學習到工作再到婚姻家庭,依然無微不至地關懷。雖然父親在我們面前總是保持威嚴,但每個子女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裝在他心里,許多事情都是他老人家操心奔波,親力親為。假如沒有他的教導、督促和操勞,我們就不可能擁有今天的舒心工作、溫暖家庭和幸福生活。
父親半輩子在鄉村學校執教,他的足跡踏遍了苗嶺山寨的山山水水,雖然吃過不少苦,受過不少罪,但他總是無怨無悔,始終把當教師看成是天底下最好的職業。
父親從小學教到初中、高中、教師進修學校,憑借的是勤奮和努力。他是一個做事極其認真的人,對工作決不馬虎、敷衍塞責。我清楚地記得,父親為了自學和鉆研古漢語,多次徹夜不眠,厚厚的教材被他研讀了無數遍,書本最終都被翻爛了。如今撫摸著父親曾讀過的書籍,他的那種韌勁依然深深地震撼著我。
父親心甘情愿當人梯,一生教過無數學生,培養了眾多人才。他對學生既從嚴要求,又關懷愛護,所以學生都對他敬重喜愛,心悅誠服。父親用一生的奮斗踐行了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崇高師德。
在我的記憶里,父親是樂觀豁達的人,更是意志堅強的人,總是勇敢面對人生的困難和挫折。從小到大,父親在我們心目中,永遠是參天的大樹,是真正的英雄!他的開懷大笑,他的幽默風趣,總是深深地感染著我們,激勵著我們。
在我的印象中,父親是才華橫溢的。為了創作詩歌和戲劇,通宵達旦,嘔心瀝血,他的作品發表在《人民日報》等很多報刊上,劇本在邵陽市獲獎。父親曾在湖南省作協舉辦的創作培訓班學習,這對于只有初等師范學歷又長期在基層從事語文教學的普通教師來說,是難得的機遇,也是對他多年堅持創作的褒獎。父親退休以后,仍然堅持筆耕,不忘初心,永遠是我們子女學習的榜樣。
父親留給了我們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對子女從嚴要求、高度重視教育培養的做法和家訓,將被我們作為優良傳統和作風繼承、發揚和光大。
父愛如山,如今父親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歷歷在目。山的偉大在于它的穩重與深沉,父愛的偉大在于其將一生的偉岸作為財富傳承給我們。我們將永遠銘記父親的諄諄教誨,正直做人,積極工作,認真學習,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