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非常有道理的話是這樣說的:很多事情,大家都會做,區(qū)別你和其他人的,是你做這些事情的方式。就好比說話的語氣有時比話語的內(nèi)容還重要一樣,做事的方式,也往往比你做了什么還重要。比如,很多情況,大家都看在眼里、懂在心里,但不需要說出來,一旦說出來反而尷尬。這就是所謂的“看破不說破,朋友有的做”。
如果我心態(tài)不好,你早挨了好幾拳頭
去年夏天,我吃了晚飯,照例又準(zhǔn)備下樓鍛煉,到附近公園里快走一個小時。我們住的是老公單位的宿舍樓,鄰居多半是他同事。進(jìn)電梯以后,我碰到他辦公室的一位女同事。看我一身運(yùn)動裝扮,女同事問:“鍛煉?”
我:“嗯,暑假長胖了,必須減肥了。”
女同事聽我這么說,很認(rèn)真地看了我?guī)籽郏缓笳f:“嗯,確實長胖了。得胖了有10斤吧?”
畢竟是鄰居+同事,所以我就算心里已經(jīng)氣得冒煙,還是要強(qiáng)裝客氣地回她:“沒有沒有,可能5斤左右吧。”女同事一聽,眼睛睜得溜圓:“5斤也很明顯了好不好,你居然都沒發(fā)現(xiàn)?你心態(tài)還是好哦。”
我當(dāng)場就想告訴她:如果我心態(tài)不好,你早就挨了好幾拳頭了。說好的睦鄰友好、虛情假意,為什么在你身上統(tǒng)統(tǒng)不見了?
所有真相都說破,就成了話題終結(jié)者
我有一個性格剛強(qiáng),不怎么可愛的媽媽。她很真實,但在社交場合,她的直抒胸臆,常常讓她成為全場當(dāng)仁不讓的“話題終結(jié)者”。
有一年,我和老公帶她去巴黎玩,租了一輛車。給我們開車的司機(jī)是一個在法國結(jié)婚生子并定居的中國男生。車上,我媽問他說:“你從哪里來啊?”他說了西北某省份的一個小城名字,我媽馬上來了一句:“啊唷,從你們那種小地方能來巴黎還能留下來,不容易吧?你一定是你們?nèi)宓尿湴涟桑俊避嚴(yán)锏臍夥眨D時尷尬到結(jié)冰……
善意的提示,不露聲色地提醒
我是不會輕易說破的那種人,但有一種遇到了就必須“說破”的情況,就是——看到身邊的女同胞如果有拉鏈沒拉好、扣子沒扣好的情況,再尷尬我也會告訴她,總好過讓她渾然不覺繼續(xù)走光,最后自己發(fā)現(xiàn)會很難過的。
這段時間天氣很熱,女孩們的熱褲短裙紛紛上身,前幾天我就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挺漂亮的女孩,穿了條修身長裙,然而長裙側(cè)面的拉鏈沒拉。可是我注意到她的時候,她和我中間還隔了兩個男的,我如果告訴她,那么她也會陷入尷尬——也許那兩個人還沒注意到,但我一提醒,目光肯定馬上投過去。
車停了,又上來幾個乘客,那姑娘可能嫌下面擠,于是主動往后走,我心想這下可糟了,她站得更高了。但幫助女同胞的責(zé)任感讓我不想就此放棄,于是心一橫,跟著她上了臺階往后走,待她站定后,我看了下她旁邊座位上坐著兩個中年女性,后面那排則是兩個男的。不管了,我特意擠到她拉鏈沒拉的那一側(cè),她果然有些驚訝地看看我,我立刻和她對上眼神,然后斜眼往下一瞟,不動聲色抬抬眉毛,她順著我的目光引導(dǎo)一看,慌亂地“哎”了半聲,隨即也馬上表現(xiàn)得不動聲色,眼望窗外,單手悄悄拉好拉鏈。這時我也到站了,走到后門邊,我忍不住又看她一眼,她向我投來一個感謝的眼神。
默默不說破
前天早上,我醒得早,就去給孩子做早飯。本來說要把他送去幼兒園吃的,但是想到家里正好有倆饅頭,也有雞蛋和牛奶,我就打算煎雞蛋給孩子吃。
我前腳進(jìn)了廚房,老公后腳也起床了。他看我在廚房里用蒸鍋熱饅頭,進(jìn)而得知我還要煎蛋后,表示:“那我就不管他早飯啦,我去公司吃。”
然而,直到小朋友起床并洗了臉?biāo)⒘搜乐螅野l(fā)現(xiàn)他還在家里轉(zhuǎn)悠,還很積極地帶孩子去鋪床疊被,完全不著急出門。
本想問他:“你不是要去單位吃早飯嗎?”話到嘴邊,靈機(jī)一動咽了下去——我意識到老公其實也想在家吃早飯,但因為他沒參與做飯,既想偷懶,又不好意思直接問老婆要吃的,怕我嘲諷他,于是就在家里轉(zhuǎn)圈圈。
想到這里,我從冰箱里又多拿了一個雞蛋,一口氣煎了三個蛋。饅頭蒸好煎蛋出鍋,我還洗了點兒水果一起端上桌,看他還在那陪孩子玩,就用不經(jīng)意的口氣說:“你也來吃點吧,我油倒多了,就多煎了一個蛋。小家伙肯定吃不完。”老公假意推脫了一下,便高高興興坐到了餐桌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