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個子母親
[美]瑪麗·格林穆文濤編譯
我出奇地矮,但我活得很從容
一天,我到離家不遠的雜貨店去買東西,忽然從身后傳來一個小男孩的聲音:"媽媽,這兒,快看,那女人和我一樣高!"
小男孩的媽媽顯然感到很尷尬,她大聲制止兒子:"邁克!"然后歉意地對我說:"噢,真對不起。"我笑了笑:"沒關系。"
小男孩瞪大雙眼看著我。我接著說:"你好!邁克,我是達瑞·克拉瑪。"
他從頭到腳仔細打量我,突然問道:"你是個小媽媽嗎?"
"是的,我有個兒子。"我回答。
"你為什么會這么矮?"他追問。
"是上帝將我做成了這個樣兒,"我繼續說,"有的人個子矮,有的人卻很高,我不可能再長高了。"接下來,我回答了小男孩諸如"你怎么開車?你在哪兒工作?你會騎車嗎?"之類的問題。大約5分鐘后,我與邁克握手道別。
由于個子矮,我常常需要回答孩子們的此類問題。我喜歡與他們聊天,愿意對他們解釋,為什么自己與他們的父母看起來不太一樣。
不過,我不是一開始就能從容應對這樣的問題。我花了幾年時間才建立起自信,才能平靜地甚至樂觀地看待自己身體的不足。
我的確"與眾不同",我身高只有3英尺9英寸(約1.1米),是個軟骨發育不全患者,就是通常所說的"侏儒"。我的兒子,9歲的吉米發育正常,他隨他父親喬治。我的父母和兄弟均為正常人。在我出生時,母親即被告知我是個侏儒。家庭醫生勸她放寬心,我除了個子矮之外,并無其他任何問題。
我漸漸長大,父母鼓勵我像其他正常的孩子那樣去做他們可以做的事情。就這樣,見鄰居孩子買來自行車,我也買了一輛。他們玩輪滑,我也玩。鄰居小朋友把我看做和他們一樣的人。他們利用樹洞建了個樹屋,并在門口特意造了幾個臺階,當他們的爸爸問為什么要這么做時,他們回答道:"因為這樣達瑞就能來了。"
直到上小學,我才意識到自己有多矮。常有同學一邊大喊我的名字,一邊哈哈大笑。那時我明白了一切。之后,我開始恨每個學年開學的第一天。因為我知道,不認識我的新生一定會以我為怪的。
當我吃力地試圖爬上校車臺階時,我總能聽到陣陣怪笑。"看她,快看哪!"有一次,有個男孩將我推到體育館的墻邊,大叫著:"你是個侏儒,知道嗎?為什么會這樣?"
歲月流逝,我努力微笑著接受這一事實:我將終生"受人關注"。我決定將這種與眾不同變成自己的特點,甚至優勢。漸漸地,我的朋友多起來,他們幫我上公交車。每每看到有人對我不公時,他們也會向我伸出援手。
不可否認,身高上我確實有缺陷,我決心在人格上加以彌補---我樂觀、愛笑,甚至打趣自己。舉個例子來說,一次,我跳進洗衣機去取濕衣服,結果卻怎么也爬不出來了,我大叫媽媽,她正在不遠處看報紙。看著我的狼狽相,她忍不住樂了:"我要把你留在這兒。"我也跟著笑了起來。
第26節:與眾不同的媽媽
現在,我已經47歲了。人們的"關注"并沒有隨著我年齡的增長而消失。人們好奇地詢問我是否生活在玩具屋里。當他們看到我開著車自如地進出各種場所,臉上總會呈現出難以置信的表情。每當這種時候,我總是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態。人們態度粗魯時,我也會提醒自己:"看看,我還有其他的東西,比如,和睦的家庭,友善的朋友。"
小邁克的問題又一次提醒,我"與眾不同"。但孩子們和我交談之后,都會很滿足,因為他們的問題得到了解答。我希望通過這種交流,能夠幫孩子們接受諸如個子矮等身體不足,讓他們明白,無論身高、體形如何,都該尊重他人。
愛我的丈夫、快樂健康的兒子以及他人的幫助,當擁有了這一切之后,我依舊不時感到不安。去年,我結識了一個與我處境相似的女人,她也有個健康的兒子。可是她的兒子離家出走了,因為他忍受不了在學校里所遭受的嘲弄。我開始擔心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的吉米身上。幾個月后,果然班上的一個小女孩取笑他有個矮小的母親。她問:"為什么你的媽媽這么矮?"
停了一下,吉米回答道:"因為上帝將她造成這個樣子,她只是不能像你的媽媽那樣洗衣服。"
我心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