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與右手
故事發生在小學校里。課堂上老師提問的時候,一個同學總是舉手,可老師叫起他來的時候他卻答不上來,引得下面的同學竊笑不已。
課后老師問他為什么要這樣,他說如果老師提問時他不舉手,同學會在課下叫他傻瓜。于是,老師就和他約定,當他真會的時候就高高地舉起左手,不會的時候就舉起右手。漸漸地,這名同學越來越多地舉起他驕傲的左手,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地回答出老師的課堂提問,這個原本極有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沉淪的孩子也由一個差生轉變成了一個好學生。
【智慧解讀】
被重視、被關愛是一種催人向上的力量,對成長期的孩子尤其重要。近年來經常看到報上關于一些教師惡劣行為的報道,讓人激憤難當。一個缺乏愛心的老師會毀掉一個或幾個孩子,這樣的老師多了,就會毀掉一個民族的希望。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未來世界的主宰,教師是辛勤的園丁、陽光下最神圣最燦爛的職業,教師的不稱職應是陽光下最最讓人痛心的不稱職。
好老師與好學生
1960年,哈佛大學羅森塔爾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學校中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新學年開始時,他讓校長把三位老師叫進辦公室,對他們說:“根據過去三四年來的教學表現,你們是學校最好的老師。為了獎勵你們,今年我們特別挑選了三班全校最聰明的學生給你們教。這批學生的智商比同齡的孩子都要高,希望你們能更好的成績。”
老師表現出掩飾不住的喜悅。臨出門時,校長又叮嚀:要像平常一樣教他們,不要讓孩子或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
一年之后,這三班的學生成績是整個學區最優秀的,比平均分數值高出兩三成。
這時候校長才告訴老師們真相,這些學生并不是刻意選出來的,而只要隨機抽選出來的普通學生。三位老師萬萬沒有想到事情會是這樣,只有歸功于自己教得好了。
校長不好意思地告訴他們另一個真相:他們三個也是在教師中隨機抽出來的。但整個結果就如博士所料:這三位老師覺得自己很優秀,充滿了信心與自豪,工作中自然也就格外賣力,學生知道自己是好學生,肯定回努力學習,結局自然就皆大歡喜,全都真的優秀起來。
【智慧解讀】
別人的表揚與期待,自我肯定的心理暗示,都會使普通的日子變得陽光燦爛,你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