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
戰國時期,在宋國有一個農民,在鄉下種了幾畝田地,他的性格很急躁,自從春耕播種以后,就天天到地里去看秧苗。有一天他去地里鋤草,看到自己家的秧苗比別人的都稍微的矮一些。他心想:這秧苗長得太慢了,我得想辦法幫它長得快一些。
但是怎樣才能使秧苗長高呢?當時科學不發達,不用說沒有化學肥料,就連施用農家肥料的方法也沒有傳到宋國的窮鄉僻壤。為這事,他愁得吃不好飯,睡不好覺。終于,他想出了辦法,不如把秧苗往上拔一拔,讓它快點長高呢!說干就干,他就下田去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拔完一垅又一垅,累得汗流浹背,腰酸腿疼?;氐郊依铮诓豢?,躺在炕上長噓了一口氣,興奮地對剛回家的兒子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秧苗長高了好幾寸?!闭f完,臉上還帶著非常自豪的表情。
他的兒子聽到父親這么一說,心里有點犯迷糊:怎么會讓秧苗無緣無故長高呢?真是奇怪,不行,我得去看一下。
看到父親已經睡著了,于是拔腿就往田里跑,等跑到田邊一看,秧苗全都枯死了。
人生哲理:凡事都應該遵守大自然的規律,急于求成,只會弄巧成拙,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