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
古時候,有個地方叫塞上,這個地方離匈奴很近。在離塞上不遠的地方,住著一個愛好養馬的人,人們都稱他為塞翁。
有一天,塞翁的馬忽然逃到塞外去了,鄰人們都替他惋惜。
塞翁卻說:“跑丟了馬這件事,看似是壞事,怎知道這不會成為一件好事呢”鄰人們聽了都感到塞翁為人很豁達。
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又跑回來了,并且還帶來了一匹匈奴的駿馬。鄰人們知道了這個消息,又都來慶賀。
塞翁并沒有表現出特別高興的神情,反而說:“多得了一匹馬,看似是好事,怎么知道這不會變成一件壞事呢”
家里有良馬,他的兒子非常喜好騎馬,但技術卻不甚高明。自從得到這匹匈奴駿馬,他的心里就一直癢癢的,總想騎著馬去兜風。他實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就背著父親去騎這匹馬。這可就闖出禍來了——兒子墮馬摔斷了腿,鄰人們都來慰問。塞翁并不特別傷感,又說:“我兒子摔斷了腿,看似是壞事,這未必就是一件壞事。”鄰人們都感到不甚理解。
過了一年,匈奴兵大舉入侵,附近的青壯年幾乎都被官府抓去當兵了,而且大多都在抗戰中犧牲了。塞翁的兒子卻因跛腳未能出征,和父親一起保全了性命。
人生哲理:生活中可能暫時雖有所失,后來卻因此而有所得,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