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上,一個女人來到一個豬肉攤前。
“大姐,買肉啊?瞧我這肉多新鮮!”肉攤老板招攬顧客。
“就怕買到注水肉!”女人說,“半斤肉里能炒出二兩水來。”
老板提起豬肉,露出案板讓女人看,“注水肉擱著往外流血水,您瞧我這案板上有水沒水?”
女人說,“師傅,要不您把豬肉開個口子,我瞧瞧里頭的色兒。我這不是針對您,咱老百姓吃不起這虧。”
老板提起刀給肉開了個口子,女人掏出一張吸水紙上去試,仔細觀察后,選定一塊排骨同老板談妥了價格。
老板把排骨扔到臺秤上要稱。
“您這秤準嗎?”女人換下排骨,把手里提著的一瓶菜油擱在秤上,“這油我剛在公平秤上稱過,用您這秤試試有多重。我這不是針對您,可就怕碰上有些商販缺斤短兩。”
女人看著老板稱了油,核準了斤兩之后才擱上排骨稱了重。“行了!”女人說,“師傅,麻煩您幫我把骨頭砍開吧。”
“大姐。”老板說,“您能不能先把錢付了,我這不是針對您,可就怕遇上有些顧客,你幫他把骨頭砍開了,到時候他又不要了,搞得我們很為難。”
女人遞過一張100元的鈔票,老板拿著鈔票,左摸摸,右看看,說:“大姐,我這也沒有驗鈔機,您能不能等我一會兒,我把鈔票拿到那邊水果攤上驗驗。我這不是針對您,可如果收到一張假鈔,我幾天的生意就白做了。”
“行!”女人說,“可是師傅,您在驗鈔之前,能不能先讓我把鈔票的號碼記下來,我這不是針對您,可是您知道,有些人趁著驗鈔的機會把真鈔票給換了,那就有嘴說不清了。”
女人拿出紙筆記下了鈔票號碼。
老板去驗鈔之前打了個電話,招來了自己的兒子,幫著暫時照看攤子。老板對女人說:“大姐,我這不是針對您,可菜市場里人雜,什么樣的人沒有?攤子放在這兒沒人看著到底不放心。”
老板驗鈔回來,跟女人清了賬,把排骨拿到木墩上砍開,遞給女人。
“師傅,”女人說,“能不能麻煩您把排骨再復復秤,您那木墩子擱在肉案后面,我從外面根本看不見。我這不是針對您,可要是兩斤排骨砍開了之后,少了幾兩,那也讓人挺鬧心的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