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余洲此番到紹興追夢,主要是拜見小學時的同學、摯友愛娜。當然,順便帶我觀光當地景致也是她的夙愿,因為紹興畢竟留有她不可磨滅的童年的夢境。
蘭亭被譽為世界級的旅游圣地,應該是名不虛傳的。屈指數來,園內的鵝池、曲水流觴、蘭亭碑、御碑亭、右軍祠等建筑精巧古樸、確屬不可多得的造園杰作。來到昔日王獻之臨池學書的所在——臨池十八缸,余洲忍不住技癢,當場提筆勁書一個碩大的“大”字。只可惜王羲之不在側旁,那個“大”字底下的一“點”,幾乎就由我躍躍欲試地要去替她點上了去。但最終我還是知趣地作罷了,因為我實在不敢造次而班門弄斧的。
據說那始建于康熙年間的御碑,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的能夠完好保存至今,還有一段令人難忘的經歷。文革時,紅衛兵要來毀碑,當時在蘭亭駐扎著的血吸蟲防治所的醫生得知消息后,連夜在碑上涂上石灰,再用紅漆在碑的正面寫上毛主席詩詞《送瘟神》,背面則寫上毛主席語錄“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此文物才得以保存下來。
離開蘭亭后,我們即趕往魯迅故居,并首先在故居那條街上找了一家叫做“咸豐酒家”的飯店就午餐。到了紹興就是要嘗試紹興味道的,于是我們就要了臭豆腐、霉菜梗燉黃魚、霉千張蒸肉餅以及別具風味的醬爆螺螄等。為什么不去咸亨酒店吃茴香豆?是因為我們中午還不想喝紹興黃酒,所以……
紹興人將魯迅旅游文化做得很好,好就好在首先整個的景區都是免費的。請注意了,我沒說免票,是因為進入各個景點還是必需到游客中心免費領取魯迅故里通用的參觀券的。有了參觀券的指示,再到魯迅文化廣場、魯迅紀念館、魯迅祖居、魯迅故居、三味書屋、百草堂等就有了書面的向導了。
小時候讀魯迅,我就知道在三味書屋中當年魯迅課桌上有個“早”字,據說是曾經激發了魯迅的“時時早、事事早”。這次特意前去觀瞻,卻沒有找到那個“早”字,想必是現在的教育理念不提倡損壞課桌椅吧,于是乎“早”字只留存在人們心中了。
紹興的沈園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大,而且園子很美。一處私家花園,雖經歷滄桑歲月,但至今仍得以流芳傳世,皆因為一個千年不衰的故事、一首《釵頭鳳》。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如此令人流連忘返的處所,其周邊林立高聳的現代建筑已經漸成包圍之勢,已經明顯影響著這處“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的夢幻。可惜啊實在可惜!
再次見到秋瑾紀念碑時,余洲不由自主地念念有詞:“秋瑾紀念碑長腿了、走路了,長腿了、走路了……”余洲告訴我,她小時候在紹興讀書時,那時的秋瑾紀念碑也在這勝利路與龍山橫街的丁字路口。不過那個時候,這紀念碑坐落在勝利路人行道上,而且為了能夠讓游客及路人觀瞻,人行道就做成一個凹形,以便使陷入人行道建筑立面的紀念碑也總算是有了臨街的立足之地。經過打聽,紀念碑原址沒變,變化的是馬路拓寬了,以至于這紀念碑目前已經屹立于路口的中央。
“紹興發展變化很大,秋瑾紀念碑原地不動卻走到了馬路中間!”余洲在整個的光顧紹興期間及其回到蘇州家里以后,凡談及紹興的舊貌變新顏,她都會作如此感慨。
在結束這個追夢系列的時候,我要特別鄭重說明:紹興很美!紹興的文化韻味很足!紹興人很夠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