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妻子上半年出游4次了,由于旅游密度較大,因此當我倆到達蘇州集合地點——體育中心音樂空間站時,就巧遇江西婺源春天旅行社的導游小俞。俞導說:“上星期我才帶你們去了江西和安徽,今天這是又要去哪里啊?去青島啊?還在找車?不用找了,你們看,我身邊的王師傅不就是你們要搭乘大巴的司機嗎?”
王師傅及其所駕駛的車子,就是我倆去婺源時的伴侶,既然是老朋友了,王師傅對我倆也是格外客氣。青島導游小陳見狀就安排我倆落座到司機身后的位子,那個座次是我以為的車上最安全的所在,而且瞭望視線也是十分理想的。
王師傅老家雖說處于此次行程必經的蘇北響水,但他說:“我也是頭一回跑這條旅游線路。”車子是新的,車內空調力道很足,車廂空間也是潔凈、舒適。
“這車是你個人所有?”休息時我和妻子就與司機嘮嗑。
“是我的,只是掛靠在旅行社而已。”王師傅對我倆也不見外:“4月份才買的,上次陪你們去婺源時正處于發動機走合期,所以那次開不快。”
“花了多少錢買來的?兩年能夠收回成本吧?”我妻子關切。
“總共花費46萬元后,車子才能上路。收回成本么,預計得要3年。”王師傅如數家珍:“掛靠費每月800元、全年就得9600元,再加年度保險費、維護費等怎么的也要開支30000元。”
王師傅佩戴著金絲框的眼鏡,貌似很斯文的模樣。因此,車上來自常熟的從省公安廳退休的老王就說:“師傅你在家一定是聽老婆的!”王師傅未置可否,可我卻認為王師傅在家里一定是說一不二的頂梁柱。老王還接著說:“師傅你知道我以前是干嗎的嗎?我僅憑目測觀察,就看得出一個人的行為素質。你沒有做過對不起老婆的壞事吧?!嗯,你說你做過你的?你倒是坦白、直率!”老王識趣地離開去。
王師傅不抽煙,出外也不喝酒(包括夜宿時)。但他的老婆每次在家都為他準備了足夠的酒水,以犒勞長途奔襲歸來的、以吃辛吃苦拼命來搏錢的老公。我們與王師傅熟了,王師傅基本沒有隱瞞什么,就連一個月能凈賺14000至15000元也和盤托出。
王師傅的錢可不是好賺的!我們正在與王師傅攀談他的賺錢不易,他們蘇北人本來就把賺錢叫做苦錢么。突然,王師傅一個箭步從座位上竄到車門口、同時大聲說:“請你們都把腳上的沙子沖干凈了再上車!另外,凡是提溜著塑料水桶的都把水倒掉了再上車!”
“我們是買的海星哎!不用海水養著會死掉的。”那些團友解釋。“海水腐蝕性很強!你們不會要侵蝕了我的車子吧!”經過反復協商,司機終于退讓一步,容許水桶里只留少許海水,不過他反復強調:“切記不可以將海水顛簸、溢出!”我妻子幫著圓場:“即便海星能夠活著帶回家,到了家里后你們哪來的海水繼續飼養呢?”事實上,一個晚上過后,所有買來的海星統統死掉、無一幸免。
我們接著議論師傅的辛苦,我說:“以前我們參加同樣車程的出游,可是有兩名師傅輪換著駕駛的。這次你一人開車,早上從蘇州6:45出發,啥時候才能到達目的地啊?”“估計要晚上8:30可以抵達投宿地點——青島轄下的即墨市。”司機答復。
為了保障安全,行車時我們是不予司機說話的。可是,行車時司機的電話實在是多。有師傅主動撥打的通知老婆將家里房門要整修一下的,也有同行互通手機電話詢問各自到哪里了的,還有旅行社告知要師傅返回后第二天出車接送機場客人任務的,更有其他旅行團隊導游請我們司機遙控安排異地接車的……我很是擔憂行車安全!當然我也理解司機的狀況,電話多了也能促使他少些困頓、也是反而對安全有積極作用的,更何況司機自己也要安全、也還要顧及他的愛車安全不是嗎?!
每到一處景點,大家都去玩耍了。司機卻忙不迭清除車上的垃圾桶,而后再在垃圾桶里添上少許凈水、以免垃圾不安分不呆在應該呆的地方。
一車的游客對海水趨之若鶩,唯獨司機、尤其是他的愛車對海水唯恐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