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半仙邢臺縣霍樓村人,是個即懂爻卦奇門遁,又精通陰陽宅子的老先生,因為他的脾氣好,誰家有了疑難雜事,大都愿意去找他說一說,算一算。他也有求必應,為他人排憂解難。因此,在在當地也頗有些名氣。他的一些事也遠傳他鄉,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話題。
一:喝麥糠水送風水寶地
在他初入師門時,在一個赤日炎炎的夏天,去山里給人看了一個塇地回家,走至石善村時,口渴的直冒火焰。看見一個喂牛的老農正要提水飲牛,就說:“老哥,我太渴了,請讓我喝一口水吧。”老農欣然同意。口渴的他拿起水瓢狠狠地舀滿一勺水,一仰脖,正要一飲而盡,忽見老農將一把麥糠扔進了他的瓢里。他橫了老農一眼,心里說:你怎么能這樣,難道污蔑我是牲口嗎?無奈,只得一邊吹麥糠,一邊慢慢將水飲下。
水畢,閑聊時,老農得知他是個陰陽先生,就求他給自己找一塊墳地。這正中他的下懷。爽快的答應免費給他找一塇地。心里說,我一定借此機會,好好的報復你一下。
下午,他轉悠了半天,找了一個斷子絕孫,禍事連連的墳地給老農定了塇。
數年后,他又經過這個村,就想看看當年污蔑他為牲口的那個老農現在的慘狀。可是當他走到自己喝水的那個地方時,卻發現當年的那個破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嶄新的莊窩。門口一個小茶棚,上面赫然寫著“免費飲茶處”。
他想,一定是哪個老農混不下去了,將房子賣了走了,否則,就我給他選的墳地,他一定不會混成這樣。想著,就走上前去要探個究竟。
走近茶棚,忽見一老人蹣跚而出,兩人一見,各自愣了一下,老農醒過神后,急忙上前拉住他的手,說:“恩人來了,快快有請。”把他讓進自己的上房正位。
一陣寒暄過后,老農說:自從選了這塊塇地,家里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不但干啥啥掙錢,還連連添兒增孫。我想,就是因為我當年好心讓你喝了水,你才給我找了這么一個好塇地。所以,我也沒有忘本,專門蓋了個小茶樓,專供過路行人免費飲用。
他好生奇怪,飯后,他又看了看他的陽宅子,造型也是一般。陰陽宅子都不行,是什么讓他發起來的呢?唯一的可能就是德行好,可想起那年喝水的事,就足以看出他的德行并不怎么樣。他有些納悶了,就問老農說:“當年你讓我喝水,為什么往我的水瓢里撒一把麥糠呢?”
老農哈哈一笑,說:“當時你口渴的要命,如果你一口氣喝下去,勢必將肺喝炸,我往里放一把麥糠,就是讓你慢慢飲用,避免傷害身體。”
許半仙聞言,不由臉一紅,悟出一條真理:陰陽宅子再好,如果德行不好,那將無濟于事。反之亦是,德行高于一切啊。
二:牛先生找牛
一日,許半仙正在家中打坐,忽見本村牛先生沖了進來,氣喘吁吁的說:“許大哥,我家的牛不見了,你趕緊給我算一下,牛在那個方向,還找得到不?”
原來牛先生下午去地里干活,回來一看,自己家的牛不見了。當時就急了一頭冷汗。是啊,一頭牛,就是當時一個小康之家的半壁江山,隔了誰,也會心疼不已的。
許半仙掐指一算,說:“依我算來,你家的牛還沒有去遠,就在你家西北方向100丈以內的一個人家的西屋里拴著呢。如果在一個時辰(兩個小時)里找不到,你的牛就被轉移走了,到那時,你就找不到了。”
當時天已經傍黑了,牛先生急忙回家,說了許半仙的意思,發動全家出去尋找。
他們佯裝串門,伺機去各家的西屋偵看。就在牛先生走至一家吳姓的家里時,見西門緊鎖,就推開一個縫兒向里一看,自己的牛正在那里吃草呢,不禁大喜:“許半仙果然名不虛傳,我的牛果然在這里。”
吳家見事情敗露,急忙掩飾說:“我從地里回家,發現這頭牛在路邊吃莊稼,也不知是誰家的,就牽回來了。如果是你家的,你就牽走吧。”
牛先生也不追究,急忙牽起牛就走。可是當時的一句話,卻把許半仙暴了出來,自此許家與吳家就成了冤家對頭了。
三:找包袱
李有才是霍樓村有名的大財主。一天,他來到許家,說:我家丟了八匹布,請你算一算,看能找到不。
許半仙掐指一算,說:八匹布只能找到五匹,有三匹已經轉移了。
是誰干的呢?李有才問。
賊在內部,家里很窮,希望你手下留情,放他一碼。李有才答應了。
回到家,李有才將長短工叫在一起,說:家里沒了八匹布,許半仙已經算出來賊是誰了,知道你已經賣了三匹,還有五匹藏在了我家院內。你若自己出來站出來承認錯誤。此事不再追究,否則我必告官,讓你吃不了抖著走。
大家面面相覷,誰也不敢說話。
畢竟做賊心虛,再一聽許半仙已經算出來了,鄭某不覺心內慌張,臉色一陣青,一陣黃的。李有才看的真切,便把鄭某叫了出來,說:事到如今,你還不承認錯誤嗎?
鄭某無力抵賴,只得連連求饒。并將藏在柴草垛下的五匹布取了出來。李有才問:其余的三匹布你弄到那里去了呢?
鄭某靈機一動,說:那三匹布送給許半仙了。
礙于鄉親面子,李有才也未去找許先生理論,只是見人便說:
我說許半仙咋算的那么準呢!原來是他自己搞的鬼。
這話傳到許半仙耳朵里,真讓他哭笑不得。只到時間長了,鄭某說出都說許半仙算的準,怎么就沒有算出我會反咬他一口呢后,才使得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