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羚,是一種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草動物。如果一只牛羚不小心踏入了河中,會是怎樣的情景呢?它會成為鱷魚和河馬的盤中餐,沒有任何逃脫的希望。如果一群牛羚踏入河中,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六月,非洲的賽倫蓋蒂平原即將迎來旱季,想要吃到新鮮的嫩草,牛羚們不得不離開這里,一路向西,尋找新的草原。
這是個危險的旅程,因此,它們呼朋喚友成群結隊,數量達到上萬只,每天行走48千米。浩浩蕩蕩的隊伍,震得地面都輕輕顫動。
馬拉河是它們遷徙途中的必經之地,而這里,早已埋伏了數不清的尼羅鱷和非洲河馬,隨時準備向牛羚發起攻擊,美美地飽餐一頓。
牛羚沒有退路,只能迎著危險勇往直前。第一只牛羚跳下了水,邁開矯健的四蹄,向河對岸狂奔,緊接著,第二只、第三只牛羚撲騰而下,平靜的馬拉河就像沸騰的滾水,一只只牛羚是按秩序下鍋的餃子,浪花濺起幾米高。
牛羚想平安渡河,鱷魚和河馬想捕獲美食,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搏奕中,牛羚無疑扮演著弱者的角色,隨時都有可能命喪河中。
奇怪的現象發生了:面對奔騰不息的牛羚群,鱷魚和河馬居然不敢靠前,只敢乖乖地站在不遠處守候。有經驗不足的鱷魚試圖對馬群下手,卻一次次被洶涌而至的牛羚沖開,面對力量薄弱的對手,強大的鱷魚也束手無策。
鱷魚和河馬當然不會就此罷休,它們死死地盯著馬群,瞅準最好的抓捕時機,隨時準備一躍而上。機會終于來了,當一只牛羚偏離了隊伍,或者隊伍前后銜接不牢時,鱷魚和河馬抓住時機,一擊成功。
所以,雖然牛羚群不容侵犯,每年的這個時候,鱷魚和河馬依然樂此不疲地在此守候,因為總有牛羚會偏離隊伍,成為它們口中的美食。
身為弱者的牛羚,面對強大的敵人,根本沒有絲毫還擊之力,連躲避也成了奢望,但是,成千上萬的牛羚團結起來,就組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城堡,再強大的對手也不敢輕舉妄動。而一旦這個隊伍有絲毫松懈,有一兩個牛羚想搞個人主義,其結果,就是毫無懸念地葬身河中。
對牛羚來說,團結給了它們生存下去的希望,給了它們成功找到草原的希望,一絲一毫的偏離都意味著危險和失敗,而對人類來說,一個家庭,一個組織,一個團體,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