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父母的第三個孩子,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父親是個軍人,生我的時候他已經36歲了,剛剛轉業到地方,在一家林場里當護林員。在當時的農村,我們這樣的家庭是被許多人羨慕的,父親吃商品糧,有工資收入,日子比一般人家過得都好。
在我的記憶里,母親的身影是模糊的,6歲那年夏天,我正在村前的麥場里和幾個伙伴兒玩跳房子,姑姑來了,說要把我帶到她家去。一直以來,只有到了過年的時候我才有機會去姑姑家走一趟親戚的,這會兒姑姑卻突然要帶我去她家玩兒,我自然高興得不得了。我對姑姑說,說我得回家告訴母親一聲去,姑姑說
我在姑姑家住了四天,第五天的時候,姑姑把我送回了家,一進家門,父親和哥哥姐姐都在,獨獨不見了母親,我問父親,我娘呢?父親不說話,厚笨的嘴唇止不住地顫抖著,輕輕地把我攬進懷里,囁嚅著說:“三兒,你娘走遠親去了,你以后要聽爹的話,好讓你娘
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父親流淚,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一天,村上一頭受了驚嚇的馬拉著轅車一路狂奔,娘和姐姐正好在路上,娘推開了姐姐,
那天晚上,姐姐給全家人做了面片湯,父親一個勁兒的讓我們吃,他卻滴水未進。
整個暑假,都是姐姐做飯,雖然姐姐只有16歲,卻像個大人似的,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家和娘在時一樣干凈、清爽。
暑假結束后,姐姐去縣里上高中了,哥哥也升上了初中,父親把我帶到村小學,雖然我還沒到上學的年齡,可是校長知道我們家的難處,答應了父親讓我留在學校里。
父親工作的林場離家二十多里遠,每天早晨父親天不亮就起來做飯,中午,哥哥帶著飯在學校吃,我放了學去二娘家吃。
深秋的
一天,天快黑了,哥哥還沒放學,我坐在院門口的石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