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大湖一代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金疃子,銀河埃,寶貝出在灣頭街。從古到今,這句話也不知道流傳了多少代,一直流傳到現在。這句話是怎樣來的,也只有麻大湖一帶的人知道,并且都和麻大湖里地理位置和特產有關。
明朝建立之初,麻大湖一帶由于連年的戰爭,這里人煙稀少,相傳在洪武二年,人們從河北棗強縣,陸續遷發到麻大湖一帶,沿通濟河比河居住,孫姓人家在通濟河以北建村,由于村子正好在支脈河和通濟河之間,飛禽走獸比較多,所以起名叫疃子。
從廟子到西閘(過去叫鳳凰村),沿通濟河南岸有十幾個村莊,統稱為一溜邊河埃。這里并沒有金,也沒有銀,更沒有寶貝,那么這金銀、寶貝又是什么?
當時人們來到麻大湖一帶居住,家家戶戶都比較貧窮,有時候吃上頓,無下頓,自從人們定居以后,看到這里有清澈的通濟河和支脈河,美麗富饒的麻大湖,湖里盛產魚蝦、螃蟹、蓮藕、菱角等,不但可以充饑,而且還可以到集市上賣錢,換回糧食,養家糊口。
當時一溜邊河埃以南,就是麻大湖,遠遠望去碧波蕩漾,港汊縱橫,蘆葦、蒲草滿湖,荷花飄香。俗話說,靠山的吃山,靠水的吃水,人們靠著通濟河和麻大湖中的物產,發展編織業,捕魚捉蟹,生活殷實。
為了捕魚,人們采取了很多方法。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方法,因為疃子,在兩河之間,都是在河里捕魚,他們捕魚的工具一般是等網,漩網。
所謂等網,就是他們把魚網,結成一個三米左右的正方形,在正方形的四個角上,各固定上一根竹竿,竹竿上面連接在一塊,再固定在一根橫木上,上面拴上一根繩子,連接到岸邊一根豎立的木棍上面,把漁網放進水里,撒上魚餌,等魚進了網后,利用杠桿的作用,把豎著的木棍輕輕后拉,漁網就露出水面。會看到魚網里面有各種各樣的魚蝦。用橑子把魚撈上來,再把漁網放下去,這樣反反復復,一天不挪地方,在那里坐等,也能捉個百兒八十斤的不成問題。干這種活的大多是老年人,年輕人確卻是掄漩網,這可是個技術活,也是一個力氣活,一網輪下去,有時候三斤五斤,有時候十斤八斤,疃子又和縣城很近,打上來的魚蝦,當天就會買掉,這樣既解決了吃飯問題,家家戶戶還都有余錢,住在縣城的人看到后,都贊嘆的說:“疃子可是個好地方,人人掙錢,可真是個金疃子啊!”
一溜邊河埃的人,因為都是在麻大湖里捕魚,那捕魚的工具也多,方法也多。有下迷魂陣的,下圈兒,粘網,袖網,……最奇妙的就是下迷魂陣,所謂的迷魂陣,就是用蘆葦打成箔,閘在湖面上,一圈一圈的,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八卦陣,從外往里進的口大,并且是順暢的,往外出的口很小,還有很多卡口,實際上,就是興進不興出,只要魚兒游到里面,那便是走上了絕路,最后只能鉆進密封子里面,等待著漁民來收拾。這種捕魚方法,無論大魚小魚螃蟹都能捉到,也可以說魚蝦蟹不漏。
至于下圈兒,卻只能捉到大魚,所謂的圈兒,就是用蘆葦編織成長約一米,直徑約半米的圓通,兩邊都有倒插,在里面放上魚餌,放進水里,魚進去后就再也出不來了。因為圈兒上面的圓孔比較大,所以,只能捉到較大的魚和螃蟹。
冬天天氣寒冷,麻大湖結了厚厚的冰,捕魚就選擇一種搗包頭的方式。
所謂搗包頭,就是在河溝上,橫著打開一條縫,兩邊插箔,中間放上密封子,從密封子前,每隔三米左右,打開一個冰窟窿,一直到很遠的地方。用一根木棍,一頭安裝上一個圓形或正方形的木板,木板大約有二十厘米左右,這就是包頭。從遠處,不停的往冰窟窿里搗,在搗包頭的時候,人們還不停的喊著號子,或者唱著漁歌,很有節奏,這樣一個冰窟窿接著一個冰窟窿,不停的搗,一直搗到葦箔的跟前,把魚都趕到了密封子里面,完成后,提起密封子,里邊會白花花的一片,大魚小魚都有,漁人唱著漁歌滿載而歸。
大家看到白花花的魚,說:“這哪里是魚,這可都是些白花花的銀子呀!”因此,就有了銀河埃的說法。
“寶貝出在灣頭街”這話又是怎么來的?
麻大湖里盛產蒲子,蘆葦和紅柳,因此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麻大湖里三件寶,蒲子、紅柳、蘆葦草”,聰明的麻大湖人,充分的利用本地的條件,柳編、葦編、蒲編很快的發展起來,人們把紅柳編成糞筐、土籃子、簍子等,把蘆葦打成箔,編成蘆席、筐子、篩子等日用品,還可以用蒲子編成蒲扇,蒲團蒲襪等。忙的時候,男的捕魚,女的在家編織,冬閑的時候則全家動手。
一溜邊河堤,很多夕陽集和露水集,比較大的有灣頭、三官廟、人們把編制的蒲編、柳編和葦編各種產品,都到灣頭集市上去賣,從湖里打上來的魚蝦,也來這些集市上賣。外地的客商都非常喜歡這里的水產、特產,慕名而來,紛紛前來購買。
在灣頭村通濟河上,有一座橋,叫做通濟橋,這條橋,是連接博興和桓臺兩縣的重要的交通要道,在橋的北邊有一棵老槐樹,傳說是董永和七仙女的大紅媒,在老槐樹的東邊,有一個飯店,叫做通濟飯莊,南北來往的客商,都會在這里落落腳,喝上一杯酒家自己釀造的通濟酒。沿通濟河來往的船只,無論是從羊角溝到濟南,還是從濟南順流而下到羊角溝,大家都會在這里停船過夜。從灣頭的集市上,買上新鮮的魚蝦,再買上這里的地方特產,蒲扇,蒲團、和蒲襪、草鞋拿回家。無論是外地人和本地人,都說灣頭街是一塊風水寶地,就這樣,就有了“金疃子,銀河埃,寶貝出在灣頭街”的說法,并且越傳越響亮。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麻大湖里的水也遭到了污染,魚蝦,螃蟹、和各種水產品逐步減少,但是,蒲編工藝卻越來越繁榮,早已走出了國門,暢銷全世界。人們也期盼著,還麻大湖里的清天綠水,使自己的家園越來越美麗。
上一篇:外表不是人生的決勝點
下一篇:服務到極致不得不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