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童年
徐曉媞
小時候,一直夢想著能有一個會動的玩具,那種上了發條之后能駛出很遠的小汽車,哪怕很小很小,可是始終沒有。唯一能動的玩具是爸的學生給我逮的一只小老鼠,灰灰的、怯怯的,一副惹人憐愛的樣子,我給它尾巴上系條繩,便牽著它滿地亂跑,那興奮的感覺著實讓我快樂了很長時間。
上學后,是從不敢奢望父母接送的。那時,我們的學校在山上,每天必須早早地爬起來就走,尤其是下雪天,天剛蒙蒙亮就得深一腳淺一腳舉步于寒風中了。山上的梯磴是人工開鑿的,走得次數多了,便成了一個光亮亮、白晃晃的雪坡,如公園里的滑梯,我穿著又笨又重的大棉襖總是爬了幾磴便溜下來,擤擤鼻涕,跺跺凍僵的雙腳,小心翼翼貼著邊再上,又滑下來,再上……滿臉淚水地出現在教室門口。
生活的艱辛使忙碌的父母很少顧及我,便漸漸學會了照顧自己,照顧親人。最讓我難忘的是第一次做飯的恐慌與自豪。那是我七歲上一年級的時候,一天放學回家見父母還沒有回家,天已經黑了,于是決定動手做一頓豐富的晚餐給他們一個驚喜。搟了幾張薄薄的餅,然后學著媽媽的樣子點火,放上油紙、劈柴、煤塊,程序沒錯,可火就是燒不起來,煙嗆得人又流眼淚又咳嗽,我一遍一遍地重復著同樣動作,終于那可親可愛的火苗出現了。放上鍋,倒油開始烙餅,火是愈燃愈旺,糊餅是越烙越多,待再往鍋里添油,燒紅的鍋底“呼”地一聲躥起了一尺多高的火舌,出于本能的反應,我慌忙舀了一瓢水澆上去,沒想到,火焰更加猛烈起來。張牙舞爪的火舌似乎要把眼前這個目瞪口呆的小姑娘給吞掉。來不及害怕,我兇狠地拽過盛水的大盆扣在了爐子上……媽媽回來時,見滿臉滿嘴漆黑的我正挑最糊的餅往口里送呢,見到親人,再也禁不住滿肚子的恐懼與委屈,撲到媽媽的懷里,我“哇”地一聲大哭起來。
回想起來,也很感謝童年。正是那時的困苦與磨煉才使我養成了從不依賴別人的心理。困難面前,害怕沒有用,哭泣沒有用。與其等待,不如拿定主意,依靠自己的力量渡過難關。
充滿競爭和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要求每一位社會成員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而現代家庭生活相對優越,許多事情大人包辦,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使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免不了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這對未來參與社會競爭是十分不利的。(盧寧)
上一篇:規則頌歌
下一篇:好創意能夠“抓”住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