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啊,結了會后悔,不結也會后悔,那我們為什么還要去結婚呢?
已婚的人常常會勸未婚的人不要結婚,還說:“結婚就是現實。”“婚姻就是愛情的墳墓。”
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果無法理解火熱的愛情無法持續很長時間這個道理,婚姻面臨破裂的可能性就很大,結婚后還一直鼓吹浪漫的話,離婚的幾率也會非常高。福樓拜的小說《包法利夫人》中的愛瑪就是如此,她無法放棄對婚姻生活的浪漫幻想,因此在現實和想象中總是感覺受到拋棄,最終以自殺告終。
人們的心理并無二致,結婚后我們都想通過與配偶的關系來實現以前曾夢想過的愛情。但配偶絕對無法填滿我們的空虛。他不會搭救你,或者讓你變得更加完美,他只是望著你、照顧你,但無法滿足你的這些迫切愿望。對方不能幫我們完成理想的生活,盡管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但我們還是會為此憤怒,為此討厭我們的配偶。如此,對不可能的事情始終抱有期待,正是婚姻生活中關系緊張和爭吵不斷的原因所在。
我們應該銘記,婚姻本身并不是愛情的墳墓,我們錯誤的行為或許有可能在瞬間把婚姻變成愛情的墳墓。
男人與女人的差異也是在婚姻生活中造成矛盾的“主犯”。在害怕孤單、易受傷害、渴望愛情等方面,男人和女人是相同的。但是,女人重視的是親密;與之相反,男人則更加重視自律性。而且女人喜歡共享感情,喜歡互相溝通;但是男人并不喜歡。所以,兩個人有時會針鋒相對,再親近也會感到陌生,會成為對方的“親密的陌生人”。在這里要說的一個壞消息是,天底下沒有比夫妻雙方相互留下的傷痛更深的傷痛了;好消息則是,夫妻雙方可以戰勝所有這些憎恨,并保全婚姻。這就是生活和婚姻的真相。
在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對婚姻生活心懷不滿的大部分都是女性。女人認為婚姻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會比男人所認為的更多;在幸福感方面,女人也沒有男人容易滿足,她們還認為結婚并不幸福。
對這種現象,社會學家維西·伯納德認為,女人和男人的婚姻生活觀是截然不同的,這使女人會比男人付出更高昂的結婚代價。
對于婚姻的未來走向,伯納德預言——不管以何種形態存在,婚姻還是會持續。雖然說男人和女人對婚姻的要求不一致,也無法一致,但只要有人類存在,男女之間的婚姻就會持續。所以,不管婚姻的形式如何變化,女人和男人從對方那里得到快樂的同時,也會感到失望,這一點是不會變的。
婚姻在本質上是悲劇性關系,因此從對方那里無法得到滿足的欲望會促使恨惡變得越來越深。
要是有一對夫妻總是在標榜他們多么多么幸福的話,那就說明他們是在否定現實。周圍的人可能會因此羨慕他們,但他們則會因刻意掩蓋矛盾而付出代價,會經歷精神上的煎熬,甚至身體上的痛苦。
沒有憎恨的愛情是不存在的,但是精神分析學家阿爾特曾經說過,如果我們能夠更加愉快地憎恨的話,將會換來更加美好的愛情。如果我們能夠明白這世上沒有不包含攻擊性的人際關系的話,我們就可以用更加調皮、更加輕松的方式來表露增恨。
有時相愛,有時相恨,有時是親密無間的配偶,有時又會成為親愛的敵人,我們就是這么努力地在維持著叫做婚姻的非常不完全的關系。我們正在一步步學會接納一個事實——沒有憎恨的愛情是不存在的,沒有痛苦的愛情也是不存在的。
對婚姻的幻想讓我們選擇結婚,而結婚后那些幻想破滅所帶來的悲傷和痛苦,就是婚姻。
上一篇:李三才是誰?李三才是怎么死的?
下一篇:別讓愛情在婚姻中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