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以前,穆錦葵的成績用學霸倆字做定義很穩妥。關于維持多年的好成績像豆腐渣工程一樣稀里嘩啦倒塌的原因,如果執意用一兩句話推究,那些九轉回腸曲曲折折的心事也只好匯集成四個字:缺乏安全。
穆錦葵從小就知道,父母的感情不太好,三天小吵五天大戰的節奏是常態,雖然日子聽上去過得很糟,卻這么維持了十幾年。
這些年,媽媽與爺爺后娶的奶奶之間的矛盾和無休止的爭吵在時間的見證下早已是自成無趣的癮故事。只是,穆錦葵萬萬沒有想到一次家庭裝修事件帶來的毀滅性這么大。
最終,穆錦葵的媽媽索性負氣離家去外地打工了。爸爸一直在外地工作,房子翻修完假期已經用光,在爺爺病愈出院后也匆匆返回公司。
父母相繼遠走,穆錦葵和弟弟在街邊的暮色里,承受著周圍鄰居的有色眼光和指點,她感到窒息又不自在,只好以虛張聲勢的忙碌甩周圍看客一記耳光。
不過,拮據的窘況終結了少女倔強的表演,爸媽在電話里互相推諉,生活費遲遲沒有著落,穆錦葵只得硬著頭皮去爺爺家借錢。爺爺既心疼又生氣,讓穆錦葵定期來取生活費,并安排姑姑將弟弟領回家照顧,她則搬去學校住。
高二在讀的少女穆錦葵的思想覺悟并沒有強大到百毒不侵。她覺得孤單覺得悲傷覺得無所依靠,因為內心太虛弱,穆錦葵的成績一路滑坡,從學霸名單除名,勉強躋身于學酥行列,午夜時分,學酥穆錦葵常常在別人的酣睡聲里睜著眼睛變換睡姿。
穆錦葵實在厭煩了這樣的失眠,于是在某天晚上決定隨便打開個電臺聽聽歌催眠,結果這個隨便的決定從此以后成全了她對溫暖的所有渴望。
節目的名字很普通,“楊楊的音樂地圖”幾個字顯然沒有讓人一眼便心生溫瀾的氣質,DJ的聲音很好聽,低沉幽默有風趣,穆錦葵是個聲控,聽著這個叫楊旭的男生說話,她的腦袋突然燃放了噼里啪啦的小煙花。
楊旭常跟聽眾溫柔地互動,對失戀的傾述者安慰勸導,為煩惱糾結的聽眾出謀劃策,給跌落低谷的路人鼓勵打氣,穆錦葵躲在人群背后,聽著別人的心事,心底漸漸有溫潮瀾生。在節目里聽楊旭無意中說自己每天凌晨1點才能下班的那天,穆錦葵也默默把自己的入睡時間定在了凌晨1點。
高考前夕,穆錦葵聽到楊旭在節目里尋找粉絲管理員的時候便不假思索地報了名。第二天宿舍熄燈時,穆錦葵的手機屏幕驟亮,QQ的好友驗證提示音嘟嘟響,通過驗證,穆錦葵在收到楊旭發來微笑的表情符號的那一刻,整顆心臟仿佛都沾滿了跳跳糖。對話框的畫面,給整個屋子染上忽明忽暗的光與色,穆錦葵覺得驚喜而圓滿。
穆錦葵成了管理員,楊旭會在QQ上和她聊兩句,偶爾也會關心一下她的生活和學習,穆錦葵很享受這樣的溫暖,她在心底悄悄決定高考志愿一定要報考楊旭那個城市的大學。
高考過后,穆錦葵如償所愿,終于離楊旭又近了一步。
大學的生活明媚而有朝氣,穆錦葵的時間分成了兩半,一半學習和勤工儉學,一半用來關注楊旭。
楊旭患了重感冒,穆錦葵急在心里,自告奮勇為他收集工作時要用的歌,三天的時間收集六百首歌并不輕松,后來又因為突然的變故提前了一天,她翹了課窩在寢室里找了兩天。后來,楊旭找她幫忙的次數多了,她從不會提及自己的辛苦。
楊旭很忙,忙到深夜是常態。有次,夜半三更,他在微博里發了條喊餓的狀態,穆錦葵第二天就買了牛肉干等一堆吃食快遞過去。她見不得他挨餓,想著他纖細而骨節分明的手指撕開一塊牛肉輕輕推送入口的好心情,只是想想都覺得好滿足。后來,楊旭跟她道謝,她笑笑說:“沒什么的,舉手之勞。”
楊旭過生日,穆錦葵提前一個月悄悄在粉絲群里張羅,跟群里的伙伴商量每人傳一張雙手舉祝福語的照片,收集好手寫的祝福語和照片,穆錦葵做了精致的PPT,生日那天在QQ里遞過這份滾燙的祝福。
生日過后不久,楊旭要去穆錦葵鄰居學校做評委,約了穆錦葵見面。春心蕩漾難以將息,好心情的穆錦葵輾轉反側了很久才睡著。
睜開眼睛已是天光大亮,已經錯過了相約的時間。穆錦葵來不及仔細打扮,匆匆向鄰校狂奔,她頂著毒辣的太陽在校園尋找了許久才找到前臺做評委的楊旭,他的身材偏瘦,皮膚很白,眼睛細長,本人與宣傳照一樣魅惑人心。穆錦葵屏住呼吸,躲在人群背后用手機偷偷拍下了他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
比賽結束,楊旭發來短信。穆錦葵深深吸了口氣,緩緩平復了緊張的情緒才慢慢朝楊旭走過去。真正走到楊旭跟前,穆錦葵整個人還是緊張得手足無措,他看出她的緊張,笑著問她要不要一起拍個照。穆錦葵一激動,嘴邊搶先大腦一步脫口而出:“我手機沒有攝像頭。”
等她意識到自己說了什么的時候,楊旭已經哈哈大笑到快岔氣。幾分鐘前,她明明還在發消息說在偷拍他。
穆錦葵怔怔地站在原地,聽著爽朗的笑聲,看著楊旭漂亮的眼睛,也羞澀地笑了。
那次見面以后,穆錦葵和楊旭明顯熟絡起來。
楊旭閑暇的時候時常會拉穆錦葵在QQ上聊天,高興了會分享他的快樂,苦悶了就大吐苦水。穆錦葵不急不躁,日復一日傾注著力所能及的關心,分擔他工作的瑣事,郵寄零食給他……
從大一到大四,楊旭所有的愛好,所有的期待,愛聽的歌,愛看的書,穆錦葵一一牢記。這期間,她學會了做他愛吃的菜,努力擁有他說的喜歡女生應該擁有的品質,聽他愛唱的歌,看他愛看的書,穆錦葵默默地努力,期待著她譜出的情歌他能聽懂。
只是從入學到畢業,穆錦葵的大學生活都要落幕了,都沒能等來楊旭的心儀。想著自己做過的那些事,憤怒開始由心而生:她想,敢做不敢想,算什么女漢子。
穆錦葵給楊旭寫了一封信,想要問問他究竟懂不懂,她想為愛癡狂。不過,當這封信寄出去的時候,她又開始懊悔自己的急躁和粗暴,她害怕自己會承擔一份自己接收不了的結果。
三天以后,穆錦葵在楊旭的微博里發現了自己的信。他發了一張信封的圖片,他在圖片上面寫著:誰寫給我的信居然沒有署名,拉出去罰寫十封。
穆錦葵看到這條狀態竊喜,那么說,這封信可以當做沒發生過咯。再看一遍,穆錦葵又無比難過,楊旭他是真的不知道還是佯裝糊涂呢?
心里的念頭百轉千回,穆錦葵決定發私信告訴楊旭,寫信的人是她。消息發過去石沉大海,前幾天約定的見面也因楊旭的忙碌而取消。
穆錦葵強迫自己壓下心頭的慌亂,再一次忙碌著為楊旭的生日制造驚喜。她熬紅了雙眼翻遍他的微博,循著微博評論和互動的蛛絲馬跡聯系了他的同學和朋友,一次次請求他們幫忙提供楊旭在成長中的各時期的照片。照片集齊了,穆錦葵將它們打印出來,配上暖心的祝福快遞過去,楊旭只是平淡地道了謝,便陷入沉默。穆錦葵不知所措,只好跟著沉默。
兩個月后,穆錦葵決心留在這個城市。而楊旭,在他的微博里發了一張手戴戒指的圖片,宣告自己已有戀情。
穆錦葵隔著屏幕看著楊旭骨節分明的手,滾燙的淚水從眼睛里不停往外流。記憶是款自帶情緒的編輯器,自作主張地留下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屏蔽掉一切不如意,這種編輯之下,她和楊旭相處的每個細節都被打了柔光,幻想太美,以至于輕易遮蓋了最初相遇的隨意。
遇見的那一刻,她以為他是夏天的雪糕,冬天的手套,黑夜的路燈,下雨天的傘,溫柔、體貼,熨燙人心,以至于她身陷在其中沉醉不醒。
后來,穆錦葵在延遲的記憶里反復觀望,才弄明白:有時候,你以為的命中注定,其實不過是自己攢足了力氣,他路過世界與你偶然相遇,順手贈送的溫暖本是人手一份,只因出現的恰逢其時,恰好你又太需要,才誤以為是唯一。
她對他的迷戀,是源于無以寄托的隨意,而不是真愛的歡喜。所以,即使她努力說服自己,現實的利刃還是擊碎虛妄的幻象,縱然她跑得足夠快,他仍在遙遠的附近。
上一篇:猜疑是婚姻的無形殺手
下一篇:那時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