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領導說,寫文章要講求“廣深高速”,就是要有廣度深度寬度高度,當然,也包括速度。不過,我覺得廣深高速也適合比喻愛情,因為廣深的距離不長不短,剛好是動車一個小時。
現在很多人玩異地戀,到最后,基本都沒能相約到白頭。其最關鍵的因素就是,那個距離,實在是太遠了。有人說,距離產生美,但這個距離得有一個限度,太遠的話,都夠不著,你說還有什么美的?正如我在微博里概括的一句話:天涯海角的牽念,抵不過一刻相擁的溫暖。太遠了,不僅不美,還涼。
美國學者霍爾認為,46~61厘米屬私人空間,戀人之間可以彼此互訴衷腸,在這個距離內,如果有外人在,戀人之間就會覺得不自在,甚至會吃醋,煩躁,所以,如果你是情人約會,最好不要超過46厘米這個距離。
同樣的,兩個人要想來一場轟轟烈烈的異地戀,距離也不可太遠。我曾經有個朋友,她男朋友是法國人,雖然彼此喜歡,但遙遠的距離、文化的差異還是讓她覺得好辛苦,沒辦法,最后只好分手。
所以,太遠的距離,雖然能增加想象的空間,但也會消磨彼此的激情,很多跨國戀人,最后感情結束,都不是因為不喜歡那個人,而是不喜歡他們之間的距離——尤其是當你千里迢迢飛去,發現他另有快活的時候。
所以,異地戀的距離,最好在兩三個小時之內;這是可以掌控的范圍;如果再想輕松一些,我覺得一個小時的距離是最好的,就如廣深這樣的距離。想一想,每天下了班,坐一個小時的車,回到愛人的身邊,在車上可以看看書,聽聽音樂,或者聊聊天,交個朋友,其實也是蠻開闊視野擴大世面的事,尤其是對做創意或時尚產業的人,這可以給你許多靈感。而且,這個距離并不算遠,許多大城市,你上班開車、轉車的時間,可能也要一個小時。
或許你覺得每天都回去太麻煩,那就一周一次吧,過個小周末,五天的分離,攢足濃烈的思念,等到周末一相聚,那便是緊緊的擁抱——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多年前鞏俐在《周漁的火車》里的角色,則顯得太辛苦了點,因為總是女人在奔波。女人去看男人,顯然是為愛付出,但也多少悲愴了點。
其實,遠距離,也是因為有愛;如果沒有愛,那再短的距離,也嫌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