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娜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孩,她生于中國北方一個安靜的小城市,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因為車禍過世了,因而她一直在法國與姑姑生活在一起。幼年喪親、背井離鄉、寄人籬下,也許承受了太多她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傷痛,艾琳娜養成了堅毅的性格。
24歲生日這天,艾琳娜坐上了回國的飛機。這次回國是因為她在社交網站上認識了一個叫做蕭逸軒的中國男生,他邀請艾琳娜來中國游玩。想到馬上就能見到蕭逸軒,艾琳娜不禁有些緊張和激動,就在這時,她忽然感覺身體一陣麻木,隨后迎著一股巨大的阻力,耳邊傳來了嘈雜聲,之后就大腦一片空白了。
待她再睜開雙眼,卻發現自己已經不在飛機上了,身邊的乘客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張陌生的面孔。看他們的穿著很像中世紀的法國人,他們個個神情激動,面紅耳赤的爭吵著。艾琳娜看到這個場面,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除了穿越她實在想不到別的可能了。就在她還處于猜想之中時,一個威嚴而又蒼老的男人大喝了一聲,制止住了這群爭不休的人,緊接著,這個男人用標準的法語說了一句像是商量但更像是命令的“讓艾琳娜去接近他,然后殺了他,沒有人可以反對天主教!”話音一落,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在了艾琳娜的身上。艾琳娜更是驚訝至極,難道自己就是他們口中的艾琳娜?反對天主教,殺了他?他又是誰?還等不及她發問,所有人就都表示贊同的大喊“人敬天主,神愛世人……。”
終于等到人群散去,艾琳娜想要找個人問問這是什么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情,可又害怕自己被當成瘋子。正猶豫著,一個瘦小的女子跑了過來,驚魂未定的對艾琳娜說道“艾琳娜小姐,我都聽哥哥說了,吉斯公爵已經安排好了,我們要為了神圣而戰,對嗎?我們什么時候出發?”艾琳娜定了定神,對自己暗暗說道:“既來之,則安之,看樣子決不能說出自己不是他們口中的艾琳娜的實情,否則不但會引起更大的騷亂,甚至很有可能丟掉性命,從今以后,自己就要代替那個艾琳娜而活了。”想到這,艾琳娜對瘦小的女子點了點頭,又旁敲側擊的詢問了她一些事,終于明白了現在是法國16世紀的波旁王朝,國王是亨利四世,推行新教派,而自己是天主教貴族首領吉斯公爵的女兒艾琳娜,因為新教派與天主教水火不容,所以一直戰爭不斷。現在吉斯公爵終于決定背水一戰,用自己的親生女兒作棋子,送給國王亨利四世作王妃,假意與亨利四世聯姻,實則想要借女兒之手殺死他,然后穩固天主教的地位。
艾琳娜在法國呆的這些年中,也曾學習過法國的歷史,知道亨利四世和他從政期間對法國做出的一些功績,卻沒有想過有一天居然會來到他存在的時代,更是想不到自己會參與到教派與權力的爭奪戰之中。遇到的情況雖然很混亂,但對于性格堅毅、適應能力極好的艾琳娜來說,還是能夠接受的。她整理了一下思緒,便和這個瘦小的女孩子回到了公爵的莊園中,一路交談下來,知道了這個女孩是她的侍女,叫做勞拉,她的哥哥艾倫是公爵最信任的侍衛長。此次前去刺殺亨利四世,勞拉和艾倫都要作為陪侍和艾琳娜小姐一起進入王宮。
在吉斯公爵的莊園中住的幾天里,艾琳娜徹底的感受到了這些貴族之間親情的冷漠。艾琳娜的親生母親凱瑟琳一次也沒來探望過她,每天只關心做彌撒的事情,而父親吉斯公爵倒是來了一次,和她短短的交代了一下進入王宮要注意的細節并告誡她一定要打消亨利四世對她的疑慮以便天主教順利實施計劃。很快,艾琳娜就得到了通知,國王亨利四世對這次天主教提出的聯姻建議很是滿意,或許他認為這是天主教對他的示好,不久,他推行的新教派就能一統天下了。只可惜,他太小看這些天主教首領們的決心了。
終于到了成婚的這一天,亨利四世派出了騎兵隊伍帶著扎滿鮮花的馬車來到了吉斯公爵的莊園門口,在宮廷樂隊的奏樂聲中,艾琳娜在侍女勞拉的陪同下坐上了馬車,侍衛艾倫緊隨其后,一行人在吉斯公爵別有深意的眼神中漸漸遠去……
艾琳娜沒有想到,她在王宮第一個見到的人竟然會是亨利四世,這個年輕的君王,站在王宮門前的臺階上等著迎接她,臉上寫滿了自信,仿佛這場婚禮便是他順利執政的開始。艾琳娜下了馬車走近,緩緩抬起頭來看他,金色的王冠讓他整個人顯得霸氣和清冷,但在斜陽的余暉下,他本來輪廓分明的臉上竟然顯出了柔和的色彩。讓艾琳娜更詫異的是,亨利四世眼神中不僅沒有貴族慣有的俗氣,反而有種清澈透明的感覺,他真的是吉斯公爵口中的那個十惡不赦,應該被自己刺殺的人嗎?艾琳娜心中默默的感慨,手卻被亨利四世牽起,他朝艾琳娜輕輕一笑:“艾琳娜,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的王妃了。我相信,你的到來一定能化解教派之爭,讓我們的子民安居樂業,我也一定會好好守護你。大家已經在等了,我們進去吧。”
亨利四世攜著艾琳娜緩緩走進了王宮的城堡,在眾人的注視下鄭重舉行婚禮儀式。艾琳娜雖然是以王妃的身份嫁入王宮,但是婚禮依舊很盛大,看得出亨利四世對這次政治聯姻很重視。婚禮進行的異常順利,沒有人懷疑艾琳娜,也沒有人反對婚禮,接受著牧師的祝福,艾琳娜忽然心生愧疚:“自己真的能改變歷史,殺了亨利四世嗎?即使可以,那自己真的能下狠心去殺了這個和自己無冤無仇甚至對自己充滿感激的男人嗎?可是如果不殺他,天主教和新教派的斗爭將會一直繼續下去,這些年來兩個教派之間的斗爭已經讓百姓苦不堪言了,路邊常常能看到乞討的婦女和瘦弱的孩子,貧窮和疾病讓整個波旁王朝的經濟、文化、教育都開始倒退,百姓們真的還能堅持下去嗎?”猶豫間,目光觸及到了人群中的侍衛艾倫,只見他緊緊盯著自己和亨利四世,眉頭緊蹙,憎惡的眼神似乎要將亨利四世淹沒。艾琳娜忽然明白,即使自己不動手,吉斯公爵和其他天主教的首領也絕不會放過亨利四世的,看來,只能犧牲他保全整個波旁王朝的百姓了。
夜晚的涼風將寬大的白色窗簾吹得左右輕晃,艾琳娜禮服的裙角也被吹得輕輕卷起,亨利四世還在宴會廳招待賓客,此刻華麗寬大的房間中只有艾琳娜一個人。把匕首悄悄的藏在枕頭下面后,艾琳娜便走到書桌旁,想要找找看有沒有什么能用得著的關于兩個教派之爭的記載,可是翻來翻去,都是一些沒什么用處的廢紙和一本手札。打開手札,里面密密麻麻,記滿了亨利四世這些年來的所見所想:他為百姓痛苦,為波旁王朝憂愁,更是對天主教充滿了憤怒。他與瑪戈皇后的婚姻是不幸的,他們之間沒有感情,有的只是利用和無奈。盡管一直為天主教的勢力雄大而煩惱,但他始終堅信,有一天,他推行的新教派會被認可,他會讓百姓過上安樂富足的生活!
這是怎樣一個堅強的男人,有那么多的困難和麻煩,他卻從未失去希望;身為一國之君,娶的是自己不愛的女人,過著并不順心如意的日子,他卻從未抱怨,只因他心里系著自己的臣民……艾琳娜的心被那些充滿著野心卻也滿是雄心的文字撕扯著,或許自己錯了,歷史本來就不應該被改寫,亨利四世會是一個好的君王,只是如何能讓天主教的信徒放過他?
艾琳娜自然是把匕首收了起來,與亨利四世度過了幾天幸福的新婚生活。然而很快,吉斯公爵就代表天主教向她下了最后通牒,他們沒有耐心等下去了,一個月,如果一個月后亨利四世還活著,他們就發動戰爭,天主教和新教派勢必要有一個斗爭結果了。艾琳娜知道,天主教首領們已經失去耐心了,她必須要用一個月的時間來化解這場危機,既要保亨利四世平安,又要讓波旁王朝的百姓免于戰爭之災。
這天,艾琳娜正在花園的椅子上思考對策,卻見亨利四世騎了一匹毛色極好的白馬向她飛奔而來,只輕輕一帶,就將洛凡拉上了馬。耳邊傳來呼呼的風聲,洛凡轉頭,笑問這是要去哪?亨利四世回答她,去一個神圣的地方。
不一會,他們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山谷中。走到山谷的盡頭,洛凡看見了一個很大的水池,池水清澈見底,亨利四世從地上撿起了一顆石子,丟進了水池中,然后莊重的雙手合十,閉上了雙眼,陽光在他微顫的睫毛上灑滿了好看的金色。再睜開眼睛時,他的眼神更加堅定了,沉默了一會兒后,他認真的對洛凡說:“這是一個有神靈庇佑的許愿池,我的愿望一定會實現的。你一定要和我一起見證那一刻,好么?”艾琳娜忽然覺得心中一暖,原來自己在他心中已經如此重要,成了他想要一起分享喜悅的那個人。忽然亨利四世問道:“你喜歡什么動物?”雖然不明白他為什么要問這個,但艾琳娜還是仔細的想了想,告訴他自己最喜歡蛟龍和鳳凰,因為這是中國最具有吉祥意義的動物了。知道他不懂,艾琳娜便給他描述了這兩個動物的大致形狀和它們的寓意。
幾天后,艾琳娜就知道亨利四世為什么問她喜歡什么動物了,因為亨利四世為她打造了一頂桂冠和一支權杖。桂冠上嵌著一個海馬和鳳凰的變形體,權杖上環繞著三只海馬和蛟龍的變形體。亨利四世向艾琳娜解釋,桂冠上的是海馬鳳,權杖上的是海馬龍,因為在法國海馬是神圣和平的代表,而如你所說,龍和鳳代表著順心如意,這兩者結合,一定會給你帶來福氣,也會庇佑波旁王朝和平安定的。感動的聽他說完,艾琳娜鄭重地戴上了海馬鳳桂冠,握緊了海馬龍權杖,堅定的看著亨利四世,決心要拼盡全力,幫助亨利四世完成他一直的夢想,哪怕要犧牲自己。
離吉斯公爵約定的一個月時間沒有幾天了,艾琳娜心亂如麻。亨利四世又一次發出攻進巴黎的命令,行動卻再一次失敗了。天主教首領及教徒的信念執著得令人害怕,恐怕只要亨利四世不妥協,就絕對不會有攻進巴黎的機會,這意味著,他將永遠無法成為一個名正言順的君王,也無法給他的臣民任何保障,更無法實現他讓波旁王朝安定和諧的夢想。終于,艾琳娜在花園的石階前找到了站在雨中的亨利四世,默默走過去安靜地陪他站著。思慮再三,還是對他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天主教已經存在很多年了,不可能被輕易代替,即使新教派的教徒有多么大的決心也不可能讓天主教的首領放棄他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雖然推行新教派費了很多心血,但既然最大的愿望就是讓波旁王朝安定,讓百姓們幸福安樂,那么作個讓步不行嗎?”良久,艾琳娜聽到他沉重的嘆息聲,知道他終究是同意了。
這樣一來,所有問題仿佛都迎刃而解了,天主教首領不再反對亨利四世,巴黎城已經打開了城門,波旁王朝的百姓們歡呼雀躍。可是,艾琳娜和亨利四世的幸福卻在這個時候被打斷了,瑪戈皇后在一切都近乎完美的時候說出了這個驚天的秘密——艾琳娜王妃嫁給國王的初衷是想要殺死國王。于是,所有人又不安起來了,原本跟隨亨利四世的新教派教徒更是氣憤不已,表示一定要處死艾琳娜,否則便不肯遵守約定,信奉天主教。艾琳娜看向亨利四世,他的眼神依舊清澈,看向艾琳娜的時候也依舊充滿了深情。艾琳娜忽然明白了,以他的聰明,也許一開始就看出了天主教的目的,但他選擇了寬恕,仍然用善良和信任對待自己。可上天就是這么愛開玩笑,在他們苦盡甘來,能夠一生相守時,卻要將這一切結束了。
事情已經僵持了兩天,亨利四世和新教派教徒誰也不肯讓步,一切又陷入僵局。夕陽灑下第一抹紅暈的時候,艾琳娜身穿潔白的長裙,頭戴綴有海馬鳳的桂冠,手執鑲嵌著海馬龍的權杖緩緩走到了王宮頂部的高臺上,看著王宮門外新教徒已經逼近,可亨利四世卻依舊堅定的守在門口,不許任何人靠近。忽然有人驚呼起來,他們看見了高臺上的艾琳娜,她衣袂飄飄,桂冠和權杖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宛若女神一般。來不及阻止,艾琳娜就在亨利四世痛徹心扉的眼神中從高臺墜落了,墜落在亨利四世和新教派教徒的眼前,鮮紅的血液仿佛一朵盛開的妖艷玫瑰。可她的嘴角卻掛著一絲笑容,從此亨利四世再也不會有阻攔和煩惱了,他會是個好君王,在他的統治下,波旁王朝的百姓會幸福安定的。
又是一陣麻木感傳來,艾琳娜睜開眼睛,竟然又回到了飛機上,就好像之前的一切都是一場夢。看著窗外的風景,眼淚如斷了線的珠子,想起亨利四世那悲涼的眼神,艾琳娜早已悲傷地不能自己,這一別,將是永遠了吧。
下了飛機,忽然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在喊她,再一轉頭,那不是亨利四世又是誰?可他卻真的不是亨利四世,盡管和亨利四世長得一模一樣,但卻是中國人,他叫蕭逸軒,就是艾琳娜社交網站上的那個好友。
蕭逸軒帶艾琳娜參觀的第一個地方便是中法文化交融的和平御園。在那里,艾琳娜竟然看見了曾和亨利四世一起去的那個一模一樣的許愿池,池水還是那么清澈見底,唯一不同的是池中多了一個雕像,一個和艾琳娜一模一樣的雕像,雕像的身上有艾莉娜熟悉的海馬鳳桂冠和海馬龍權杖。蕭逸軒笑了笑說:“看啊,多巧,這個池中的和平女神和你有一樣的名字—艾琳娜。”透過陽光,艾琳娜看著蕭逸軒許愿時微顫的睫毛,恍若隔世。
或許,那并不是結束,而恰是幸福的開始!